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5568
2024-12-20
34頁
11.21MB
1、沈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促進高質量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在國家規劃體系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空間保障。沈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是對康平縣國土空間規劃的落實與深化,是一定時期內郝官屯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編制詳細規劃、相關規劃的基本依據,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發揮承上啟下、統籌協調作用,具有戰略性、協調性、綜合性和約束性。凡在規劃范圍內涉及國土空間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的各項政策、規劃的制定,以及各類規劃2、建設管理活動,均應符合本規劃。前言 /Foreword 04優化提升城鄉功能品質4.1 打造產城融合城鎮空間4.2 塑造經濟高效的產業空間格局4.3 創建低碳高效的交通體系4.4 完善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4.5 建設綠色韌性的設施保障4.6 塑造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05實施保障5.1 健全規劃傳導管控體系5.2 完善規劃實施監督機制5.3 建立規劃體檢評估機制01規劃總則1.1 編制目的1.2 指導思想1.3 規劃期限1.4 規劃范圍02目標戰略2.1 職能定位2.2 規劃目標2.3 規劃戰略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2 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3.3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3.4 構筑集約協同城鎮空間3、目 錄CONTENTS03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郝官屯鎮概況133.7301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若干意見要求,在更高起點上奮力描繪新時代郝官屯鎮新畫卷。規劃總則General Planning Principles1.1 編制目的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 號)和中共遼寧省委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遼委發202012 號)要求,明確郝官屯鎮國土4、空間保護與開發格局,指導郝官屯鎮城市建設和發展,協調城鄉空間布局,統籌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改善人居環境,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沈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1.2 指導思想1.3 規劃期限1.4 規劃范圍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其中規劃基期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規劃范圍為郝官屯鎮行政轄區內全部陸域和水域國土空間,總面積133.73平方公里。緊緊圍繞“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面向新時期發展要求,著眼在沈陽現代化都市圈中找位置、強擔當、作貢獻,結合郝官屯鎮特質,科學確定城市定位、職能、目標和發展戰略。02 目標5、戰略Target Strategy2.1 定位職能沈陽市城鄉融合發展重點鎮康平縣現代農業型+文旅融合型中心鎮落實上位規劃及考慮自身發展態勢,將郝官屯鎮建設成為:2.2 規劃目標p 總體目標堅持綠色創新發展,盡顯綠水青山生態底色,做好旅游產品體系建設,提升區域競爭力,提升農業產品價值,全面實現城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將郝官屯鎮建設成為綠色創新發展的典范城鎮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園。p 階段目標到2035年,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平衡協調,形成水綠環抱、組團鑲嵌的城鄉空間格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綠色低碳、生態健康、宜居宜業、美好環境與和諧社會共同締造的社會和美型城鎮6、。立足2025年展望2035年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激活生態資源的衍生功能和魅力價值,推進景觀生態化、休閑低碳化、產業綠色化,構建生態友好型城鎮。區域戰略區域聯動協同2.3 規劃戰略在區域分工新格局中,融入沈陽都市圈,從產業、空間、交通與生態保護等層面加強與沈陽都市圈的協同發展。交通戰略互聯互通打造打造由常規公交體系合理匹配、高度發達的客運交通承載主體,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合理分工,輔以高效的交通系統管理。生態戰略生態綠色發展產業戰略高效產業驅動積極發展綠色農業。發展特色高效數字農業,培育“互聯網+訂單農業”。文化戰略文化內核激活通過打造文化品牌,保護文化遺產,喚醒城鎮歷史記憶,實現文旅融合產業的提質7、升級。智慧戰略數字智慧支撐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智慧城鎮。03 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Construct The General Pattern Of Land Space以遼寧省“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為引領,貫徹落實沈陽市“北美南秀、東山西水、一核九點、一帶五軸”發展戰略,積極融入沈陽都市圈,提升郝官屯鎮在區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統籌落實三區三線,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綠色農業轉型的文旅融合型鄉鎮夯實空間基礎。p 構建“1核4心1軸1環”總體格局3.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1核即為郝官屯鎮城鎮體系的發展核心,是以郝官屯鎮8、中心城區為支撐的鎮域經濟中心區。4心是鎮域城鎮體系發展中心村,分別為錢家屯村、劉家屯村、小塔子村和孫家屯村。1軸即為城鎮發展軸,依托彰桓線(省道302)連接康平縣中心城區、郝官屯鎮中心城區、昌圖縣形成的一條人口、經濟、城鎮密集分布的主要發展軸。1環是鎮域發展環,主要是帶動鎮域產業循環,形成產業聯動,從而激發郝官屯鎮全域高質量發展。孫家屯村小塔子村劉家屯村錢家屯村東坨子村顧家屯村新安堡村齊家屯村瓦房村段家堡村中心鎮區(1)嚴格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按照“保護優先,數質并重”的原則,嚴格落實省級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優化永久基本農田結構與布局。全域劃定永久基本農田78.63平方公里。(2)強化永9、久基本農田管控。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必須進行嚴格論證,按規定使用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進行補劃和報批。嚴格規范永久基本農田上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禁止任何破壞耕作層活動,禁止擅自閑置、荒蕪永久基本農田。3.2 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p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1)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優先將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極重要區域,整合優化后的自然保護地,以及經評估具有潛在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全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1.25平方公里。(2)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生態保護紅線內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的建設活動。自然10、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內原則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在符合現行法律前提下,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經相關部門嚴格論證后報省政府批準。生態保護紅線因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保障項目建設等需要調整的,經相關部門論證后報國務院批準。3.2 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p嚴格管控生態保護紅線(1)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根據現狀城鎮集中建設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結果,結合自然地理格局、城鎮化和人口趨勢特征、產業發展格局,全域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31平方公里。(2)強化城鎮開發邊界管控。強化城鎮開發邊界對開發建設行為的剛性約束作用。城鎮開發邊界內,實行“詳細規劃+行政許可”的管制方11、式;城鎮開發邊界外,不得進行城鎮集中建設,不得設立各類開發區。3.2 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p加強城鎮開發邊界管理郝官屯村錢家屯村東坨子村劉家屯村小塔子村瓦房村齊家屯村新安堡村孫家屯村段家窩堡顧家屯村共劃分為集聚建設類、整治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等五類。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基礎設施向鄉村地區延伸、公共服務向鄉村地區覆蓋,改善農村地區人居環境。根據村莊規劃,完善村內基礎設施,收回超占土地,使村莊用地趨于合理,實現村莊用地節約和集約。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應當符合村莊、集鎮規劃以12、及其他相關規劃;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嚴格履行用地審批手續,不得未批先建、亂占濫用、少批多占。繼續鼓勵將規劃撤除村的土地復墾成耕地。對節約集約用地成效顯著的村(點),應給予特殊經濟獎勵。010203040506分類引導鄉村發展建設推動富民產業發展提升鄉村空間品質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加強農村居民點用地管理建立節約集約村莊用地的激勵機制3.3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結合郝官屯鎮城鎮空間布局及各村發展潛力,按照“城鎮開發邊界范圍、中心村、基層村”三個等級構建城鎮體系,形成“1+4+6”城鎮體系結構,即1個中心城區、4個中心村、6個基層村。等級數量(個)名稱人口規模(萬人)中心城區1中心城區(郝官屯村)13、3000人中心村4錢家屯村、劉家屯村、小塔子村、孫家屯村1000人基層村6東坨子村、顧家屯村、齊家屯村、瓦房村、段家堡村、新安堡村1000人以內人口3000人口1000人口10003.4 構筑集約協同城鎮空間p構建三級城鎮等級結構體系04 優化提升城鄉功能品質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And Rural Functions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發揮優勢、補齊短板,按照“科學合理、重點突出、因地制宜”的原則,圍繞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對照群眾 需求,融入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改善人居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14、。以農作物種植、畜牧業養殖、牲畜交易、休閑旅游、遼金文化旅游、綠色食品為主導功能,同時兼顧綠色生態格局,承接康平縣次中心功能的疏散、服務沈陽現代化都市圈新產業體系標。產城融合以城興產以產促城4.1 打造產城融合城鎮空間一心指鎮區綜合交易中心,主要有農產品交易及牲畜交易;三軸依托省道,聯通康平縣城與昌圖縣的區域發展軸;串聯主要農業生產村的農業發展軸;東部沿遼河形成的旅游發展軸;兩區農業產業區和生態文旅區。4.2 塑造經濟高效的產業空間格局p打造“一心兩區三軸多節點”的產業功能結構。多點各個片區的重要服務節點。綜合交易中心農業生產服務點生態旅游服務點遼金文化旅游服務點農業生產服務點旅游發展軸農業發15、展軸農業產業區生態文旅區區域發展軸4.2 塑造經濟高效的產業空間格局生產過程機械化針對村莊老齡化問題,農業生產推進大面積機械化作業,降低勞動的體力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生產技術科學化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農業,從而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保證食用安全。n 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特色種植業n 鄉村旅游產業完善旅游服務設施以小塔子村、劉家屯村為鄉村旅游發展重點,依托遼河自然資源以及祺州古城,積極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休閑農業等鄉村旅游產業。以優美的田園風光、宜人的生態景觀為基礎,整合村莊內閑置宅基地資源,建設田園民宿,提升郝官屯鎮旅游產業品質。p 全域:以現有的交通基礎設施為依據,依據郝官屯16、鎮的發展方向,充分考慮內部的功能分區,科學地判斷貨流的分布特征,將郝官屯的交通體系融于大區域交通體系之中,規劃功能完善的交通系統,加強郝官屯與其他地區的交通聯系,形成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4.3 創建低碳高效的交通體系沈康高速彰桓線(省道302)鄉道p 中心城區:(1)城市道路系統對集中建設區路網進行細化、優化。加強各片區間聯結,完善集中建設區內的道路體系。加強東五線、法張路沿線輻射帶動作用,提高內部交通建成度,織密交通路網。(2)公共交通規劃構建一體化公共交通系統。延伸城區公交線路,完善公交場站布局,補充增加公交場站。建立以基本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為補充、慢行系統為延伸的公共交通系統。(3)17、停車系統建立適應郝官屯鎮城市風貌環境和機動車發展進程、與交通系統整體發展相協調,促進城市停車供需平衡,支持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停車系統。4.3 創建低碳高效的交通體系面向全域公共服務需求,提供文化、教育、體育、醫療、康養、旅游等綜合服務功能。空間界限構建三級生活圈二級生活圈一級生活圈的服務體系。覆蓋郝官屯鎮所有居民點,以村莊居民點為中心、半徑3000m的空間范圍劃定三級生活圈。三級生活圈以居民點為中心、半徑8000m的空間圍劃定二級生活圈。二級生活圈以郝官屯鎮域為一個完整的一級生活圈,涵蓋郝官屯鎮域范圍內所有居民點。一級生活圈4.4 完善優質普惠的公共服務孫家屯村小塔子村劉家屯村18、錢家屯村東坨子村顧家屯村新安堡村齊家屯村瓦房村段家堡村中心鎮區優化用水結構,控制用水總量;區域統籌,強化水源安全保護;互聯互通,健全城鄉供水體系堅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加強前沿技術應用和機制創新,推進各項設施融合發展和資源循環利用,適度超前構建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城市運行保障水平。推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提高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加強天然氣儲供銷體系建設。完善城市污水處理體系,加強固體廢物處理。推進新一代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智慧市政體系建設。(1)供水安全保障供水安全保障(2)能源發展保障能源發展保障(3)環保基礎設施環保基礎設施(4)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4.5 建設綠19、色韌性的設施保障提高人防保障水平堅持人口防護和重要經濟目標(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并重原則,健全人防組織指揮和信息保障體系,提升疏散和綜合救援能力。提高防震抗震能力適度提高重要設施、災害高風險地段抗震設防等。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必須達到抗震設防標準,抗震設防烈度為度。提高地質災害防御能力科學劃定地質災害風險區,對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及治理。健全消防安全保障體系優化消防安全布局,建立城鄉覆蓋、區域協同的消防系統,重點加強森林防火安全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消防站缺口的補足。以災害風險評估為基礎,構建預防為主、部門聯動、社會參與、法治保障、救援高效的綜合防災體制機制,促進城市安全韌性發展。20、p 健全堅韌穩固的防災減災體系4.5 建設綠色韌性的設施保障p 構建全域感知的災害識別體系郝官屯鎮風貌以東北民居建筑風格為主延續、保護傳統空間格局保留鄉鎮歷史生長的記憶,增加鄉鎮的人文氣息,將其建成以展示東北農村歷史記憶風貌、體驗東北傳統文化生活為特色的區域。塑造“望山、見水、看城”景觀視廊,山體周邊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 24 米,突出山脊線;河畔規避封閉界面,以近中遠三個層次重構城市輪廓。塑造錯落有致、層次豐富的天際線。構建山城融合的山城天際線,保護城市周邊連綿的山巒背景,嚴格控制沿山地帶的建筑高度與體量。加強重要城市節點周邊天際線指引,以及臨水一側建筑高度,形成富有層次感、韻律感的天際線。421、.6 塑造獨具魅力的城市風貌05 實施保障Implementation Guarantee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實現“多規合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進一步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和“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的銜接。構建國土空間規劃傳導體系,健全規劃實施保障與監督機 制,保障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傳導,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按照“全域統一、上下銜接、分級管理”的原則,從規劃縱向、橫向傳導關系等方面構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保障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傳導。5.1 健全規劃傳導管控體系郝官屯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專題研究支撐(專題研究報告)郝官屯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2、文本、圖件)國土空間數據(信息數據)專項規劃鄉鎮發展指引橫向傳導資源利用與保護類城鄉建設類基礎設施類縱向傳導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指導傳引)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組織編制)堅持“開門編規劃”,完善公眾參與制度,發揮不同領域專家的作用,建立全流程、多渠道的公眾參與、決策、協調機制。積極開展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回應社會關切問題。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宣傳縣級國土空間規劃并聽取公眾意見,持續完善規劃成果。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信息系統,進行全過程、全環節監管。建立健全規劃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和實施監管機制。實行國土空間規劃領導決策終身問責,對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中違法決策、執行隨意、監管不嚴造成嚴重后果的地23、方、單位和人員,依規依紀依法嚴肅問責。5.2 完善規劃實施監督機制公眾參與機制監督評估預警動態維護機制監督績效機制構建智慧規劃檢測評估預警體系。應用多源大數據和新技術,定期科學評估規劃實施情況,對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中違反開發保護邊界及保護要求的情況,或有突破約束性指標風險的情況及時預警,做到全面監測、定期評估和及時預警,結合國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規劃定期評估結果對國土空間規劃進行動態調整完善。5.3 建立規劃體檢評估機制l“一年一體檢”l“五年一評估”重點對城鄉發展運行和規劃實施總體情況進行全面體檢監測,對違反規劃管控要求的行為進行及時預警。重點對規劃階段性實施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作為規劃調整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