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全額計件工資制實施辦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地**
編號:1299109
2024-12-18
6頁
63KB
1、公司全額計件工資制實施辦法(討論稿)一、基本原則1、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把“科學嚴謹,打造華夏精品;精益求精,確保達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貫穿落實到每個崗位,實行質量否決權,堅持工資分配緊貼公司經營效益,堅持公司效益和實物勞動量不減少,收入水平不下降。2、堅持總量控制、分級管理的原則。工資分配必須堅持宏觀總量調節和控制的原則,在按年度銷售收入與利潤總額指標計提的工資總額內組織實施,強化工資的分配管理,做到“量入為出、留有余地”。3、堅持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原則。分配須結合公司的實際狀況,在現有基礎上逐步與社會勞動力市場價格接軌,理順和規范公司內部勞動力價格,不斷完善公司2、分配制度,促進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適用。4、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工資分配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和科學有效,充分發揮分配的激勵約束作用,引導員工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二、實施范圍生產部除生產管理人員以外的所有人員。三、工資構成及分配形式(一)全額計件工資由四部分組成,即基礎工資、計件工資、福利性工資和其它工資。其中:基礎工資、福利性工資為固定性工資;計件工資為動態工資,是一線生產操作人員通過生產合格入庫產品數量或勞動量而獲得的勞動收入,由計件單價和完成的合格入庫產品數量(或勞動量)確定。(二)計件工資的分配形式1、在公司分配制度的指導下,生產部對各生產單位以(件/套)為計3、件單位進行分配,即:按月度完成的合格入庫產品產量和核定的計件單價計算計件工資。2、生產單位可根據工序工作方式不同,對員工采取個人計件和集體計件兩種分配形式。對加工工序或可獨立完成作業,并能做出相應質量評價的崗位實行個人計件形式。即:按完成合格入庫產品的工時定額(或數量)和核定的小時單價(或計件單價)計算計件工資額。對精沖、組裝工序、熱處理等需合作作業的崗位實行集體計件形式。即:按工段完成合格入庫產品的工時定額(或數量)和核定的小時單價(或計件單價)計算計件工資,工段內部按個人勞動績效(作用和技能等級)進行分配。四、計件單價的確定考慮到武漢市下達的武漢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政策要求和員工加班情況,生4、產部對生產單位實行累進單價,即分別核定班產定額單價和超班產定額單價,超班產定額單價主要體現員工加班工資的支付。班產定額班產定額由生產部根據各生產單位的設備型號與生產能力、人員構成情況、工時定額水平予以核定。即: 月度實際計件生產人數月度人均應完成的工時定額班產定額((件/套)) 當月產品工時定額(小時/件套)計件單價1、零件工段生產產品計件(件/套)單價依據管理部核定的標準確定。2、工模工段計件小時單價依據加工件工時定額、員工技能等級確定。3、熱處理工段計件單價按照熱處理零件單位重量單價與熱處理合格零件數量確定。計件(計時)單價根據核定的一線操作人員年崗位工資總額、加班工資、各種補貼費(夜班、5、降溫、防寒)及核定的年勞動總量確定。計算依據及公式: l 零件工段計件單價(具體見附件一:零件計件單價明細表)l 工模工段計時單價(具體見附件二:工序計時單價與員工技能等級系數表)l 熱處理工段計件單價(具體見附件三:熱處理內部加工單價與員工技能等級系數表)零件工段計件單價依據零件計件單價明細表直接計算;工模工段計時單價=加工件工時定額工序計時單價員工技能等級系數;熱處理工段計件單價=加工件重量工序單位重量單價員工技能等級系數4、員工技能等級系數針對崗位或工序,分別從技術復雜性、質量精確度、工作責任性和工作繁重性等四個方面進行評定,采用“打分評定”的方法,確定員工技能等級系數。員工技能等級系數6、零件工段為1,工模、維修工段與熱處理工段由管理部根據應知應會考試成績確定具體見附件二。超班產定額單價超班產定額單價由管理部與生產部員工勞動態度、技能與產出實績和相關規定核定(具體見附件四:超班產定額單價表)。各生產單位依據管理部核定的計件單價,結合本單位實際,依據管理部制訂的計件、計時或計重單價,可分別靈活確定不同的“內部計件單價”。(四)輔助工時單價輔助工時是指在完成主要作業或工序前必須要做的輔助性的工作,包括:模具的裝調、拆卸、熱處理或表面處理零件捆扎、工作范圍之外的吊裝作業及搬運等。輔助性工資依據輔助工時單價(具體見附件五:輔助工時單價表)及輔助服務時間核定。(五)模具鉗工、設備維修人員7、工資對模具鉗工、設備維修及輔助服務人員實行崗位工資制,月度工資收入水平隨計件人員勞動量完成情況浮動。1、模具鉗工裝配新工裝依據研發中心核定的工時定額,視完成進度分階段結算;批量生產零件模具維修工時參照計件單價表制訂的單價和當月合格入庫零件數量核定。2、設備維修人員根據生產部平均工資和員工技能等級系數表中對應的系數乘積確定。五、全額計件工資的結算、支付(一)計件工資的結算1、生產部按生產單位完成的合格入庫產品產量(扣除委外勞動量)和(件/套)計件單價計算生產單位應得計件工資,并實行累進計算。即:生產單位計件工資總額=月度完成合格入庫產品產量標準(件/套)計件單價+超產產品產量累進(件/套)計件單8、價2、生產單位對計件生產人員按完成各等級合格入庫產品工時定額(或數量)和小時單價(或計件單價)計算個人計件工資額,并實行累進計算。生產單位根據內部工時定額水平,對計件生產人員核定基礎勞動量。基礎勞動量以內,按計件單價計算計件工資;超基礎勞動量部分,按計件單價適當核增。(二)全額計件工資的結算1、生產部按以下公式計算全額計件工資總額。計算公式:全額計件工資總額=基礎工資總額生產單位計件工資總額福利工資總額其它工資責任制考核工資金額2、員工按以下公式計算全額計件工資總額 計算公式: 個人全額計件工資總額=基礎工資計件工資福利工資其它工資責任制考核金額六、幾項具體規定1、各單位法定節假日安排員工加班9、,須嚴格控制人數,并提前書面向綜合管理部報告,經批準后,按規定支付加班費。實行全額計件的員工公休日或日常加班加點的加班工資,已在測算計件(時)工資予以考慮,不另行補發加班費。2、對各類雜項、研發試制產品、外協件返修、內部超出合格品率線外不合格品返修、工程更改等一次性工時,由相關責任主管部門或項目單位嚴格按預算與實用工時核定后分階段結算,并將發生工時納入勞動定額分析。3、工時定額是合理組織生產和計算計件工資的重要依據,是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基礎。生產單位應加大工時定額、工時利用、定額完成等情況的統計和管理,及時診斷和修訂不合理部分,確保計件工資制度的正常執行。4、計件單價和工時定額(工時單價)原則上10、一年修訂一次,對于執行過程中出入較大或因改進工藝方法后提高工效、已得到驗證的工序定額,由管理部組織擇機修訂。5、一次交檢(交驗)合格率與工段計件(時)工資掛鉤考核為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實施質量經營,樹立“一次就做好”的質量理念,保證產品的按期交出,避免返修造成的損失,對工段實行一次交檢(交驗)合格率與計件工資掛鉤考核,當單位一次交檢(交驗)合格率(98%)達標時,計件工資全額支付;當單位一次交檢(交驗)合格率不達標時,每低于指標1個百分點扣發單位當月計件工資總額的1%(最多扣發不超過5%)。6、單位成本(費用)指標的完成情況與單位工資總額掛鉤考核按綜合部成本費用考核管理辦法執行。七、審批程序:1、各部門6日前將考核情況反饋各有關單位和綜合管理部。2、各單位10日前將各種“審批表”報綜合管理部審批后,分別報公司綜合部財務作帳。3、綜合部財務每月15日發放工資。八、本辦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執行。三茅人力資源網資料頻道,中國最大的人力資源專業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