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魏縣車往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2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6571
2025-01-08
27頁
5.48MB
1、前前 言言魏縣車往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是車往鎮面向2035年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各類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活動的依據,是編制下層次規劃的依據。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統籌發展和安全,優化全域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格局,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車往鎮提供空間支撐和保障。目目 錄錄01規劃總則1.1規劃范圍與期2、限1.2發展定位1.3目標愿景02優化國土空間布局2.1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2.2構建開發保護總體格局2.3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2.4構建鎮村等級體系03國土空間保護與利用3.1加強耕地資源保護3.2強化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3.3統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3.4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04完善全域支撐保障體系4.1強化綜合交通體系4.2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4.3加強市政設施空間保障4.4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05鎮政府駐地規劃5.1優化鎮區功能結構5.2完善道路交通組織06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 6.1強化規劃有效傳導6.2加強規劃實施保障01規劃總則規劃總則1.11.1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與期限13、.21.2發展定位發展定位1.31.3目標愿景目標愿景1.1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鎮域范圍鎮政府駐地范圍為車往鎮行政轄區范圍。為車往西村和車往東村行政轄區范圍。1.2發展定位依托農業資源,文化資源、發揮比較優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河北省、邯鄲市、魏縣戰略部署,確定車往鎮發展定位:到2025年,車往鎮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實現高質量發展,基本建成小康社會,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城鄉統籌等協調發展,公共服務設施日趨完善到2035年,車往鎮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協同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形成安全、和諧、開放、協調、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4、美麗國土空間,區域地位顯著提升到本世紀中葉,車往鎮的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全面建成生態、宜居、魅力、繁榮的現代化城鎮,實現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1.3目標愿景02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優化國土空間布局2.12.1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2.22.2構建開發保護總體格局構建開發保護總體格局2.32.3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2.42.4構建鎮村等級體系構建鎮村等級體系2.1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系統優化農業、生態、城鎮三類空間布局,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優先序,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三條控制線,強化國土空間底線管控,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5、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錨定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基本格局。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2.2構建開發保護總體格局構建“一心一帶、兩軸外聯、水田交織、多點支撐”國土空間保護與開發總體格局一心一帶兩軸外聯水田交織多點支撐一心即鎮區;一帶即漳河生態經濟帶分別為大牙線區域協同發展軸和叢峰線城鄉統籌發展軸以生態農田為基,以漳河、干渠、坑塘等水系為脈絡由中心村和基層村組成鄉村振興節點2.3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分區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自然區域。主要包括未納入生態紅線的河流濕地等。為保障糧食安全,依法確定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實施特殊保護的永久基本農田集6、中區域。重點用于糧食生產,原則上嚴禁開發建設活動。是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以農民生活、農林業生產為主導用途的國土空間。城鎮開發邊界圍合的范圍,是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2.4構建鎮村等級體系p 構建“一般鄉鎮-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等級結構體系p 按照因村施策、分類推進、引導村莊布局優化城郊融合類:以鎮政府駐地為中心,發展形成綜合服務中心集聚提升類: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提升對周圍村莊的帶動和服務能力保留改善類: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原則,統籌安排村莊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公共7、服務設施、土地整治、生態保護與修復等03國土空間保護與利用國土空間保護與利用3.13.1加強耕地資源保護加強耕地資源保護3.23.2強化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強化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3.33.3統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統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3.43.4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3.1加強耕地資源保護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耕地紅線,推進耕地質量建設,改善耕地生態系統。強化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的轉用管控,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確需占用的,必須做到補充的耕地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產能不降。堅8、持“先補后占”。積極拓寬補充耕地途徑,補充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落實耕地“占一補一”要求。實施耕地用途管控嚴格耕地占補平衡推進耕地整理開發3.2強化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優化用水結構,發展節水農業,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落實水源地保護要求。嚴格控制全域地下水超采。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將本地適宜造林綠化空間統籌確定為規劃造林綠化空間,有序安排年度造林綠化任務。強化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嚴格按照河道管理范圍線,加強境內河道管理。落實漳河生態補水工程。科學確定漳河生態流量和生態水位,完善水量調度方案。夯實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保護重要物種遷徙擴散生態廊道,構筑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落實造林綠化空間加強河流濕地保護與利9、用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控3.3統籌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有序開展國土綜合整治持續推進水林田草生態修復n 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工作n 實施中低產田改造提升工程n 合理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城鄉增減掛鉤和農村低效建設用地整治n 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n 推進濕地與水域治理修復,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n 加強森林生態修復,建設農田林網,構筑農田生態屏障n 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穩定現有林地、草地、濕地等固碳作用,提升農田系統碳匯能力3.4加強歷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保護鎮域范圍內各歷史時期珍貴的歷史文化、文物古跡,傳承和發揚歷史文化傳統n 加強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包括1處歷史建筑,為抗日戰爭10、時期的正陽樓遺址n 統籌劃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n 堅持保用并舉、以用促保,創新完善保護與活化利用制度與機制04完善全域支撐保障體系完善全域支撐保障體系4.14.1強化綜合交通體系強化綜合交通體系4.24.2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4.34.3加強市政設施空間保障加強市政設施空間保障4.44.4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4.1強化綜合交通體系構建內通外暢交通體系,打造區域互聯交通節點完善多級公路網n 完善高速公路網:規劃新建京武(雄鄭)高速邯鄲段,為過境高速,新建邯長高速公路東延工程n 完善省級公路網:規劃改建省道S239肥回公路魏縣段,南北貫穿鎮域11、;規劃改建省道S350邊黃公路魏縣段,從鎮域南部過境改造提升鄉村道路n 規劃實施魏縣農村路網改善提升工程(一期),提升現有道路能級,加強村莊之間聯系n 規劃實施農村公路建設,補齊“末稍路”,打通“循環路”,全面實現村村通硬化路,完善村莊之間聯系性道路4.2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構建“一般鎮-中心村-基層村”三級生活圈層級 一般鎮公共服務設施 中心村公共服務設施 基層村公共服務設施n依托鎮政府駐地,按照6公里服務半徑,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成鄉村社區生活圈的服務核心n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按照3公里服務半徑,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12、成鄉村社區生活圈的服務節點n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按照1.5公里服務半徑的空間尺度,配置滿足就近使用需求的服務要素,并注重相鄰村莊之間服務要素的錯位配置和共享使用4.3加強市政設施空間保障補齊市政基礎設施短板,按需分配優化水資源利用、建設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統,保障供水安全供水排水完善污水、污泥處理設施,提升再生水品質。完善雨水排放設施,降低內澇風險供熱通信供電完善低碳智能的供電體系,建設綠色能源保障體系,促進發展新能源建設統籌智慧互聯的通信網絡,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清潔能源,形成綠色清潔的供熱系統燃氣創建多源多向的燃氣體系。推進城區居民生活天然氣管道化l 按“鎮政府駐地 村莊”兩級設置l13、 給水、電力、通信、環衛等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均等化l 污水、燃氣、供熱等基礎設施配置方式因地制宜、差異化4.4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構建鎮級、村級兩級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基于行政村設置,結合人口分布、網格管理、規劃單元和城鄉生活圈,劃定城市衛生安全分區,保障基本衛生安全空間 車往鎮鎮域以度為設防標準,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按照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構建集預警、應急指揮、避難、救援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防災減災體系至2035年,人均應急避難場所面積達到2平方米以上,以綠地、廣場、學校操場等開敞空間作為主要疏散場地。避震疏散場地要與避震疏14、散通道有直接聯系,保證道路暢通鎮駐地規劃二級消防站一座,農村根據需要與可能,因地制宜、分期分批建立專職、兼職消防隊伍和義務消防隊,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及條件配備消防器材和個人裝備等防洪防澇體系車往鎮防洪排澇等級按2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防抗震避災規劃綜合消防體系公共衛生安全城市防災空間05鎮政府駐地規劃鎮政府駐地規劃5.15.1優化鎮區功能結構優化鎮區功能結構5.25.2完善道路交通組織完善道路交通組織5.1優化鎮區功能結構構建”一心、兩軸、三區”鎮政府駐地空間布局城鎮綜合發展軸產城融合發展軸城鎮商貿物流區城鎮商貿物流區城鎮公共服務區城鎮公共服務區城鎮綜合居住區城鎮綜合居住區 一心:行政商業服務中心 15、兩軸:沿叢峰線的城鎮綜合發展軸;沿大牙線-車來路的產城融合活力軸 三區:城鎮公共服務區;城鎮綜合居住區;城鎮商貿物流區5.2完善道路交通組織n 規劃形成功能明確、快慢分明、外聯內暢的鎮政府駐地道路網絡n 打造更完善的過境公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交通體系規劃形成”一環、三橫、三縱”的交通路網骨架;東西向主干路聯系商業服務中心與行政辦公中心,南北向主干路連接城鎮商業與生活功能區;改造叢峰線為城鎮主干路,增強鎮區對外聯系;新建東側和南側道路,打造城鎮外環線,保障城鎮交通組織暢通便捷06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 6.16.1強化規劃有效傳導強化規劃有效傳導6.26.2加強規劃實施保障加強規劃實施保障6.1強化規劃有效傳導向上落實約束性指標,向下傳導規劃實施統籌編制專項規劃,整合數據信息交互銜接制定行動計劃,保障近期項目實施6.2加強規劃實施保障完善實施管理,嚴格用途管制落實配套措施,深化公眾參與強化監督管理,動態監測預警一、公示時間2025年1月3日2025年2月1日,公示時間30天。二、公示方式魏縣黨政網: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