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憑祥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方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6302
2025-01-03
12頁
1.30MB
1、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文本憑祥市氣象局廣西漢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二二四年九月1目目錄錄第第一一條條規劃規劃背景背景.2 2第第二二條條規劃目的規劃目的.2 2第第三三條條規劃指導思想規劃指導思想.2 2第第四四條條規劃原則規劃原則.2 2第第五五條條規劃依據規劃依據.2 2第第六六條條規劃年限規劃年限.3 3第第七七條條規劃范圍規劃范圍.3 3第第八八條條 臺站簡介臺站簡介.3 3第第九九條條場地現狀與規劃銜接場地現狀與規劃銜接.3 3第十條第十條 氣象探測環境的總體要求氣象探測環境的總體要求.4 4第第十一十一條條控制界限的劃定與環境保護控制要求控制界限的劃定與環境保護控制要求2、.4 4一、本體界線.4二、建設保護范圍界線.4三、建設控制地帶界線.5四、延伸保護線.5第十第十二二條條氣象探測保護規劃實施保障措施氣象探測保護規劃實施保障措施.5 5一、氣象部門和其他部門的職責.5二、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6第十第十三三條條附則附則.6 6附表 1:各類地面氣象觀測站氣象觀測場圍欄與周圍障礙物邊緣和各種影響源體邊緣之間距離的保護標準.7附表 2:高空氣象探測站、天氣雷達站、衛星地面接收站、閃電探測站、GPS 氣象探測站探測環境保護標準.7附表 3:氣象觀測場日出、日落方向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建、構筑物限高表.8附表 4:氣象觀測場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建、構筑物限高表3、.82第第一一條條規劃規劃背景背景為深入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 年),擴大國家基本氣象站規模,提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根據中國氣象局有關文件,憑祥國家氣象觀測站于 2023 年 1 月 1 日由國家一般氣象站升級為國家基本氣象站。第第二二條條規劃目的規劃目的為了加強對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探測環境的保護,依法有效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確保獲取的氣象探測資料具有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提高天氣預報、氣候預測的準確性,充分發揮氣象事業在憑祥經濟社會發展、防災減災和為人民生產生活服務等領域的積極作用,依據有關法規、規定、標準和規范,結合憑祥實際情況,編制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探測環境保4、護專項規劃(20232035)(以下簡稱本規劃)。第第三三條條規劃指導思想規劃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以提供高質量氣象服務為導向,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努力構建科技領先、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人民滿意的現代氣象體系,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第第四四條條規劃原則規劃原則1、城鄉規劃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相統一的原則,實現城鄉建設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協調發展;2、嚴格執行各5、項技術標準的原則;3、立足現狀,進一步協調優化周邊用地和環境的原則;4、經濟合理的原則。第第五五條條規劃依據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2016 年修正)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 年修正)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 年修正)4、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 年修訂)5、關于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通知(氣發2004247 號)6、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條例(2018 年修正)7、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管理辦法(2018 年修正)8、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2016 年修正)9、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 6、年)(國發202211 號)10、地面氣象自動觀測規范(第一版)11、憑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12、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 地面氣象觀測站(GB 31221-2014)313、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 高空氣象觀測站(GB 31222-2014)14、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 天氣雷達站(GB 31223-2014)15、地球站電磁環境保護要求(GB 1361592)16、其他現行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法規、技術標準和規范第第六六條條規劃年限規劃年限本次規劃年限為:2023-2035 年。第第七七條條規劃范圍規劃范圍根據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 地面氣象觀測站,確定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以氣象觀測場7、為中心,以觀測場直線邊緣上的點垂直向外水平延伸 1000 米,頂點處 90度扇形水平延伸 1000 米,組合所形成的近似圓形區域,作為本次規劃范圍。第第八八條條 臺站簡介臺站簡介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站址位于憑祥市南山潤通國際房地產東側山頂(北緯 220352,東經 1064423),觀測場所在地的海拔 347.0 米,該站現今的觀測業務項目有:云、能見度、天氣現象、氣壓、風向、風速、氣溫、濕度、降水量、日照、地溫、草溫、雪深等。第第九九條條場地現狀與規劃銜接場地現狀與規劃銜接憑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總規)確定的規劃區范圍為憑祥市行政轄區內的陸域空間,本規劃層次為市域和8、中心城區兩個層次。市域包括憑祥鎮、友誼鎮、上石鎮、夏石鎮 4 個鎮,轄 40 個行政村(社區),另轄 1 個鄉級行政單位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中心城區范圍為北至大連城景區,南至友誼關口岸,西至西環路,東至東環路及憑祥東站,涉及白龍村、連全村、柳班村、南山村、匠龍村、召化村、禮茶村、隘口村、卡鳳村、前進村及屏山路居委會等行政村。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位于憑祥市南山潤通國際房地產東側山頂。按照總規規劃編制范圍,觀測場位于規劃區范圍內的南側,其外圍 1000 米范圍內涉及總規確定的建設用地,涉及地塊有城鎮住宅用地用地、倉儲用地及商業服務業用地等。各涉及地塊在將來的建設規劃過程中,需對建、構筑物提出高度限制9、要求,建、構筑物限高詳見氣象觀測場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建、構筑物限高表(附表4)。圖 1 為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在憑祥市城市總體規劃的位置,紅線范圍為氣象站觀測場周邊 1000 米的探測保護區范圍。4圖圖 1 1憑祥國家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基本氣象站在憑祥市在憑祥市國土空間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位置總體規劃的位置第十條第十條氣象探測環境的總體要求氣象探測環境的總體要求一、禁止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設置障礙物、進行爆破和采石;二、禁止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設置影響氣象探測設施工作效能的高頻電磁輻射裝置;三、禁止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從事其他影響氣象探測的行為;四、觀測場四周應空曠平坦,保10、持氣流通暢和自然光照;五、觀測場最多風向的上風方 90范圍內 5000m、其他方向 2000m,在此范圍內不宜規劃工礦區,不宜建設易產生煙幕等污染大氣的設施;六、觀測場四周不得有致使氣象要素發生異常變化的干擾源;七、氣象探測環境要求長期穩定,具有良好的區域代表性。第第十一十一條條控制界限的劃定與環境保護控制要求控制界限的劃定與環境保護控制要求根據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地面氣象觀測站,確定以觀測場直線邊緣上的點垂直向外水平延伸 1000 米,頂點處 90 度扇形水平延伸 1000 米,組合所形成的近似圓形區域作為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并明確保護區范圍內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四線位置。一、11、本體界線1、界線劃定氣象觀測場本體 25m25m 范圍。2、主要控制觀測場本體界線范圍內不準建設與觀測無關的建、構筑物以及栽種植物、作物。二、建設保護范圍界線1、界線劃定根據觀測場自身的級別、相關規劃確定保護范圍界線,規劃為觀測場本體界線外移 50 米。2、主要控制5(1)不準有危害觀測場本體安全的鉆探、爆破以及堆放危險物品等危害到觀測場安全的活動。(2)不得建設與觀測業務無關的建筑物及構筑物。(3)禁止在觀測場周邊 50 米范圍內修建公路、種植高度超過 1 米的樹木和作物等。三、建設控制地帶界線1、界線劃定建設控制地帶為觀測場圍欄外移 501000 米空間范圍內。2、主要控制(1)在觀測場周12、邊 1000 米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禁止修建高度超過距觀測場距離1/10 的建筑物、構筑物,在日出、日落方向障礙物的高度角5;(2)在觀測場周邊 500 米范圍內禁止設置垃圾場、排污口等干擾源;(3)在觀測場周邊 200 米范圍內禁止修建鐵路;(4)在觀測場周邊 100 米范圍內禁止挖筑水塘等人工建造水體;(5)在觀測場周邊禁止實施下列危害氣象設施的行為:侵占、損毀、擅自移動氣象設施或者侵占氣象設施用地;在氣象設施周邊進行危及氣象設施安全的爆破、鉆探、采石、挖沙、取土活動;擠占、干擾依法設立的氣象無線電臺(站)、頻率;設置影響大型氣象專用技術裝備使用功能的干擾源;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氣象局規定的13、其他危害氣象設施的行為。保護區范圍內按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附表 1)加以控制,充分發揮規劃的保障作用,嚴格規定監管部門的法律責任,細化氣象法對違法行為法律責任。四、延伸保護線1、界線劃定延伸保護線為觀測場 1000 米保護范圍之外,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的范圍界線。2、主要控制延伸保護線范圍內(此范圍不受控制區限制),障礙物遮擋仰角不大于 5。第十第十二二條條氣象探測保護規劃實施保障措施氣象探測保護規劃實施保障措施一、氣象部門和其他部門的職責一、氣象部門和其他部門的職責憑祥市氣象局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憑祥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工作。發展改革部14、門主要負責重要氣象設施的政府投資和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建設項目的審批;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主要負責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建設項目規劃及其用地的審批;無線電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對合法氣象無線電臺(站)的保護;環境保護部門主要負責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各類排污口的設置審查。憑祥市氣象局還需要將本次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要求報告憑祥市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無線電管理、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備案。各部門在審批可能影響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探測環境和設施的建設項目時,應以本規劃為主要依據,并應當事先征得憑祥市自然資源局、憑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6憑祥市氣象局的同意,未經同意,有關部門不得審批。二、規劃15、實施的保障措施二、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1、本次規劃確定的保護范圍內用地在建設前必須將本次規劃提出的探測環境要求作為項目設計的依據之一。2、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探測環境的保護應當加以重視和政策扶持,將探測環境的保護予以量化,落到實處。3、在憑祥國家基本氣象臺站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應當避免危害氣象探測環境;確實無法避免的,建設單位應當向中國氣象局或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報告并提出相應的補救措施,經中國氣象局或自治區氣象主管機構書面同意。未征得氣象主管機構書面同意或者未落實補救措施的,有關部門不得批準其開工建設。在單獨設立的氣象探測設施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的,16、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報告憑祥市氣象局,并按照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技術措施。4、本規劃報憑祥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相關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經批準的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須由憑祥市氣象局審核后,報憑祥市人民政府批準。5、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站址應當保持長期穩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遷移氣象臺站。如要遷移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應當按照中國氣象局的規定,在新址與舊址之間進行至少 1 年的對比觀測。遷移的氣象臺站經批準、決定遷移的氣象主管機構驗收合格,正式投入使用后,方可改變舊址用途。如因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或者城市(鎮)總體17、規劃變化,確需遷移氣象臺站的,建設單位或者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提出申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組織專家對擬遷新址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評估,符合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要求的,在納入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后,按照先建站后遷移的原則進行遷移。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審批,并報送中國氣象局備案。氣象臺站遷移、建設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6、如若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探測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失去治理和恢復可能的,中國氣象局或者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可以按照職責權限和先建站后遷移的原則,決定遷移氣象臺站;憑祥市人民政府應當保證氣象臺站遷移用地,并承擔遷移、建設費用。憑祥市人民政府承擔遷移、建設費用后,18、可以向破壞探測環境的責任人追償。第十第十三三條條附則附則本規劃由公布之日起實施,同時憑祥國家一般氣象站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2013-2030)作廢。規劃執行主體為憑祥市氣象局,由憑祥市氣象局負責解釋。7附表附表 1 1:各類地面氣象觀測站氣象觀測場圍欄與周圍障礙物邊緣和各類地面氣象觀測站氣象觀測場圍欄與周圍障礙物邊緣和各種影響源體邊緣之間距離的保護標準各種影響源體邊緣之間距離的保護標準站類或項目站類或項目障礙物類型障礙物類型國家基準國家基準國家基本國家基本國家一般國家一般太陽輻射和太陽輻射和日照等日照等氣候站氣候站氣象站氣象站氣象站氣象站建筑物、構筑物允許修建的高度建、構筑物距觀測場距離的 19、1/10建、構筑物距觀測場距離的 1/10建、構筑物距觀測場距離的 1/8在日出、日落方向障礙物的高度角5;四周障礙物不得遮擋儀器感應面與公路路基距離50 米50 米30 米與人工建造水體距離100 米100 米50 米與鐵路路基距離200 米200 米100 米與垃圾場、排污口等干擾源500 米500 米200 米觀測場四周范圍內不得種植高于 1 米的作物、樹木的距離50 米50 米30 米根據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 地面氣象觀測站(GB31221-2014)制備注:“高度”是指建筑物、構筑物等高出地面氣象觀測場地平面以上的高度。“障礙物”是指建筑、作物、樹木等20、影響觀測場氣流通暢或探測資料代表性、準確性的物體。附表附表 2 2:高空氣象探測站、天氣雷達站、衛星地面接收站、閃電探測站、高空氣象探測站、天氣雷達站、衛星地面接收站、閃電探測站、GPSGPS 氣象探測站探測環境保護標準氣象探測站探測環境保護標準臺站類型臺站類型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標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標準高空氣象高空氣象探測站探測站四周的障礙物對探測系統天線形成的遮擋仰角不得大于 5,在高空氣象探測站盛行風的下風方向 120范圍內,不得大于 2。在探測氣球施放場地半徑 50 米范圍內,不得有架空電線、建筑物、樹木等障礙物。其他建筑物和火源與氫氣房的距離不得小于 50 米。使用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空氣象21、觀測站,其四周的障礙物對衛星導航系統接收天線形成的遮擋仰角應不大于 10。天氣雷達站天氣雷達站主要探測方向的遮擋仰角不得大于 0.5,孤立遮擋方位角不得大于 0.5;其他方向的遮擋仰角不得大于 1,孤立遮擋方位角不得大于 1,且總的遮擋方位角不得大于 5。天氣雷達站四周不得有對雷達接收產生干擾的干擾源。衛星地面衛星地面接收站接收站氣象衛星地面接收站(含靜止氣象衛星地面接收站、極軌氣象衛星地面接收站)、衛星測控站、衛星測距站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按照國家關于地球站電磁環境保護要求(GB1361592)執行。極軌氣象衛星地面接收站周圍障礙物的仰角不得大于 3。閃電探測站閃電探測站閃電探測站的高頻探測22、天線 60下視角空間之內不得有任何障礙物。以閃電探測站的高頻探測天線為中心,半徑 100 米范圍以內,不得有導電物體或者高于天線系統的障礙物。半徑 100 米范圍以外(含 100 米),障礙物與天線的仰角不得大于 3,電磁場干擾應當小于閃電接收機的閾值范圍。GPSGPS 氣象氣象探測站探測站GPS 氣象探測站視場周圍障礙物的仰角不得大于 10,且遠離大功率的無線電發射臺和高壓輸電線。各種無線電發射臺與 GPS 氣象探測站接收機天線的距離不得小于 2 公里,高壓輸電線與接收機天線的距離不得小于 200 米。GPS 氣象探測站附近不得有大面積的水域或者其他對電磁波反射(吸收)強烈的物體。8附表附表23、 3 3:氣象觀測場日出、日落方向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建、構筑物限高表氣象觀測場日出、日落方向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建、構筑物限高表單位:米站名站名(度)度)d dh1h1h2h2憑祥憑祥國家國家基本氣象站基本氣象站5501004.378.75351.37355.751002008.7517.50355.75364.5020030017.5026.25364.50373.2530040026.2535.00373.25382.0040050035.0043.74382.00390.7450060043.7452.49390.74399.4960070052.4961.24399.49408.247024、080061.2469.99408.24416.99800-90069.9978.74416.99425.74900-100078.7487.49425.74434.49備注:h1=dtan=dtan5h2=h1+347.0日出方向 6436001152400,日落方向 24436002952400。d-觀測場圍欄與障礙物最近點的水平距離-在日出、日落方向障礙物的高度角h1-與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海拔高度(347.0 米)同一水平面的建筑限高h2-以黃海高程+0.0 米為水平面的建筑限高附表附表 4 4:氣象觀測場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建、構筑物限高表氣象觀測場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建設控制25、地帶建、構筑物限高表單位:米站名站名距離參數距離參數 a ad dh1h1h2h2憑祥憑祥國家國家基本氣象站基本氣象站1/10501005.0010.00352.00357.0010020010.0020.00357.00367.0020030020.0030.00367.00377.0030040030.0040.00377.00387.0040050040.0050.00387.00397.0050060050.0060.00397.00407.0060070060.0070.00407.00417.0070080070.0080.00417.00427.0080090080.0090.026、0427.00437.00900100090.00100.00437.00447.00備注:h1=da=(1/10)dh2=h1+347.0d-觀測場圍欄與障礙物最近點的水平距離a觀測場周圍 1000 米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修建的建筑物、構筑物的高度禁止超過距觀測場距離的 1/10h1-與憑祥國家基本氣象站海拔高度(347.0 米)同一水平面的建筑限高h2-以黃海高程+0.0 米為水平面的建筑限高 憑 祥 國 家 基 本 氣 象 站 探 測 環 境 保 護 專 項 規 劃憑 祥 國 家 基 本 氣 象 站 探 測 環 境 保 護 專 項 規 劃(2 0 2 3-2 0 3 5)(2 0 2 3-27、2 0 3 5)0 1 區 位 分 析 圖 憑祥市氣象局 廣西漢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二二四年九月 憑 祥 國 家 基 本 氣 象 站 探 測 環 境 保 護 專 項 規 劃憑 祥 國 家 基 本 氣 象 站 探 測 環 境 保 護 專 項 規 劃(2 0 2 3-2 0 3 5)(2 0 2 3-2 0 3 5)0 2 綜 合 現 狀 圖 憑祥市氣象局 廣西漢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二二四年九月 憑 祥 國 家 基 本 氣 象 站 探 測 環 境 保 護 專 項 規 劃憑 祥 國 家 基 本 氣 象 站 探 測 環 境 保 護 專 項 規 劃(2 0 2 3-2 0 3 5)(2 0 2 3-2 0 3 5)0 3 核 心 保 護 控 制 圖 憑祥市氣象局 廣西漢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二二四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