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6298
2025-01-03
21頁
801.37KB
1、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頁共 21頁1目目錄錄一、外墻孔洞防滲漏2二、外墻散水防滲漏6三、外墻凸出線條防滲漏7四、穿外墻管道防滲漏8五、外墻變形縫防滲漏15六、外墻空調孔防滲漏18七、其它注意事項及外墻淋水試驗20八、附則 21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2頁共 21頁2一、一、外墻孔洞防滲漏外墻孔洞防滲漏(一)(一)穿墻對拉螺桿穿墻對拉螺桿1.水泥砂漿封堵(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混凝土結構外墻穿墻對拉螺桿孔洞的封堵。穿墻對拉螺桿孔洞必須逐個封堵密實。對拉螺桿兩端(模板內側)有錐形塑料墊塊的,封堵前需逐個剔除塑料墊塊。未加設錐形塑料墊塊的孔洞,封堵前先對外墻外側2、對拉螺桿孔洞用機械擴孔,并將擴孔部分的 PVC 管除去。擴孔尺寸為:直徑不小于 30mm、深度不小于 20mm。(2)工藝流程:剔除塑料墊塊或將外側螺栓孔擴孔澆水濕潤內側堵塞外側封堵外側刷 JS防水外飾面施工(3)節點圖:穿墻對拉螺桿水泥砂漿封堵節點做法(4)構造做法:1剔除塑料墊塊或將外側螺桿孔擴孔2逐個剔除對拉螺桿中使用的塑料墊塊。對未使用成品塑料墊塊的螺桿孔,將外側用機械擴孔,并將擴孔部分的 PVC 管除去。擴孔深度不小于 20mm、直徑不小于 30mm。3澆水濕潤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3頁共 21頁34清理孔內雜物垃圾,周邊澆水濕潤。5內側堵塞6從內側堵塞 1:2 干硬性水泥3、砂漿(添加防水劑及膨脹劑)到墻體中部并壓實。7外側封堵8從外側堵塞 1:2 干硬性水泥砂漿(添加防水劑及膨脹劑)到墻體中部并壓實。9外側刷 JS 防水10待外側水泥砂漿干燥后(約 24 小時),在外側孔洞及周邊分多遍涂刷 1.0mm厚 JS 防水,涂刷范圍為 100100mm。11外飾面施工12按圖紙要求施工抹灰、保溫及外裝飾層等。(5)質量控制點:1塑料墊塊剔除或擴孔2孔洞清理并濕潤3砂漿堵塞密實4JS 防水厚度及范圍(二)(二)一次性對拉螺桿一次性對拉螺桿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混凝土結構外墻穿墻對拉螺桿端部的封堵。一次性穿墻對拉螺桿分為工具式對拉螺桿和一般對拉螺桿。本做法為4、一般穿墻對拉螺桿端部的封堵,工具式穿墻對拉螺桿端部的封堵參照本做法執行。采用一次性穿墻對拉螺桿時,螺桿兩端(模板內側)必須采用錐形塑料墊塊。拆除模板后逐個剔除塑料墊塊,然后將螺桿從孔口的最深處割斷,再用干硬性水泥砂漿封堵。2.工藝流程:剔除塑料墊塊割除多余螺桿澆水濕潤水泥砂漿堵塞飾面施工3.節點圖:一次性穿墻對拉螺桿封堵節點做法4.構造做法:(1)剔除塑料墊塊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4頁共 21頁4逐個剔除塑料墊塊。(2)割除多余螺桿將螺桿從孔的最深處割斷。(3)澆水濕潤清理孔口,孔及周邊澆水濕潤。(4)水泥砂漿堵塞用 1:2 干硬性水泥砂漿(添加防水劑及膨脹劑)堵塞內外側孔口并抹平壓5、光。(5)飾面施工按圖紙要求施工抹灰、保溫及內外裝飾層等。5.質量控制點:(1)塑料墊塊剔除干凈(2)對拉螺桿從孔底切割干凈(3)孔口及周邊濕潤(4)水泥砂漿抹平壓光(三)(三)外墻孔洞外墻孔洞1.混凝土外墻(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混凝土結構外墻。本做法適用于腳手架、塔吊、施工電梯等穿墻鋼管或懸挑型鋼等孔洞的封堵。一般情況下,小于 50mm 的孔洞采用與穿墻對拉螺桿相同的封堵做法;50mm孔洞尺寸100mm 時,可用干硬性水泥砂漿(添加防水劑及膨脹劑)參照對拉螺桿封堵做法分次堵塞;當孔洞大于 100mm 時,采用細石混凝土封堵;所有封堵必須保證密實。封堵洞口的外側涂刷 1.06、mm 厚 JS 防水,涂刷范圍必須大于孔洞周邊 50mm。細石混凝土封堵做法如下。(2)工藝流程:穿墻鋼管或懸挑型鋼取出基層鑿毛濕潤兩側支模澆注混凝土兩側拆模鑿除凸出砼外側刷 JS 防水外墻保溫及裝飾面層施工(3)節點圖:混凝土外墻孔洞支模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5頁共 21頁5(4)構造做法:1穿墻鋼管或懸挑型鋼取出取出孔洞內鋼管及預埋件,并將雜物垃圾清理干凈。2基層鑿毛濕潤孔洞周壁鑿毛,并澆水濕潤周邊范圍 100mm 以上。3兩側支模支洞口兩側模板,模板超出洞口上方 100mm。4澆注混凝土澆筑高于墻體混凝土等級一個標號的細石混凝土(摻防水劑和膨脹劑),充分插搗密實。5兩側拆模混凝7、土兩側模板在 23 天后拆除。6鑿除凸出砼拆模后,鑿除表面凸出的多余混凝土,并修補好混凝土缺陷。7刷 JS 防水在墻外側孔洞及周邊分多遍涂刷 1.0mm 厚 JS 防水,涂刷范圍超出孔洞周邊 50mm。8外墻保溫及裝飾面層施工按圖紙要求,施工保溫及外墻裝飾面層。(5)質量控制點:1基層清理鑿毛2澆水濕潤3混凝土密實度4JS 防水厚度及范圍2.砌體外墻(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砌體外墻。本做法適用于腳手架、塔吊、施工電梯等穿墻鋼管或懸挑型鋼拆除后孔洞的封堵。一般情況下,孔洞尺寸小于等于 100mm 時,可用水泥砂漿(添加防水劑及膨脹劑)分次堵塞。當孔洞尺寸大于 100mm 時,須8、采用細石混凝土封堵,方法如下所述。(2)工藝流程:穿墻鋼管或懸挑型鋼取出基層濕潤兩側支模澆注混凝土兩側拆模鑿除凸出砼及修補外墻保溫層及面層(3)節點圖: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6頁共 21頁6砌體外墻孔洞支模(4)構造做法:1穿墻鋼管或懸挑型鋼取出取出孔洞內鋼管及預埋件,清除孔洞內垃圾及周邊殘留的砌筑砂漿。2基層濕潤澆水濕潤孔洞及周邊范圍 100mm 以上。3兩側支模支洞口兩側模板,模板超出洞口上方 100mm。4澆注混凝土澆筑 C20 細石混凝土(摻防水劑和膨脹劑),充分插搗密實。5兩側拆模混凝土兩側模板在 23 天后拆除。6鑿除凸出砼及修補拆模后,鑿除表面凸出的多余混凝土。外側孔洞9、表面有缺陷須用 1:2 水泥砂漿修補。7外墻保溫及裝飾面層按圖紙要求,施工保溫及外墻裝飾面層。(5)質量控制點:1孔洞清理2澆水濕潤3混凝土密實度二、二、外墻散水防滲漏外墻散水防滲漏1.做法說明:散水坡度一般為 5%,寬度比檐口多出 200mm,混凝土散水每隔 6m 設伸縮縫,同時在外墻陰陽角處設對角伸縮逢。縫寬 20mm,用瀝青油膏嵌縫灌實。散水與外墻勒腳交接處應留有縫隙,寬 10mm,采用瀝青油膏嵌縫。2.工藝流程:素土夯實墊層混凝土層瀝青油膏嵌縫3.節點圖: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7頁共 21頁74.構造做法:(1)素土夯實(2)素土分層夯實,虛土每層厚度不超過 300mm,密實10、度達到 93%以上。(3)墊層(4)150 厚石粉摻入 6%水泥或 150 厚 3:7 灰土攪拌均勻并夯實。也可根據當地習慣采用其他材料施工墊層。(5)混凝土層(6)支散水模板并放置伸縮縫分格條,澆筑 C20 混凝土,原漿壓光。(7)瀝青油膏嵌縫(8)混凝土養護達到強度后拆除模板,取出伸縮縫分格條,并在外墻勒腳交接處及分格縫中填塞建筑瀝青油膏。5.質量控制點:(1)素土夯實(2)石粉或灰土夯實、平整度(3)混凝土振搗密實(4)瀝青油膏嵌縫三、三、外墻凸出線條防滲漏外墻凸出線條防滲漏1.做法說明:此做法適用于凸出外墻的腰線、空調板、雨蓬板及凸窗上部等節點防滲漏處理。混凝土結構板的根部應做 20011、mm 高混凝土反坎,并與主體混凝土一次性澆注完成。板上部陰角處防水層下須作成圓弧形,其半徑不得小于 50mm,以保證防水層圓滑通過、沒有硬角。排水坡度為 5%。下圖為無組織排水做法,如為有組織排水,則必須設置地漏。無論無組織排水還是有組織排水,板下部外沿三邊必須作滴水線。2.工藝流程:鋼筋混凝土結構板水泥砂漿找坡JS 防水保護層飾面層3.節點圖: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8頁共 21頁84.構造做法:(1)鋼筋混凝土結構板與根部砼反坎同時支模,一次性澆注。(2)水泥砂漿找坡層陰角處抹圓角,半徑大于 50mm;砂漿最薄處不得小于 15mm,向外找坡不小于 5%。(3)JS 防水刷1.0厚I12、型JS防水,防水范圍在墻根部位上返不小于300mm,水平方向外伸不小于300mm。(4)保護層抹水泥砂漿保護層,保持找坡。(5)飾面層按照外飾面做法施工外飾面,并在檐下三邊做滴水線。5.質量控制點:(1)反坎混凝土密實度(2)坡度達到 5%以上(3)防水厚度及范圍(4)滴水線施工四、四、穿外墻管道防滲漏穿外墻管道防滲漏(一)(一)混凝土外墻混凝土外墻1.無外保溫混凝土外墻(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混凝土結構外墻。管道垂直穿墻、梁、柱時,應盡量在結構主體施工時通過預埋套管預留孔洞,避免后期鉆孔開洞。套管可采用 U-PVC 或鋼管,U-PVC 套管表面應用砂紙打毛,以保證與混凝土粘13、結牢固。對于小管徑管道,其套管管徑應比管道管徑大兩號;對于大管徑管道,其套管管徑應大于管道外徑 50mm。穿墻套管其兩端須與墻面平齊,套管預留時須按內高外低的原則設置坡度。主體結構施工時預留套管兩端要用膠布等密封好,避免澆筑混凝土時堵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9頁共 21頁9塞套管。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應用柔性阻燃材料密實填充,且端面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柔性填料可選用聚氨酯發泡、油麻或石棉繩填充。(2)工藝流程:飾面施工套管清理安裝管道內側堵塞外側堵塞打密封膠(3)節點圖:(4)構造做法:1飾面施工為避免交叉作業,管道安裝宜在內外飾面完成后進行。2套管清理在安裝管道前,先清除套14、管內的雜物,鋼套管應清除鐵銹,并在管壁刷防銹漆,等防銹漆干透之后安裝管道。3安裝管道安裝管道穿過套管,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管道的坡度及支吊架調整、固定好后方可進行封堵工作。4內側堵塞從內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充套管與管道之間間隙,填充至套管 2/3 部位處。5外側堵塞從外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塞套管與管道之間剩余間隙。6打密封膠在內外兩側管道周邊打密封膠。(5)質量控制點1套管坡度2管道安裝3油麻堵塞密實4打密封膠2.有外保溫混凝土外墻(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混凝土結構外墻。管道垂直穿墻、梁、柱時,應盡量在結構主體施工時通過預埋套管預留孔洞,避免后期鉆孔開洞。套管可采用 U-PVC 15、或鋼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0頁共 21頁10管,U-PVC 套管表面應用砂紙打毛,以保證與混凝土粘結牢固。對于小管徑管道,其套管管徑應比管道管徑大兩號;對于大管徑管道,其套管管徑應大于管道外徑 50mm。穿墻套管其兩端須與墻面平齊,套管預留時須按內高外低的原則設置坡度。主體結構施工時預留套管兩端要用膠布等密封好,避免澆筑混凝土時堵塞套管。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以及保溫層與管道之間的縫隙應用柔性阻燃材料密實填充,且端面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柔性填料可選用聚氨酯發泡、油麻或石棉繩填充。(2)工藝流程:內外飾面(保溫層)施工套管清理安裝管道內側堵塞外側堵塞打密封膠外保溫與管道間封堵16、外保溫與管道間打密封膠(3)節點圖:(4)構造做法:1內外飾面(保溫層)施工為避免交叉作業,管道安裝宜在內飾面和外保溫及飾面施工完成后進行。2套管清理在安裝管道前,先清除套管內的雜物,鋼套管應清除鐵銹,并在管壁刷防銹漆,等防銹漆干透之后安裝管道。3安裝管道安裝管道穿過套管,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管道的坡度及支吊架調整、固定好后方可進行封堵工作,注意管道與套管周邊的縫隙要一致。4內側堵塞從內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充套管與管道之間間隙,填充至套管 2/3 部位處。5外側堵塞從外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塞套管與管道之間剩余間隙,并打密封膠。6打密封膠在內外兩側管道周邊打密封膠。7外保溫與管道間封堵在外保溫層與管17、道間打發泡膠封堵。發泡膠應進墻面 15mm,發泡膠應應用手蘸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1頁共 21頁11水或專用工具壓入墻面內,不得切割。8外保溫層與管道間打密封膠在外保溫層及飾面與管道間打密封膠。(5)質量控制點1套管坡度2管道安裝3油麻堵塞密實4發泡膠施工5打密封膠(二)(二)砌體外墻砌體外墻1.無外保溫砌體外墻(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砌體外墻。外墻為砌體時,為保證穿墻套管節點的防滲漏效果,在管道位置必須用預制混凝土塊代替砌塊。不得在砌體墻上直接開洞。預制混凝土塊強度等級 C20,厚同墻厚,長、寬減去套管尺寸后均不得小于 200mm,并符合砌塊模數;預制混凝土塊時18、須預埋套管,套管材質為金屬或塑料,套管應內高外低,長度與墻平齊,預制混凝土塊應標明內外,以免出錯。對于小管徑管道,其套管管徑應比管道管徑大兩號;對于大管徑管道,其套管管徑應大于管道外徑 50mm。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應用柔性阻燃材料密實填充,且端面應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柔性填料可選用聚氨酯發泡、油麻或石棉繩填充。(2)工藝流程:預制混凝土塊墻體砌筑飾面施工套管清理安裝管道內側堵塞外側堵塞打密封膠(3)節點圖: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2頁共 21頁12(4)構造做法:1預制混凝土塊根據管道規格確定套管、預制混凝土塊尺寸,采用定型模板預制并預埋套管,套管應有內高外低的坡度。長度19、與墻平齊,預制混凝土塊施工前應標明內外,以免套管坡度出現安裝錯誤。2墻體砌筑按要求進行外墻砌筑施工,并在穿墻管處砌筑預制混凝土塊,注意預制塊內外及套管坡度為內高外低。3飾面施工為避免交叉作業,管道安裝宜在飾面完成后進行。4套管清理在安裝管道前,先清除套管內的雜物,鋼套管應清除鐵銹,并在管壁刷防銹漆,等防銹干透之后安裝管道。5安裝管道安裝管道穿過套管,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管道的坡度及支吊架調整、固定好后方進行封堵工作,注意管道與套管周邊的縫隙要一致。6內側堵塞從內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充套管與管道之間間隙,填充至套管 2/3 部位處。7外側堵塞從外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塞套管與管道之間剩余間隙。8打密封20、膠在內外兩側管道周邊打密封膠。(5)質量控制點1混凝土塊尺寸2預制混凝土塊內外標志、套管坡度3管道安裝4油麻堵塞密實5打密封膠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3頁共 21頁132.有外保溫砌體外墻(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砌體外墻。外墻為砌體時,為保證穿墻套管節點的防滲漏效果,在管道位置必須用預制混凝土塊代替砌塊。不得在砌體墻上直接開洞。預制混凝土塊強度等級 C20,厚同墻厚,長、寬減去套管尺寸后均不得小于 200mm,并符合砌塊模數;預制混凝土塊時須預埋套管,套管材質為金屬或塑料,套管長度應為墻厚加外保溫層厚度,預制混凝土塊應標明內外,以免砌墻時出錯。對于小管徑管道,其套管21、管徑應比管道管徑大兩號;對于大管徑管道,其套管管徑應大于管道外徑 50mm。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應用柔性阻燃材料密實填充,且端面應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柔性填料可選用聚氨酯發泡、油麻或石棉繩填充。(2)工藝流程:預制混凝土塊墻體砌筑飾面及外保溫施工套管清理安裝管道內側堵塞外側堵塞外保溫與套管間封堵打密封膠(3)節點圖:(4)構造做法:1預制混凝土塊根據管道規格確定套管、預制混凝土塊尺寸,采用定型模板預制并預埋套管,套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4頁共 21頁14管應有內高外低的坡度。長度與墻內側及外保溫外側平齊,預制混凝土塊應標明內外,以免出錯。2墻體砌筑按要求進行外墻砌筑施工,22、并在穿墻管處砌筑預制混凝土塊,注意預制塊內外及套管坡度為內高外低。3飾面及外保溫施工為避免交叉作業,管道安裝宜在飾面及外保溫施工完成后進行。4套管清理在安裝管道前,先清除套管內的雜物,鋼套管應清除鐵銹,并在管壁刷防銹漆,等防銹漆干透之后安裝管道。5安裝管道安裝管道穿過套管,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管道的坡度及支吊架調整、固定好后方可進行封堵工作,注意管道與套管周邊的縫隙要一致。6內側堵塞從內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充套管與管道之間間隙,填充至套管 2/3 部位處。7外側堵塞從外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塞套管與管道之間剩余間隙。8外保溫與套管間封堵外保溫與套管間若有縫隙,用打發泡膠的方式封堵。9打密封膠在內外兩23、側管道周邊打密封膠。外側要蓋住保溫層與套管間的縫隙。(5)質量控制點1混凝土塊尺寸2預制混凝土塊內外、套管坡度3管道安裝4油麻堵塞密實5打發泡膠(三)(三)外墻后開洞補救措施外墻后開洞補救措施預留預埋應與土建混凝土或砌體施工同步進行,應避免后期在混凝土或砌體外墻上鑿孔鉆洞確因設計變更等需要在外墻上增加孔洞時,可采取后鉆孔的方式增加外墻孔洞。在混凝土結構上后開洞應取得設計變更正式文件后進行。后開洞必須用抽芯機械實施開洞,不得人工打鑿。抽芯開洞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抽芯前必須彈線確認位置。2.抽芯應避開結構受力鋼筋。3.開洞時應保證洞底標高室內高于室外。4.洞口施工完成后應清理洞口四周垃圾及灰塵,24、澆水濕潤后再將 PVC 或鋼套管臨時固定埋入孔中,套管與結構間隙用 1:2 干硬性水泥砂漿(添加防水劑及膨脹劑)填塞密實,最外側用密封膠予以封閉。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5頁共 21頁15五、五、外墻變形縫防滲漏外墻變形縫防滲漏(一)(一)無外保溫外墻變形縫無外保溫外墻變形縫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外墻。外墻變形縫有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三種,其功能、設置要求各不相同,實際工程抗震設計時,所有的伸縮縫、沉降縫寬度均應符合防震縫最小寬度的要求,盡量做到三縫合一。變形縫必須按照設計要求處理,不得隨意更改,以滿足變形縫在功能上的需要。根據變形縫的類型,選擇圖示伸縮縫或沉降縫25、做法。2.工藝流程:縫口處理填入填充料抹底層灰粘貼防水卷材安裝定型成品擋水板打密封膠外飾面層施工3.節點圖:4.構造做法:(1)縫口處理清理變形縫中夾雜的砂漿、砌塊及雜物,鑿平變形縫兩側的墻面,并在縫壁墻面涂刷基層處理劑。(2)填入填充料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6頁共 21頁16待基層處理劑干燥后在縫內填塞彈性密封背襯材料,如聚乙烯泡沫塑料。(3)抹底層灰外側墻面抹底灰找平。(4)粘貼防水卷材在變形縫口粘貼 4mm 防水卷材一道,卷材寬度超出每邊擋水板 100mm。(5)安裝定型成品擋水板安裝定型成品擋水板,擋水板材質可為不銹鋼、鋁合金、鍍鋅鐵皮。(6)打密封膠擋水板安裝完成后,在射26、釘孔及擋水板周圍打密封膠。(7)外飾面層施工(8)按外飾面層做法施工外飾面。5.質量控制點:(1)基層處理(2)防水卷材粘貼牢固(3)擋水板固定(4)密封膠施工(二)(二)有外保溫外墻變形縫有外保溫外墻變形縫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外墻。外墻變形縫有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三種,其功能、設置要求各不相同,實際工程抗震設計時,所有的伸縮縫、沉降縫寬度均應符合防震縫最小寬度的要求,盡量做到三縫合一。變形縫必須按照設計要求處理,不得隨意更改,以滿足變形縫在功能上的需要。根據變形縫的類型,選擇圖示伸縮縫或沉降縫做法。2.工藝流程:縫口處理填入填充料抹底層灰粘貼防水卷材外保溫施工安裝定型成27、品擋水板打密封膠外飾面層施工3.節點圖: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7頁共 21頁174.構造做法:(1)縫口處理清理變形縫中夾雜的砂漿、砌塊及雜物,鑿平變形縫兩側的墻面,并在縫壁墻面涂刷基層處理劑。(2)填入填充料待基層處理劑干燥后在縫內填塞彈性密封背襯材料,如聚乙烯泡沫塑料。(3)抹底層灰外側墻面抹底灰找平。(4)粘貼防水卷材在變形縫口粘貼 4mm 防水卷材一道,卷材寬度超出每邊擋水板 100mm。(5)外保溫施工確認防水卷材粘結牢固后按設計要求施工外保溫。(6)安裝定型成品擋水板安裝定型成品擋水板,擋水板必須固定在墻體上。擋水板材質可為不銹鋼、鋁合金、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28、 18頁共 21頁18鍍鋅鐵皮。(7)打密封膠擋水板安裝完成后,在射釘孔及擋水板周圍打密封膠。(8)外飾面層施工按外飾面層做法施工外飾面。5.質量控制點:(1)基層處理(2)防水卷材粘貼牢固(3)擋水板固定(4)密封膠施工六、六、外墻空調孔防滲漏外墻空調孔防滲漏(一)(一)混凝土外墻空調孔混凝土外墻空調孔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混凝土結構外墻。在結構主體施工時預埋80 的 U-PVC 管,避免后期鉆孔開洞。U-PVC 套管表面應用砂紙打毛,以保證與混凝土粘結牢固。U-PVC 管兩端須與墻面相平,按內高外低的原則設置坡度,內外高差 20mm。主體結構施工時預埋 U-PVC 管,兩29、端要用膠布等密封,避免澆筑混凝土時堵塞。有保溫或飾面過厚時,須在保溫層和飾面施工前用小一號的U-PVC管接長預埋的 U-PVC 管與飾面或保溫層面平齊,接管應膠接或用牢固且不滲漏的可靠連接方法。2.工藝流程:定位固定澆筑混凝土U-PVC 管接長外飾面(保溫)施工3.節點圖:4.構造做法:(1)定位按要求在模板上彈線定位,綁扎鋼筋時應避開預留管位。(2)固定放入 U-PVC 管并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控制坡度為內高外低,內外高差 20mm。(3)澆筑混凝土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19頁共 21頁19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空調孔管是否遺漏,位置是否準確,安裝是否牢固,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30、4)U-PVC 管接長用小一號的 U-PVC 管接長預埋的 U-PVC 管與飾面或保溫層面平齊,接管應膠接或用牢固且不滲漏的可靠連接方法。(5)外飾面(保溫)施工根據外飾面做法施工外飾面;有外保溫時,保溫與套管間縫隙應打入發泡膠。5.質量控制點:(1)空調孔管位置確定(2)空調孔管固定(3)澆筑混凝土前檢查(4)U-PVC 管接長(5)外飾面(保溫層)施工(二)(二)砌體外墻空調孔砌體外墻空調孔1.做法說明:本做法適用于0.00 以上砌體外墻。外墻為砌體時,為保證穿墻空調孔節點的防滲漏效果,在空調孔位置必須用預制混凝土塊代替砌塊。不得在砌體墻上直接開洞。預制混凝土塊強度等級 C20,厚同墻厚,31、長、寬尺寸均不得小于 300mm,并符合砌塊模數;預制混凝土塊時須預埋80 U-PVC 管,U-PVC 管應內高外低,內外高差 20mm;U-PVC 管長度應為墻厚加墻兩面飾面層的厚度,有保溫時尚應包括保溫層厚度。預制混凝土塊應標明內外,以免砌墻時出錯。預埋前 U-PVC 管表面應用砂紙打毛,以保證與混凝土粘結牢固。外保溫與 U-PVC 管間若有縫隙,用打發泡膠的方式封堵,具體做法參照 4.2.2 的做法。2.工藝流程:預制混凝土塊墻體砌筑掛網抹灰外(保溫)飾面施工3.節點圖:4.構造做法:(1)預制混凝土塊采用定型模板預制混凝土塊,并預埋 U-PVC 管于其中心位置,U-PVC 管兩端用膠布32、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20頁共 21頁20等密封好,避免堵塞,拆模、養護到滿足使用要求后方可用于砌筑。(2)墻體砌筑砌筑外墻,彈線確定空調孔位置,并改用預制混凝土塊砌筑,注意預制塊內外及U-PVC 管坡度為內高外低。(3)掛網抹灰砌筑完成后,按要求掛網抹灰。(4)外墻(保溫)飾面施工根據外飾面做法施工外飾面,有保溫時,保溫與套管間縫隙應打入發泡膠。5.質量控制點:(1)混凝土塊預制(2)預制混凝土塊 U-PVC 管位置及坡度控制(3)空調孔位置確定(4)砌筑時預制混凝土塊方向七、七、其它注意事項及外墻淋水試驗其它注意事項及外墻淋水試驗(一)(一)其它注意事項:其它注意事項:1.混凝土33、外墻:混凝土澆筑前,須把施工縫處混凝土鑿毛、充分濕潤并將鑿出的混凝土渣清理干凈。施工縫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應先澆筑 50mm 高與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漿。混凝土外墻有表觀質量缺陷的必須及時處理,處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砌體外墻:樓層外墻底部采用三皮實心磚砌筑。砌體與混凝土墻柱間的拉結筋必須與混凝土連接可靠,拉結筋錨固和伸出長度滿足設計要求。填充墻頂部必須斜砌頂磚,并塞縫密實。構造柱的位置、數量及配筋要做好隱蔽工程驗收,構造柱混凝土必須澆筑密實。必須先砌墻后澆柱。砌體與混凝土交接處必須掛網,并應做好掛網隱蔽驗收。3.外墻與門窗框塞縫要嚴格按外墻門窗防滲漏節點做法施工。(二)(二)外34、墻淋水試驗:外墻淋水試驗:1.外墻所有洞口封堵完成、裝飾面層施工完成且門窗玻璃安裝完成及門窗外側密封膠打膠完成后,外墻應做綜合淋水試驗。北方城市根據當地政府要求及水資源實際狀況如不能進行外墻綜合淋水試驗,則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外墻防滲漏措施并對外墻進行防滲漏檢查。2.外墻淋水試驗的目的是綜合檢查外墻及門窗整體防滲漏狀況,淋水試驗要求如下;門窗淋水試驗主要檢驗門窗本體及門窗周邊塞縫的防滲漏效果,具體參見外墻門窗防滲漏節點做法的相關要求。3.外墻淋水試驗:在外墻面相應樓層處,設置一道 20PVC 淋水管(管周開直徑 350 的小孔)進行連續淋水,高層應每隔五層設一道淋水管或每五層連續淋水一次。淋水量不35、小于4L/m2.min;噴水壓力為 0.2-0.3Mpa;連續淋水時間為 24 小時。淋水開始后應隨時觀察墻面滲漏情況,并做好滲漏情況記錄;至少在開始淋水后 4 小時、淋水結束時和淋水結外墻防滲漏施工工藝標準頁碼:第 21頁共 21頁21束后 12 至 24 小時內觀察滲漏情況并做好記錄,并要求各相關單位在滲漏檢查記錄表上簽字確認。4.對淋水試驗檢查出的滲水部位,各方必須共同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處理后,重新對滲漏的部位進行淋水試驗,直至不再出現滲漏為止。5.為全面掌握外墻及門窗的滲漏情況,提高抗滲漏能力,每次下雨后各責任主體應及時檢查外墻和門窗滲漏情況,發現問題應做好記錄并及時處理。八、八、附則附則本工藝工法解釋權歸*公司工程部,自總經理簽發之日起執行。*分公司項目部負責本工藝工法的具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