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方案(2024-2035年)(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5662
2024-12-24
10頁
5.19MB
1、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1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 0 2 4-2 0 3 5年)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2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和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與保障能力,助力“強、新、優、富、美、高”的六個強省會建設目標任務,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二、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濟2、南市市域范圍。包括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萊蕪區、鋼城區、平陰縣、商河縣、濟南高新區、南部山區、起步區。規劃期限:規劃期限為 2024-2035 年,近期至 2027 年。三、規劃對象醫院(含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專科醫院、護理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采供血機構、精神衛生機構、婦幼保健機構、應急醫療救治機構、皮膚病防治機構等。四、規劃原則1.堅持人民至上,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從群眾根本利益出發,以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為導向,3、結合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確立醫療衛生設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3施配置策略,建立適應健康城市理念、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等新形勢下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醫療和健康需求。2.堅持統籌兼顧,醫療衛生設施布局更加優化統籌新老城區醫療衛生資源均衡配置,控制老城區醫療機構的數量和發展規模,引導老城區醫院有序向新城區疏解。嚴控公立醫院規模,支持特色專科建設,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優化醫療資源整體布局,提高醫療資源整體效能,提升衛生健康服務能力。3.堅持系統連續,醫療衛生服務網底更加牢固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補齊建設短板,夯實基本醫療4、衛生服務“網底”功能。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就近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衛生健康服務。4.堅持適度超前,城市公共衛生安全更有韌性做好戰略“留白”,為各類醫療應急服務設施預留足夠的國土空間。注重“平急兩用”,打造醫療應急服務點,提高城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增強城市韌性。五、規劃目標到2027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疫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到2035年,總體形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5、可及性和優質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人民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4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升。中心城區社區衛生服務設施15分鐘覆蓋率達到100%,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不低于9張。六、配置標準落實濟南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相關內容要求,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主要包括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三大類。1.醫院在市域范圍內依據常住人口數,每100200萬人口設置12個市辦綜合性醫院(含中醫類醫院),各縣設置1個綜合醫院和1個中醫醫院。在全市范圍內根據需要規劃設置兒童、傳染、精神、腫瘤、康復等專科醫院和護理院。獨立占用醫療衛生用地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本規劃范圍,6、主要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高端服務和康復醫療等緊缺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元服務需求。不獨立占用醫療衛生用地的社會辦醫療機構不納入本規劃范圍。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15分鐘生活圈理念,原則上每個街道設置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口超過10萬人的街道,每新增5-10萬人口,應增設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依據省衛生健康委等10部門 關于印發 山東省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魯衛發20241號),新建或由衛生院轉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照社區醫院標準建設。3.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市、區縣分別設置1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7、(2024-2035 年)5(2)全市設置1家采供血機構。(3)市級建設1所三級精神衛生機構,縣級按照服務人口設置1所精神衛生機構,沒有精神衛生機構的區縣(功能區)要明確1所綜合醫院或市級精神衛生機構為居民提供精神衛生服務。(4)市、區縣要設置1所婦幼保健機構。(5)市急救中心承擔全市院前急救調度相關工作,建立由急救網絡醫院和急救站點共同組成的急救網絡,其中,急救站結合各規劃醫院設置,城市地區服務半徑不超過5公里,農村地區服務半徑10-20公里。(6)全市設置1所專業皮膚病防治院。七、規劃指引根據各區縣(功能區)現有醫療衛生資源和經濟、社會、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實際狀況,考慮各地資源差異,在現有8、基礎上,按照重點發展、促進發展、穩步發展、優化發展策略引導各區縣(功能區)醫療衛生設施總體布局。1.優化發展對于資源相對集中、千人口床位數高的區縣(歷下、槐蔭、天橋、鋼城),采取優化發展策略,注重內涵發展,嚴控擴大規模,打造優勢品牌,強化區域醫療中心核心作用,支持向資源薄弱新城區疏解。2.穩步發展對于資源相對豐富、千人口床位數較高的區縣(市中、平陰),采取穩步發展策略,注重提高資源使用效能,擴充優質醫療資源。3.促進發展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6對于千人口床位數較低的區縣(章丘、濟陽、萊蕪、商河),根據轄區人口和經濟發展結構,采取促進發展策略,適度增加衛生資源規模,補齊資源短板,促進區域均衡發展。4.重點發展對于千人口床位數低的區縣(歷城、長清、高新、南山、起步區),采取重點發展戰略,根據轄區人口和經濟發展結構,采取重點發展策略,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補齊資源短板。注重引導中心城區優質醫療資源向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適度集聚,打造區域醫療新高地。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7附件1.醫院規劃圖2.街鎮級基層醫療衛生設施規劃圖3.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規劃圖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8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9濟南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4-2035 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