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魏縣大興莊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6575
2025-01-08
29頁
3.90MB
1、魏縣大興莊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大興莊鎮人民政府2025年01月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和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全面啟動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工作的通知,大興莊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魏縣大興莊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2、發,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魏縣“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邯鄲市域副中心、梨鄉生態智造城”發展定位,優化全域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格局,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空間支撐和要素保障。規劃是大興莊鎮面向2035年的空間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大興莊鎮各類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活動的依據,是編制詳細規劃和其他相關規劃的依據。規劃期限為 2021 2035 年,近期至 2025年,遠景展望到2050 年。規劃范圍分為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級。鎮域的規劃范圍為大興莊鎮行政轄區范圍。鎮政府駐地的規劃范圍為大西村、大東村、王辛莊、李新莊和苗辛莊村行政轄區3、范圍。前 言01立足優勢明確目標定位目 錄02全域統籌謀劃總體格局05優化布局建設宜居城鎮04完善設施強化支撐體系1.1 明確總體定位1.2 明晰發展目標2.1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2.2 構建空間開發保護格局2.3 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分區2.4 優化國土用地結構4.1 構建綜合交通體系4.2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4.3 優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4 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5.1 打造功能結構5.2 優化用地布局5.3 提升鎮區品質06強化傳導保障規劃實施6.1 規劃傳導6.2 實施保障03因地制宜凸顯地域特色3.1 保障農業空間3.2 維育生態空間3.3 完善建設空間3.4 塑造魅力空間1.1 明確總4、體定位1.2 明晰發展目標01立足優勢,明確目標定位1.1 明確總體定位立足優勢,明確定位目標根據市、縣對大興莊鎮綜合型鄉鎮的定位,依托現有資源稟賦,根據市、縣對大興莊鎮綜合型鄉鎮的定位,依托現有資源稟賦,重點強化鎮域商貿物流功能,大力發展特色農貿產業,規劃大興重點強化鎮域商貿物流功能,大力發展特色農貿產業,規劃大興莊鎮發展定位為:莊鎮發展定位為:魏縣東部商貿物流重要承載地、特色農貿產業魏縣東部商貿物流重要承載地、特色農貿產業示范鎮。示范鎮。大興莊鎮作為縣域東部重要鄉鎮且與大名縣接壤,叢峰線穿境而大興莊鎮作為縣域東部重要鄉鎮且與大名縣接壤,叢峰線穿境而過,應落實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憑借優越區位優5、勢,承載重要商貿物流過,應落實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憑借優越區位優勢,承載重要商貿物流功能。功能。魏縣東部商貿物流重要承載地魏縣東部商貿物流重要承載地以特色農業種植業為支撐,為城鄉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建設以特色農業種植業為支撐,為城鄉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建設增強倉儲物流功能,加快向農貿示范鎮轉變。增強倉儲物流功能,加快向農貿示范鎮轉變。特色農貿產業示范鎮特色農貿產業示范鎮1.2明晰發展目標立足優勢,明確定位目標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國土空間利用效率不斷提高。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全面保護,糧食安全根基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農貿產業示范鎮建設初見成效,與周邊鄉鎮協同并進的新局面初步建立。6、20252025年年大興莊鎮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邁上新臺階,糧食生產安全得到全面保障,生態文明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人居環境品質全面提升,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整體特色魅力充分展現。全面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人民生活美好富足、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宜居宜業的大興莊鎮新面貌,建成新時代農貿產業示范鎮,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2035年年20502050年年2.1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2.2 構建空間開發保護格局2.3 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分區2.4 優化國土用地結構02全域統籌,謀劃總體格局2.1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全域統籌,謀劃總體格局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為保障7、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2.2 構建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全域統籌,謀劃總體格局構建“一核兩軸帶、三區三廊道”的總體格局一核兩軸帶三區三廊道城鄉發展核心區域協同發展軸、城鄉融合發展軸特色農業種植區、糧食安全保障區和現代農貿發展區以北部漳河、鎮區內部溝渠和南部超級支渠為主的水系生態廊道。2.3 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全域統籌,謀劃總體格局1 生態控制區主要分布在河流水系、濕地等區域,位于鎮域北部。以生態保護為重點,允許在不降低生態功能、不破壞生態系統的前提下,適度開展觀光、旅游、科研、教育等有限的開發建設活動。主要為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區域,各村均有分布。嚴格按照永久基本農田保8、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重點用于糧食生產,按照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要求,原則上嚴禁開發建設活動。2 農田保護區鄉村發展區包括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和林業發展區等,各村均有分布。以農民生活、農林業生產為主導,允許農業、農村發展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配套,整治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嚴控大規模的城鎮建設。3 鄉村發展區2.4 優化國土用地結構全域統籌,謀劃總體格局 合理調整農用地結構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管控,適度開發具有條件的其他草地等耕地后備資源,適時按需引導即可恢復和工程恢復土地整理為耕地,強化糧食安全。穩定園地種植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規9、模,保障林果及養殖產業發展空間。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優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礦產及其他建設用地,在鎮區范圍內開展城鎮集中建設,推進村莊建設用地集約化利用,引導建設用地由“增量擴張”向“增存并舉”轉型,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盤活利用閑置土地,釋放存量建設用地空間。加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和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力度,推動建設用地在城鎮和農村內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優化生態用地布局保障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及連通性,推進陸地水域的保護。開展流域生態修復,保障陸地水域面積不減少,生態功能不降低。03因地制宜,凸顯地域特色3.1 保障農業空間3.2 維育生態空間3.3 優化建設空間3.4 塑造魅10、力空間3.1 保障農業空間因地制宜,凸顯地域特色規劃形成“一心三區”的農業發展布局一心三區農業發展核心綠色蔬菜種植區、高效糧食種植區和現代農業示范區3.2 維育生態空間因地制宜,凸顯地域特色規劃形成“兩軸兩區多廊”的生態空間格局兩軸兩區多廊道南北向與東西向生態景觀軸北部生態涵養區和南部生態發展區以途徑鎮域范圍內的漳河、超級支渠、溝渠等打造多條生態景觀廊道3.3 優化建設空間因地制宜,凸顯地域特色構建“一般鄉鎮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大興莊鎮一般鄉鎮西郭村、東郭村、鄧村、廟東村、廟西村、高高村、侯高村、曹夾河、王夾河、凡村、馬河中心村小辛莊、劉莊、梁莊、前高、辛江莊、申橋、南秦固、北秦固、馬莊11、呂莊、牛莊、勃莊、馮擺渡、中高、曹辛莊、張辛莊基層村3.4 塑造魅力空間因地制宜,凸顯地域特色規劃形成“一心一廊兩片區”的城鄉風貌格局一心一廊兩片區以李辛莊現代農業園打造景觀核心圍繞鎮域內溝渠打造濱水景觀廊道村景融合景觀風貌區和梨鄉水城景觀風貌區04完善設施,強化支撐體系4.1 構建綜合交通體系4.2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4.3 優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4 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4.1 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完善設施,強化支撐體系通過現狀X153縣道加強與大名縣和雙井鎮的聯系。縣級公路通過現狀Y033鄉道、Y026鄉道和Y028鄉道加強村莊與國省干道的聯系,提高交通服務水平,提升居民出行交通質量。鄉12、道在現有連村路的基礎上,查漏補缺,完善村莊之間聯系性道路。連村路規劃建設大邊公路,加強全鎮與大名縣及其他鄉鎮的聯絡,促進路網布局更加合理。省級公路4.2 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完善設施,強化支撐體系給水工程給水工程排水工程排水工程電力工程電力工程完善供水設施,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形成“鎮帶村”的供水模式,維護位于馬莊村的現狀供水站。規劃鎮區采用雨污分流制,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各村莊排水系統結合村莊建設布局,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設置電網電壓等級,合理選取變電容載比。依據大興莊鎮供電需求,由大興莊鎮變電站供電。通信工程通信工程燃氣工程燃氣工程加快建設高速暢通、服務便捷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完善大13、興莊鎮電信設施建設。完善鎮政府駐地燃氣輸配系統,加快天然氣互聯互通管網建設。供熱工程供熱工程環衛工程環衛工程加強城鄉燃氣供應體系建設、燃氣管網向鄉鎮和農村地區加快拓展延伸。實施垃圾分類,形成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置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生活。4.3 優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完善設施,強化支撐體系推進全鎮中小學標準化建設,保留鎮區魏縣第十三中學、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等,各村保留現狀小學、幼兒園。按照中學向中心鎮集中、小學向中心村集中的布局原則,通過進一步的調整和改造,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教育設施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以專業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為核心、鄉村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基礎的公共衛生服務網絡。醫14、療設施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建設種類齊全、覆蓋面廣、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設施完善體育設施網絡建設,實現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均等化。體育設施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居住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醫養結合。社會福利設施4.4 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完善設施,強化支撐體系鎮域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加強沿線河洪防治,提高全域防洪防澇能力。防洪排澇防洪排澇優化消防設施布局,構建消防安全保障格局。大興莊鎮區規劃消防站1座,并按要求完善消防裝備,各行政村結合村委會設置專職(志愿)消防所。提升消防應急救援能力。消防工程消防工程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大興莊鎮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 015、.15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度)。一般建設工程按照上述標準進行抗震設防。重大建設工程、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建設工程按照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進行抗震設防。抗震工程抗震工程堅持“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人防建設與鄉鎮建設密切配合、同步發展。將鎮政府駐地作為人防指揮中心,負責全鎮防災救災指揮任務。以縣鄉公路為主要疏散通道,連網成片,增強鎮域防空抗毀能力。人防工程人防工程05優化布局,建設宜居城鎮5.1 打造功能結構5.2 優化用地布局5.3 提升鎮區品質5.1 打造功能結構優化布局,建設宜居城鎮規劃形成“一核雙軸多節點”的空間結構一核雙軸多節點綜合服務核心綜合發展軸和景觀軸線提升社區廣場16、和公園綠地品質,創造多個活力節點。5.2 優化用地布局優化布局,建設宜居城鎮提升居民居住品質,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各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規劃引導人口向鎮區集聚,統一規劃,避免混合布局和零星建設。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居住用地在保留現狀公園綠地的基礎上,新增綠化景觀帶和集中公園綠地斑塊,改善鄉鎮整體生態環境,營造景觀特色。結合公園綠地布置休閑座椅、健身場地、雕塑小品等街道家具設施,提供休閑游憩場所,滿足周邊居民日常活動需求。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鎮區道路由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巷道三級體系構成。鎮區道路網形成“一橫一縱多支路”的道路系統。交通運輸用地公用設施用地17、統籌考慮群眾需求,補足鎮區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構建融合“宜業、宜居、宜游、宜養、宜學”多元功能的系統化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鎮區東西向153國道兩側,打造沿街商業設施。規劃將改造完善鎮區內的公用設施,包括給水、排水、電力、通信、供熱、燃氣和環衛工程設施等。5.3 提升鎮區品質優化布局,建設宜居城鎮全面構建面向全生命周期、全口徑人群的公平優質、創新開放、示范引領的現代教育體系。保留鎮區內1所現狀小學、1所現狀初中和2所現狀幼兒園。教育設施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改造現狀鎮衛生院,服務整個鎮。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同步預留醫養結合、托育、職業健康、康復等醫療衛生機構發展空間,滿足“一老一小”等重點人18、群健康需求。醫療設施完善體育設施,在鎮區北側新建1處體育健身中心,結合中學建設標準田徑場、羽毛球場和乒乓球場等,鼓勵利用公園綠地、閑置廠房等場所增加體育設施,以滿足全民多層次的健身需求。體育設施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規劃鎮區西側新建1處養老院。社會福利設施提升文化設施配置標準和服務能力,增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在鎮區北側新建1處文化活動中心,服務鎮區全部居民。鼓勵學校、企事業單位文化設施向社會開放,擴大公共文化服務有效供給。文化設施06強化傳導,保障規劃實施6.1 規劃傳導6.2 實施保障6.1 規劃傳導強化傳導,保障規劃實施專項規劃傳導專項規劃傳導發揮國土19、空間規劃對各類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實施專項規劃編制清單制管理,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重點從資源利用、要素配置、鄉村振興等方面編制專項規劃,對空間利用和保護做出專門安排。專項規劃應與國土空間規劃的層級相對應,在總體目標和重點管控內容上與國土空間規劃保持一致,不得突破約束性要求。結合村莊布局規劃,劃定村莊規劃編制單元,針對近期納入編制計劃的村莊,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等約束性指標的傳導,明確村莊等級、類型、發展方向,村莊建設用地邊界以及不同類型村莊安全底線、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建設空間正負面清單等內容,以指導村莊規劃編制,對于不再編制村莊規劃的村莊進行通則式管控。村莊規劃傳導村莊規劃傳導落實上位規劃20、落實上位規劃嚴格落實魏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等要求,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的職能定位、人口規模引導和空間結構指引,分解落實空間底線、空間結構與效率、空間品質等約束性指標。制定“通則式”村莊管控規則制定“通則式”村莊管控規則結合村莊規劃編制計劃,針對近期不單獨編制村莊規劃的村莊,制定村莊“通則式”管控規定,通過對村莊提出底線管控、建設管控、自然災害管控等方面的空間管控要求,為這部分村莊范圍內未來開展的建設項目提供規劃依據。6.2 實施保障強化傳導,保障規劃實施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完善實施機制,嚴格用途管制完善實施機制,嚴格用途管制制定配套政策,深化公眾參與制定配套政策,深化公眾參與強化監督管理,動態監測預警強化監督管理,動態監測預警一一、公示時間公示時間2025年1月3日-2月1日,公示時間30天。二二、公示方式公示方式魏縣黨政網:http:/ 聯系電話:03103521995郵寄地址:河北省邯鄲市魏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土空間規劃股郵政編碼:056800(請在信封上注明“魏縣大興莊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意見建議”)注:本次為草案公示,規劃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文件為準。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與魏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