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孔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6716
2025-01-10
36頁
43.79MB
1、桐城市孔城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孔城鎮人民政府2024年12月01 01-規劃總則規劃總則 0202-基礎研究基礎研究 0303-發展定位目標發展定位目標 0404 -國土空間格局國土空間格局 0505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 06 06-國土空間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空間整治與生態修復 0707 -國土空間開發國土空間開發 0808-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 目目錄錄01規劃總則l 規劃定位l 規劃原則l 規劃期限與范圍立足發展背景,確定工作重點1.1 規劃定位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2、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1.2 規劃原則細化落實管控落地深化布局以人為本側重實施突出近期1.3 規劃期限與范圍鎮域規劃范圍:桐城市孔城鎮域全部國土空間,鎮域面積:148.14平方公里,下轄22個行政村。鎮區規劃范圍:涉及城鎮開發邊界范圍為420.08公頃。本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規劃期限規劃范圍鎮域總面積148.14平方公里。鎮區總面積420.08公頃。02基礎研究l 地理區位l 自然條件l 社會經濟摸清資源底數,找準現狀問題2.1 地理區位孔城鎮位于安慶市北部,3、桐城市東部,東與樅陽縣交界,南濱白兔湖,西連桐城市區,北接呂亭鎮,東北與合肥市廬江縣交界;孔城鎮處于高鐵站、火車站和汽車站半小時交通通勤圈內,15分鐘即可到達城區;合安鐵路、合九鐵路從鎮域內穿過,交通條件良好。SITE2.2 自然條件u 地形地貌丘陵、圩畈為主,東北高、西南低的地貌特征。孔城鎮地形東部為低山丘陵,西部為崗沖相間、崗地較多的丘陵,中、南部為沿孔城河及白兔湖上沿河網密布的圩畈區,北部為圩區。u 水文特征水網縱橫、河湖相連的水文特征。孔城鎮境內有孔城河、團結大圩。孔城內河是孔城河裁彎取直時分隔出的彎曲部分,北自桐梓村北面的楊灣,南至南圩河口。位于鎮區東面和東北面,有兩條主要溪流匯入,4、北可連通復東村,西連清水村。鎮區以北匯水面積不足40平方千米。u 氣候特征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的氣候特征。孔城鎮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光照充足。全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年平均氣溫16,最低氣溫-15,年平均降水量為1252.3毫米。坡度圖高程圖水資源2.3 社會經濟u 人口情況孔城鎮下轄22個行政村,現狀總戶數2.25萬戶,戶籍總人口為8.10萬人,常住人口4.05萬人。戶籍人口主要集中在古井村、雙河村、紅廟村等村;常駐人口主要集中在紅廟村、桐梓村、古井村等村。u 經濟情況全年完成財政收入5812萬元,同比增長14.9%;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1.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4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較同期增長態勢較好,其中工業投資完成1.07億元,同比增幅 194%;技術性改革投資完成2428萬元,同比增幅 145.7%;兩項指標增幅達到了三位數,且增幅排名均在全市鎮街中名列前茅。市場活力足,全年凈增339家市場主體,培育規模以上服務業1家,省點服務業3家,新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其中康德智能裝備公司實現當年投產當年入規。現有規上工業企業6家,實現了規上企業數倍數增長。高位謀劃推進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做到全方位宣傳和全方位排查,不漏一戶,全面覆蓋,順利完成清查階段任務。u 產6、業情況 第一產業種植以水稻、小麥、油菜、蔬菜、棉花、油茶為主;養殖以生態豬、家禽為主,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品,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已具雛形;第二產業孔城鎮工業起步早,發展快,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形成以機械制造、建筑建材、紡織服裝等為主導產業;第三產業 孔城鎮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建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十分厚重。以老街為核心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堅持旅游帶動戰略不動搖,著力推進活力孔城建設。03發展定位與目標謀劃格局思路,錨定發展基調l 規劃目標l 發展規模與要素保障l 規劃定位3.1 規劃目標n 2025年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不斷優化,良田沃土得到有效保護,三線管控初見成效,生態7、環境治理初具成效;集鎮、中心村集聚效應明顯,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公共服務能力較大提升;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基本完善,農工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初見成效;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得到全面系統保護,生態宜居品質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n 2035年至2035年,實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建成產業強鎮、文化興鎮,打造桐城市功能拓展承載地。全面形成底線牢固、耕地集中、生態優美、城鄉融合、風貌彰顯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國土空間安全底線更加牢固、競爭力持續增強、品質明顯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8、基本實現,打造出集“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田園休閑”為一體的生態宜居的和美鄉村。3.2 發展規模與要素保障發展規模要素保障到2035年:鎮域總人口:8.29萬人左右城鎮化率:62.63%要素保障摸清底數夯實規劃基礎彰顯底蘊做亮孔城特色劃定底線落實管控要求優化底盤重塑空間結構做靚底色優化生態格局規劃定位3.3 規劃定位 銜接落實桐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優質的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為前提,以桐城市的全面建設為趨勢,以區域關系、市域戰略為支撐,確定孔城鎮發展定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9、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要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將孔城鎮打造為全國知名優秀旅游目的地名鎮、合肥經濟圈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桐城市旅游新標桿。04國土空間格局落實底線約束,引導全域管控l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l 落實三條控制線l 規劃分區4.1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形成“一軸一帶一心四區一軸一帶一心四區”的空間格局一軸:產業經濟發展軸,東連樅陽縣,西接中心城區東部新城,打造集文旅、商貿、工業于一體的經濟發展軸。一帶:孔城河旅游帶,串聯多個文物古跡資源點,打造沿古河道探訪古跡、體驗歷史文化的旅游帶。一心:中心鎮區,位于孔城鎮鄉鎮政府駐地,完善生活性服務,作為鎮域10、的文化旅游中心。四區:現代農業發展區:打造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生產基地;特色山林種植區:依托藻青山、岱鰲山、桐梓山等高山資源,打造特色種植區;綜合服務生活區:主要指鄉鎮政府駐地,提供綜合的生活性服務;臨湖生態涵養區:依托孔城河、白兔湖、嬉子湖打造生態涵養區。4.2 落實三條控制線4.3 規劃分區生態保護區孔城鎮生態保護區面積374.93公頃。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陸地自然區域,以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區域為主。農田保護區孔城鎮農田保護區面積6389.57公頃。永久基本農田和耕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城鎮發展區孔城鎮城鎮發展區面積420.08公頃。城鎮開發邊11、界圍合的范圍,是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鄉村發展區孔城鎮鄉村發展區面積7629.65公頃。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05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嚴守資源安全底線,科學利用自然資源l 耕地資源保護l 水資源保護與利用l 林地資源保護與利用5.1 耕地資源保護n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要求,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確保耕地保有量、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生態有提高。n 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引導新發展林果業上山上坡,鼓勵利用“四荒”資源,不與糧爭地。n 強化耕地用途管制,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12、農用地。5.2 水資源保護與利用n 現狀資源孔城鎮境內主要水系有孔城河、高橋河、白兔湖等等主要水域,根據孔城鎮國土利用現狀數據,鎮域陸地水域面積為2349.83公頃,由于落實市國空重大項目及鎮域本身發展占用,規劃后水域面積為2158.51公頃。n 保護措施1.不得進行影響水體生態功能、水質等的開發與利用;2.劃定水體保護范圍,禁止在水體保護范圍內實施下列行為:擅自采砂,填埋水體;傾倒垃圾、工業廢渣等廢棄物;其他破壞水體生態、景觀,影響水質的行為;3.加強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和管理,積極開展水環境整治工程,落實涉水工業環境監管,積極開展農業面源與畜禽污染防治。n 利用目標至2035年,從用水安全角度13、,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目標為100%。5.3 林地資源保護與利用n 現狀資源根據孔城鎮國土利用現狀數據,鎮域林地面積為2721.51公頃,中心城區林地多規劃為公園綠地,規劃后林地面積為2892.80公頃。根據桐城市“林地一張圖”數據,孔城鎮不涉及公益林。n 保護措施1.全面提升國土綠化水平,推進率水河沿岸防洪護岸工程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力度;2.全面提升林業質量效益,科學開展天然林經營,保育結合,更新改造和優化樹種,開展松材線蟲病枯死木清理除治。06國土空間整治與生態修復全域土地整治,生態保護修復l 國土綜合整治l 生態保護修復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n國土綜合整治:國土綜合整治以提高土14、地質量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為目標,采取行政、經濟、法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對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整改造,對土地資源重新分配。n生態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銜接桐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孔城鎮生態環境保護主要類型有水系、林地等綜合治理工程。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生態保護修復,助推鄉村振興。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空間綜合整治一覽表序號工程名稱重點任務建設時序1農用地整理統籌整理低效林地、草地2021-2035年2宅基地拆舊撤并類居民點農村宅基地拆遷2021-2015、35年3高標準農田建設對灌溉條件較好、地勢平坦的地區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2021-2035年4耕地找回項目對村域內養殖坑塘、廢棄耕地、閑置設施用地和荒草地復墾,找回耕地項目2021-2035年5農村宅基地整理農村宅基地復墾成耕地2021-2035年6鐵路施工臨時用地復墾村域東北側鐵路施工臨時用地進行復墾2021-2035年7宜耕后備資源開發對具有潛在農業利用價值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開發,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021-2035年8園林地整理提升林地景觀。2021-2035年9村莊建設用地復墾對村莊內部閑置、廢棄或低效使用的建設用地進行整治,16、恢復為耕地或其他農用地,以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2021-2035年10建設用地盤活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和農村閑置資產資源。2021-2035年11宅基地復墾撤并類居民點農村宅基地拆遷2021-2035年12補充耕地項目保證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下降2021-2035年13建設用地復墾將低效建設用地進行復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21-2035年序號工程名稱重點任務建設時序1陸地水域環境整治通過河道清淤、駁岸處理、生境重構等措施,恢復水域生態環境。對現有坑塘溝渠進行截污、治污,實施清淤疏浚,逐漸消除黑臭水體2021-2035年2河道生態修復2021-203517、年3河道整治2021-2035年4河流整治提升2021-2035年5魯王河、孔洪堰、李家堰等溝渠生態修復項目2021-2035年6東沖河、西沖河生態修復項目2021-2035年7水體整治修復2021-2035年8孔城鎮復東段小河流和蓮花河綜合治理工程2021-2035年9朱橋河河道治理項目2021-2035年10因子河河道治理項目2021-2035年11楊莊河整治項目2021-2035年12攔河塥整治項目2021-2035年13孔洪堰整治項目2021-2035年14河塘溝渠環境整治2021-2035年15坑塘生態修復2021-2035年16溝渠疏浚2021-2035年17坑塘整理2021-2018、35年18坑塘整治2021-2035年19林地整治提升對規劃保留的林地進行整治,提升林地景觀。2021-2035年20林地整治科學樹種選擇、增加林地景觀功能2021-2035年21低效林園草地修復提升林地景觀。2021-2035年22林地環境提升對現有林地及周邊環境進行適當改善,保持林地合理郁閉度及林地景觀2021-2035年生態修復重大工程一覽表07國土空間開發優化城鎮格局,健全支撐體系l 鎮村體系l 產業發展布局l 綜合交通規劃l 公共服務設施配套l 鎮村基礎設施配套l 鎮政府駐地規劃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孔城鎮鎮政府駐地紅廟、清水塘、長崗、南口、陷泥、王店、雙河、光明、砂崗、晴嵐、古井、19、姜范圩、鐵山、九年、躍進、復東、金地、桐溪、桐梓、鎮東7.1 鎮村體系自然村253個孔城鎮范圍內行政村分為城郊融合類(6個)、集聚提升類(13個)、特色保護類(3個)三個類型。以自然村(居民點)為單位,深化自然村村莊分類。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將村莊居民點劃分為提升型(174個)、穩定型(367個)、收縮型(51個)、撤并型(54個)。7.2 鎮村綜合交通規劃協同構建區域性內聯外暢的交通設施網絡,形成“兩橫五縱”的網絡式格局。兩橫:德上高速、G237國道。五縱:合安高速、合九鐵路、合安鐵路、G206國道、S231省道。G206德上高速合安高速G237S231合九鐵路合安鐵路7.3 鎮村公20、共服務設施規劃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構建“1+18”鎮-村兩級社區生活圈。一個城鎮綜合服務區:孔城鎮城鎮綜合服務區:承擔整個鎮域生產、生活、旅游集散等綜合服務功能。多個鄉村社區生活圈:中心村級設施涉及商業設施、行政管理及綜合服務、醫療衛生以及必要的教育設施。鄉鎮鄉村生活圈備注(設施公用)孔城鎮姜范圩鐵山村光明鐵山村、雙河村、古井村南口長崗村、王店村、九年村、清水塘村陷泥砂崗村、晴嵐村、躍進村桐溪金地村、晴嵐村金地復東村、清水塘村復東金地村、桐溪村鐵山姜范圩村、光明村、躍進晴嵐村、陷泥村雙河古井村、光明村長崗南口村、九年村清水塘九年村、金地村砂崗桐溪村、陷泥村古井光明村、雙河村21、九年南口村、清水塘村王店南口村晴嵐陷泥村、躍進村鎮東鐵山村、光明村7.3 鎮村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孔城鎮公共服務設施應按照鄉集鎮層級社區生活圈服務要素配置建議以及安慶市村莊規劃編制規程(試行)中的“村莊配建設施配置一覽表”進行標準配套。7.4 鎮村基礎設施規劃給水設施規劃:根據桐城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專項規劃(2021-2035年),規劃孔城鎮水源為牯牛背水庫和引江濟淮工程,由桐城市三水廠供水,規劃三水廠供水能力為10萬m/d。規劃2035 年,實現全域供水普及率達100%。完善孔城鎮市政設施體系,預留市政設施空間。排水設施規劃:規劃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規劃指標:近期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以上,22、遠期污水處理率達到98%以上。污水設施規劃:城鎮采取集中處理模式,農村因地制宜選擇集中處理、分散處理或者納入城鎮處理的模式,污水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加快城鎮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污水最終排放至桐城市污水處理廠。鎮區周邊農村聚居點污水納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其余農村聚居點污水采取小型生態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散戶采用化糞池、穩定塘、人工濕地、土壤滲濾等簡單處理模式。鎮域給排水工程規劃污水提升泵站7.4 鎮村基礎設施規劃完善孔城鎮市政設施體系,預留市政設施空間。鎮域電力工程規劃電源規劃:結合桐城市國土空間電網專項規劃(2021-2035年),規劃保留現狀鎮區110kv變電站,規劃一處110kv變電站23、(高橋變)和兩處220kv變電站(城東變、桐城東牽引站)。7.4 鎮村基礎設施規劃完善孔城鎮市政設施體系,預留市政設施空間。鎮域通信工程規劃通信設施規劃:電信線路由桐縱路與中心大道接入鎮區內,再引至相應的電信電纜交接箱。依托桐城市中心城區郵政局,承擔全鎮的郵政業務,包括電報、信件、包裹、儲蓄等,并在各個基層社區服務中心處加設郵政服務網點,服務整個社區。規劃指標:鎮政府駐地的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90部/百人;村莊的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80部/百人;鎮政府駐地的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30部/百人;村莊的固定電話普及率達到20部/百人;鎮政府駐地的寬帶入戶率達到90%;村莊的寬帶入戶率達到80%。7.4 鎮24、村基礎設施規劃完善孔城鎮市政設施體系,預留市政設施空間。鎮域環衛工程規劃垃圾處理模式: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模式。垃圾處理設施:以行政村為單元結合中心村設置垃圾分揀站,以自然村為單位設置垃圾收集點,以戶為單元實現垃圾源頭分類。至2035年全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智慧監管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城鎮和農村集中居住區生活拉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7.5 鎮政府駐地規劃鎮政府駐地形成“一軸一帶、兩核六區”的空間格局。一軸:以“桐樅路”為孔城鎮區城鎮發展軸。一帶:以孔城河為廊道的城鎮景觀帶。兩25、核:綜合服務片區核心與旅游服務片區核心。以行政辦公與商業市場、文化科教為內核,包括周邊的鎮政府廣場、體育中心、文化科教中心用地等,形成整個鎮區的商業商貿、文化娛樂、休閑活動的中心。六區:孔城鎮工業集聚片區、新鎮拓展片區、老鎮提升片區、綜合服務片區、旅游產業片區、港口拓展片區08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n 加強黨的領導p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各26、領域各環節。p 實施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遇到重大戰略調整、重要目標變化等重大事項,及時按程序逐級請示報告,確保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n 強化規劃傳導p 落實市規劃落實上位規劃各項要求落實市規劃確定的職能定位、約束性指標、三區三線和重大基礎設施、生態廊道等空間布局。p 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傳導劃定詳細(村莊)規劃管控單元,通過控制圖則進行管控指引重點將發展指引、指標、邊界、用途、名錄等傳導至城鎮詳規單元和村莊管控單元。p 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應將鄉鎮行政區域內劃分為若干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分為城鎮單元和鄉村單元。打破單一,規模適度。打破單一行政村邊界,進行空間整合。緊密聯系,集中成片。易于集中連片產生規模效應的村莊劃分為一個單元。稟賦相似,資源整合。立足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強化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