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東成鎮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297174
2024-12-18
21頁
4.21MB
1、儋州市東成鎮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儋州市東成鎮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批后公布材料批后公布材料 一、規劃背景一、規劃背景 東成鎮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是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儋州市進出口鎮,是儋州市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中心地理和交通區位優越。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和部署,響應關于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通知,落實儋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銜接相關專項規劃,促進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更好的指導鎮區建設和有效管理和引導規劃區的開發建設管理工作,特編制儋州市東成鎮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本規劃”)。二、規劃范圍二、規劃范圍2、 本次規劃包括東成鎮區和長坡社區兩個片區,總面積為 139.36公頃(1.39 平方公里),其中:東成鎮區(含互通出口旅游接待中心)開發邊界面積 81.32 公頃(鎮區 78.63 公頃,互通出口 2.69 公頃),長坡社區開發邊界面積為 58.04 公頃。三、功能定位三、功能定位 規劃總體定位為:儋州市東成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儋州市農副產品現代物流特色小鎮,儋州市產業融合示范鎮。四、功能結構四、功能結構 規劃形成“一核、一軸、一帶、二心、三區”的空間結構。一核:依托東成鎮人民政府及周邊主要服務設施形成的公共服務核。一軸:依托北部灣大道形成的以交通為紐帶的產城一體發展軸。一帶:依托東成鎮區3、和長坡社區之間的道路和農田、生態資源形成的生態休閑產業發展帶。二心:依托長坡社區居委會、東成互通片區已建的旅游接待中心形成的兩個功能中心。三區:依托東成鎮區形成的東成產城一體示范區,依托長坡社區形成的長坡休閑生活區,依托高速公路出口的旅游接待中心形成的旅游休閑區。五、用地布局五、用地布局 規劃用地總面積為 139.36 公頃,均為建設用地,人均建設用地面積 122.46/人。居住用地 58.63 公頃,占總用地的 42.07%;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27.78 公頃,占總用地的 19.93%;商業服務業用地 11.44 公頃,占總用地的 8.21%;工礦用地 6.76 公頃,占總用地的 4.4、85%;倉儲用地 0.30 公頃,占總用地的 0.21%;交通運輸用地 19.95 公頃,占總用地的 14.31%;公用設施用地 8.09 公頃,占總用地的5.81%;綠地與開敞空間 5.96 公頃,占總用地的 4.28%;特殊用地0.45 公頃,占總用地的 0.32%。詳見下表。規劃用地統計匯總表規劃用地統計匯總表 用地類型用地類型 用地代碼用地代碼 用地面積用地面積(公頃)(公頃)用地占用地占比(比(%)人均用地面人均用地面積(積(/人)人)居住用地居住用地 0707 58.6358.63 42.07%42.07%51.5251.52 其中 二類城鎮住宅用地 070102 45.53 325、.67%40.01 城鎮社區服務設施用地 0702 0.70 0.50%0.62 二類城鎮住宅和商業混合用地 070102/0901 12.40 8.90%10.90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0808 27.7827.78 19.93%19.93%24.4124.41 其中 機關團體用地 0801 6.23 4.47%5.47 文化用地 0803 0.56 0.40%0.49 中等職業教育用地 080402 8.73 6.26%7.67 中小學用地 080403 10.19 7.31%8.95 幼兒園用地 080404 0.71 0.51%0.62 基層醫療衛生設施用地 6、080602 1.36 0.98%1.20 商業服務業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 0909 11.4411.44 8.21%8.21%10.0510.05 其中 商業用地 0901 7.74 5.55%6.80 零售商業用地 090101 2.02 1.45%1.78 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 090105 1.68 1.21%1.48 工礦用地工礦用地 1010 6.766.76 4.85%4.85%5.945.94 其中 一類工業用地 100101 6.76 4.85%5.94 采礦用地 1002 0.00 0.00%0.00 倉儲用地倉儲用地 1111 0.300.30 0.22%0.22%0.267、0.26 其中 一類物流倉儲用地 110101 0.30 0.22%0.26 交通運輸用地交通運輸用地 1212 19.9419.94 14.31%14.31%17.5317.53 其中 城鎮村道路用地 1207 19.23 13.80%16.90 對外交通場站用地 120801 0.54 0.39%0.47 社會停車場用地 120803 0.17 0.12%0.15 公用設施用地公用設施用地 1313 8.108.10 5.81%5.81%7.127.12 其中 供水用地 1301 0.44 0.32%0.39 排水用地 1302 0.15 0.11%0.13 供電用地 1303 0.77 8、0.55%0.68 郵政用地 1307 0.41 0.29%0.36 廣播電視設施用地 1308 6.33 4.54%5.56 綠地與開場空間用地綠地與開場空間用地 1414 5.965.96 4.28%4.28%5.235.23 其中 公園綠地 1401 0.99 0.71%0.87 防護綠地 1402 4.97 3.57%4.37 特殊用地特殊用地 1515 0.450.45 0.32%0.32%0.390.39 其中 軍事用地 1501 0.29 0.21%0.25 宗教用地 1503 0.00 0.00%0.00 監教場所用地 1505 0.16 0.11%0.14 總計總計 139.9、36139.36 100.00%100.00%122.46122.46 六、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六、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公共服務設施按照區域級與居住區級兩級配置,其中居住區級公共服務設施按居民能夠在步行范圍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則,按十五分鐘生活圈(步行距離 800-1000m)、十分鐘生活圈(步行距離 500m)、五分鐘生活圈(步行距離 300m)來進行配置。1 1、文化體育設施、文化體育設施 保留現狀已建的綜合文化站、公共服務中心以及文化室,結合商業等設置文化活動站,結合公園綠地設置,服務半徑約 500 米。2 2、教育科研設施、教育科研設施 按照幼兒園服務半徑 300 米,小學服務半徑 500 10、米,中學服務半徑 1000 米配建。3 3、商業服務業設施、商業服務業設施 郵政、銀行、電信等商業網點結合商業設施或鄰近商業設施聯合配置。保留現狀鎮區 1 處批發市場用地、長坡社區 3 處批發市場用地。規劃保留現狀的兩處加油站。4 4、醫療衛生設施、醫療衛生設施 保留東成中心衛生院、長坡社區衛生院。5 5、社區與便民服務設施、社區與便民服務設施 規劃設置五分鐘生活居住區級設施包括社區服務站、文化活動站、室外綜合健身場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區衛生服務站、生活垃圾收集站、再生資源回收點、公共廁所等設施,服務半徑為 300 米-500 米。七、建設開發管控七、建設開發管控 1 1、容積11、率控制、容積率控制 以容積率(F)上限指標控制方式對開發建設強度進行控制。各地塊開發建設需符合容積率控制指標的要求。規劃設立四大類開發建設強度分區:非建筑區、低強度區、中低強度區、中等強度區。同時按照不同位置與類別進行分區分類控制,非建筑區主要包括城鎮村道路用地、社會停車場用地、防護綠地、廣場用地、非建設用地等。二類城鎮住宅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3;二類城鎮住宅和商業混合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2-1.5;機關團體用地容積率控制在0.8-1.2;文化活動用地容積率控制在0.6;中等職業教育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5;中小學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2;幼兒園用地容積率控制在0.8;基層醫療衛生設施用地容積率控12、制在1.2;商業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5-2.0;零售商業用地容積率控制在0.8-1.5;公用設施用地容積率控制在0.5-1.0;工業用地容積率控制在0.9-1.0;物流倉儲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0。2 2、建筑高度控制、建筑高度控制 建筑高度(H)采用上限指標控制方式對建筑高度進行控制。各地塊建筑高度均需符合建筑高度控制指標的要求;同時按照不同位置與類別進行分區分類控制。二類城鎮住宅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20 米;二類城鎮住宅和商業混合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20-24 米;機關團體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20-24 米;文化活動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15 米;中等職業教育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24 米;中小學用地建筑13、高度控制在20-24 米;幼兒園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15 米;基層醫療衛生設施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24 米;商業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24 米;零售商業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15-24 米;公用設施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12-20 米;工業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30 米;物流倉儲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30 米。3 3、建筑密度控制、建筑密度控制 建筑密度采用上限指標控制方式(工業、倉儲為下限)對建筑密度進行控制。各地塊建筑密度均需符合建筑密度控制指標的要求,同時按照不同位置與類別進行分區分類控制。二類城鎮住宅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二類城鎮住宅和商業混合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機關團體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3514、%;文化活動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中等職業教育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中小學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幼兒園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基層醫療衛生設施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5%;商業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40%;零售商業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40-50%;公用設施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40%;工業用地建筑系數控制在40%;物流倉儲用地建筑系數控制在40%。4 4、綠地率控制、綠地率控制 綠地率采用下限指標控制方式(工業、倉儲為上限)對綠地率進行控制。各綠地率均應符合各地塊分圖則的規定,同時按照不同位置與類別進行分區分類控制。二類城鎮住宅用地綠地率控制在35%;二類城鎮住宅和商業混合用地綠地15、率控制在30-35%;機關團體用地綠地率控制在30-35%;文化活動用地綠地率控制在40%;中等職業教育用地綠地率控制在35%;中小學用地綠地率控制在35%;幼兒園用地綠地率控制在30%;基層醫療衛生設施用地綠地率控制在30-35%;商業用地綠地率控制在25-30%;零售商業用地綠地率控制在25%;公用設施用地綠地率控制在25-40%;工業用地綠地率控制在20%;物流倉儲用地綠地率控制在20%。八、道路交通規劃八、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區整體路網結構形成一橫(指橫貫鎮區和長坡社區的縣道X500、縣道 X501)、一縱(指南北向穿過鎮區的北部灣大道,北至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南通那大主城區)的主干路網格16、局。1 1、主干路、主干路北部灣大道北部灣大道(省道(省道 S S308308)本次規劃主干路為北部灣大道(省道 S308)紅線寬度 24-46米,自南向北貫穿鎮區,是聯系各功能區的主要聯系道路。2 2、干路、干路縣道縣道 X X500500 和縣道和縣道 X X501501 干路是主干路的輔助道路,紅線寬度 14-21 米,是聯系主干路和各功能區、具有較強生活服務功能的道路。3 3、一級支路、一級支路 支路的主要功能是分擔主干道交通壓力,加強各組團的交通聯系。道路紅線寬度 10-12 米,是片區內居住街坊間聯系的生活性交通道路。4 4、二級支路、二級支路 二級支路道路紅線寬度為 7 米,主要功能是細化路網,疏通道路,為道路交通提供疏散路徑。九、附圖九、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