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雅布賴工業集聚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7408
2025-01-20
25頁
20.10MB
1、 1 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雅布賴工業集聚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公示稿 2 一、總述一、總述(一)(一)規劃背景 規劃背景 2023年6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同意雅布賴工業集聚區納入阿拉善高新技術開發區騰格里技術產業園的批復,雅布賴工業集聚區正式納入阿拉善高新區統計目錄;2023年11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治區工業園區優化調整實施方案(內政辦發202373號)的通知,將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拆分,設立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類)、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二類),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單設管理機構,由現有孿井2、灘生態移民示范區管理。同時由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雅布賴工業集聚區。(二)(二)開發區概述 開發區概述 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分為騰格里片區和葡萄墩片區兩個片區,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 1377.62 公頃(約 13.78 平方公里),著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冶金三大主導產業,積極培育節能環保、新能源和生產性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及高載能等特色產業。雅布賴工業集聚區開發邊界東至東環路,西至經一路,北至緯一路,南至南環路以南約 180 米,總面積 156.09 公頃(約 3 1.56 平方公里),構建以精細化工為主導、新興材料和新能源為配套的綠色工業體系。二、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二、阿拉善3、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一)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2035年):年):即依據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是園區規劃期內城鎮開發建設的規模邊界,原則上不得突破邊界建設,開發區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1377.62公頃(約13.78平方公里),其中:葡萄墩片區東至葡經九路,南至嘉旺路,西至烏蘭街,北至嘉美路,規劃面積7.38平方公里;騰格里片區(北)東至慶經五路,南至慶緯四路,西至慶經三路,北至慶緯一路,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騰格里片區(南)東至騰經十二路,南至騰達路,西至騰經一路,北至騰緯四路以北,規劃面積為4.15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內全部為集中建設區,以編制完成的阿拉善4、左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為準。遠景規劃范圍(遠景規劃范圍(2050年):年):以園區開發邊界為基礎,從園區遠景發展考慮,兼顧園區實際管理邊界和園區空間布局的完整性等因素,將周邊更大范圍的適宜建設區域統一劃入園區管理而劃定的范圍。規劃園區總規模為46.28平方公里,主要包含三個部分:葡萄墩片區規劃面積為31.37平方公里;騰格里片區規劃面積為14.91平方公里。4 (二)(二)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 開發區總體規劃期限與阿拉善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規劃基期年2020年,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三)(三)規劃指標 規劃指標 按照符合上位國5、土空間規劃分解下達指標,不得突破約束性指標要求,規劃從空間底線、經濟總量、空間結構與效率、產業發展4方面構建包括建設用地總面積、工業總產值和常住人口規模等共23個指標的指標體系,其中約束性指標8項,預期性指標15項。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指標表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指標表 編號 指標項 規劃近期目標年2025 規劃目標年2035 指標屬性 1 用水總量(億立方米)0.2 約束性 2 建設用地總面積(公頃)1213.26 1377.62 約束性 3 城鄉建設用地面積(公頃)1213.26 1377.62 約束性 4 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面積(公頃)0 0 約束性 5 地下水水位(6、米)-預期性 6 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20 60 預期性 7 常住人口規模(萬人)1.00 1.24 預期性 8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3 85 預期性 9 人均城鎮建設用地面積(平方米)500 500 約束性 10 人均應急避難場所面積(平方米)16.4 16.4 預期性 11 道路網密度(千米/平方公里)3 4 約束性 12 公共交通站點300米半徑服務覆蓋率(%)50 80 預期性 13 GDP年均增長率(%)8 8 預期性 14 工業總產值(億元)100 400 預期性 5 15 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億元)70 330 預期性 16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噸標準煤/萬元7、)達到盟要求 達到盟要求 約束性 17 單位工業增加值水耗(立方米/萬元)自治區平均水平 自治區先進水平 約束性 18 單位投資強度(萬元/畝)80 200 預期性 19 單位產出強度(萬元/畝)80 250 預期性 20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天)-預期性 21 再生水回用率(%)70 80 預期性 22 固廢綜合利用率(%)80 90 預期性 23 稅收(億元)50 80 預期性(四)(四)總體格局 總體格局 規劃開發區形成“兩軸線,兩片區”的整體空間結構。“兩軸線”為嘉旺路發展軸、東湖大道發展軸。“兩片區”為葡萄墩片區、騰格里片區。(五)(五)產業空間布局 1、產業空間布局 1、葡萄墩片區 8、葡萄墩片區 葡萄墩片區位于開發區東部,東至葡經九路,南至嘉旺路,西至烏蘭街,北至嘉美路。葡萄墩片區是開發區重要的工業產業集中發展區,主要布臵化工、化工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五大產業。規劃布局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組團、非金屬新材料組團、高載能+綠電組團、節能環保組團和智算中心。2、2、騰格里片區 騰格里片區 騰格里片區位于開發區西部,北部區塊東至慶經五路,南至慶緯四路,西至慶經三路,北至慶緯一路,南部區塊,東至騰經十二路,南至 6 騰達路,西至騰經一路,北至騰緯四路以北。主要布臵化工產業和冶金產業。規劃布局金屬及非金屬新材料產業組團、精細化工組團、煤焦化一體化精細化工組團。東湖大道以9、西規劃建設生產性服務業組團,為騰格里片區提供小型公共服務和生產配套居住。規劃布局煤焦化一體化精細化工組團。(六)(六)用地布局規劃 用地布局規劃 本次規劃根據阿拉善左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明確城鎮開發邊界范圍。用地分類根據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2023年)進行劃分,主要布局在集中建設區,由留白用地、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八大類組成。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用地構成表(阿拉善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用地構成表(2035年)年)用地代碼用地代碼 用地名稱用地名稱 用地面積10、用地面積(hm(hm)占園區開發邊占園區開發邊界總用地比例界總用地比例(%)(%)一級類一級類 二級類二級類 0707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 11.06 11.06 0.80%0.80%0701 城鎮住宅用地 11.06 0.80%0.80%0808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4.60 4.60 0.33%0.33%08010801 機關團體用地 4.60 0.33%0.33%0909 商業服務業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 13.58 13.58 0.99%0.99%0901 商業用地 13.58 0.99%0.99%1010 工礦用地工礦用地 1095.17 1095.17 79.511、0%79.50%1001 工業用地 1095.17 79.50%79.50%1212 交通運輸用地交通運輸用地 156.18 156.18 11.34%11.34%1207 城鎮道路用地 156.18 11.34%11.34%1313 公用設施用地公用設施用地 44.12 44.12 3.20%3.20%1302 排水用地 31.26 2.27%2.27%1303 供電用地 2.00 0.15%0.15%1305 供熱用地 8.86 0.64%0.64%7 1310 消防用地 2.00 0.14%0.14%1414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50.54 50.54 3.67%3.612、7%1401 公園綠地 5.76 0.42%0.42%1402 防護綠地 44.79 3.25%3.25%1616 留白用地留白用地 2.372.37 0.17%0.17%園區總用地園區總用地 1377.62 1377.62 100.00%100.00%注:2035 年人口按 1.24 萬人計。(七)(七)綜合交通規劃 綜合交通規劃 規劃區內道路系統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級組成。以主干道、次干道為骨架,輔以支路,形成功能明確、等級合理的道路系統。主干路間距為15004000米,次干路間距為5001000米。開發區規劃道路總長約53.74km,路網密度為3.90公里/平方公里。規劃紅線寬度有313、6-80米;次干路規劃紅線寬度有24-30米;支路根據實際情況布設,支路道路寬度分為20米、14米。(八)(八)市政設施規劃 市政設施規劃 開發區結合生活水源地就近在騰格里片區建設生活水廠;規劃保留開發區嘉美路與賽漢大道交叉口東北角已建工業凈水廠一座,現狀設計規模為5.0萬m3/d。規劃保留騰格里片區現有污水處理廠,遠期(2035年)污水處理廠的規模為0.6萬m3/d,規劃用地規模為17公頃;規劃保留葡萄墩工業園區嘉旺路北側,烏蘭街和陶來街中部的現狀污水處理廠,遠期(2035年)污水處理廠的規模為0.5萬m3/d,規劃用地規模為14公頃。保留葡萄墩片區現有220KV變電站,變電站容量為2*1814、0MVA;保留現狀位于騰格里片區南面的110kv變電站,總容量為94.5MVA;在葡萄墩 8 片區南側規劃一處110kv變電站,規劃總容量為4*63MVA;保留并擴建現狀35KV變電站1座,遠期總容量為2*10MVA。規劃遠期(2035年)開發區固定電話容量為0.74萬門、交換機終期容量為0.93萬門、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為1.2萬部。葡萄墩片區由內蒙古萬代熱能有限公司進行供熱,供熱方式為蒸汽供熱,至規劃遠期(2035年)供熱能力須達到140 MW;騰格里片區由阿拉善盟盾安節能熱電有限公司進行供熱,供熱方式為蒸汽供熱,至規劃遠期(2035年)供熱能力須達到160 MW。(九)(九)安全生產規劃 安15、全生產規劃 化工集中區位于開發區城鎮開發邊界內,總面積為13.73平方公里。其中騰格里片區(北):東至慶經五路,南至慶緯四路,西至慶經三路,北至慶緯一路,規劃用地規模約為2.25平方公里;騰格里片區(南):東至騰經十二路,南至騰達路,西至東湖大道,北至騰緯四路以北,規劃用地規模約為4.15平方公里;葡萄墩片區:東至葡經九路,南至嘉旺路,西至烏蘭路,北至嘉美路,規劃用地規模約為7.33平方公里。規劃區的化工產業僅可布局在化工集中區內,適度發展煤化工及綜合利用、染料及中間體、醫藥農藥及中間體、氟硅化工、高端電子化學品等現代化工產業,禁止發展畜產品、食品、醫藥、進出口加工、商貿等產業。新建化工項目嚴16、格前臵審查審批、事中事后監管,鼓勵新建化工項目采用先進技術裝備,確保生產過程綠色、高效、安全和化工相關原輔材料、產品、副產物和工業“三廢”處臵規范。建立入園項目評估 9 制度,入園項目應符合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產業項目準入禁、限、控目錄(試行)以及其他產業政策和國家、自治區發展戰略有關要求。入園項目均應有安全設計。附圖列表:附圖列表:(1)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2)國土空間用地規劃圖(3)產業發展與布局規劃圖(4)綜合交通規劃圖(5)化工消防規劃圖 1 三、雅布賴工業集聚區三、雅布賴工業集聚區(一)(一)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規劃范圍(2035年):年):即依據上位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17、邊界,是集聚區規劃期內城鎮開發建設的規模邊界,原則上不得突破邊界建設,集聚區開發邊界東至東環路,西至經一路,北至緯一路,南至南環路以南約180米,總面積156.09公頃(約1.56平方公里)。遠景規劃范圍(遠景規劃范圍(2050年):年):以集聚區開發邊界為基礎,從集聚區遠景發展考慮,兼顧集聚區實際管理邊界和園區空間布局的完整性等因素,將周邊更大范圍的適宜建設區域統一劃入集聚區管理而劃定的范圍。規劃集聚區總規模為15.86平方公里,規劃范圍邊界如下:產業集聚北區東至東環路,西至西環路,北至北環路,南至南環路,規劃總用地規模13.88平方公里;產業集聚南區東至現狀內蒙古雅布賴興亞化工公司東邊界,18、西至現狀雅布賴化工有限公司西邊界,北至中泉子芒硝湖,南至化工路,規劃總用地規模1.98平方公里。(二)(二)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 開發區總體規劃期限與阿拉善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規劃基期年2020年,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2 (三)(三)規劃指標體系 規劃指標體系 按照符合上位國土空間規劃分解下達指標,不得突破約束性指標要求,規劃從空間底線、經濟總量、空間結構與效率、產業發展4方面構建包括建設用地總面積、工業總產值和常住人口規模等共23個指標的指標體系,其中約束性指標8項,預期性指標15項 雅布賴工業集聚區規劃指標表雅布賴工業集聚區規劃指標表 編號 指19、標項 規劃近期目標年2025 規劃目標年2035 指標屬性 1 用水總量(億立方米)0.02 0.02 約束性 2 建設用地總面積(公頃)128.03 156.09 約束性 3 城鄉建設用地面積(公頃)128.03 156.09 約束性 4 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面積(公頃)0 0 約束性 5 地下水水位(米)-預期性 6 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30 70 預期性 7 常住人口規模(萬人)0.48 0.56 預期性 8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8.30 81.13 預期性 9 人均城鎮建設用地面積(平方米)371.62 424.36 約束性 10 人均應急避難場所面積(平方米)2 3 預20、期性 11 道路網密度(千米/平方公里)2 3 約束性 12 公共交通站點300米半徑服務覆蓋率(%)50 80 預期性 13 GDP年均增長率(%)7 7 預期性 14 工業總產值(億元)10 50 預期性 15 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億元)8 35 預期性 16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噸標準煤/萬元)達到盟要求 達到盟要求 約束性 17 單位工業增加值水耗(立方米/萬元)自治區平均水平 自治區先進水平 約束性 18 單位投資強度(萬元/畝)80 200 預期性 19 單位產出強度(萬元/畝)80 200 預期性 20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天)-預期性 21 再生水回用率(%)70 80 預21、期性 22 固廢綜合利用率(%)80 90 預期性 23 稅收(億元)2 5 預期性 3 (四)(四)總體格局 總體格局 集聚區規劃形成“一軸線,兩片區”的整體空間結構。“一軸線”即經一路發展軸,“兩片區”即產業集聚北區、產業集聚南區。(五)(五)產業空間布局 產業空間布局 規劃將集聚區劃分成六個產業組團,分別為北區綜合產業組團、環保染料及中間體產業組團、化藥制劑及專用化學品產業組團、新興材料產業組團、發展備用產業組團和南區綜合產業組團。1、1、北區綜合產業組團 北區綜合產業組團 北區綜合產業組團位于產業集聚北區,重點發展基礎鹽硝化工產業、氟化工產業以及新能源產業。同時配建公用工程島,為其他板22、塊穩定提供各類原料、動力。2、2、環保染料及中間體產業組團 環保染料及中間體產業組團 環保染料及中間體產業組團位于產業集聚北區東南部,重點發展環保染料及中間體產業。3、3、化藥制劑及專用化學品產業組團 化藥制劑及專用化學品產業組團 化藥制劑及專用化學品產業組團位于產業集聚北區中部,重點發展化藥制劑及專用化學品產業。4、4、新興材料產業組團 新興材料產業組團 新興材料產業組團位于產業集聚北區北部,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電子信息材料產業、新能源材料產業、非金屬材料產業。4 5、5、發展備用產業組團 發展備用產業組團 發展備用產業組團位于產業集聚北區,主要為集聚區的發展備用地,作為產業用地靈活布局23、各類產業。6、6、南區綜合產業組團 南區綜合產業組團 南區綜合產業組團位于產業集聚南區,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新興材料和新能源產業。(六)(六)用地布局規劃 用地布局規劃 本次規劃根據阿拉善右旗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明確城鎮開發邊界范圍。開發邊界范圍內用地分類根據 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2023年)進行劃分,主要布局在集中建設區,由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四大類組成。集聚區用地構成表(集聚區用地構成表(2035年)年)用地代碼用地代碼 用地名稱用地名稱 用地面積用地面積(hm(hm)占集聚區用占集聚區用地比例地比例(%)(24、%)備注備注 一級類一級類 二級類二級類 三級類三級類 1010 工礦用地工礦用地 142.57 142.57 91.34 91.34 1001 工業用地 142.57 91.34 1212 交通設施用地交通設施用地 4.65 4.65 2.98 2.98 1207 城鎮道路用地 3.35 2.15 1208 交通場站用地 1.30 0.83 120803 社會停車場 1.30 0.83 1313 公用設施用地公用設施用地 5.16 5.16 3.31 3.31 1302 排水用地 4.16 2.67 1310 消防用地 1.00 0.64 1414 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3.25、71 3.71 2.38 2.38 1402 防護綠地 3.71 2.38 集聚區總用地集聚區總用地 156.09 156.09 100.00 100.00 5 (七)(七)綜合交通規劃 綜合交通規劃 規劃范圍內道路系統由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級組成。規劃以主干路、次干路為骨架,輔以支路,形成功能明確、等級合理的道路系統。集聚區規劃道路總長約45.5km,路網密度為2.87公里/平方公里。主干路規劃紅線寬度40米,次干路規劃紅線寬度為24-30米,支路是聯系各地塊的局部區域道路,根據實際情況布設,支路道路寬度分為16米。(八)(八)市政設施規劃 市政設施規劃 規劃遠期新建給水廠1座,位于集聚北26、區北環路與經二路交叉口東南角,規劃設計供水規模為1.0萬m3/d。保留現狀產業集聚北區現有污水處理廠,遠期(2035年)處理規模達到0.13萬m3/d,用地規模為4.16公頃。保留產業集聚南區現有污水處理設施,遠期(2035年)化工生產廢水處理規模達到0.02萬m3/d。保留并擴建現狀110kV中泉子變電站至2臺主變壓器,每臺變電容量為63MVA。規劃遠期(2035年)集聚區固定電話容量為0.11萬門,交換機終期容量為0.14萬門,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為0.53萬部。規劃遠期在化工路與省道212交叉口設臵一處燃氣調壓站。產業集聚北區由阿右旗溧星集中供熱有限公司進行供熱,產業集聚南區由循環流化床鍋爐供熱,為集聚區企業提供建筑采暖熱水與產業生產所需蒸汽。6 附圖列表:附圖列表:(1)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2)國土空間用地規劃圖(3)產業發展與布局規劃圖(4)綜合交通規劃圖(5)化工消防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