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縣下洼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6520
2025-01-07
31頁
13.71MB
1、12021-20352前言為全面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精神,落實國家、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重大戰略和上位規劃要求,構建新發展理念下符合下洼鎮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的國土空間新格局,科學有序推進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全面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結合下洼鎮實際,特編制社旗縣下洼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南陽市、社旗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鎮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修復作出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是編制詳細規劃和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目前,規劃2、 已形成草案,希望社會各界充分參與到下洼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行動之中,積極建言獻策,共創富強、美麗、幸福下洼!3目 錄01 規劃總則02 制定目標戰略03 優化總體格局04 完善支撐體系05 文化傳承與城鄉特色風貌06 宜居宜業的特色城鎮07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401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 規劃范圍1.4 規劃期限規劃總則51.1指導思想1.2規劃原則 全面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適宜性評價為基礎,對國土空間的開發、保3、護、利用、修復做出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堅持生態立鎮、綠色發展、問題導向、系統治理,不斷提升下洼鎮生態保育功能、城鄉發展水平和人居環境質量,為實現高質量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和空間保障。城鄉融合綠色發展底線約束節約集約聚焦問題分類施策以人為本注重品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總則01公眾參與開放共享61.3規劃范圍1.4規劃期限本規劃期限為:2021-2035 年近期規劃:至2025 年遠期規劃:至2035 年遠景展望:至 2050 年 規劃范圍為下洼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分為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鎮域:下洼鎮行政轄區內下洼村、吳莊村、井洼村、余莊村、高莊村、邱莊村、桃園村、趙莊村、蘭莊村、馬蹄村、酒店4、村、井樓村、范莊村、杜莊村、姜王莊村、周莊村、閆莊村、坑黃村、山口村共19個行政村,總面積為130.21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地:鎮政府駐地城鎮開發邊界、村莊建設邊界及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上集中連片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47平方千米。總則017022.1發展定位2.2發展目標制定目標策略8制定目標策略022.1發展定位以保護伏牛山生態屏障、發展區域性現代農業服務、生態休閑旅游為重點任務,高品質、高質量高起點打造山水下洼、文旅勝地。9制定目標策略022.2發展目標2025年結構優化三條空間管制控制線全面落地,饒良河、馬河、陌陂河及其支流水系、林地、山體等生態功能得到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水平顯著提高;傳統歷5、史文化得到保護、傳承和弘揚;鄉村振興得到有序推進,鎮村品質得到全面提升,將下洼鎮建設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規模適度的生態文明型小城鎮。2035年穩步提升基本建成開放協調、綠色永續、集約高效、宜居共享和安全韌性的下洼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建成社旗縣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高效帶動周邊鄉鎮發展;鎮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全面實現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實現鄉鎮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鄉村全面振興和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宜居宜業宜游構想成為現實。2050年持續發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下洼鎮,國土空間開發科學6、有序,國土空間治理高效,全面建成特色明顯、交通暢達、人文互通、城鄉深度融合的宜居宜游小城鎮。10033.1 底線管控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農業格局3.4 生態格局3.5 城鎮格局3.6 村莊分布3.7 產業布局優化總體格局11優化總體格局033.1底線管控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至2035年,下洼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478.26公頃(11.22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為7227.08公頃(10.84萬畝)。落實社旗縣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成果,至2035年,下洼鎮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47.29公頃。落實上位規劃劃定成果,至2035年,下洼鎮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537、3.13公頃。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城鎮開發邊界保障村民宅基地建房的合理需求,對村莊建設用地進行合理布局,優化村莊內部的功能分區,統籌劃定村莊建設邊界。至2035年,下洼鎮劃定村莊建設規模1050.91公頃,劃定村莊建設邊界控制線規劃圖村莊建設邊界圖至2035年,下洼鎮落實礦產資源開采保護范圍884.42公頃;落實洪澇風險控制線涉及饒良河、馬河、陌陂河3條河流,面積180.20公頃。落實其他控制線12優化總體格局033.2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一核兩軸、一屏三帶、三區多點”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一核兩軸一核兩軸一屏三帶一屏三帶三區多點三區多點以下洼鎮區為核心,依托省道28、28構建東西向鄉村振興發展軸;依托縣道004、鄉道004構建南北向鄉村振興發展軸。生態休閑文旅片區,高效農業示范區,循環農業發展區。依托重點發展村莊,將有條件區域的鄉村在美麗鄉村、傳統村落、產業發展特色村的基礎上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村落。筑牢鎮域東北部霸王山森林公園生態屏障。構建饒良河、馬河、陌陂河水系生態涵養帶。強化以原生態系統維育、推動生態修復。13優化總體格局033.3農業格局 形成“一帶三區多點”綠色種養結合農業結構一帶三區多點區域綠色農業融合帶香菇種植基地、葡萄種植基地、拐棗種植基地、煙葉-蔬菜輪作基地、煙葉-紅薯間作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等。以花生、小麥為主要農產品,北部發展“中藥材-林9、間養殖”林間立體農業發展區;中部發展“糧-蔬-菌”現代農業種養區;南部發展“煙葉-蔬菜-紅薯”循環農業輪作區14優化總體格局033.4生態格局構建“一屏三帶,五心多廊”為主的生態空間格局一屏三帶五心多廊牢縣域東北部霸王山森林公園生態屏障,強化以原生態系統維育、推動生態修復。構建饒良河、馬河、陌陂河水系生態涵養帶,加強濱河帶生態建設,強化水源涵養林建設與保護,營造“河暢、湖清、水凈、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網絡生態保護帶。推進山口水庫、螞蟻溝水庫、馮莊水庫、翟莊水庫、洞溝水庫的生態修復,做好保護與利用。依托省道、縣道、鄉道,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廊道綠化,打造多條沿路生態廊道,與田園共同構建山水林田路網生10、態格局。15優化總體格局033.5城鎮格局構建“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體系鎮區中心村一般村突出鎮區引領作用酒店村、吳莊村、坑黃村提升村莊服務功能發揮鄉村特色功能,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各具特色、活力進發的特色村莊。山口村井樓村閆莊村酒店村吳莊村井洼村馬蹄村蘭莊村趙莊村周莊村姜王莊村坑黃村下洼村范莊村杜莊村桃園村邱莊村高莊村中心鎮區中心鎮中心村一般村16優化總體格局033.6村莊分布集聚提升(3個)特色保護(2個)規模較大,發展優勢突出的村莊引導人口和零散村路集聚,完善和提升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城鎮近郊區和所在地的村按照城鎮集中統一管理,加大存量低效土地盤活力度歷史文化及特色資源豐富保護村莊完整性11、,發展鄉村特色旅游城郊融合(2個)整治改善(12個)整體提質改造類村莊加強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按照實際需求配置服務設施17優化總體格局033.7產業布局1條產業發展環線:沿縣道004、鄉道004及部分重要村村通道路打造一條產業發展環線串聯主要產業發展節點。2處產業核心:一是鎮區發展核心,主要為鎮域產業提供服務及技術支撐。二是鎮區西部鄉村振興產業園產業核心。3大產業發展區:北部山地特色種養發展片區、中部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片區、南部循環農業發展片區。規劃形成“一環兩心三區多點”的鎮域產業空間格局18044.1 綜合交通系統4.2 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3 基礎設施體系4.4 綜合防災體系完善支撐體系1912、完善支撐體系044.1綜合交通系統周南高速落實上位規劃省道330改建、省道328改建、省道333新建重點提升現狀縣道004、鄉道00420完善支撐體系044.2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在鄉鎮域層面推進素質教育,整合資源,完善文化、體育、養老等設施滿足多元需求,構建城鄉生活圈。城鎮生活圈:構建形成“15分鐘生活圈、5-10分鐘生活圈”兩級城鎮社區生活圈。鄉村生活圈:結合村莊分類和村民意愿,構建適宜的中心村、一般村“鄉村社區生活圈”。21完善支撐體系044.3基礎設施體系給水構建城鄉一體、覆蓋下洼鎮域的供水體系,保障應急水源,建設節水型社會排水完善污水處理體系,推進污水處理效能提升。排水工程采用雨、污水分13、流制電力完善保障有力的供電系統,增強區域電力供應,建設適應下洼鎮全鎮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中心鎮區及轄區各行政村建設需求相協調的安全穩定的供電網絡。燃氣推進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天然氣使用,改善下洼鎮能源結構。供熱發展分布式清潔能源供熱,實現重點工業平臺全面集中供熱,逐步推廣居住區集中供熱。環衛2035年,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優化和完善公共廁所布局,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100通信按照“三網 融合設施共建”理念,統籌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包括5G)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建設22完善支撐體系044.4綜合防災體系防洪標準饒良河鎮區段按20年一遇防洪標準進行防洪。鎮區執行國家地震烈度區設防標準,地14、震峰值加速度0.05g。以鎮區規劃新建消防站為中心、村義務消防員為補充的消防網絡構建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城鎮平戰防護體系,扎實推進人防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防治監督管理體系,地質災害監測網絡和預警信息系統健全鎮-村兩級傳染病疫情預警與指揮體系。消防工程地質災害抗震減災人防工程公共衛生23055.1歷史文化保護傳承5.2城鄉特色風貌文化傳承與城鄉特色風貌24文化傳承與城鄉特色風貌055.1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歷史文化資源省級傳統村落:1處,井樓村。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共28處,包括樊莊趙氏石板房、觀音堂遺址、洞溝摩崖石刻、酒店重興寺遺址、虎躍石摩石刻、小普嚴寺遺址、馮莊墓地、邱莊遺址15、康莊窖藏舊址、石門駐軍營通訊機房舊址、廖莊遺址、黑莊稞遺址、李莊遺址、馬莊韓氏老宅、馬莊馬氏老宅、馬莊老宅、馬莊張氏老宅、尖山石寨。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彩泥手工制作工藝。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區域歷史文化記憶,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區域歷史文化記憶,傳承延續歷史文脈傳承延續歷史文脈 普嚴禪寺 霸王寨小普嚴禪寺遺址石門駐軍舊址25文化傳承與城鄉特色風貌055.2城鄉特色風貌 融田園融田園 依河湖依河湖 興興城鎮城鎮 靠山水靠山水山水人文風貌區生態田園風貌區緩丘田園風貌區26066.1 城鎮空間結構6.2 城鎮公共服務設施體系6.3 城鎮綠地系統與開敞空間宜居宜業的特色城鎮16、27宜居宜業的特色城鎮066.1城鎮空間結構鄉鎮級公共服務設施鄉鎮級公共服務設施村(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村(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p 加強各鄉鎮的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構建13個15分鐘鄉鎮級城鎮生活圈,完善服務設施。p 完善村莊綜合服務中心的設施配套,構建5分鐘村級社區生活圈,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構建“一心一廊兩軸三區”的城鎮空間結構一心:鎮區綜合服務核心,涵蓋辦公、文化、教育、體育、商貿等復合功能。一廊:沿饒良河形成的濱河生態廊道。兩軸:沿東盛街形成東西交通發展軸,沿通政街形成南北生活聯系軸。三區:西部產業發展片區、中部綜合服務片區、東部生活居住片區。28宜居宜業的特色城鎮066.2城鎮公共服務設17、施體系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建立“15分鐘生活圈、10-5分鐘生活圈”兩級公共服務配套體系。規劃形成1個15分鐘生活圈服務設施,3個5-10分鐘生活圈幼有善育 學有優教擴充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實施城鄉學校優化布局五年行動計劃,推進落實“小學集鎮化、初中城區化”,促進融合發展的職業教育建成教育信息化示范區。教育設施體有康達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以提升品質為目標,構建高標準、內容完備、惠及全民的服務體系。文有悅享構建“品質共享”文旅公共服務體系,精準滿足人民群眾需求。老有頤養完善基礎養老保障體系,提高全域養老服務能力。創新醫療養老融合模式,完善醫養結合服務機制。病有良醫推進高質量均衡發18、展,提升醫療救治能力,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文化設施體育設施醫療設施福利設施29宜居宜業的特色城鎮066.3城鎮綠地系統與開敞空間形成“一帶、雙廊、多園”的綠地結構“一帶”:饒良河南北向濱河景觀綠帶;“雙廊”:鎮區東西向兩條廊道;“多園”:鎮區內多處街角公園和文化公園等。307.1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7.2制定近期實施規劃7.3強化政策支撐實施保障0731支撐體系077.1明確規劃落實和傳導7.2制定近期實施計劃7.3強化政策保障需落實國家、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國士空間規劃要求,發揮對下層次規劃和詳細規劃的管控引導作用,橫向上發揮對各類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落實上位規劃傳導詳細規劃指引村莊規劃指導專項規劃1梳理重點項目清單,摸底各部門規劃期間重點建設訴求,合理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梳理項目清單3根據項目選址范圍或擬選址范圍,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訴求制定實施計劃2按照項目類別及實施時間對重點項目進行分級分類,優先保障民生以及基礎設施類項目項目分級分類建立國土空間規劃現狀圖成果動態更新機制,以及“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評估制度。建立規劃實施的監督考核問責制度。健全規劃公開制度。明確強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