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中壩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7158
2025-01-16
13頁
2.16MB
1、(2 202021 1-20352035)公示稿公示稿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中壩壩鎮人民政府鎮人民政府1.1 指導思想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著力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統籌安排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環境保護、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和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提升國土空間品2、質和利用效率,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促進中壩鎮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1.2 規劃原則規劃原則堅持底線管控,節約集約。堅持以人為本,優化配置。堅持全域統籌,綜合治理。弘揚傳承文化,彰顯特色。側重規劃實施,強化管控。規劃層次包括鎮域和鎮區兩個層級。鎮域:中壩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全部國土空間,總面積2108.32 公頃。鎮區:規劃城鎮開發邊界用地,面積27.10 公頃。近期:2025年遠期:2035年規劃范圍:規劃期限:1.3 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2.1 總體定位總體定位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特色生態果蔬產業基地武威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3、2.2 總體目標總體目標中中壩鎮國土壩鎮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格局為“一心兩軸”。空間規劃總體格局為“一心兩軸”。一軸為沿一軸為沿GG569569線線(XX403403)形成形成南北向南北向發展發展主軸主軸,另另一一軸沿軸沿S S316316,串聯居民點串聯居民點,適度集聚人口適度集聚人口、產業產業,帶動帶動全鎮全鎮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中壩鎮區中壩鎮區,是全域是全域政治政治、文化文化、商貿商貿、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對全鎮對全鎮發展發展起起領頭領頭作用作用。兩軸兩軸一心一心3.1 總體格局總體格局落實耕地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3.2 底線約束與空間管控底線約束與空間管控落實城4、鎮開發邊界落實城鎮開發邊界合理確定村莊建設邊界合理確定村莊建設邊界充足的耕地保有量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證,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嚴控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落實耕地保護目標1494.55公頃,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144.84公頃。城鎮開發邊界是一定時期內因城鎮發展需要,可以集中進行城鎮開發、以城鎮功能為主的區域邊界。城鎮開發邊界一經劃定,規劃期內原則上不得調整,因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等原因需調整的,報國土空間規劃原審批機關審批。至2035年,中壩鎮城鎮開發邊界面積不突破27.105、公頃。村莊建設必須按照法定村莊規劃實施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不得突破村莊建設邊界。結合全鎮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底線約束,挖掘存量、控制增量、優化布局,提高村莊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保障產業發展空間。至2035年,中壩鎮村莊建設用地規模不高于202.81公頃。3.3 規劃分區與管控規則規劃分區與管控規則生態控制區生態控制區 農田保護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城鎮發展區 鄉村發展區鄉村發展區將生態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之外,較為偏遠或工程地質條件不適宜城鎮、農業、農村發展的荒漠、荒地等區域劃定為生態控制區。全鎮生態控制區40.57公頃。將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劃定為農田保護區。總6、面積1144.84公頃。城鎮發展區含城鎮集中建設區、城鎮彈性發展區和特別用途區,分區外原則上不得進行城鎮集中建設,以防止城鎮蔓延、無序擴張和低效開發。中壩鎮城鎮開發邊界27.10公頃。鄉村發展區主要為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以外的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農業和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類配套設施用地,以及現狀和規劃的村莊建設用地。鄉村發展區24497.77公頃。下洼村中壩村 汪泉村花寨村高樓村頭溝村 上壩村4.1 村莊布局規劃村莊布局規劃城郊融合類村莊(7個)中壩鎮2020年總人口為18085人,規劃近期2025年總人口為18230人;規劃遠期2035年總人口為18523人。人口預測人口預測村7、莊類型村莊類型村莊建設指引村莊建設指引生態環境要素管控村莊公共空間引導村莊居民建筑指引村莊公用設施引導總體引導:遵循“順應肌理、協調自然、景村一體、和諧共融”方式建設。總體引導:采用增加村民健身設施、休息座椅、廊架、植物造景等方式,強化公共活動場地的功能復合性,并增加公共空間綠化。根據鄉村原有地域要素特征,主要包括整體風格特點、居民生活習慣、地形地貌特征、外部環境條件、傳統文化等,確定鄉村風貌。并結合村莊分類體系,對不同類鄉村居民點的建筑風格、色彩、綠化觀、建筑風格等要素,進行風貌建設引導。總 體 引 導:以“整潔有序、原生鄉土、舒適適宜、經濟實用”的方式進行建設,與當地建筑風貌相協調,使用當8、地建筑材料。在村莊配置幼兒園、文化室、衛生所、運動場、必要的商業服務設施。4.2 產業發展與產業發展與布局布局緊緊圍繞“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總體思路,堅持產業發展與設施完善并重,著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中壩鎮經濟社會發展效益,實現“產業全面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溫室產業規模打造商貿物流中心以中壩鎮日光溫室智慧產業園為基礎,發揮中壩鎮果蔬特色產業優勢,全鎮建成日光溫室,建成花寨村區級日光溫室精品示范園1處,引進福瑞、福泰、德爾10號、隴椒10號等蔬菜新品種,打造“隴上金大棚”蔬菜商標品牌,大力發展辣椒、番茄、黃瓜等蔬菜。依托電商平臺,帶動全鎮日光溫室9、訂單凈菜配送和小菜產業發展,提高日光溫室現代化裝備水平。沿區域發展核心,加強城鄉道路、停車場、倉儲物流與商品貿易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引導以金大棚蔬菜種苗合作社為龍頭的集種苗研發、培育和銷售為一體的優質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和輻射周邊農戶就業及以辣椒、番茄、黃瓜等蔬菜生產。汪泉村、高樓村、花寨村形成以制干辣椒、娃娃菜為主的高原夏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夯實了基礎。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實現品牌化引領,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5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按照統籌規劃、統一標準、分工協作、集中投入、連片推進的思路,大力推進中10、壩鎮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耕地質量、增強農田抗災減災能力。加強建后管護,確保國家藏糧于地戰略部署落地;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多措并舉不斷提升耕地質量。建立健全耕地修養生息制度,穩步實現用養結合、永續利用。至2035年,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推進農村低效建設用地整治以“空心村”和“閑置宅基地”整治為重點,結合全鎮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政策,考慮生存條件、生態環境、自然災害、人口流失等因素,對集中收縮騰退的土地,進行整理復墾,優先復墾為耕地,節余指標優先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至2035年,全鎮農村低效建設用地整治規模21.87公頃。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高11、農田林網綠化率,開展四旁綠化、村莊綠化、庭院綠化等增綠行動,鎮區規劃建設綠心、綠帶、綠廊等結構性綠地,加強城鎮村生態系統之間的連接。推進石羊河流域污染防治,在石羊河流域、金塔河區域,積極開展堤岸防護,坡面防護,溝道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增強農田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開展造林綠化與防護林建設因地制宜開展生態建設,利用宜林荒地荒灘、退化林等空間開展造林綠化。生態修復和荒山荒坡綠化以小灌木和草本植物為主,控制高揚程提灌綠化規模。積極推廣鄉土樹種草種,加強混交林建設,倡導低密度造林,節約綠化用水,實現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道路兩側及房前屋后綠化補栽樹,高樓村、頭溝村、中壩村、上壩村沿石羊河河道是造林綠化12、的重點區域。6 鎮區規劃鎮區規劃 優化用地布局至2035年,中壩鎮鎮區建設用地總面積27.10公頃。其中居住用地6.81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38公頃;商業服務業用地4.54公頃;工業用地0.37公頃,倉儲用地0.21公頃;交通運輸用地0.78公頃;公用設施用地0.72公頃;留白用地0.29公頃。本次規劃將主要改變現有居住設施布局分散現狀;改善居住設施建設質量;加強對規劃區范圍內農村住宅建設活動的引導。完善公服設施保留現狀中學與衛生院,新型社區配備農家書屋、文化廣場。道路交通道路結構:鎮區道路等級劃分為干路和支路兩級。規劃形成“一橫、一縱”的干路網結構。對外交通:鎮區主要對外交通道路為13、G569、S316。6 鎮區規劃鎮區規劃供水水源規劃:鎮區供水水源為上壩水廠。給水管網規劃:給水管網結合道路新建、擴建逐步進行,供水管網在主要道路下形成環狀,主干管管徑DN200,支管管徑DN100。排水污水處理站:鎮區社區污水由小型處理設施處理。處理后的污水應就地資源化再生利用。供電電源規劃:鎮區電力由10kV電力線從武威變110kV引出,至鎮區各用電單元。通信規劃配建電信所1座,電信信號接自涼州區中心城區電信局。按服務半徑800m左右設置電信接入點。燃氣鎮區社區通過車載運輸天然氣的方式實現管道供氣,鎮區其他居民用氣主要以瓶裝液化氣為主。供熱規劃近期熱源采用電鍋爐形式,規劃遠期應根據供熱經濟14、性,采用電鍋爐或燃氣鍋爐。環衛鎮區范圍布置垃圾收集點5處。派出所、政府、衛生院廁所對外開放,不新增公共廁所。完善基礎設施 綜合防災工程消防站:規劃結合行政辦公用地辦布置微型消防站1處。應急指揮中心:結合鎮政府建成防災救災指揮中心1座,負責全鎮救災時的統籌協調工作。應急避難場所:結合綠地、廣場建成應急避難場所,作為災時人員較長時間避難和進行集中救援的重要場所。近期建設重點近期建設重點 實施保障措施實施保障措施 嚴格規劃實施監管經依法批準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建設和管理的依據,必須嚴格執行,凡是違反規劃的行為都要嚴肅追究責任。鎮政府定期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規劃實施情況。按照“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15、方式,對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強化城鎮工作領導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城鎮工作格局。加大對國土空間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指導、協調和支持力度,定期研究相關工作。鄉鎮黨委、政府是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圍繞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確定中壩鎮發展的具體目標和任務,制定加強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的實施方案,明確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集中力量突破重點難點問題。積極實施生態建設制定并實施生態修復工作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的河流、濕地、植被,治理污染土地,恢復鎮域自然生態。7 規劃實施與保障措施規劃實施與保障措施(1)優化調整村莊用地結構布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美麗鄉村;(2)加快鎮域生態、農業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3)完善鎮區各類配套設施、道路網骨架;(4)鎮區人居環境整治;(5)完善文化、衛生、商貿等設施建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