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綜合活動用房工程建筑垃圾處置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6535
2025-01-07
8頁
72.33KB
1、項目 建筑垃圾處置方案目 錄一、編制目的1二、編制依據11、編制依據12、編制原則1三、工程概況11、基本概況12、工程設計概況13、參建單位2四、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21、組織機構22、職責分工2五、總體策劃3六、源頭減量措施3七、分類收集與存放措施41、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分類收集及存放42、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分類收集及存放4八、建筑垃圾外運處理4九、投訴舉報途徑6十、突發事件處理程序7項目 建筑垃圾處置方案一、編制目的為體現環保施工新理念,營造良好施工環境,展現施工現場新風貌,加強建筑垃圾處理的管理,做到保護環境文明施工,減少本項目施工過程中建筑垃圾的產生,加強建筑垃圾利用、運輸、處理過程管2、控,降低本項目施工生產對周邊環境影響,特制訂本方案。二、編制依據1、編制依據濟南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關于規范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2、編制原則2.1、服從生態、環保要求的原則。現場布置做到布局合理,節約用地,減少干擾,避免污染環境;充分考慮當地人民群眾長遠利益,積極利用既有條件,合理安排臨時工程設施,減少固體廢棄物產生,滿足環保要求。2.2、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加強安保防護工作、從管理制度、施工方案、資源配備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確保施工安全。三、工程概況1、基本概況本項目系項目,位于路以東;建筑面積3436.64平方米,其中地上2463.53、7平方米,地下973.07平方米;地下1層,地上3層,地下1層為消防生活水泵房和車庫用,地上為體育綜合活動用房,層高4.5米,總建筑高度20.2米,框架結構,框架抗震等級三級,抗震設防烈度7度,主體結構使用年限50年。2、參建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四、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1、組織機構為加強本項目施工現場建筑垃圾處理管理,規范建筑垃圾運輸,確保項目建筑垃圾得到及時處理,杜絕建筑垃圾亂倒及違規傾倒現象,項目部現成立建筑垃圾處理管理小組。序號職責姓名崗位電話1.組長項目經理2.副組長技術負責人3.成員安全員4.成員施工員5.成員質量員6.成員預算員7.成員機械員8.成員資料員9.4、成員勞資員10.成員材料員2、職責分工2.1組長崗位職責(1)組長為本項目建筑垃圾處理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定建筑垃圾處理管理總決策,審批實施相關方案,組織建立管理組織機構。(2)積極宣貫上級單位關于建筑垃圾處理管理工作的文件要求,并積極安排副組長組織項目進行各項指標的落實工作。2.2副組長崗位職責(1)協助組長開展工作,受組長委托主持領導小組例會,組織現場檢查和整改,協調各分包施工管理工作。(2)積極落實組長安排的關于建筑垃圾處理管理的各項工作。2.3組員崗位職責(1)負責本單位建筑垃圾處理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經小組批準的施工方案實施。(2)按照方案實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垃圾處5、理等,留相關圖片和音像資料。(3)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五、總體策劃1、加強建筑垃圾分類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減小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難度;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現場的施工人員分揀,提高可回收的資源;3、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垃圾處理采用填埋、焚燒、分類循環利用等;4、提高建設工作者的環境意識,宣傳垃圾處理的重要性;5、施工現場配備一名工人專門負責垃圾的管理,將垃圾類別的標志牌盡量做到清晰易識別,項目負責人對其進行不定期檢查和監督,爭取切實做好施工人員的環境意識和資源合理利用的觀念,保護好現場的環境。六、源頭減量措施1、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提高建6、筑施工管理水平,減少因施工質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費及產生大量垃圾。在施工現場中,施工人員大多數以民工為主,他們普遍素質不高,施工技術水平偏低,這對現場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現場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提高施工質量,將可以有效地減少垃圾的產生。在工地產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質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費。施工技術人員應該盡可能的應用總結出來的辦法,把施工質量隱患防范于未然。2、加強提高現場施工人員環保意識。許多建筑垃圾,只要施工人員提高節約材料意識即可大大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漿、混凝土、三分頭磚等,施工中應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多余材7、料及時回收再利用,不僅利于環境保護,還可以減少材料浪費,節約費用。3、推廣新的施工技術,避免建筑材料在運輸、儲存、安裝時的損傷和破壞產生建筑垃圾;提高結構的施工精度,避免鑿除或修補而產生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產品包裝。七、分類收集與存放措施1、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分類收集及存放1.1結合土方回填對土質的要求及場地布置情況,規劃現場渣土暫時存放場地。對臨時存放的工程渣土做好覆蓋防塵,本項目因場地原因,確不具備渣土暫存條件,所有渣土及工程泥漿均按項目備案的建筑垃圾處置方案運至指定地點。1.2施工時產生的泥漿應排入泥漿池集中沉淀后外運處置。2、工程垃圾和拆除垃圾分類收集及存放2.1施工現場東側設置垃圾8、池,垃圾池類別主要有:鋼筋廢料池、不可回收包裝袋廢料池、廢舊模板木方廢料池、廢棄磚塊混泥土碎塊廢料池;2.2加大工人交底教育,所有廢料應按類別分別處置;2.3垃圾收集池周邊應設置標識標牌,并用密目網覆蓋嚴密,避免二次污染;八、建筑垃圾外運處理1、建筑垃圾外運作業時間:當晚23時-次日5時。2、消納地點:按建筑垃圾處置方案備案的傾倒地點。3、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均應符合下列規定:運輸經核準排放的建筑垃圾;隨車攜帶臨時通行證;全密閉運輸,不得遺撒、泄漏;保持車體整潔,車輪不得帶泥行駛;規范使用行駛記錄儀等電子裝置;按固定的時間、路線行駛,并按照指定的地點傾倒;車輛號牌(放大號)清晰完整,懸掛城建標識牌9、。嚴格執行“四不出門”運輸標準:“車輛超量裝載的不能出門;車輛密閉不嚴的不能出門;車體不整潔,車輪帶泥上路的不能出門;手續不齊全的不能出門”;車輛必須安裝使用具有衛星定位功能的行駛記錄儀等電子裝置,并做好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4、施工揚塵處理措施4.1、車輛進出行駛路面百分百硬化處理,每天對其硬化地面安排專人清理,灑水降塵或沖洗地面。施工現場采用硬質圍擋與周邊建構筑及道路等進行有效隔離措施。現場文明施工人員及時進行遺撒渣土清掃工作,并依據天氣情況進行適當灑水降塵工作,保證地面整潔、無揚塵等。4.2、裸露土方做到“百分百”覆蓋施工現場裸露土方嚴格按照要求“百分百”覆蓋,土方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開挖作10、業區域,非開挖區域嚴禁移動防塵網,保證滿足要求。開挖作業完成后,及時將現場裸露土方覆蓋到位,保證滿足要求。5、渣土運輸揚塵治理措施現場車輛高壓沖洗設施施工現場大門部位設置車輛高壓沖洗機與高壓水槍等車輛沖洗設施。渣土運輸期間保證設備設施滿足沖洗要求,嚴格落實車輛沖洗相關要求;渣土車駛出工地前,嚴格落實“凈車行動”,做到“四沖四現”,杜絕帶泥上路及沿途遺撒行為。6、建筑垃圾亂倒、亂卸管理措施運輸垃圾車輛應按照核準的路線和時間行駛,并到核準的地點處理建筑垃圾。具體如下:6.1、建筑垃圾運輸車運行時間安排應避開交通高峰時段,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6.2、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運輸路線,應由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11、門會同交通管理部門規定。6.3、運輸單位將建筑垃圾傾倒在核準的處理地點后,應取得受納場地管理單位簽發的回執,交送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查驗。7、建筑垃圾消納許可證的公示及事后監管7.1、公示標準:建筑垃圾消納許可證批復后及時制作并張貼在面對工地大門右側外立面進行公示,并按照工地大門數量制作并公示。制作標準為60cmX90cm彩印單面膠的樣式,背板為硬質材料,固定在指定位置。7.2、事后監管:建筑垃圾消納許可證公示后,檢查人員根據工作安排及時到現場取證;同時運輸單位并將車輛的裝載、駛出工地門口及進入消納場所的影像資料留存并反饋至管理部門;管理部門根據施工時間進行軌跡查詢并做好留存資料。8、空氣重污12、染預警及大風預警管理措施8.1、空氣重污染預警期間,施工單位應即刻組織人員按照分工抓好響應工作,公示預警級別,落實相應的管理措施。8.2、大風預警期間,施工單位應即刻組織人員按照分工抓好響應工作,公示預警級別,落實相應的管理措施。9、施工限產周邊環境保障措施9.1、采用符合濟南市地標車輛,減少尾氣排放及噪聲污染。9.2、砌筑硬質圍擋,密目網覆蓋(質量標準符合800目),做好施工場區及門前三包范圍內的灑水降塵。9.3、駛出車輛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現場。9.4、避免上下班高峰期出入。10、其他相關要求10.1、渣土運輸車輛必須持有交管部門核發的安全證、通行證,以及城管部門核發的準運證。駕駛人員必須獲13、得駕駛渣土運輸車輛的從業資格證。10.2、渣土運輸車輛必須按照通行證所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必須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不得闖紅燈、超速以及在高架、隧道行駛。10.3、渣土車必須安裝限速裝置、封閉裙邊;安裝轉彎、倒車視頻影像系統、雷達報警裝置且運轉正常;安裝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安裝交管部門頒發的渣土運輸車輛專業銘牌。10.4、大風、霧霾預警天氣嚴格按照相關預警措施停止相應施工內容,做好揚塵控制。九、投訴舉報途徑本市建立建筑垃圾違法違規行為舉報機制,鼓勵社會公眾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對違反建筑垃圾管理的行為進行舉報,也可直接向項目提供建議等,項目舉報電話:19953102157。十、突發事件處理程14、序1、一般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為1.1、在施工現場內沒要按照規定進行存放建筑垃圾1.2、在建筑垃圾外運途中發生了遺灑、泄露的情況2、針對上述情況的應急措施2.1、在施工現場內沒要按照規定進行存放建筑垃圾(1)發現人員第一事件通知任紹軍,并上報建筑垃圾處理小組。(2)對建筑垃圾進行清理,打掃干凈,運至施工現場封閉式垃圾站等指定地點。(3)事后由責任單位寫出書面檢查,上報建筑垃圾處理小組,并接受相應出發。2.2、在建筑垃圾外運途中發生了遺灑、泄露的情況(1)運輸人員發現情況后應及時合理控制遺灑和泄露,并對遺灑、泄露進行清理回收。(2)情況嚴重時及時通知運輸公司有關部分和施工總包趕赴現場,采取針對性措施。(3)建筑垃圾運輸單位對產生的遠近進行分析,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7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0-31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