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基礎設施項目隧道標準化建設指南(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8931
2025-02-14
20頁
2MB
1、1 1 1 基礎設施基礎設施項目隧道標準化項目隧道標準化建設建設指南指南總則總則 1.1 目的目的 為規范分公司基礎設施項目隧道標準化建設,展示企業標準化施工形象,加強安全、文明、環保、標準化施工管控,提質增效,切實提高分公司隧道施工管理水平。依據國務院、住建部、交通運輸部等工程建設主管部門頒布的相關的文件、標準、規范、規程、指南,以及行業內采取的成熟、先進的施工方法及管理辦法,特制訂本指南。1.21.2 編制依據編制依據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TGF-90 2015)2.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規程(Q/CR9604-2015)3.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一分冊工地建設(GB/T2、50326-2006)4.重慶市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試行)(渝交委路201285 號)5.湖北省高速公路標準化建設指南(湖北省交通運輸廳 2011 版)6.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管理手冊(中建股市字2015661)7.中建股份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圖集 8.項目創新應用展示圖冊(2017 版)9.基礎設施項目大臨設施建設指南 1.31.3 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適用于分公司所有基礎設施項目隧道施工涉及的洞內外各種施工設施、機械、設備的標準化建設。1.41.4 術語定義術語定義 1.4.1 洞內外設施 隧道通風設備、送風設備、供水設施、供電設施、污水排放設施、門禁系統及洞口場地標識標牌等。洞外其它設3、施建設標準詳見基礎設施項目大臨設施建設指南。1.4.2 隧道施工機械與設備 隧道內開挖機械、裝運渣機械、支護機械及二次襯砌施工輔助設備等。2 2 2 隧道洞隧道洞內內外設施標準化外設施標準化 2.12.1 通風設施通風設施 2.1.1 術語定義 通風設備是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完成通風工作的各項設施,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又稱為換氣。隧道施工中,用機械的方法向洞內送入足夠的新鮮空氣,同時把洞內不符合生產要求的污濁空氣排出,使洞內空氣滿足衛生、安全及生產需要。建筑施工過程中完成通風工作的各項設備,統稱通風設備。2.1.2 一般規定 1.隧道施工獨頭掘進長度超過 150m 時,應采用機械通風。其通風方4、式應根據隧道長度、斷面大小、施工方法、設備條件等綜合確定。當主風流的風量不能滿足隧道掘進要求時,應設置局部通風系統,并應盡量利用輔助坑道。2.隧道施工通風應能提供洞內各項作業所需要的最小風量。每人應供應新鮮空氣 3m/min,采用內燃機械作業時,供風量不宜小于 4.5m(min.KW)。全斷面開挖時風速不應小于 0.15m/s,導洞內不應小于0.25m/s,但均不應大于 6m/s。3.通風管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送風式的進風管口應設在洞外,宜在洞口里程 30m 以外。(2)集中排風管口應設在洞外,并應做成煙囪式。(3)通風管靠近開挖面的距離應根據開挖面大小確定,送風式通風管的送風口距開挖5、面不應大于 15m,排風式風管吸風口距開挖面不宜大于 5m。(4)采用混合通風方式時,當一組風機向前移動,另一組風機的管路應相應接長,并始終保持兩組管道相鄰端交錯 2030m。局部通風時,排風式風管的出風口應引入主風流循環的回風流中。(5)通風管的安裝應做到平順,接頭嚴密,每 100m 平均漏風率不得大于 2%,彎管半徑不小于風管直徑的 3 倍。(6)通風管應設置專人定期維護、修理,如有破損,必須及時修補或更換。當采用軟風管時,靠近風機部分,應采用加強型風管。(7)送風管宜采用軟管,排風管應采用硬管。4.通風機的功率、風管的直徑應根據隧道獨頭掘進長度、運輸方式、斷面大小和通風方式等計算確定。通6、風管應與風機配套,同一管路的直徑宜一致,對長、大隧道宜選用大直徑風管。當通風管較長,需要提高風壓時,可采用多臺通風機串聯;巷道式通風無大功率通風機時,亦可采用數臺通風機并聯。串聯與并聯的通風機應采用同一型號。3 5.通風機的安裝與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風機安裝應符合通風設計要求。洞內輔助風機應安裝在新鮮風流中。(2)通風機應裝有保險裝置,當發生故障時能自動停機。(3)通風機應有適當的備用量,宜為計算能力的 50%。(4)主風機應保持經常運轉,如需間歇時,因停止供風而受影響的工作面必須停止工作。2.1.3 現場布置 1.按照標準化要求,通風機支架采用型鋼加工,刷黃黑油油漆,通風機支架設置距7、洞口不小于 30m,通風機周圍不得堆放雜物,進風口設置鐵箅。通風機控制系統應裝保險裝置,發生故障自動停機。風機支架上懸掛風機操作規程、安全警示牌。現場實景見圖 2-1、圖 2-2。圖 2-1 隧道洞口通風機實景圖 圖 2-2 隧道洞口通風機實景圖 2.通風管設在電力線路另一側,每隔 10m 安裝膨脹螺栓上拴鋼絲繩,風管固定在鋼絲繩上。通風管外面被高強、低阻、阻燃的軟質“外套”所4 包裹。通風管直達作業面,二者距離不超過 15 米,確保洞內有足夠新鮮空氣,洞內有害氣體也通通被稀釋驅散。圖 2-3 隧道內通風管實景圖 2.2 2.2 高壓供風設施高壓供風設施 2.2.1 術語定義 為了滿足隧道施工8、風動機具的正常工作,要有足夠的風壓、風量供給各個風動機具,而壓縮空氣由空氣壓縮機通過供風管路供給風動機具。由空壓機及供風管路組成的系統簡稱高壓供風設施。2.2.2 一般規定 1.為風動機具提供動力的空壓機,其功率應能滿足最大同時用風量和風壓的要求。2.集中供風空壓機站應設在洞口附近,并靠近變壓器。獨頭掘進長度大于 1500m,宜采用移動式空壓機供風。空壓機站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應有防水、降溫和保溫設施;距離居民區較近時應有防噪聲、防振動措施。3.隧道工作面風壓應不小于 0.5MPa,高壓風管的直徑應根據最大送風量、風管長度、閘閥數量等條件計算確定,不宜小于 100mm。4.高壓供風管路的安裝9、和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路應敷設平順,接頭嚴密不漏風。(2)在洞外地段,管路長度大于 100m 和溫度變化較大時應安裝伸縮器,靠近空壓機 150m 以內,風管的法蘭盤接頭宜用石棉襯墊。(3)管路長度大于 1000m 時,應在最低處設置油水分離器,定時放出管中的積油和水。(4)洞內高壓風管應敷設在電纜、電線相對的一側,風管的前端至開挖面的距離宜保持在 30m 左右,并用分風器連接高壓軟風管,軟風管的長度不宜大于 50m。5 (5)各種閘閥在安裝前應拆開清洗,閥門應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6)高壓風管在安裝前應進行檢查,有裂紋、創傷、凹陷等現象時不得使用,管內不得保留有殘余物和其10、他臟物。(7)高壓風管使用中應有專人負責檢查、養護。(8)空壓機房要配有一定數量的滅火器。2.2.3 現場布置 高壓風管、水管及排水管安裝在通風管同側。三個管道穿上了紅白相間的“斑馬”服并貼上了各自的“名牌”,用醒目的顏色提醒施工人員的注意。空壓機站現場實景見圖 2-4,隧道內高壓風管實景見圖 2-5。圖 2-4 空壓機站實景圖 圖 2-5 隧道內高壓風管實景圖 6 2.3 2.3 供水設施供水設施 2.3.1 一般規定 1.隧道施工供水方案的選擇及設備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用水在使用前應經過水質鑒定,PH 值、氯化物含量、硫酸鹽含量、堿含量等應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要求。(2)水池的容11、量、供水量、水壓應能滿足工程集中用水的需要。(3)有高位自然水源時,可建水池蓄水利用;采用低位抽水時,抽水站水泵揚程應選取取水點與水池高差的 1.52 倍,并配有備用水泵。(4)水池和水管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采用防凍措施。(5)無條件建造高位水池的隧道,可采用增壓泵供水。(6)工作面水壓超過工作水壓時應采取措施減壓。2.隧道開挖工作面的水壓宜為 0.3Mpa,水管的直徑應根據最大供水量、管路長度、彎頭數量、閘閥等條件計算確定。3.高壓水管路的安裝和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管路敷設應平順、接頭嚴密,不漏水。(2)水管的總輸出管路上應安裝總閘閥;主管路上每隔 300500m 應分裝閘閥。(312、)洞內水管前端至開挖工作面的距離宜保持在 30m 左右,并用高壓軟管連接分水器,軟管長度不宜大于 50m。(4)洞內管路應敷設在電纜、電線相對的一側,不得妨礙運輸;與水溝同側時,不得影響排水。(5)水管在安裝前應進行檢查,有裂紋、創傷、凹陷等現象時不得使用,管內不得保留有殘余物和其他贓物。(6)管路使用中應有專人負責檢查、養護。2.3.2 現場布置 高位水池現場實景見圖 2-6,洞內高壓水管實景見圖 2-7。7 圖 2-6 高位水池現場實景 圖 2-7 隧道內高壓水管實景 2.4 2.4 供電設施供電設施 2.4.1 一般規定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備在 5 臺及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 50KW13、 及以上時,應編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組織設計。施工臨時用電的施工組織設計、建設及維護除應符合設計的有關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要求:(1)長隧道及特長隧道應考慮高、中壓進洞,以滿足施工需要。(2)隧道施工供電應采用 400/230V 三相五線供電系統;動力設備應采用三相 380V;照明電壓一般作業地段不宜大于 36V,成洞段和不作業地段可采用 220V,瓦斯地段不得超過 110V,手提作業燈為 1224V;選用的導線截面應使低壓線路末端要點電壓降不應大于 10%;36V 及 24V 線不得大于 5%;高壓分線部位應設明顯危險警告標志;所有配電箱和開關應全部進行責任人和用途標識。(3)洞外變電站應設置14、防雷擊和防風裝置,且宜設在靠近負荷集中地點8 和設在電源來線一側;當變電站電源線需跨越施工地區時,其最低點距人行道和運輸線路的最小高度應滿足:電壓 35KV 時 7.5m,電壓 610KV時 6.5m,電壓 400V 時 6m;變壓器容量應按電氣設備總用量確定,當單臺電動設備容量超過變壓器容量 l/3 時,宜適當增加啟動附加容量。洞外變電站現場實景見圖 2-8。圖 2-8 洞外變電站現場實景(4)洞內變電站應設置在干燥的緊急停車帶或不使用的橫通道內,變壓器與周圍及上下洞壁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 300mm,同時應按規定設置燈光、輪廓標等安全防護設施;洞內高壓變電站之間的距離宜為 1000m,由變15、電站分別向相反兩方向供電,每一方供電距離宜采用 500m;洞內高壓變電站應采用井下高壓配電裝置或相同電壓等級的油開關柜,不應使用跌落式熔斷器,應有防塵措施。(5)成洞地段固定的電線路,應采用絕緣良好的膠皮線架設;施工地段的臨時電線路應采用橡套電纜;瓦斯地段的輸電線必須使用密封電纜,不得使用皮線;涌水隧道的電動排水設備應采用雙回路輸電,并有可靠的切換裝置;動力干線上每一分支線,必須裝設開關及保險裝置;嚴禁在動力線路上加掛照明設施。(6)照明和動力線路安裝在同一側時,必須分層架設。電線懸掛高度應滿足:110V 以下電線離地面距離不應小于 2m,400V 時應大于 2.5m,610kV 時不應小于 16、3.5m。供電線路架設一般要求高壓在上、低壓在下,干線在上、支線在下,動力線在上、照明線在下。2.4.2 現場布置 1.電力線路采用 220/380V 三相五線系統,供電線路設置在上,照明線路設置在下,電線間距 150mm。2.為了避免施工人員觸電,電力線路采用膠皮絕緣導線,每隔 15m 用橫擔和絕緣子固定。設置在隧道二襯邊墻上,高度不小于 2.5m。隧道內電力線路實景見圖 2-9、圖 2-10。9 圖 2-9 隧道內電力線路實景圖 圖 2-10 隧道內電力線路布置圖 2.5 2.5 施工照明施工照明 2.5.1 一般規定 1.隧道施工作業地段應有足夠照明,采用普通光源照明時,其照度應符合表 17、2-1 的要求;不安全因素較大的地段應加大光照度。表 2-1 隧道施工照明要求 2.作業地段采用普通光源照明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必須使用安全變壓器,其容量不宜過大,輸入電壓 220V,輸出電壓分別為:36V、32V、24V、12V,輸出端不應高出額定電壓 105%。(2)滲漏水、滴水地段應用膠皮電纜,開挖工作面附近應用防水燈頭。(3)曲線地段和洞室拐彎處應增加照明。3.洞內每隔 50100m 應設置應急照明燈。4.成洞地段應盡量采用節能新光源。2.5.2 洞內施工照明現場實景 洞內施工照明現場實景見圖 2-11。施工作業地段 最小光照度(lx)開挖工作面 50 其他作業地段 30 運輸通道18、 15 成洞地段 10 10 圖 2-11 洞內施工照明現場實景 2.6 2.6 污水排放設施污水排放設施 2.6.1 一般規定 隧道內、外的施工廢水的排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隧道內、外的施工廢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溝、河流及農田內,應排在隧道洞口已按設計做好的污水處理池內。(2)隧道內、外的施工廢水經污水處理池處理后,經檢測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或當地有關部門環保要求后方可排入河溝、河流及農田內。2.6.2 現場布置 根據隧道內污水流量確定沉淀池的大小,沉淀池一般設置在隧道洞口附近,其四周需設防護。洞外污水沉淀池現場實景見圖 2-12。圖 2-12 洞外污水沉淀池實景圖 2.7 2.7 洞口場地建19、設洞口場地建設 11 洞口場地建設包括洞口值班室、視頻監控室、門禁系統及標識標牌等。(1)隧道口值班室,距離洞口大于 20m,面積 15,室內凈高 2.5m,設有值班人員與負責人員,管理進出車輛與人員。值班人員執行三班倒的作息制度,同時還執行門禁功能,洞內施工人員必須通過登記的電子芯片,在 LED 屏幕上公示才能入洞,嚴格把控出入洞人員,并顯示人員定位動態信息。(2)洞門邊仰坡設鋼管防護欄桿,防護欄桿離邊仰坡開挖線距離不小于1000mm。采用植被防護,起到水土保持和綠化美觀的作用。(3)視頻可視系統應具有進行實時存儲、回放、檢索、查詢功能。隧道內外廣布的監控攝像頭,時時關注洞內外施工情況,為隧20、道安全施工保駕護航。(4)使用 VR 技術進行施工及安全的模擬體驗:對新進場勞務人員通過模擬現場危險源進行體驗,提高安全意識,減少安全事故。洞口場地建設現場實景見圖 2-13圖 2-16。圖 2-13 洞口場地建設現場實景 圖 2-14 洞口門禁系統實景圖 圖 2-15 隧道視頻監控室實景圖 12 圖 2-16 安全培訓室、VR 安全體驗館現場實景 3 3 隧道隧道施工機械與設備標準化施工機械與設備標準化 3.1 3.1 一般規定一般規定 1.隧道施工機械選型配套應堅持“技術先進、減少污染、合理配套”的原則,應根據隧道長度、斷面大小、輔助坑道設置、地質條件、施工方法、工期要求,同時考慮操作者勞21、動安全、勞動強度和勞動條件的改善,減少作業場所環境的污染等因素綜合配置,施工機械配置應注重科學發揮機械的總體效率。2.隧道施工按有軌、無軌兩種運輸模式分別配置,組成開挖、裝運、初期支護、防排水、襯砌、輔助作業等機械化作業線。3.隧道施工機械應盡量選擇電動、風動、液壓傳動機械,減少內燃機械。4.施工機械配置的生產能力應大于均衡施工能力,均衡生產能力應大于施工進度指標要求。5.混凝土拌和設備、運輸設備、混凝土噴射機、混凝土輸送泵、通風機、抽水機等應考慮有余量。6.機械的安裝、使用、管理、維修和保養,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保證機械使用安全、正常運轉、防止發生機械事故。7.長、大隧道和特長隧道現場應設置22、維修加工車間,配置專業維修隊伍,配備相應的修理加工設備,儲備一定數量的零部件和原材料。8.應優先選擇排污達標、噪聲小的機械;洞內使用柴油內燃機械應加設消煙凈化裝置或滲入柴油凈化添加劑,并加強通風;洞內不得使用汽油內燃機械。9.瓦斯隧道施工機械的配置應符合現行相關規定。高瓦斯和瓦斯突出隧道,必須采用安全防爆型的施工機械,并有明顯的標志。10.在靠近居民區施工時,各種機械設備的噪聲應盡量符合建筑施工場13 界噪聲限值(GB12523-90)的要求;污水和有害氣體的排放,應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等有關規定。11.隧道施工機械設備的管23、理、維修和操作人員應進行專門培訓,特種機械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3.2 隧道開挖作業 3.2.1 鉆爆作業 1.巖石隧道開挖作業主要采用液壓鑿巖臺車、風動鑿巖機等鉆孔機械。2.鉆眼機械按現場情況和施工方法進行選型:(1)全斷面開挖:鉆眼宜用液壓鑿巖臺車或臺架配合風動鑿巖機。單線隧道鉆眼可采用門架式鑿巖臺車或臺架配合風動鑿巖機,中長和短隧道可采用多功能臺架配合風動鑿巖機鉆眼。清底及開挖仰拱用反鏟挖掘機。(2)臺階法開挖:上部宜采用風動鑿巖機鉆眼,下部視現場情況選用液壓鑿巖臺車或臺架配合風動鑿巖機開挖。(3)分部開挖視現場情況選用鉆孔機械。(4)平行導坑和橫洞斷面較小時,宜用風動鑿巖機鉆孔;斷面較大24、時,宜選用液壓鑿巖臺車鉆孔;斜井、豎井的鉆孔應以風動鑿巖機為主。3.炮眼裝藥作業可采用自動裝藥和自動堵塞機具。3.2.2 土質隧道開挖作業 1.一般土質隧道采用挖掘機開挖,機械開挖應預留約 30cm(黃土隧道拱腳、墻腳預留 6070cm)的整修層,用人工風鎬或銑挖機整修到隧道開挖輪廓線。硬土、風化巖、漂石等可采用爆破或液壓破碎錘進行松動。2.淺埋、軟巖隧道、地表有民宅等建(構)筑物時,可優先采用單臂掘進機開挖拱部;也可利用挖掘機換裝銑挖頭沿拱部輪廓線銑挖隔震槽,以控制超欠挖及爆破振動時對地表建(構)筑物的影響。3.2.3 隧道開挖現場實景 1.硬巖地段大全斷面隧道開挖主要采用液壓鑿巖臺車和臺架25、配合風動鑿巖機等鉆孔機械。全斷面開挖三臂鑿巖臺車施工見圖 3-1,全斷面開挖多功能作業臺架施工見圖 3-2。2.級硬巖隧道采用全斷面法開挖,隧道爆破通風后先用機械找頂,然后專人指揮工人找頂。隧道開挖起爆前所有人員撤離掌子面距離不得小于 500m。因巖制宜,選擇最合適的洞身開挖方法,既能加快挖掘效率,也能提高安全系數。14 圖 3-1 全斷面開挖三臂鑿巖臺車鉆眼實景圖 圖 3-2 全斷面開挖多功能作業臺架現場實景圖 3.3 裝渣運輸作業 1.裝渣與運輸機械選型應遵循挖、裝、運機械能力協調配套的原則,其運輸機械配置能力不應小于挖裝能力的 1.2 倍。2.為減少隧道內的污染氣體排放濃度,改善洞內空氣26、質量,雙線隧道獨頭掘進長度在 3000m 以上時宜采用有軌運輸;單線隧道獨頭掘進長度在1500m 以上時宜采用有軌運輸。裝運作業可采用輪式(或履帶式)裝載機和軌道運輸組成的混合裝運模式。3.全斷面開挖裝渣應采用大斗容量的鏟裝機、挖裝機或裝載機;臺階法施工的上部宜采用長臂挖掘機扒渣,下部采用鏟裝機、挖裝機或裝載機、挖掘機裝渣。4.斜井運輸提升設備及輔助設施應根據斜井斷面大小、斜井坡度等條件合理配置。5.車輛在洞內行駛時,必須鳴笛或按喇叭,并注意瞭望。嚴禁非專職人員開車、調車。嚴禁在行駛中進行摘掛作業。15 6.無軌運輸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1)運輸道路應鋪設路面,洞內與仰拱填充、底板混凝土施工想27、結合,并做好排水及路面的維修工作。(2)單線隧道采用無軌運輸時,每間隔 150300m 應設一處會車段。無軌運輸,側翻式裝載機裝渣、自卸汽車運輸現場場景見圖 3-3。圖 3-3 洞內裝渣運輸場景 3.4 支護作業 3.4.1 一般規定 1.支護作業采用的主要機械設備有:錨桿臺車、錨桿鉆機、液壓鑿巖臺車、氣腿式風動鑿巖機、混凝土噴射機、噴射臺車和噴射機械手、管棚鉆機、工程鉆機或地質鉆機、注漿泵和制漿設備。2.噴混凝土宜采用濕噴工藝。大斷面、特長隧道噴混凝土宜選用生產能力高、集裝料、拌和和自動噴射于一體的噴射三聯機或噴射混凝土機組。3.噴混凝土料應采用自動計量的強制式混凝土拌和機或拌和站拌和;運輸28、采用輪胎式或軌行式混凝土拌和運輸車。4.錨桿鉆孔機械根據現場情況選用錨桿臺車、錨桿鉆機、液壓鑿巖臺車或氣動鑿巖機。5.超前大管棚施工在成孔困難地段應優先選用集鉆孔、跟管、注漿三位一體的多功能鉆機;能成孔地段,可采用管棚鉆機、地質鉆機和工程鉆機等鉆孔機械。超前小導管施工宜采用氣腿式鑿巖機頂管,也可用鑿巖臺車、導軌式鑿巖機施工。6.大管棚、小導管均應配備相應的注漿設備和快速接頭。7.鋼架加工應配置專用彎曲或成型加工設備,鋼架安裝舉升,可采用有固定夾頭的挖掘機,大斷面鋼架架設時宜采用專用架設設備。16 8.深孔預注漿作業,應優先采用兼備鉆孔、跟管、注漿功能的并有孔口止水裝置的多功能鉆機和相應的注漿設29、備,應具有高壓力、大流量,且壓力、流量可調式注漿泵,以滿足注漿工藝和保證注漿質量的要求。3.4.2 現場實景 1.拱架安裝采用多功能作業臺架配合人工安裝。拱架安裝場景見圖 3-4。圖 3-4 隧道拱架安裝場景 2.隧道噴射砼宜選用機械臂噴射,與人工操作噴射砼相比,機械臂噴射效率高、效果好,作業環境好,又保障了施工人員的安全。圖 3-5 初支濕噴砼現場實景圖 3.5 防排水作業 3.5.1 一般規定 1.防排水作業宜采用軌行式專用作業臺架,臺架上應配備隧道凈空檢查的裝置、防水板弧形支撐桿、壓縮空氣接口,以及風鎬、電焊機、沖擊17 鉆(或射釘槍)、爬焊機、熱風焊機等機具。2.防水板焊接應采用調溫、30、調速式自動爬行焊接機,局部處理采用熱塑焊槍焊接。有條件時防水板鋪設宜采用臺架式自動鋪設機。3.5.2 現場實景 1.防水板施工,通過紅外線定位、半自動鋪掛臺車機械鋪掛、超聲波固定焊接、爬焊機搭焊接、縱環向止水帶定位卡具等系列工裝的運用,提升隧道襯砌防排水施工質量和防排水效果,避免出現滲漏水現象。圖3-5超聲波焊接機固定防水板 圖3-6 縱向止水帶定位卡具 2.防水板熱熔墊圈通過激光投射光斑精確定位,實現快速安裝規范施工。圖 3-7 熱熔墊圈紅外線定位圖 圖 3-8 紅外線定位 圖 3-9 防水板鋪設效果圖 18 3.6 襯砌作業 3.6.1 一般規定 1.混凝土襯砌作業必須采用自動計量的混凝土31、拌和站、混凝土拌和運輸車、混凝土輸送泵及拱墻整體式鋼模板臺車等機械設備。2.混凝土拌和站的生產能力應根據施工高峰期作業面數量、運距、混凝土需求量等因素確定,應選用強制式拌和方式。自動計量裝置應滿足混凝土配合比計量精度要求。3.混凝土運輸應采用輪胎式或軌行式混凝土拌和運輸車。4.仰拱澆筑宜采用防干擾仰拱作業棧橋。3.6.2 現場實景 1.仰拱輕便模板與分層澆筑施工技術:采用輕便的曲面腹模,與仰拱端頭模板連接,形成成套仰拱模板體系,實現仰拱與仰拱填充分層澆筑,確保仰拱結構尺寸,提升施工質量。圖 3-10 仰拱端模安裝環向止水帶 圖 3-11 仰拱端模安裝完畢實景 2.襯砌邊墻滑槽逐窗入模澆筑技術:32、通過主料斗、分流槽、三通分流槽、分流串筒、入窗分流槽結合的方式,簡單操作,抽插閥門,控制混凝土流向各級工作窗口,實現混凝土逐窗均勻入模,有效解決隧道襯砌邊墻混凝土不密實、混凝土強度不足、隧道外觀出現“人”字坡、冷縫等質量問題。圖 3-12 二襯臺車實景 圖 3-13 主滑槽施工平臺 19 圖 3-14 二襯分流串筒操作平臺 圖 3-15 高強噴霧機養護二襯 3.拱頂帶模注漿施工技術:通過在襯砌臺車頂部開孔,然后在拱頂設置RPC 注漿管,等襯砌沖頂結束后,采用注漿一體機帶模高壓注入微膨脹砂漿,治理拱頂脫空,保障隧道襯砌厚度,預防隧道襯拱頂脫空,避免后期鐵路運營出現隧道拱頂掉塊,影響運營安全。圖 3-17 二襯成型效果圖 圖 3-16 帶模安裝注漿管套件 4.水溝電纜槽快速施工技術:采用軌行式液壓水溝電纜槽臺車,通過機械化、自動化手段,實現水溝電纜槽的快速施工,保障線形、標高和尺寸,極大地提高了鋪板質量。圖 3-18 水溝電纜槽臺車 圖 3-19 電纜槽成型效果實景 4.移動式仰拱棧橋標準化施工技術:采用型鋼骨架,長度 9 到 12 米,寬度 6 米多,可供大型裝載、挖機、出渣車進出。(Ps:限重 60 噸,限速20 5 公里/小時。)圖 3-20 移動式仰拱棧橋 4 4 附則附則 本指南自印發之日起執行,由分公司基礎設施部負責解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2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2-07-01
10份
運營管理
上傳時間:2021-01-29
29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