涉縣偏城鎮、鹿頭鄉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97165
2024-12-18
15頁
5.12MB
1、涉縣偏城鎮人民政府涉縣鹿頭鄉人民政府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4年12月 1.規劃情況規劃范圍與層次規劃范圍:偏城鎮、鹿頭鄉行政轄區范圍;規劃層次:包括2個層次。鄉鎮域:共245.06平方千米,涉及45個行政村。鄉鎮政府駐地:偏城鎮涉及偏城村、西莊村兩個行政村;鹿頭鄉涉及東鹿頭村一個行政村。規劃期限與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其中: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到2025年。2.規劃編制重點 強化底線約束,精準管控全域自然資源落實涉縣“三區三線”,落實管控措施與指標要求。細化分區管控,實現用途管制全域覆蓋對涉縣確定的規劃分區進行細化和落實,明確分區范圍邊界和管2、控措施,確保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全類型覆蓋。統籌國土空間開發,引導集約節約用地統籌布局鄉鎮域空間,包括居民點體系、城鄉建設、產業布局、綜合交通等,同時在設施配置方面留足彈性,優化國土空間用途結構,逐漸引導鄉村建設用地減量發展。識別整治修復區域,確定國土整治內容從鄉村生態保護修復、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治三方面進行分析,識別敏感和薄弱區域,提出國土整治和生態修復的重點區域和內容。完善鄉鎮政府駐地規劃,強化建設發展管控優化鄉鎮政府駐地用地布局方案,完善綠地系統、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布局,劃定控制線,對空間形態進行引導,強化對建設用地規模進行管控。通過單元規劃引導詳細(村莊)規劃,引導城鄉一體化3、發展通過鄉村單元規劃將約束性指標和剛性管控邊界傳導至村莊,并提出發展引導、設施配置和建設引導等要求,對村莊規劃無法全覆蓋的地區,通過鄉鎮總規滿足一般性建設管控。3.發展定位涉縣縣域北部生態屏障,綠色生態型小城鎮,太行紅河谷北部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片區 4.目標愿景 5.國土空間格局“一核”:依托偏城村,持續推進生態保護與生活休閑功能有機統一。“兩廊”:一是沿宇莊溝,二是沿X155縣道,依托兩廊加大植樹造林,構筑綠色生態廊道。“三帶”:云中天路沿線產業帶、康養旅游線路帶、石刻產業帶。“多片”:由山溝間的森林資源和連片農田等組成的大型綠色開敞空間,提升生態品質,建設綠美偏鹿片區。形成“一核、兩廊、三4、帶、多片”的空間保護格局 6.產業發展構建“一主導一特色兩配套兩延伸”的產業體系主導產業:核桃產業特色產業:石刻產業配套產業:商貿服務配套產業:“旅游+”延伸產業:特色農產品產業 7.三區三線1.耕地保護目標:落實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傳導指標要求,偏鹿片區耕地保護任務不低于22.37平方千米(3.3556萬畝)。2.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保護目標:落實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傳導指標要求,偏鹿片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0.12平方千米(3.0175萬畝)。3.生態保護紅線保護目標:落實涉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傳導指標要求,偏鹿片區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115.92平方千米。4.城鎮開發邊界保護目標:落實涉5、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傳導指標要求,偏城鎮落實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47.14公頃,鹿頭鄉落實劃定城鎮開發邊界面積2.28公頃。8.交通系統建立便捷的對外交通體系,加強與周邊鄉鎮的交通協同發展,鄉政府駐地與村莊、村莊間的道路連通。實現“鄉鎮通、鄉村通、村村通”。通過邯太高速、偏京快速路、鳳畔快速路加強與武安市及山西省的聯系,形成一體發展。構建“高效、便捷”的道路網格局 9.鎮村體系規劃中心鎮1個、一般鄉鎮1個。以現狀鎮區為依托,向周邊發展,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流活動中心。中心村8個。與中心鎮區及各基層村交通方便,公共服務設施相對完善,主要服務周邊村莊。基層村35個,是轄區生活聚集點。建立“6、中心鎮一般鄉鎮中心村基層村”三級村鎮體系 10.鄉鎮政府駐地規劃至2035年,偏城鎮鎮區常駐人口5440人,城鎮建設用地47.14公頃。構建“一軸三組團”的空間結構;一軸:陽索路城鎮發展軸。兩組團:西莊村生活組團、偏城村生活組團、綜合服務組團。打造“宜居、健康、便捷”的生活片區規劃至2035年,鹿頭鄉政府駐地常駐人口3323人,建設用地35.2公頃。構建“一心一帶”的空間結構;一心:鹿頭鄉集文化、醫療、教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11.歷史文化偏鹿片區現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處,國家級傳統村落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重點7、保護范圍、一般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必須符合各級政府對其規定的界線實施管理。充分保護、利用各級歷史文化遺產 12.基礎保障基礎教育設施:保留現狀小學,規劃幼兒園等基礎教育設施,滿足鄉鎮域發展需求。社會福利設施:保留現狀托老所,并結合鄉鎮政府各規劃設置一處殯葬設施,建設多樣化基層老年活動設施。體育設施:結合鄉域村民體育健身需求,配置體育設施和健身廣場等。文化設施:主要農村居民點結合村委配置文化站、文化活動室。醫療衛生設施:規劃保留衛生院,鄉鎮域各個農村居住片區各配置社區衛生服務站1處。警務設施:結合鄉鎮派出所和各村警務室,保障鄉域村民生產生活安全。體育設施:結合鄉鎮域村民體育健身需求,配置體育設8、施和健身廣場等。提供匹配需求、優質均衡的設施保障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布局構筑全齡友好的社區生活圈 13.綜合防災提升城鎮防災減災能力,構建安全韌性防災減災體系防洪排澇:堅持“適度超前、防控結合”的原則,加強鄉鎮政府駐地的防洪工程建設,提高其他村莊的防洪標準。公共安全:堅持“平戰結合、分級響應”原則,建立縣鄉村三級網絡報告系統落實分級防控制度,提高社區(村莊)基層防控和服務能力,建立健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服務體系。地災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并舉、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原則,建立健全以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綜合治理為核心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9、人防設施:堅持“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平災結合、防空防災一體化”原則,充分考慮防空和防災地下人員的掩護空間,構建統一高效、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體系。抗震避災:堅持“整治避讓、合理布局”的原則,提高城市生命線工程抗震能力,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疏散救援通道系統,加強救災物資儲備供應系統,增強城市抗震能力。消防設施:構建城鄉覆蓋、區域協同的全方位消防系統,加強“智慧消防”建設,城鄉消防安全達到先進水平。按照國家和省市統一安排,我鎮(鄉)組織開展了涉縣偏城鎮、鹿頭鄉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實施性,現對規劃草案進行公示,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匯聚各方才智,共繪我縣發展藍圖。公示期間,公眾可在涉縣人民政府官網、偏城鎮、鹿頭鄉人民政府駐地公示欄、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查閱,并可通過電子郵件、郵寄信件等方式提出寶貴建議。一、公示時間:2024年12月10日2025年1月9日二、公示方式:涉縣人民政府官網http:/ 涉縣鹿頭鄉人民政府202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