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益華府小區(qū)C1住宅樓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2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5892
2024-12-25
28頁
567.1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廣益華府小區(qū)住宅樓建設項目施工方案全套打包下載
1、廣益華府小區(qū)C1#樓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審 核:審 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廣益華府項目部 年 月 日目錄一、 工程概況二、 編制依據三、 施工方案四、 竹膠板使用注意事項五、 計算書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應縣廣益華府小區(qū)四期C1#住宅樓,工程地點為應縣三環(huán)路南側、長征路東側、四環(huán)路北側, 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 層數為十一層,地下一層,地上十一層,建筑類別為二類,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地下室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地下室防水等級為二級,基礎為平板式筏板基礎,地下一層層高3.6m;本工程相對標高0.000m相當于絕對標高1003.05m ,2、室內外高差0.15m。二、 編制依據1、C1#樓施工圖紙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 JGJ162-2008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 JGJ130-2011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50204-2002三、 施工方案1、方案概述 本工程基礎采用磚胎膜:M10水泥砂漿砌筑240機紅磚,其余均采用18mm厚竹膠板模板,支撐體系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剪力墻豎向內楞為50100mm,非標準層間距200 mm,標準層300 mm;橫向外楞采用483.5鋼管兩根(并排兩根為一組,兩根鋼管中間穿對拉螺栓,用山型卡固定),間距600 mm;地下室外墻竹膠板用M16長1000mm帶3、止水片對拉螺栓,固定外鋼楞,螺栓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均間距600mm;固定模板頂桿采用14500,梅花型布置。標準層剪力墻對拉螺栓用M12長1000mm。樓梯間、電梯間剪力墻穿12對拉螺栓,螺栓長度為墻厚+600mm,對拉螺栓外套PVC管,螺栓水平、垂直方向間距均為300mm。剪力墻固定模板的頂桿采用14500,梅花型布置。梁底模、側模采用12mm厚多層木膠板,梁底模下小楞采用50100mm方木,間距150mm,大楞采用483.5鋼管,間距800mm布設(見附圖)。梁側模支設同墻模板支設,沿梁高方向布設對拉螺栓。梁模內側支撐頂桿采用14500布置。柱模采用12mm厚多層木膠板,穿16對拉螺栓(長4、度為柱截面b+600mm、h+600mm),豎向內楞為50100mm的方木,間距300mm;橫向外楞為483.5鋼管,間距600mm。頂板模板采用滿堂腳手架支撐,立桿的縱距900mm,立桿的橫距 900mm,立桿的步距1200mm。梁頂托采用木方: 100mm90mm。模板支撐體系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立桿間距為900mm900mm,橫向水平拉桿間距為1200mm(從地面往上200mm設第一道掃地桿開始向上排布;頂部可調托托板距離頂層水平桿的長度不大于600mm)。在距離頂板900mm處設斜向支管頂撐,外圍設剪力撐。2、模板施工主要技術要點2.1、模板使用前均編號,按次序進場堆放,專人負責調配5、使用。2.2、樓板模板施工時,采用自動整平水準儀抄平,控制板模的水平度。2.3、豎向結構吊垂直線,梁、墻拉通線校正,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不撤線,以觀察模板變形情況。2.4、柱混凝土施工時,先找平樓面,使模板與地面垂直無縫隙,這樣能夠有效防止柱子混凝土爛根現象。2.5、現澆模板的安裝允許偏差見下表:現澆模板的安裝允許偏差表項目允許偏差(mm)軸線位置5底模上表面高度5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梁+4,5層高的垂直度68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2m以上)52.6、在樓板和梁端位置留置垃圾清掃口,澆筑混凝土前,用高壓氣流吹掃干凈模板內雜物。2.7、模板拆下后,及時清理、維護。3、基礎模板3.1基礎模板6、采用240mm厚磚胎模,按各結構尺寸砌筑。砌筑前先在基礎底板上彈出基礎邊線,預留防水層位置,用M10水泥砂漿砌筑MU10機紅磚。集水坑根據模板板面由12mm厚多層木膠板拼裝成筒狀,內襯兩道木方,并拼成一個整體,配模的板面保證表面平整、尺寸準確、接縫嚴密。模板組裝好后進行編號,安裝時用塔吊將模板初步就位,然后根據線加水平和斜向支撐進行加固,并調整模板位置,使模板的垂直度、剛度、截面尺寸符合要求。3.3為保證模板體系的正確位置,在定位校正后,嚴禁在上踩踏。3.4支模時,全長、全高要拉通線,注意通線拉好后不撤,澆筑混凝土時隨時觀察模板有無變形走位,以及時調整模板。3.5模板的制作及安裝要保證其有足夠7、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能可靠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達到構造簡單、安拆方便。3.6模板做到表面平整潔凈,尺寸準確、接縫嚴密、支撐可靠,模板使用前先刷兩遍隔離劑,以利于模板拆除。4、地下室外墻模板4.1用工程線拉外墻通長水平線,保證截面尺寸,將配好的模板就位,然后用架管和鉛絲與預埋鐵進行加固。4.2模板固定完畢后拉通線檢查板面順直。5、柱模施工5.1按圖紙尺寸制作定型柱側模,柱模由四面?zhèn)劝濉⒅俊⒅谓M成,柱頂與梁交接處,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為梁的高及寬,并在缺口兩側及底釘上襯口檔。襯口檔離缺口處的距離即為梁側模板及底模板的厚度。柱模側按150mm間距設置5090mm的方木8、加強肋。柱截面不大于600mm時采用一根M16對拉螺栓;對于柱截面大于600mm的采用兩根M16對拉螺栓,穿PVC套管(以利重復使用,降低成本),間距為500mm,483.5mm鋼管柱箍,間距500mm。采用塔吊配合地泵運輸澆筑。柱模配置見下圖。車庫外墻處柱對拉螺桿示意圖柱模示意圖 5.2支撐架及加固系統(tǒng),采用483.5mm扣件式鋼管支撐架,該架兼作固定支撐,為保證其可靠,與柱間梁支架同步搭設,并在兩端各加兩道剪刀撐。5.3柱子模板就位后,在柱子四角分別吊線,與基層面的柱子邊線相投,進一步調整柱模的垂直度,確保柱模的垂直度偏差在5mm,并同時做好加固、支撐系統(tǒng)。5.4注意施工中柱的清掃口要打開9、一面,這樣才能排出雜物。5.5柱子模板拆除,先拆除柱模拉桿或斜撐,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杠輕輕敲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5.6柱根要嚴格找平,并在黑線邊5cm處設置海綿條。6、梁模板施工6.1模板采用50100mm的方木背楞與12mm厚多層木膠板制做而成。支撐系統(tǒng)采用扣鋼管支撐系統(tǒng),梁模的配置見下圖:梁模示意圖6.2梁側模采用一道20螺栓對拉,穿PVC套管;梁底加設步步緊梁箍,間距1m一道。6.3梁模板的支模順序:梁側模在梁底模上,板底模平接梁側上幫模。6.4模板表面要求平整潔凈,尺寸準確,接縫嚴密,支撐牢固。6.5模板支撐系統(tǒng)必須與施工腳手架完全脫離,以防腳手架移動從而引起模板變形或混凝土10、開裂。6.6模板施工時,各種預埋件、套管等準確埋設,安裝牢固,防止遺漏,并與安裝公司共同驗收。6.7復核梁模板的截面尺寸,與相鄰梁柱模板連接牢固。7、墻模施工7.1施工工藝:放線墻筋外墻模板驗筋內墻模板模板驗收外墻混凝土。7.2墻體采用12mm厚多層木膠板、間距200mm的5090mm方木次楞及間距600mm的483.5mm鋼管組拼模板,用鋼管做支撐架,安裝前預先將模板按模板加工圖拼成塊,并編號以便于現場快速安裝。7.3按位置線安裝門洞模板,埋設預埋件或木磚。7.4把一面模板按位置線就位,然后安裝拉桿或斜撐,安裝穿墻螺栓,穿墻螺栓上加焊止水環(huán),穿墻螺栓規(guī)格和間距見下圖: 7.5清掃墻內雜物,再11、安另一側模板,調整斜撐(拉桿)使模板垂直后,擰緊穿墻螺栓。7.6模板安裝完畢后,檢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緊固,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7.7墻模板將木方作豎肋,雙根483.5mm鋼管作水平背楞。7.8墻模板立縫、角縫設于木方和膠合板所形成的企口位置,以防漏漿和錯臺。墻模板的水平縫背面加木方拼接。7.9為防止墻體混凝土厚薄不一致、墻體上口過大、混凝土墻體表面粘連、角模與大模板縫隙過大跑漿、角模入墻過深、變形要注意:(1)墻身放線準確,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模板就位認真調整,穿墻螺栓全部穿齊、擰緊。(2)支模時上口卡具按設計要求尺寸卡緊。(3)模板清理干凈,隔離劑涂刷均勻,拆模不能過早。(4)模板拼12、裝時縫隙過大,連接固定措施不牢固,加強檢查,及時處理。(5)現場根據實際尺寸進行調整角模支設。 (6)認真進行洞口模板設計,能夠保證尺寸,便于裝拆。8、頂板模板頂板采用 12mm厚多層木膠板,主龍骨采用483.5mm鋼管,次龍骨用50100mm方木,采用鋼管碗扣架支撐體系。8.1、支柱支設垂直,支柱間的水平拉桿和剪刀撐要認真加強。8.2、通線調節(jié)支柱的高度,將大龍骨找平,架設小龍骨。8.3、鋪模時要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樓板模板壓在梁側模,角位模板通線釘固。8.4、樓面模板鋪完后,認真檢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清掃干凈。8.5、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撓,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現象要做到: (13、1)樓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方木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且表面要平整。 (2)支撐要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能。 (3)由于本工程板面跨度較大,支模時板模力要按規(guī)定起拱。9、 樓梯模板9.1、樓梯模板采用12mm厚多層木膠板配木模的施工方法,次龍骨用5090mm方木,采用鋼管扣件支撐體系。9.2、施工前根據實際層高進行放樣,先安裝休息平臺的梁模板,再安裝樓梯模板斜楞,然后鋪設樓板澆模、安裝外側模和踏步模板。安裝時要注意支撐的固定,以防止?jié)仓炷習r模板移動。樓梯模示意圖10、模板拆除10.1拆除模板的順序和方法,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先拆側向支撐,后14、拆豎向支撐等原則。10.2模板工程作業(yè)組織,遵循支模與拆模統(tǒng)一由一個作業(yè)班組進行作業(yè)。其好處是,支模就考慮拆模的方便和安全,拆模時,人員熟知情況,易找拆模關鍵點位,對拆模進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護都有利。10.3拆模時間:施工時嚴格控制模板的拆除時間,以同條件試塊抗壓強度及拆除模板通知單為準。側模要保棱角,其強度要達到1.2Mpa。10.4施工時嚴格控制模板的拆除時間,不早拆。嚴格執(zhí)行拆模申請制度。模板拆模前填寫拆模申請,嚴格禁止拆除未到混凝土齡期的模板。10.5在4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時,不能讓模板、材料自由下落,不得大面積同時撬落,操作時注意下方人員的動向。10.6拆樓層外邊模板時,有防高15、空墜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10.7拆模后模板或木方上的釘子,及時拔除或敲平,防止釘子扎腳。10.8拆掉的模板及支架按原位置碼放整齊,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10.9支架和模板的拆除,應按結構特點和混凝土所達到的強度來確定。對于不承載的側面模板,如剪力墻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的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壞,方可拆除。對于承重模板,如頂板模板、梁底模需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達到下列強度后,方可拆除(按設計強度等級的百分率計)。板:跨度2m 50%跨度2m且8m 75%跨度8m 100%梁:跨度8m 75%跨度8m 100%懸臂梁和懸臂板 100%但應特別注意,對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應在混凝土達到16、設計強度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施工中不得超載使用,嚴禁堆放過量建筑材料,當承受施工荷載大于計算荷載時,須經過核算加足夠臨時支撐。10.10當確定已可拆模時,拆模以前應對模板支撐用腳手架作一次全面檢查,清楚所有多余物件,并設立拆除區(qū),禁止人員進入。拆除作業(yè)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yè),各種構配件嚴禁拋擲地面,應用吊具吊下或人工遞下,拆除的構件應按品種、編號、規(guī)格分類碼堆存放,以便運輸和管理。五、竹膠板使用注意事項1、竹膠板在工程上屬于周轉性模板材料,限量使用。不允許用竹膠板墊路、當床板、隔板、蓋板,不允許用竹膠板釘凳子、桌子。除工程上使用外,一律不允許挪用。2、竹膠板使用前須編制17、方案,配料和穿孔、加固都要事先經過設計,下料后的異形尺寸板都要編號,以確保在上層同一位置周轉使用,勞務分工盡量做到責任分片使用。3、竹膠板進入現場要支墊堆放整齊,用工程布覆蓋,以防雨淋和陽光暴曬,竹膠板按照材料計劃,結合工程進度要隨用隨進。4、竹膠板在使用過程中宜兩面均衡使用,若板面出現凹陷、孔洞等傷痕時,應采用修補劑進行修補,以延長模板的使用壽命。同時要堅決杜絕硬物碰撞、撬棍敲打、鋼筋在板面上拖拉、振搗器直接振搗板面、任意拋擲等現象。5、不允許隨意裁劇竹膠板或多層板,下料要按照事先設計的下料圖,彈線后用合金鋸片統(tǒng)一由專人負責在木工棚下料,劇邊順直,尺寸準確,不毛邊;一般不允許工人在作業(yè)面用手18、提電鋸現場裁劇。6、竹膠板下料后要重新封邊,用防水酚醛系列油漆,將板邊刷三道。7、竹膠板、多層板穿孔要嚴格按照事先設計孔位,采用機械穿孔。穿孔前要求彈線找準位置,孔洞周邊要采用油漆封邊。8、竹膠板固定盡可能少釘釘子、釘小釘子,釘釘子前要先用手槍鉆成孔,一塊竹膠板上最多不允許超過4個釘子。9、在竹膠板上點焊鋼筋、電線管時,在施焊處的模板上應用鐵皮等防火材料墊隔,防止燒壞竹膠板或多層板表面。10、竹膠板周轉使用三次后,要求刷脫模劑(非油脂類脫模劑),每次使用后腰清理模板,用濕布先擦干凈,再刷脫模劑。11、拆除竹膠板模板時,按照先拆墻后拆板的順序進行,不得使用鐵撬棍強行拆模。拆卸、運輸過程中嚴禁與硬19、物碰撞、拖拉、任意拋灑等現象,以保證板面覆膜和板邊、角部不受損害。附圖說明:圖中粗線部分為需增設剪力撐的部位墻模板計算書 計算依據: 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7-2003)編制。 一、墻模板基本參數 計算斷面寬度200mm,高度3000mm,兩側樓板高度120mm。 內龍骨采用豎向布置方式。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膠合板。 內龍骨間距200mm,內龍骨采用5090mm木方,外龍骨采用雙鋼管483.5。 對拉螺栓布置6道,在斷面內水平200+300+500+500+500+500mm,斷面跨20、度方向間距600mm,直徑16mm。 二、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產生荷載標準值。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5.710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600m;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1、2011)4.3.5,考慮結構重要性系數,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0.924.000kN/m2=21.600kN/m2 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666-2011)4.3.5,考慮結構重要性系數,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0.94.000kN/m2=3.600kN/m2。 三、墻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計算。 面板的計算寬度取0.200m。 荷載計算值 q = (1.350.921.600+1.43.600)0.200=6.257kN/m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慣性矩I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抵22、抗矩W和截面慣性矩I分別為: W = 20.001.501.50/6 = 7.50cm3; I = 20.001.501.501.50/12 = 5.63cm4; 計算簡圖 剪力圖(kN) 彎矩圖(kN.m) 變形的計算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變形計算受力簡圖 變形圖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0.501kN N2=1.376kN N3=1.376kN N4=0.501kN 最大彎矩 M = 0.025kN.m 最大變形 V = 0.141mm = 連續(xù)梁支座反力復核驗算: 連續(xù)梁受力累加: Pn=6.2570.600=3.8kN 支座反力從左到右23、相加: Rn=0.501+1.376+1.376+0.501=3.8kN 桿件受力PnRn,是平衡的,支座反力復核驗算通過! 連續(xù)梁彎矩復核驗算: 假定順時針方向力矩為正力矩。 已知力對B點取矩:-(6.2570.6002/2)=-1.10kN.m 求出的支座反力對B點取矩:(順時針力矩) 支1: 0.5010.600=0.30 支2: 1.3760.400=0.55 支3: 1.3760.200=0.28 順時針力矩之和:0.30+0.55+0.28=1.13KN.m 順時針力矩和逆時針力矩大小近似相等,彎矩復核驗算通過! = (1)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1 = 0.24、02510001000/7500=3.333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考慮承載力設計值調整系數1.1,15.00/1.1=13.64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1 f,滿足要求! (2)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141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00.0/250,滿足要求! 四、墻模板內龍骨的計算 內龍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均布荷載連續(xù)梁計算。 內龍骨強度計算均布荷載q=(1.350.921.600+1.43.600)0.200kN/m=6.257kN/m 撓度計算荷載標準值q=0.20021.600kN/m=4.320kN25、/m 內龍骨按照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xù)梁計算。 內龍骨計算簡圖 內龍骨剪力圖(kN) 內龍骨彎矩圖(kN.m) 變形的計算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變形計算受力簡圖 變形圖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0.436kN.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0.000kN N2=0.723kN N3=1.176kN N4=2.739kN N5=3.147kN N6=3.368kN N7=2.152kN N8=5.552kN N9=2.543kN N10=0.000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5.552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0.591mm = 連續(xù)26、梁支座反力復核驗算: 連續(xù)梁受力累加: Pn=6.2573.420=21.4kN 支座反力從左到右相加: Rn=(0.000)+0.723+1.176+2.739+3.147+3.368+2.152+5.552+2.543+(0.000)=21.4kN 桿件受力PnRn,是平衡的,支座反力復核驗算通過! 連續(xù)梁彎矩復核驗算: 假定順時針方向力矩為正力矩。 已知力對B點取矩:-(6.2573.3702/2-6.2570.0502/2)=-35.50kN.m 求出的支座反力對B點取矩:(順時針力矩) 支1: 5.5520.870=4.83 支2: 2.1521.370=2.95 支3: 3.36827、1.870=6.30 支4: 3.1472.370=7.46 支5: 2.7392.870=7.86 支6: 1.1763.170=3.73 支7: 0.7233.320=2.40 順時針力矩之和:4.83+2.95+6.30+7.46+7.86+3.73+2.40=35.53KN.m 順時針力矩和逆時針力矩大小近似相等,彎矩復核驗算通過! = 內龍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慣性矩I分別為: W = 5.009.009.00/6 = 67.50cm3; I = 5.009.009.009.00/12 = 303.75cm4; (1)內龍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28、.436106/67500.0=6.46N/mm2 內龍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7.0N/mm2,滿足要求! (2)內龍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591mm 內龍骨的最大撓度小于870.0/250,滿足要求! 五、墻模板外龍骨的計算 外龍骨承受內龍骨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下連續(xù)梁計算。 外龍骨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xù)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變形的計算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用靜荷載標準值,受力圖與計算結果如下: 變形計算受力簡圖 變形圖 經過連續(xù)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Mmax=0.888kN.m 最大變形 29、vmax=0.315mm 最大支座力 Qmax=18.135kN = 連續(xù)梁支座反力復核驗算: 連續(xù)梁受力累加: Pn=5.552+5.552+5.552+5.552+5.552+5.552+5.552+5.552+5.552+5.552=55.5kN 支座反力從左到右相加: Rn=9.623+18.135+18.135+9.623=55.5kN 桿件受力PnRn,是平衡的,支座反力復核驗算通過! 連續(xù)梁彎矩復核驗算: 假定順時針方向力矩為正力矩。 已知力對B點取矩:-(5.5520.000+5.5520.200+5.5520.400+5.5520.600+5.5520.800+5.5521.30、000+5.5521.200+5.5521.400+5.5521.600+5.5521.800)=-50.00kN.m 求出的支座反力對B點取矩:(順時針力矩) 支1: 9.6231.800=17.32 支2: 18.1351.200=21.76 支3: 18.1350.600=10.88 順時針力矩之和:17.32+21.76+10.88=49.96KN.m 順時針力矩和逆時針力矩大小近似相等,彎矩復核驗算通過! = 抗彎計算強度 f=0.888106/10160.0=87.43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86.36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150,滿足要求! 六、對拉螺栓的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對拉螺栓的直徑(mm): 16 對拉螺栓有效直徑(mm): 14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144.000 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24.480kN;考慮承載力設計值調整系數1.1,24.480/1.1=22.25kN。 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18.135kN。 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