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6174
2024-12-31
36頁
13.41MB
1、 自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 年)公示稿 2024 年 12 月 2 規劃主要內容規劃主要內容 一、一、規劃范圍規劃范圍 自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12035 年)規劃范圍與自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一致,分為自貢市域和自貢中心城區兩個層次,重點聚焦歷史城區的保護。二、二、規劃期限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 2021 年2035 年。三、三、名城特色分析名城特色分析 1、手工工場名城的代表地 2、深井制鹽技藝的發祥地 3、古代工商文明的創新地 4、優秀傳統建筑的薈萃地 5、川省特色人文的精華地 6、川鹽獻金救國的根據地 7、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地 8、中國現代2、工業的崛起地 9、中華彩燈慶會的源起地 10、遠古恐龍遺跡的富集地 四、四、歷史文化價值歷史文化價值 一、世界文明視角:手工業發展成就巔峰,中國鹽文化傳承發展之城 3 1、價值一:世界文明史上手工業城市的典范,中國古代城市工業轉型的巔峰 2、價值二:井鹽文化以自貢鹽場為代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 二、古城營建視角:產業古城的獨特案例,山水城市發展的典范之城 1、價值三:自貢依產業分工呈現雙城組團格局,是中華傳統產業城市的獨特案例 2、價值四:自貢“山水井城融合”發展,是中華傳統山水城市的杰出典范 三、地質科學視角:舉世聞名的地質公園,世界遺產領域的恐龍之城 1、價值五:自貢地質獨特遺存豐富3、,是世界地質公園重要成員 2、價值六:自貢恐龍化石遺跡具有巨大價值,是世界地質遺產中恐龍化石的典型代表 四、近代歷史視角:引領革新的先驅故里,近代紅色文化的先鋒之城 1、價值七:自貢多元融合胸懷全局,是引領時代浪潮的近代城市代表 2、價值八:自貢是孕育紅色基因的革命熱土,中國紅色文化的先鋒城市 4 五、五、保護體系保護體系 自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確立分層次保護理念,突出總規層面的保護指引,建立全域文化遺產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和歷史文化展示利用四個方面;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三個保護層次。六、六、保護內容保護內容 1、歷史城區傳統格局。、歷史城區傳4、統格局。保護山、河、井、城相融的組團式城市格局,保護“半城青山半城樓”的城市特色;保護自流井大安歷史城區和貢井歷史城區的歷史風貌和歷史街巷;保護釜溪河、旭水河等歷史水系;保護天池山、大安寨、龍鳳山等歷史山體。2、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街區 8 片。片。包括匯柴口火井沱歷史文化街區、西秦會館中華路歷史文化街區、高山井歷史文化街區、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艾葉橫街歷史文化街區、大安街歷史文化街區、涼高山老街歷史文化街區、大山鋪老街歷史文化街區。3、歷史地段、歷史地段 10 片。片。包括大安寨歷史文化風貌區、茍氏坡歷史文化風貌區、黃石坎歷史風貌區、成佳歷史風貌區、騎坳井歷史風貌區、東源井工業遺產保5、護區、張家壩工業遺產保護區、鴻鶴壩工業遺產保護區、長征機床歷史文化風貌區、黃嶺 652 工業遺產保護區。4、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1 處,富順縣。歷史文化名鎮 6 處。其中,5 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 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傳統村落 39 處。包括 14 個中國傳統村落,25 個省級 5 傳統村落。有保護價值的古鎮 5 處,有保護價值的古村 16 處。5、自貢市不可移動文物、自貢市不可移動文物 2404 處。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 211 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 處,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48 處,自貢市文物保護單位 68 處,縣(區)級文物保6、護單位 78 處。保護四川省革命文物 11 處。6、已公布的歷史建筑、已公布的歷史建筑 165 處,歷史建筑后備資源處,歷史建筑后備資源 32 處。處。7、已公布自貢工業遺產、已公布自貢工業遺產5項,四川省工業遺產后備資源項,四川省工業遺產后備資源6項,項,自貢工業遺產后備資源自貢工業遺產后備資源 23 項。項。8、古樹名木、古樹名木 1337 株。株。其中名木 1 株,一級古樹 4 株,二級古樹 11 株,三級古樹 1321 株。9、文化線路。、文化線路。鹽運水道文化線路、茶馬古道文化線路、輸鹵管道文化線路、專用鐵路等。10、紅色文化遺產、紅色文化遺產 6 類類 20 處。處。紅色文化遺產名7、錄后備資源 27處 11、已公布的井鹽歷史文化遺跡名錄、已公布的井鹽歷史文化遺跡名錄 37 處,井鹽文化遺產后處,井鹽文化遺產后備資源備資源 380 處。處。12、彩燈文化遺產名錄后備資源、彩燈文化遺產名錄后備資源 21 處。處。13、恐龍文化遺產名錄后備資源、恐龍文化遺產名錄后備資源 138 處。處。14、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14 項。項。15、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104 項。項。七、七、市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市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構建“一核三城,兩廊五片”的自貢市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6 總體結構。其中:“一核”,即自貢古城歷8、史文化主中心。“三城”,是指自流井-大安歷史城區、貢井歷史城區、富順歷史城區。“兩廊”,即釜溪河鹽文化長廊、沱江生態文化長廊。“五區”,是鹽都、富順、榮縣、沱江、青龍山等五個歷史文化遺產聚集區。八、八、中心城區總體格局保護中心城區總體格局保護 1、保護“一河兩井半城山”的總體格局 2、保護“五垱八垣”的富榮鹽場遺址網絡 九、九、歷史城區保護歷史城區保護 1、保護范圍 貢井歷史城區,東至虎頭橋、太平山,南至張家花園、黃石坎,西至寨子嶺、天池山。自流井大安歷史城區,東至大安寨、燊海井,南至富臺山、東興寺,西至土地坡、鳳凰壩,北至雙河口、馬鞍山。2、“鹽都格局”的整體保護 突出“雙城一體、井城共生”9、的組團格局,保護鹽垱、鹽垣有機構成的鹽場遺跡,保護凸顯千年鹽都的山水軸線。3、保護內容 保護匯柴口路、高山井路、貢井老街、貢井河街、和平街等一級保護街巷,要保持街巷走向和空間尺度,嚴禁拓寬,控制兩側建筑高度、體量及傳統風貌界面,鋪裝應體現傳統地方特色;保護中華路、騎坳井路、大安街、大高路、和平街等二級保護街巷,7 要保持街巷走向和空間尺度,不宜拓寬,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體量、形式、風格應當與古城風貌相協調;保護五星街、檀木林街、同興路、自由路、人民路、仁和路、站臺路、貢草路、廣場路等三級保護街巷,要保持街巷走向,增加小品設施和歷史信息標識,喚醒街巷記憶。保護天池寺至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10、長征大橋至平橋、平橋至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大同橋至新橋、匯柴口隧道沱灣段、富臺山至彩燈公園、富臺山至龍鳳山、彩燈公園至龍鳳山、水涯居至法藏寺、鐘云山至大安寨山體、大安寨至元頂山、大安老街至弘法寺的視線通廊。保護王爺廟、法藏寺、匯柴口、天池寺、千佛寺、弘法寺、彩燈公園、西山公園、鐘云山等核心管控景觀標志物。保護自流井歷史城區的鐘云山(中營山)、廣華山、雨臺山、珍珠山、黃家山、營盤山,大安歷史城區的金龜山、香臺山、營盤山(元頂山)、方塘山,貢井歷史城區大佛巖、尖峰頂、營盤山、鳳凰咀、象鼻咀、大山等掩映在歷史城區內的歷史山體。保護自流井歷史城區的彩燈公園湖、仰天窩湖、營盤銘志湖、鄧家灣水體,保11、護大安區釜溪河螃蟹溝支流、釜溪河回龍橋支流、兩口塘、雙盛井堰塘、廣龍井堰塘、放牛山鹵池、山海井堰塘、荷花苑(長堰塘)、薄荷塘,貢井歷史城區旭水河伍家坡支流、金魚河烏龜橋支流、天池山天池、張家花園水體、長土水體、太陽井堰塘、源豐井堰塘、旭川中學堰塘、五皇洞堰塘等釜溪河、旭水河的 8 小支流、歷史湖池、鹽井堰塘。十、十、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 1、匯柴口火井沱歷史文化街區 核心保護范圍:包含以上歷史遺存的匯柴口和火井沱兩段以明清風貌歷史建筑為主的古鹽道兩側地段。建設控制地帶:東至釜溪河,西為與核心保護范圍緊鄰的低層為主的區域,北至同心大橋及連接道路,南至山腳。2、西秦會館中華路歷史文化街12、區 核心保護范圍:主要由中華路兩側和西秦會館周邊的歷史建筑群構成。建設控制地帶:為緊鄰核心保護范圍外側的低層民居建筑為主的區域。3、高山井歷史文化街區 核心保護范圍:為營盤校區校門外北上長約 400 米,南下長約 300 米的高山井路兩側的歷史建筑群。建設控制地帶:東為緊鄰核心保護范圍的多層低層建筑區,西至改線的釜溪東路。4、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 核心保護范圍:由平橋至下橋段的旭水河西岸的河街、老街、和平路、新華街、棗子園路等歷史街巷及其串聯的文保單位、保護建筑和連續的歷史建筑群組成,北窄南闊,呈蝌蚪狀分布。建設控制地帶:西側和南側以院子壩路和芝麻灣路為界。9 5、艾葉橫街歷史文化街區 核心保13、護范圍:由艾葉橫街和正街及其串聯的文物建筑、保護建筑和連片的歷史建筑組成。建設控制地帶:東至胡家大院,包含雷公坡崖墓群和平康橋東側山體,南面包含平康路和艾葉農貿市場等區域。6、大安街歷史文化街區 核心保護范圍:為大安街兩側連續的歷史建筑群共同組成。建設控制地帶:西至改線的大安街,東至大安區糧食局和大安鹽廠宿舍,南北以交通島為界。7、涼高山老街歷史文化街區 核心保護范圍:為分布在涼高山街道兩側連片的歷史建筑群。建設控制地帶:西包含涼高山小學,北南主要包含低層建筑連片區域,東南接燊海井路,包含牌坊壩。8、大山鋪老街歷史文化街區 核心保護范圍:為分布在大山鋪街道兩側的歷史建筑群。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北14、環路和旅游職中用地邊緣,南至大山鋪糧站和無線三廠,西至燊海井路進老街 100 米處,北側主要包括現狀連片低層建設區域。核心保護范圍內,建筑物、構筑物,應采取分類保護措施。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的新建、改建等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和保護規劃確定的建設控制要求,嚴格控制 10 建(構)筑物的高度、體量、色彩等,與核心保護范圍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相協調。十一、十一、歷史地段保護歷史地段保護 大安寨歷史文化風貌區:包括以現存的歷史建筑群為核心要素,以及緊鄰核心建筑群外側與之相關的山形地勢環境、低層民居建筑等區域,包括南側的鹽校和15、百步梯。茍氏坡歷史文化風貌區:包括以茍氏坡向陽街及張伯卿公館為核心要素,以及核心范圍關系緊密的外圍的兩側傳統建筑。黃石坎歷史文化風貌區:包括以長土老街,源豐井以及核心保護范圍關系緊密的外圍的多層、低層建筑。成佳歷史文化風貌區:包括天府街、勞動街兩側及周邊傳統建筑。騎坳井歷史文化風貌區:包括騎坳井老街以及周邊近現代建筑。東源井工業遺產保護區:包括東源井古鹽場及周邊井鹽遺跡區域,東、北起旭水河、南至王家大院子,西至大山。張家壩工業遺產保護區:北至張家壩化工廠北邊界,西至威遠河,南至金通駕校,東至張化渣場生態公園。鴻鶴壩工業遺產保護區:北至東鹽都大道,西、南至釜溪河,東至炭黑研究院東側圍墻及鴻鶴制藥16、廠東側圍墻。長征機床歷史文化風貌區:北至旭川中學,西至太陽井,南至旭水河,東至天池山路。11 652 工業遺產保護區:包含四川輕化工大學黃嶺校區、家屬區,樹脂廠廠區。重點保護和延續歷史地段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新建建筑高度、體量、風格和色彩等應與歷史風貌相協調;強化歷史地段的整體展示與彰顯,根據各自特點適度引入商業、休閑、文化、娛樂等功能,提升活力。十二、十二、文物、歷史建筑及其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文物、歷史建筑及其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方針。按需編制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劃定并公布保護區劃,設立17、保護標志,建立記錄檔案,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環境,加強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利用。歷史建筑保護。歷史建筑保護。持續推進歷史建筑的公布掛牌工作。歷史建筑應建立保護標志和保護檔案,編制保護圖則,明確具體保護內容。加強歷史建筑資源普查,結合國家要求與自貢特色明確認定標準,規范認定程序,確定保護名錄。鼓勵積極利用數字化手段,開展歷史建筑測繪建檔工作,建立歷史建筑信息管理平臺。工業遺產保護。工業遺產保護。加強對自貢工業遺存進行全面普查、分類保護,建設工業遺產數據庫,建立工業遺產分級保護機制。積極申報為國家、省級工業遺產進行保護,開展符合保護要求的利用措施。加強已列為國省級工業遺18、產目錄的重點工業遺產保護,實施一批具有示范性、帶動性的工程項目。12 紅色資源保護。紅色資源保護。全面梳理自貢在不同歷史時期標志性的各類紅色遺跡、遺址和紀念設施,挖掘與紅色革命、人物、事跡有關的紅色文物史跡。完善紅色資源分級分類登記備案制度,建立紅色資源名錄,形成紅色資源數據庫,完善定期普查、認定公布、分級分類、動態管理的監管制度,為做好紅色文化傳承保護和資源開發奠定基礎。科學有序推進紅色資源保護性修繕,重視代表性紅色遺址保護開發。井鹽文化遺產保護。井鹽文化遺產保護。定期組織井鹽歷史文化資源的普查,編制并確定井鹽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名錄。建立井鹽歷史文化資源記錄檔案。對井鹽歷史文化資源逐一劃定必要19、的保護范圍,制定井鹽歷史文化資源的具體保護措施。設立保護標識,加強活化利用。彩燈文化資源保護。彩燈文化資源保護。組織開展彩燈文化資源調查,建立彩燈文化資源檔案和數據庫,建立彩燈文化保護名錄,依法劃定保護范圍,設立保護標志,健全保護管理制度。鼓勵開展與彩燈文化相關的文史研究、藝術創作。推動建設彩燈文化非遺保護傳承基地。恐龍地質遺跡保護恐龍地質遺跡保護。組織開展恐龍地質遺跡資源調查,建立恐龍地質遺跡檔案和數據庫。加強對恐龍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建立保護管理協調監督和專家咨詢工作機制,組織編制專項規劃和保護名錄。鼓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施恐龍地質遺跡資源數字化保護、展示和傳播,推進恐龍地質遺跡資源轉化利20、用,因地制宜促進恐龍特色旅游產業發展。13 十三、十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優秀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優秀傳統文化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相關要求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庫。恢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聯的文化空間,建設一批非遺項目傳承示范基地、校園、傳習所,開展相應文化活動。對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代表性傳人,有計劃地提供資助,開展非遺培訓,鼓勵民族民間藝人帶徒授藝,加強中青年藝術骨干的培養,確保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做好非遺的“活態”保護工作,推進“非遺進文保”活態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優秀傳統文化保護。21、加強老字號、老地名、名人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掘、梳理、保護和利用。辦好成渝雙城民俗文化節等活動,形成文化活動品牌。推動“傳統節慶”活態舉行。鼓勵設立保護專項資金,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十四、十四、歷史文歷史文化展示利用化展示利用 市域歷史文化遺產展示與利用。市域歷史文化遺產展示與利用。構建“一心、五片、三帶、六軸”的自貢市域歷史文化遺產展示利用總體結構。一心:自貢歷史文化核心展示區,包含自貢歷史城區、大山鋪鎮、三多寨鎮、仙市鎮、艾葉鎮。五片:五個文化展示片,包含牛佛獅市歷史文化展示片、富順歷史文化展示片、沱江鹽運文化展示片、榮縣大佛歷史文化展示片、青龍山恐龍文化展示片。22、14 三帶:三個展示帶,包含旭水河文化景觀展示帶、沱江文化景觀展示帶、釜溪河文化景觀展示帶。六軸:六個川鹽古道展示軸,包含井瀘古鹽道、井樂古鹽道、井滇古鹽道、井蓉古鹽道、井渝古鹽道、井內古鹽道。中心城區歷史文化遺產展示與利用。中心城區歷史文化遺產展示與利用。中心城區展示空間組織為“一區、七線、多點”,步行、車行、船行結合,形成一個點、線、面的綜合展現網絡。一區: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即貢井區為核心自貢歷史城區。七線:涵蓋鹽文化、恐龍文化、彩燈文化、紅色文化、美食文化的 5 條陸上文化游線和 2 條水上文化游線。十五、十五、規劃實施與保障措施規劃實施與保障措施 近期實施重點近期實施重點 123、完善自貢名城保護體系,聯合申報世界遺產 2、精心保護好老城,逐步彰顯鹽都格局和山水城市魅力 3、“正向激勵”機制初步建立,智慧管理模式初步形成,活化利用工作穩步開展 4、要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名城產業、城市、人口的融合發展 實施保障措施實施保障措施 1、完善保護政策法規 2、健全保護管理機制 15 3、推動相關規劃編制 4、保護利用實施模式 5、日常保護管理制度 6、有效落實資金保障 7、公眾參與社會監督 16 公示圖紙目錄公示圖紙目錄 1、空間演變圖 2、市域歷史文化保護格局圖 3、市域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圖 4、市域井鹽歷史文化資源規劃圖 5、市域文化線路保護規劃圖 6、市域文化遺產展示利用規劃圖 7、中心城區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 8、中心城區山水格局及景觀視廊保護規劃圖 9、自流井-大安歷史城區保護區劃圖 10、自流井-大安歷史城區景觀視廊控制圖 11、貢井歷史城區保護區劃圖 12、貢井歷史城區景觀視廊控制圖 13、西秦會館中華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區劃圖 14、匯柴口火井沱歷史文件街區保護區劃圖 15、高山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區劃圖 16、大安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區劃圖 17、老街河街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區劃圖 18、艾葉橫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區劃圖 19、大山鋪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區劃圖 20、涼高山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區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