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樓縣龍交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9202
2025-02-18
30頁
12.17MB
1、公眾征求意見稿龍交鄉人民政府2024年12月前言本次規劃是對石樓縣龍交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做出總體安排,是指導龍交鄉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是編制詳細規劃、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度落實石樓縣“十四五”發展目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密銜接石樓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以統籌安全與發展為基礎,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改善生態環境,落實空間用途管制,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高水平推進龍交鄉現代化2、發展打下堅實基礎。PREFACEPREFACE01 規劃總則02 規劃定位與目標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4 全域空間布局05 鄉政府駐地規劃06 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07 支撐體系08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目 錄CONTENTS01規劃總則1.1 規劃原則1.2 規劃范圍1.3 規劃期限01 規劃總則 底線約束 綠色發展 承接傳導 細化落實 以人為本 品質提升 因地制宜 特色發展 公眾參與 開放共享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重要控制線,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城鄉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結合龍交鄉發展實際,嚴格落實上位規劃強制性內3、容精確傳導落位,明確對詳細規劃的傳導要求,實現全域覆蓋,自然資源全要素管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處理好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實現城鄉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立足資源稟賦、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突出地域特點,創新開發和保護方式,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營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魅力空間。秉持人人都是規劃者的理念,加強部門協同和公眾參與,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實現共商共治,使規劃成果充分體現民生民意。1.1 規劃原則01 規劃總則1.2 規劃范圍 本規劃范圍為龍交鄉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括石家塔村、甘4、河村、龍交村、寨子上村、王家溝村、德義河村和君莊村7個行政村。1.3 規劃期限規劃基期年2020年近期年為2025年目標年為2035年龍交鄉鄉政府駐地面積:14.13公頃龍交鄉鄉域面積為:15960.92公頃02規劃定位與目標2.1 規劃定位2.2 規劃目標02 規劃定位與目標20252025年年國土空間格局不斷優化,生態、農業、鄉村空間關系更加協調,產業空間不斷集聚,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石樓縣東部生態屏障傳統古村落生態旅游小鎮特色農產品產業小鎮20352035年年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空間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升。20502050年年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5、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形成完善成熟的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美麗龍交鄉愿景。2.1 規劃定位2.2 規劃目標03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1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3.2 底線約束3.3 規劃分區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一心一軸一帶一廊四區多點”一心:綜合管理與服務中心。一軸:X458發展軸。一帶:發展聯系帶。一廊:龍交河生態廊道。四區:優質農業發展區、特色農牧種養區、特色農文旅聚 集發展區、生態屏障保育區。多點:多處保護發展節點。3.1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p 永久基本農田 龍交鄉永久基本農田總面積:1795.08公頃。p 生態保護紅線龍交鄉6、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841.86公頃。p 城鎮開發邊界 龍交鄉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7.37公頃。3.2 底線約束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基于縣級規劃用途分區,形成龍交鄉全域規劃用途分區。主要包括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5個一級分區。3.3 規劃分區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鼓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提高永久基本農田質量。農田保護區生態保護區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陸地自然區域,包括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全部區域。城鎮發展區允許開展城鎮開發建設行為的核心區域。對自然災害高易發地區域應采取遮擋崩塌落石、支撐及加固等相應防治措7、施。鄉村發展區鄉村發展區是以農民生活、農林業生產為主導用途的國土空間,嚴控大規模的城鎮建設。生態控制區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自然區域,生態修復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范圍也應納入該區04全域空間布局4.1 農業生產空間4.2 生態保護空間4.3 鄉鎮建設空間04 全域空間布局 耕地保有量。推進耕地質量提升及集中連片整治,規劃期末(2035年)龍交鄉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級下達目標。提升耕地質量。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為重點區域,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期內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強化耕地進出平衡。對占用耕地從事非農8、建設的,要求落實“占補平衡”,堅持貫徹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4.1 農業生產空間p落實耕地保護04 全域空間布局4.1 農業生產空間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用地集中連片規模化生產,規劃至2035年,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設成為高標準農田。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堅持以水定地,適度開發宜耕后備資源,對宜耕的其他草地、祼地等未利用地采取整治措施,提升出地率,增加耕地面積。農村建設用地整治:遵循“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的原則,因地制宜、大力推進閑置、低效農村宅基地、廢棄地的復墾利用,盤活農村居民點低效利用土地。p國土綜合整治04 全域空間布局p 生態修復 9、4.2 生態保護空間水環境與水生態修復:強化河湖長制,開展污染源整治行動,主流域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50%,完全消除劣V類水質。整治龍交河河流溝渠。造林綠化:以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對生態功能重要區域進行補植和維護,使龍交鄉變為清山綠水的宜居環境。04 全域空間布局4.3 鄉鎮建設空間鄉駐地:龍交村p 鎮村體系中心村:君莊村、王家溝村、寨子上村一般村:甘河村、德義河村、石家塔村04 全域空間布局4.3 鄉鎮建設空間u 集聚提升類村莊:2個p 優化村莊分類u 特色保護類村莊:2個u 其他類村莊:3個05鄉政府駐地規劃05 鄉政府駐地規劃構建“一心、一軸、一廊、兩區、多點”的空間結構 一心:綜合管10、理與服務中心 一軸:依托縣道X458形成交通聯系軸 一廊:龍交河生態廊道 兩區:生態宜居區、綜合服務區 多點:鄉駐地范圍內休閑服務節點。06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6.1 歷史文化6.2 特色風貌06 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6.1 歷史文化國家級文保1處,國家級傳統村落1處,縣級文保8處,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共計33余處。序號歷史文化資源名稱所在村級別1興東垣東岳廟德義河村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君莊村君莊村國家級傳統村落3君莊一號民居君莊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君莊二號民居君莊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君莊三號民居君莊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君莊四號民居君莊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麻家莊摩崖造像石家塔村11、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麻家莊真武廟石家塔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蘇建邦宅院君莊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興東垣歇馬殿德義河村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06 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6.2 特色風貌依托現有資源本體,以體現鄉村風貌、彰顯鄉域特色為原則,構建景觀風貌格局,打造“山水宜居、人文龍交”的風貌特色。通過保護與傳承歷史文化遺產,融合現代發展理念,展現鄉域內既有古樸典雅的傳統風貌,又不失現代活力的新型鄉鎮形象,構建“兩帶一廊、四區多點”的風貌格局。07支撐體系7.1 綜合交通規劃7.2 公共設施配置07 支撐體系7.1 綜合交通規劃構建“內聯外暢”“互聯互通”綠色低碳”的交通格局 鐵路:保留瓦日鐵12、路穿龍交鄉由興縣至山東段,主要對外煤運和客運。公路:包括S248、X459和458、Y008和009,主要連接對內外交通道路。在規劃中保留現有的道路體系,修復鄉村破損道路及邊山循環路道路。7.2 公共設施配置07 支撐體系構建“鄉級社區(村)級”兩級公共文化設施體系,鄉政府駐地保留鄉文化活動中心,配套建設文化館和圖書館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覆蓋率達到100%,鄉村地區根據鄉村特色宜綜合設置建設文化活動室和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p 文化設施p 教育設施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區集中,初中階段教育向鄉政府駐地集中,農村中小學及幼兒教育向鄉政府駐地和中心村集中,中心村建設村幼兒園,鄰近村莊可集中設置1處。按照13、社區15分鐘健身圈建設要求,完善以社區服務中心為基礎的社區體育設施配套建設,為居民及外來商貿提供體育服務設施。p 體育設施p 醫療設施p 社會福利設施構建“鄉級村級”兩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完善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設施的布局,改善鄉衛生院的環境。保留現有農村衛生所,規劃按照一村一室進行配置村級衛生室,各行政村結合現狀進行提升或改造。進一步構建完善“鄉級村級”兩級社會福利設施體系,完善各類福利設施建設。鄉政府駐地至少配置老年活動室1處,每個行政村需至少配置老年活動室1處,建設留守兒童活動室設施,并按需設置殘疾人臨時救助點。08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8.1 規劃傳導8.2 實施保障08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14、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村莊分類布局,職能定位、約束性指標要求、底線管控、重大基礎設施等布局。單元主導功能定位以及落實的強制性內容、開發強度分區等控制傳導要求。市級國土空間規劃 縣級國土空間規劃 鄉級國土空間規劃 對村莊規劃的傳導 對詳細規劃傳導 對專項規劃傳導專項目錄清單、目標、指標、空間布局、約束性要求等。8.1 規劃傳導08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p 嚴格規劃實施監督 p 強化鄉村工作領導 建立規劃監督制度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完善規劃政策保障加強組織協調加強能力建設嚴格工作考核8.2 實施保障 歡迎您對龍交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提出寶貴意見(本規劃成果以最終批復文件為準)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石樓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龍交鄉人民政府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