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環保設施安全管理培訓課件(74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8135
2025-02-08
74頁
14.45MB
1、目 錄1.簡單回顧VOCs2.環保設施安全管理策略3.活性炭吸附設施技術與安全4.VOCs回收設施技術與安全5.UV光解設施技術與安全6.脫硫脫硝設施技術與安全7.總結VOCs及固定源排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簡稱VOCsVOCsVOCs及固定源排放VOCs的危害呼吸系統嗅覺、呼吸道、肺部幾乎全部VOCs;惡臭類,有機硫化物,含氯有機化合物,含氮有機化合物等血液、神經系統、肝臟腎易患白血病,肝、腎功能衰竭醛類,烯,烷烴,苯系物,含氯有機化合物,有機鹵化物等感官系統刺激皮膚和眼睛醛類最為突2、出;有機硫化物,含氯有機化合物,含氮有機化合物等“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變苯系物最為突出,烯,含氯有機化合物,含氮有機化合物等對環境危害對人體危害導致復合型污染誘發灰霾形成產生光化學煙霧影響動植物生長污染室內空氣VOCs及固定源排放氣態污染物VOCsSO2NOx顆粒污染物PM大氣化學反應臭氧(O3)其他強氧化劑硫酸鹽(SO42-)硝酸鹽(NO3-)二次有機氣溶膠(SOA)二次氣溶膠煙煙霧霧灰灰霾霾酸酸雨雨對環境重大影響,霧霾產生的關鍵因素VOCs及固定源排放1、煉油和石化2、固定燃燒源3、溶劑使用裝置(工業源)4、民用源5、油品的儲、運、銷典型固定源VOCs及固定源排放輔助設施a鍋爐b冷卻3、塔等c廢水處理系統原油石油處理過程分離過程石油轉化過程各種中間產物原料儲運裝卸過程產品無組織VOCs排放有組織排放,工藝廢氣等和無組織逸散的VOCs排放產品儲運裝卸過程生產工藝排放1、煉油和石化VOCs及固定源排放鍋爐電廠鍋爐工業鍋爐民用爐具工業爐窯冶金工業建材工業2、固定燃燒源VOCs及固定源排放凈化設施風機排氣筒集氣系統VOCs有組織排放生產活動造成VOCs排放(噴涂、調配、印刷、清洗等生產活動)產品的殘留量很少廢棄物殘留VOCs無組織逸散循環再用VOCs的輸入(有機類原輔材料的使用)涂料、稀釋劑、油墨、潤版液、清洗劑、膠黏劑汽車制造工業涂裝包裝印刷半導體/電子設備制造人造板生產防水卷材生4、產醫藥生產橡膠制品生產3、溶劑使用裝置(工業源)VOCs及固定源排放汽修餐飲干洗醫院4、民用源VOCs及固定源排放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5、油品的儲、運、銷固定源VOCs主要治理技術工業源VOCs污染排放特征工業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VOCs種類多,性質差異大,需要不同的凈化技術進行治理;在大多數情況下,生產工藝尾氣中同時含有多種污染物,需要采用不同的凈化技術進行分級治理;不同的生產工藝所排放的工藝廢氣工況條件(溫度、濕度、顆粒物等)多樣,在進行凈化之前通常需要對工藝廢氣進行預處理。固定源VOCs主要治理技術工業源VOCs的排放控制方法使用低揮發性溶劑和粘膠原料,從源頭控制有機廢氣的排放源頭控制對每一5、個排放源進行收集,將無組織排放廢氣有組織化廢氣收集采取回收、銷毀等技術對廢氣進行處理(目前普遍使用的技術)末端治理固定源VOCs主要治理技術VOCs末端凈化技術回收技術銷毀技術吸 附 技 術吸收技術冷 凝 技 術膜分離技術催 化 氧化 技 術熱 力 焚 燒 技 術生物技術等離子體破壞技術光 催 化 技 術末端治理目 錄1.簡單回顧VOCs2.環保設施安全管理策略3.活性炭吸附設施技術與安全4.VOCs回收設施技術與安全5.UV光解設施技術與安全6.脫硫脫硝設施技術與安全7.總結廢氣處理設施的安全管理目標風險控制策略 1.設計依據符合國標及行業標準、環評、安全等行政許可手續合規。2.零事故的基礎6、始于合適的風險評估(例如HAZOP),然后才是風險分級和管控。3.環保廢氣處理系統需要被納入工藝安全管理,對系統可靠性、可用性進行管理。4.電氣防爆和選型要符合國家標準規范。5.環保廢氣處理設施改動前,須進行變更管理MOC和風險評估。6.廢氣處理設施的建設施工/改造/維護過程,須嚴格執行特殊作業票制度。零污染、零火災、零爆炸、零傷害廢氣處理設施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廢氣處理設施的安全風險分析危險與可操作分析 HAZOP目 錄1.簡單回顧VOCs2.環保設施安全管理策略3.活性炭吸附設施技術與安全4.VOCs回收設施技術與安全5.UV光解設施技術與安全6.脫硫脫硝設施技術與安全7.總結活性炭:常見的7、VOCs凈化吸附劑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種經特殊處理的炭,是將有機原料(果殼、煤、木材等)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以減少非碳成分(此過程稱為炭化),然后與氣體反應,表面被侵蝕,產生微孔發達的結構(此過程稱為活化)。由于活化的過程是一個微觀過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蝕是點狀侵蝕,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無數細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徑大多在250nm之間,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積,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積為5001500,活性炭吸附設施正是基于活性炭的這一特點。特點活性炭:常見的VOCs凈化吸附劑吸附濃縮的核心VOCs凈化常用吸附劑活性炭活性炭硅膠顆顆 粒粒 活活 性性 炭炭蜂蜂 窩窩 活8、活 性性 炭炭活 性 炭 纖 維 氈顆 粒 分 子 篩蜂 窩 分 子 篩顆 粒 硅 膠活性炭纖維 分子篩分子篩涂覆材料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活性炭吸附設備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活性炭吸附塔工作原理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活性炭吸附塔的優點: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設計階段應遵照的行業標準HJT 386-2007 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 工業廢氣吸附凈化裝置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設計階段應遵照的行業標準HJ 2026-2013 吸附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設計階段應遵照的行業標準HJ 2026-2013 吸附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設計階段應遵照9、的行業標準HJ 2026-2013 吸附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安全隱患分析活性炭吸附設施的常見火災風險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安全隱患分析由于活性炭吸附是放熱過程,有機物的吸附和氧化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在吸附過程中,熱移出的方式主要靠對流活性炭吸附后飽和,活性炭的氣孔被有機物液體堵住后就開始積聚熱量(對流不利)氣流無法帶走熱量,當碳床中的溫度達到燃點時,活性炭自燃,或點燃廢氣混合物,這是最容易導致火災的一個因素。對于某些種類成分復雜的化合物,或者不同種類的工藝廢氣集中收集經活性炭吸附,可能會發生不相容的化學反應放熱,升溫。活性炭箱的出口、廢氣洗滌塔出口的管線中的有機10、易燃物濃度持續升高,當濃度達到有機蒸汽爆炸下限 LEL,遇到上述兩類溫度帶來的點火源,發生氣體爆炸。活性炭吸附設施的常見火災風險從工藝上杜絕燃燒爆炸點火源:風機馬達等電器選型時,采用氣體防爆,按照0區防爆電器選型,消除了一切由設備熱表面或電器故障的點火源。從工藝上杜絕爆炸氛圍形成:兩個出口檢測可燃氣體的濃度超過LEL的25%時,通過連鎖裝置加大風機的進風量去稀釋混合廢氣中的可燃氣體濃度。針對環保處理系統工藝過程開展危害與可操作分析HAZOP,從系統風險評估上識別所有各類可能的工藝偏差情況,量化風險大小,并根據風險級別進行消除或降低。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危險源辨識和風險控制策略 環保廢氣處理系11、統需要被納入工藝安全管理新設計、用途變更、設備/儀表變更前,按照變更管理MOC,重新評估風險,實際變更前控制好風險。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活性炭吸附-脫附系統安全分析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活性碳吸附床發生自燃和著火分析活性碳吸附過程是放熱的:VOCs濃度過高。當氣流中含有特定的高濃度化合物時,活性碳吸附和氧化反應會釋放大量熱量,特別是活性碳床處理了含有含氧烴類有機化合物、酮類、醛類、部分有機酸(如丙酸、丁酸)和有機硫有機化物(硫醇)等;活性炭本身。吸附床溫度能夠達到自燃溫度,活性碳吸附可以釋放足夠的熱量達到其自燃并引燃整個碳床;活性碳吸附時燃點與活性碳品種及條件相關,活性碳燃點范圍在300-612、00;氣流速度過低。足夠的氣流將消散活性炭床吸附所產生的熱。活性炭床停止運行時就不再有氣流,當其它危險因素存在時就會引發火災。活性炭床本身導熱散熱很少,主要通過對流散熱。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事故案例1:XX年8月XX日上午,某公司RTO廢氣焚燒爐塑料PP材質廢氣緩沖罐(利舊,內有活性炭,未識別到變更風險)發生爆炸事故。爆炸導致緩沖罐整體被炸碎,RTO前端風管斷裂,部分碎片飛至周邊路面,沖擊波導致RTO冷卻塔塔體剝離脫落、堿洗塔堿液管路泄漏;所幸當時周邊沒有行人通過,未造成人員傷害。緩沖罐內殘余的活性炭已經充分吸附了廢氣被堵住,開始緩慢放熱直到溫度達到燃點引燃廢氣中易燃易爆的氣體。一、活性炭設13、施安全管理事故案例2:XX年7月XX日下午下班后,某公司2車間樓頂的活性炭吸附罐(廢氣預處理)發生著火。所幸發現及時,消防隊前來將大火撲滅。事故案例3:XX年7月XX日中午11點左右,某公司1車間樓頂活性炭吸附罐(廢氣預處理)發生著火。因發現及時,火勢在初期被撲滅。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案例分析結合事故發生時現場調查、生產情況、設備異常分析,這幾起活性炭吸附罐著火和爆炸直接原因:l氣溫較高的情況下,工況復雜的廢氣經過活性炭處理(吸附)過程中發熱(物理和化學)。l由于活性炭長時間未更換,灰分較高,床層散熱較差,不利于對流散熱,致使熱量在床層中積聚,在其中形成局部熱點,導致其溫度達到活性炭的自燃點14、或溫度達到了混合有機物氣體的閃點。l同時部分空氣進入廢氣中與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生。事故原因分析l事故均發生在夏季高溫,事故當日氣溫較高,太陽直射時間較長。白天平均氣溫達到了32以上。l著火的活性炭吸附罐中的活性炭長時間未更換,灰分雜質很多。l經過活性炭吸附罐的廢氣成分比較復雜。含有丙酮、乙酸乙酯、醇類、二氯甲烷、有機胺類以及酸性廢氣及堿性廢氣。l事故當天廢氣的濃度波動較大,均發生在低工況時,廢氣量減少,部分空氣直接進入了廢氣中。事故案例特征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活性炭設施火災預防及安全措施活性炭吸附過濾活性炭吸附過濾材料材料引起的火災引起的火災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借15、鑒LOPA,按照風險控制優先順序,列出各級保護層措施吸附劑選擇控制吸附時間惰性氣體保護化學反應風險評估電氣防爆設計靜電導出及防雷接地LEL監測連鎖保護應急反應與人員培訓抑爆和泄爆溫度監控、緊急降溫大修/停車期間安全保護措施設施運行狀態檢查管理活性炭設施火災預防及安全措施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涉活性炭吸附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證填報要求排污單位應根據廢氣活性炭吸附處理設施設計方案確定活性炭更換周期,并在排污許可證申領填報系統固體廢棄物污染物排放信息-申請排放信息模塊中,“固體廢物排放信息表”中“其他信息”對應廢活性炭填報處填報活性炭更換周期,并在附件中上傳廢氣活性炭吸附處理設施設計方案。涉活性炭吸附16、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證填報要求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涉活性炭吸附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證填報要求排污單位無廢氣處理設施設計方案或實際建設情況與設計方案不符時,參照以下公式計算活性炭更換周期,并在附件中上傳計算過程,計算中動態吸附量取值高于10%的應上傳含有動態吸附量取值依據的活性炭性能證明文件。T=ms(c10-6Qt)式中:T更換周期,天;m活性炭的用量,kg;s動態吸附量,%;(一般取值10%)c活性炭削減的VOCs濃度,mg/m3;Q風量,單位m3/h;t運行時間,單位h/d。活性炭更換周期計算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涉活性炭吸附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證填報要求計算周期示例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涉活17、性炭吸附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證填報要求根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關于印發的通知(環大氣201953號)及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實用手冊中的要求,排污單位應建立環境管理臺賬記錄制度,對吸附劑種類及填裝情況,一次性吸附劑更換時間和更換量,再生型吸附劑再生周期、更換情況,廢吸附劑儲存、處置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并妥善保存。環境管理臺賬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涉及活性炭吸附排污單位的環境管理臺賬要求一、活性炭設施安全管理涉活性炭吸附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證填報要求排污單位在填報執行報告年報時,應在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信息模塊,“廢氣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情況表”涉及活性炭吸附處理設施的信息填報中,填18、報設施運行時間、運行費用、去除效率和廢活性炭產生量等信息。涉活性炭吸附排污單位的執行報告填報要求目 錄1.簡單回顧VOCs2.環保設施安全管理策略3.活性炭吸附設施技術與安全4.VOCs回收設施技術與安全5.UV光解設施技術與安全6.脫硫脫硝設施技術與安全7.總結二、VOCs回收設施安全管理冷凝法原理冷凝法是通過冷凝廢氣中揮發性有機物將其轉化為液體而達到分離回收目的的方法。由于烴類物質在不同溫度條件下蒸汽壓是不同的,隨著溫度的降低,混合氣體中烴類物質達到了過飽和狀態,形成液體,進而達到回收揮發性有機物的目的。冷凝法特點冷凝法回收VOCs技術簡單,受外界溫度、壓力影響小,也不受液氣比的影響,回收19、效果穩定,可在常壓下直接冷凝,工作溫度皆低于VOCs各成分的閃點,安全性好;可以直接回收到有機液體,無二次污染。二、VOCs回收設施安全管理冷凝法的適用范圍處理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特別是組分單純的氣體;作為吸附凈化或燃燒的預處理,以減輕后續操作的負擔;處理含有大量水蒸氣的高溫氣體。在實踐中,一般要求VOCs濃度在0.5%以上時方采用冷凝法處理,其回收效率在50%-85%之間。二、VOCs回收設施安全管理典型冷凝回收法工藝二、VOCs回收設施安全管理冷凝裝置系統冷凝法的設備冷凝法所用的主要設備就是冷凝器,分為表面冷凝器和接觸冷凝器兩大類。冷凝裝置系統冷凝裝置系統按照冷凝溫度一般分為預冷、機械制冷20、液氮制冷等部分。預冷器運行溫度在混合氣各組分的凝固點以上,進入裝置的混合氣溫度降到4左右,可將大部分水除去,機械制冷可使大部分VOCs冷凝為液體而回收,若需要更低的冷溫度,可以再連接液氮制冷,這樣可使VOCs回收率達到99左右。二、VOCs回收設施安全管理制冷方法機械制冷液氮制冷膨脹制冷余熱制冷二、VOCs回收設施安全管理安全風險況設計缺乏統技術規范和考核標準;冷凝系統主要的機電設備配置不規范;采半封閉制冷壓縮機組裝裝置的安全防爆措施不規范;可燃有機廢氣冷凝后的易燃液體流經泵、儲罐、管道途中,可能遇到靜電累積。冷凝后有機物的泄漏。二、VOCs回收設施安全管理風險控制措施A.按規范嚴格設計和控21、制況。B.根據易燃液體的閃點、易燃蒸汽的LEL,對冷凝系統的電氣配置采用正確的防爆選型。C.對回收工藝過程的設備管線安裝靜電消除設施(跨接和接地),日常維護和檢查。D.對罐區、泵、管道沿線的泄漏檢測和預防。E.泄漏后的應急處理、圍堵措施。目 錄1.簡單回顧VOCs2.環保設施安全管理策略3.活性炭吸附設施技術與安全4.VOCs回收設施技術與安全5.UV光解設施技術與安全6.脫硫脫硝設施技術與安全7.總結UV光解設施UV光解是利用紫外線光束照射惡臭氣體,裂解惡臭氣體如氨、三甲胺、硫化氫、甲硫氫、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s類,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鍵,使呈游22、離狀態的污染物分子與臭氧氧化結合成小分子無害或低害的化合物,如CO2、H2O等。UV光解原理1.臭氧氧化2.活性氧氧化3.惡臭物質分子鍵斷裂UV光解特點1.24小時連續工作,運行穩定。2.能耗低,運行成本低。3.占地面積小適合緊湊和狹小的位置。4.無機械風險、無噪音,無需專人管理和日常維護,只需定期檢查。5.惡臭氣體無需進行預處理,工作環境溫度 -30 95,濕度 30%98%,.PH值在213 UV光解原理對于VOCs 的治理上,UV 光解只是將廢氣中VOCs 的分子鍵斷開,變為小分子的VOCs,并不能消除VOCs。UV光氧催化的原理利用UV 光與催化劑作用,將廢氣中的水份、氧氣裂解為強氧化23、劑,通過強氧化劑的作用,間接將廢氣中的VOCs 最終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也能夠進一步破壞臭氣分子結構,以達到消除臭味的效果。三、UV光解設施安全管理典型UV光解工藝三、UV光解設施安全管理事故案例:佛山市樂從鎮羅沙工業區一家具企業發生UV光解環保設備起火事故。經調查,起火原因為UV燈管發熱,點燃覆蓋在燈管上漆渣導致。近年來有機廢氣處理設施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部分有機廢氣處理設備存在著火、爆炸的風險,造成廠房燒毀、人員傷害等嚴重后果。三、UV光解設施安全管理UV設備設備固有局限:不可用于凈化易燃易爆或腐蝕性氣體。內置的光管紫外線光束對人的眼睛和皮膚均有傷害。主要風險紫外線燈管高溫炸裂,引燃24、設備內易燃易爆廢氣。設備帶電部分與設備內部易燃易爆廢氣接觸,引發火災爆炸。廢氣中漆渣過多。運營維護頻次過低,導致漆渣堆積。設施維護檢查時,人員未切斷電源或正確穿戴防護用品,灼傷人員皮膚眼睛。三、UV光解設施安全管理風險控制措施紫外線燈管采用耐高溫材料石英玻璃,防止高溫炸裂。強化有機廢氣前處理,做好氣渣分離。光氧催化反應室與設備控制電源連接部分應嚴格分離,任何帶電部分禁止與廢氣接觸,防止引燃引爆設備內部易燃易爆氣體。電路部分設置多重過壓保護、過電流保護、短路保護。即使瞬間漏電短路也不會引起燃燒爆炸。系統需做好防潮處理,避免直接與水噴淋塔相連,消除電氣隱患。需在UV設備主體管道進風端安裝阻火器或者25、防火閥。設施維護檢查時,嚴格執行LOTO斷電掛牌鎖定,人員正確穿戴防護鏡等防護用品。須做好設備的運維。應要安排專人負責UV光解箱的漆渣清理,加強廢氣輸送管道清理及噴淋廢水的更換頻次。對凈化裝置進行維護檢修、設施運行,做好相關運行維護記錄,記錄保存。目 錄1.簡單回顧VOCs2.環保設施安全管理策略3.活性炭吸附設施技術與安全4.VOCs回收設施技術與安全5.UV光解設施技術與安全6.脫硫脫硝設施技術與安全7.總結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典型脫硫脫硝工藝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脫硫脫硝設施主要單元,非常適合采用HAZOP進行風險分析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1、進氣單元主要風險及對策措施安全風險(26、后果事件)風險控制措施管道泄漏,廢氣散逸導致中毒和窒息;加強日常檢查;設置有毒氣體探測器氣體泄漏后應急人員應戴空氣呼吸器等防護用品;高溫燙傷設置警示標識;設置保溫層,隔離高溫煙氣;管道積灰管道架空敷設,不允許暗設和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物內。管道上設置控爆泄壓口;采用防爆電氣設備設施。靜電積聚管道應采用除靜電鋼質金屬材料制造,以避免靜電積聚。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2、SCR脫硝單元主要風險及對策措施安全風險(后果事件)風險控制措施氨氣逃逸,釋放到空氣中,引起中毒窒息危險監控進出口廢氣濃度,調控氨水或尿素噴入量將處理效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防止氨氣大量逃逸;監控尿素熱解區域溫度,確保尿素充分熱解27、;脫硝效率不足,導致廢氣中NOx釋放到空氣中根據廢氣進氣濃度,按設計比例調節氨水(尿素)的噴入量;監控催化劑的溫度,確保在設計溫度范圍內,以利于SCR反應充分進行;高溫燙傷設置警示標識;設置保溫層和防護措施,避免燙傷;噴槍堵塞,導致脫硝效率降低,廢氣中NOx釋放到空氣中;監控氨水(尿素)實際流量,及時清理噴嘴或更換噴槍;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3、儲氨罐/尿素罐單元主要風險及對策措施安全風險(后果事件)風險控制措施儲罐泄漏(可能小,但泄漏量大)罐區單獨設置,配備監控裝置、聯動滅火裝置;配備應急防護用品;管道泄漏(可能性大、但泄漏量小、容易被感知)對進料管道閥門等進行日常檢查及時維修,定期維護保28、養。SABA帶有小氣瓶的逃生呼吸包。爆炸火災設置導除靜電裝置;采用防爆電器;設置聯動滅滅火裝置;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4、除塵器單元主要風險及對策措施安全風險(后果事件)風險控制措施積灰堵塞,導致除塵效率降低集塵罩應按照設計要求選型。顆粒物導致靜電積聚風險管道應采用除靜電鋼質金屬材料制造,以避免靜電積聚。粉塵積聚,引起爆炸采用防爆電氣設備設施。卸灰過程中引起揚塵爆炸卸灰過程中關閉除塵器;使用防爆工具;設置鎖氣卸灰裝置;采取防止揚塵措施;灰斗中積灰過多,導致支架坍塌設置警戒容量,制定清灰制度,及時清理灰斗;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5、脫硫塔單元主要風險及對策措施安全風險(后果事件)風險控制措施29、噴頭堵塞,導致噴料管路超壓,脫硫塔處理效率降低,SO2從排氣筒逸出;設置聯動裝置,SO2超標及時聯動報警;塔體破損,導致有毒氣體泄漏、堿液泄漏;對塔體進行日常檢查,定期維護保養;設置圍堰防止泄漏液體擴散;除霧效率不足,導致堿性液滴隨氣流逸散按設計要求強化脫硫塔除霧能力脫硫效率不足,導致SO2廢氣散逸至空氣中監控廢氣處理效率,聯動調節漿料噴入量,確保脫硫塔凈化效率;有限空間需要維修時進入設備內應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未經許可就禁止入內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6、脫硫漿液單元主要風險及對策措施安全風險(后果事件)風險控制措施脫硫漿液管道泄漏,導致腐蝕、灼傷對進料管道閥門等進行日常檢查及時維修,定30、期維護保養;配備耐腐蝕的應急防護用品;加料裝置粉塵泄漏導致堿性揚塵;加料處設置吸塵裝置;為員工配備防塵口罩并督促員工規范使用管道腐蝕進料管道采用防腐材料;設置警示標識;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7、排氣單元主要風險及對策措施安全風險(后果事件)風險控制措施雷擊風險避雷設施風機故障使用變頻風扇,靜電接地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8、設備停運、拆除主要風險及對策措施安全風險(后果事件)風險控制措施檢修過程動火、拆除管道等可能發生火災事故特殊作業管控,動火、切割等涉及到火花及高溫的特殊作業,必須關閉附近吸風口支架坍塌安全施工管理(方案、檢查、承包商管理)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事故案例:2021年4月731、日9時47分許,安徽華塑電廠發生一起閃爆事故,造成6人死亡。事故直接原因:脫硫制漿區電石渣漿液泵回流管道漏漿后,作業人員在漿液儲罐頂部進行焊接作業,漿液儲罐罐體內長時間聚積的乙塊和一氧化碳混合氣體,遇到焊接作業時產生的金屬火花發生閃爆。脫硫漿液的工藝原料化學反應性風險:電石渣遇水釋放微量的乙炔和極微量的一氧化碳,這些易爆氣體長時間聚集在儲罐頂部。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事故案例事故間接原因事故場所危險因素辨識存在疏漏,動火作業不規范,審批流于形式,未按照規定對事故儲罐進行可燃氣體檢測。公司使用電石渣作為脫硫劑進行脫硫,對工藝和裝置的危險性及安全技術特性了解掌握不夠,對漿液制備存儲區存在的危險因32、素辨識存在疏漏。對外包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未有效協調管理。在進行安全現狀評價時,對脫硫漿液制備存儲區危險因素辨識存在疏漏,對該場所可能存在的爆炸風險未進行識別井提出防范措施建議。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該企業安全監管不到位。四、脫硫脫硝設施安全管理對同類脫硫脫硝裝置的企業事故教訓脫硫脫硝裝置不僅是單一環保設施,它更是電廠、煉鋼、水泥、建材等生產單元的一部分,應作為企業工藝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進行管理。工藝裝置的風險評價工具必須準確適用、而評價質量依賴于企業內部有經驗的各專業技術人員,僅依靠安全評價公司的預評價或現狀評價報告是遠遠不夠的。對廠區各個受限空間單元的具體危險源,要逐一進行危險辨識、風險分33、級、風險管控。對現場工藝裝置原料、處理設施入口多種廢氣進行化學反應試驗評價。電力、石化、化工等廠區塔、儲罐、橋架的維檢修都是屬于高風險作業,事故預防依賴于有效的機制,例如高風險施工方案要有完善的會簽、審查機制。大型企業對于相關方和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應納入企業內部安全管理范疇,采用同樣的標準,責任明確,培訓到位,監督到位,考核到位。目 錄1.簡單回顧VOCs2.環保設施安全管理策略3.活性炭吸附設施技術與安全4.VOCs回收設施技術與安全5.UV光解設施技術與安全6.脫硫脫硝設施技術與安全7.總結廢氣處理設施的安全管理目標風險控制策略 1.設計依據符合國標及行業標準、環評、安全等行政許可手續合規。2.零事故的基礎始于合適的風險評估(HAZOP),然后才是風險分級和管控。3.環保廢氣處理系統需要被納入工藝安全管理,對系統可靠性、可用性進行管理。4.電氣防爆和選型要符合國家標準規范。5.環保廢氣處理設施改動前,須進行變更管理MOC和風險評估。6.廢氣處理設施的建設施工/改造/維護過程,須嚴格執行特殊作業票制度。零污染、零火災、零爆炸、零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