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有限空間應急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9315
2025-02-19
21頁
204.80KB
1、 XXXXX有限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專項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單位: XXXX有限公司頒布時間: 年 月 日 發 布 令為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以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59號)的規定,及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的要求等法規,預防有限空間作業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后能及時控制事態,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組織搶險和救助,保障職工人身安全及公司財產安全。結合我公司實際,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橫向2、協調、外援為輔”的原則,編制了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專項事故應急預案,現批準發布,自 2018年 月 日起正式實施。XXXX有限公司發布人:(單位蓋章)批準及發布時間: 年 月 日關于成立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專項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小組的決定公司各部門及全體員工:根據國家安監總局88號令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和粵安監201235號令關于修改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實施細則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據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的要求,結合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的實際,成立有限空間作業專項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小組如下:3、組長: XXX副組長:XXX成員: XXXXXXXXXXXXXXX深圳市XXX有限公司 年 5月 18日目 錄1 事故風險分析51.1 有限空間概念51.2 事故類型51.3 事故風險嚴重程度分析51.4 事故發生原因51.5 事故風險評估52應急指揮機構與職責62.1應急指揮機構62.2職責63 事故險情報告程序73.1 應急值班通訊73.2 應急報警方式83.3 信息上報83.2 信息傳遞83.3 應急響應程序94 應急指揮105 資源調配116 應急救援127 擴大應急128. 應急處置措施128.1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28.2 應急處置基本要求129有限空間作業生產安全專項事故現場處置4、方案1510附件18有限空間作業專項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事故風險分析1.1有限空間的概念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比如鍋爐、密閉容器、工業爐窯、貯罐、布袋除塵箱體、煙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暗溝、地坑、閥門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糞池、隧道、涵洞、閥門間、污水處理設施、料倉、煤氣管道、蓄水塔(池)、儲藏室及其它長期不用的設施或通風不暢的場所等。1.2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中毒、窒息、觸電、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等。1.3事故風險嚴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間或受5、限空間往往存在著多種危險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險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間作業所特有的危險有害因素主要有三面:1、有限空間內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質。2、有限空間內可能存在可燃性氣體。3、有限空間可能屬于缺氧環境。顯然,如果對其中的任何一類危險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傷亡事故。面對與有限空間作業相關的安全事故,人們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為災難就發生在瞬間,受害者無法自救、在場者難以施救。其實,這類瞬間災難與有限空間通風不良、進出受限密切相關。有限空間很可能屬于缺氧環境,而缺氧則會對作業人員造成致命的傷害:當含氧量低于12%時,人會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失去知覺,其速度之快,以至6、于受害者根本無法自救;當含氧量處于12%至14%時,就會出現呼吸急促、抽搐癥狀,同時動作協調性、感知能力和判斷力明顯變差;當含氧量處于15%至19%時,除影響動作協調性外,還會誘發早期的冠狀動脈、循環系統及肺部問題。如果有限空間作業環境存在可燃性氣體,則會有火災爆炸危險,如存在有毒有害氣體,則會有中毒危險,其現實危險性不言自明。1.4事故發生的原因1.4.1作業人員和監護人不了解現場情況或未辨識出潛在的風險。1.4.2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間作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絕、清洗或置換、通風、監測、消除點火源等防火防爆措施。1.4.3在缺氧、有毒環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絕、置換、通風、監測、個體防護等措施7、。1.4.4有限空間作業采取的措施不當。1.5事故風險評估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根據監測結果、作業環境條件、物的狀態、人的行為等因素進行火災爆炸風險、人身傷害風險評估,按事故風險程度大小制定相應的消除、控制事故風險的有效措施,確保有限空間作業處于安全受控狀態。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1應急指揮機構2.1.1公司成立有限空間作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1)公司發生有限空間中毒與窒息等事故應急救援時,指揮事故現場搶救救災工作,確定搶險方案,部署各組員工開展救災搶險工作,發布和解除應急搶險命令、信號。(2)調動應急小組組織搶險救援和指揮人員疏散。向街道安監辦及應急8、指揮中心、龍崗區應急值班中心匯報搶險救援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2.2.2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機構職責現場應急指揮部的職責配備必要的個體防護器具及其它應急救援裝備,如全面罩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長管面具等隔絕式呼吸防護裝備、應急通訊報警器材、現場快速檢測設備、大功率強制通風設備、應急照明設備、安全繩、救生索、安全梯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裝備。個體防護器具及其它應急救援裝備要妥善保管,并按規定定期進行檢驗、維護,使之經常處于完好狀態。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有限空間作業生產安全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方案的附件應包括有關應急部門、人員的聯系電話及應急物資裝備的清單),組建兼職9、應急救援隊伍,負責有關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實施、培訓和演練,并不斷修訂完善相關應急預案。做好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的各項工作。現場指揮負責組織落實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組織完善應急物資和應急裝備儲備,指揮協調事故的應急救援,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求援。(3)綜合協調組負責協助指揮部領導綜合協調各工作組的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溝通、傳遞和報告現場處置情況。事故發生后,通過調度室以最快速度將事故信息傳達到各級指揮人員;負責接收、處置上報的事故信息,及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并跟蹤、續報事故救援進展情況;根據事故危害程度按照應急指揮指令和有關規定統一安排緊急停車與處置;根據需要,向公司申請10、調集相關資源參加救援工作。(4)應急處置組負責制定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方案,在指揮人員的指揮下具體實施,采取事故現場緊急防護措施,組織搶險力量,控制危險源,救出人員,排除事故現場險情。負責應急資源日常管理,確保應急資源完好、充足。(5)現場警戒組負責事故現場人員疏散、警戒、維護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6)事故救護組負責協助救人,對救出人員進行現場救護。對已患缺氧癥的作業人員立即給予現場急救,有條件時用蘇生器給吸氧。(7)后勤保障組負責落實現場應急物資、應急通信、交通運輸、供電、供水、生活等方面的保障措施。3事故險情信息報告程序3.1應急值班通訊公司應急指揮部電話: 8968XXX,13X11、XXXXX2(總指揮);24小時公司值班電話:89682XXX,13XXXXXXX(副總指揮); 89682XXX, 15XXXXXXX(安全主任)。應急對外聯系電話見附件2。應急指揮部和各應急行動組人員聯系電話見附件3。事故信息接收和通報程序:工作時間內第一發現人發現有限空間中毒與窒息等事故后,應第一時間就近按動手動報警按鈕并大聲呼叫方式向現場人員和車間負責人報警,車間負責人應立即啟動應急程序,并根據事故情況做出是否由車間內部解決,還是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指揮部和各應急行動組人員聯系電話見附件3。3.2 確定現場報警方式(1)大聲呼叫。(2)打電話報警。(3)就近利用簡易裝置進行報警。12、(4)辦公室啟動廠區事故報警。3.3 信息上報根據應急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公司應急指揮部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規定將事故有關情況在1小時內盡快以電話方式向街道安監辦、龍崗區安監局及街道消防、公安、醫療等相關部門報告,向可能受影響的周邊企業和社區通報。政府相關部門聯系電話見附件2。發生有限空間中毒與窒息等事故后,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立即啟動公司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搶險救援、現場警戒組等人員展開滅火救援,同時用電話向街道公安消防隊報警和龍崗區政府應急指揮中心報警求援。并在報警后安排人員到附近路口引導消防車、醫療救護車等援助力量到來。報告和通報的信息內容如下:(1)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2)事13、故類型及現場情況;(3)事故傷亡情況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4)事故的簡要經過; (5)事故現場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和應急搶救處置的情況,事故的可控情況及消除和控制所需的處理時間等;(6)需要啟動廠外應急救援的事宜;(7)事故報告人所在單位、姓名、職務和電話聯系方式。3.4 信息傳遞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通過固定電話、手機等通訊手段,快速向應急指揮部匯報。當發生的火災和爆炸事故可能波及到企業外圍時,由應急指揮部可通過電話、互聯網、人員信息傳遞等通訊手段,迅速向周邊企業、單位通報事故簡況。3.5 應急響應程序3.5.1 事故報警(1)事故目擊者或現場相關人員應立即撥打公司值班室電話,值班室簡單14、了解相關情況后,立即報告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與副總指揮,同時通知安全主任、通訊組等人做好應急準備。(2)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接到報告后,立即趕到事發現場,并根據事故的級別,決定啟動響應程序、同時確定應急指揮部臨時指揮點。(3)由總指揮與副總指揮主導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值班室主任(即安全主任)負責協調各應急小組的配合與協作。3.5.2 現場警戒根據現場詢問和偵測情況,確定警戒區域,設置警戒標志,布置警戒人員,嚴格控制非搶險人員進入,消除一切火源。3.5.3 營救、疏散人員搜尋遇險和被困人員,并迅速組織營救和疏散事故可能影響范圍內的一切無關人員,轉移至安全的疏散安置區。3.5.4 各應急小組行動15、(1)通訊組緊隨應急指揮部,根據指揮部調令,聯系各應急小組組長及成員、必要時向社會救援機構報警、通報周邊單位等事項;(2)疏導組負責危險區域內人員的疏散轉移和安置,同時發出警報、警示信息,對外報警求援與聯絡;根據現場情況確定警戒區域,設置警戒標志,布置警戒人員,嚴格控制非搶險人員進入,并在整個處置過程中實施動態檢測。在不考慮風向的情況下,以事故發生點為中心,距事故點100m內的范圍為警戒范圍。(3)搶險組組長盡快組織好搶險人員,準備應急器材、防護用品,并根據實際情況將組員分成若干小組,明確各小組之間的密切配合事項與搶險救援要點;迅速搜尋、營救和疏散事故遇險和被困人員。(4)救護組連同應急救護人16、員選擇好安全的地點、準備應急救護相關器材與外傷用急救藥品,做好對事故中受傷害人員的應急救護準備;如有人員需要送醫院治療時,協助醫護人員的工作。(5)保障組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做好現場應急救援所需物資的調配、運轉、及緊急購置等。3.5.5 擴大應急響應當公司應急力量不能有效控制事故時,或者事故有擴大、發展的趨勢,或者影響到公司周邊社區時,公司應急指揮部應擴大應急響應,立即向平湖街道、龍崗區應急指揮中心報警,并請求龍崗區應急指揮值班中心、街道應急指揮中心部門啟動廠外社會應急預案。3.5.6 有限空間窒息與中毒事故應急響應程序圖否否接警應急啟動三級應急啟動車間(部門)應急力量事態控制二級應急啟動是響應升17、級響應升級擴大應急響應清理現場解除警戒善后處理事故調查應急恢復總 結應急結束現場搶險警戒疏散通訊聯絡現場救護后勤保障發生有限空間窒息或中毒事故4應急指揮4.1班組、車間不能夠控制的事故或重大事故險情,應立即啟動分廠級響應、公司級響應。4.2夜間發生事故,由值班領導臨時擔任指揮,按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事故處理和落實搶險救援任務,并及時匯報給上級領導。4.3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各應急工作小組,在指揮人員的統一指揮下開展應急工作。5資源調配事故發生后,各應急工作小組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調配救援資源。需要調動其它單位/部門資源時,及時請示上級領導,請求援助。在緊急狀態下,應優先就近協調調配應急資源6應急18、救援6.1應急指揮在接到報告后,應根據事故類型、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判斷,及時安排人員應急避險,立即召集應急救援隊伍做初期的救援、救治、排險,控制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同時如感到無法控制必須立刻請示上一級領導,啟動上一級應急預案。6.2各應急工作小組各司其職,小組成員按相應的要求檢查并佩戴好防護裝備,檢查并攜帶救援用具,全力做好各自職責內的工作。6.3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類型、狀態和危害程度制定出快速有效的方案,安排、調配相應的應急資源。6.4應急處置組到達現場后,采取事故現場緊急防護措施,在保證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救出人員,及時控制危險源,排除事故現場險情。對傷亡人員進行及時、準確的救治和19、處理。及時向現場指揮、副指揮匯報情況。當作業環境條件可能發生變化時,應視為進入新的有限空間,應采取必要時的檢測、個體防護等安全措施。如果事故已經無法控制,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時,必須安排現場所有人員迅速撤離。6.5現場警戒組到達現場后,在警戒隔離區邊界設置警示標志,并設專人負責警戒。組織事故現場人員疏散,對通往事故現場的道路實行交通管制,嚴禁無關車輛進入等。合理設置出入口,除應急救援人員外,嚴禁無關人員進入。6.6受傷人員救出轉移至上風向或側上風向空氣無污染區域后,立即實施現場救護。對已患缺氧癥的作業人員應立即給予現場急救,有條件時用蘇生器給吸氧;對已停止呼吸人員,應在現場立即實施心肺復蘇急救,20、如現場有蘇生器,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蘇生器,同時通知煤氣防護站和附近醫院趕到現場搶救。救護組人員到達現場及時接替現場搶救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中毒、窒息人員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較遠的醫院急救,就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應有醫務人員護送。6.7后勤保障組檢查清點所需的保障物資,如保障物資不足,及時上報現場指揮,準備保障物資,聽候現場指揮的命令。7擴大應急如事故發展較快,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立即啟動上一級應急響應程序,以便得到更好的援助,控制住事態的發展??赡芪<爸苓呁獠繂挝粫r,現場人員立即向現場應急指揮部、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報告,同時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人21、員及時通知周邊群眾撤離。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立即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和相關部門,公司辦公室及時報告駐地人民政府和政府主管部門,請求外部支援。8應急處置措施8.1 應急處置原則有限空間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救援工作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實施救援,全力以赴救出遇險人員,精心救治受傷人員,妥善處理善后,有效防范次生衍生事故。8.2應急處置的具體要求8.2.1有限空間作業發生事故時,應急處置應根據具體的環境條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8.2.3救援人員首先應檢查現場的通風狀況,并做好自身防護,如有毒、窒息環境救援要佩戴隔絕式空氣呼吸器,必要時作業人員應拴帶救生繩、系全身式安全帶,22、在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和地面有人監護的情況下,方可進入有限空間施救。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嚴禁貿然施救,以免造成事故擴大。救援人員在應急處置中如出現異常情況或感到不適和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向監護人發出信號,迅速撤離現場。嚴禁在有毒、窒息環境下摘下防護面罩。8.2.4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間援救時,救援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使用防爆工具、防靜電救生繩,配帶有效的檢測報警儀器。通風、檢測儀器、照明燈具、通訊設備、電動工具等器具應符合防爆要求,防護裝備以及應急救援設備設施妥當保管,加強維護,保持經常處于完好狀態。損壞的器具要分開存放,并設置明顯禁用標識,以免發生危險。8.2.5在有酸堿等腐蝕性介質的有限空間作23、業時,應穿戴好防酸堿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護品。8.2.6在產生噪聲的有限空間作業時,應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聲護具,提前約定可靠的聯絡方式。8.2.7控制、記錄進入現場救援人員的數量。8.2.8現場安全監測人員若遇直接危及應急人員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應立即報告應急小組負責人和現場指揮部,應急小組負責人、現場指揮部應當迅速作出撤離決定。8.29 電話報救須知(1)在就地搶救的同時,應立即打120電話,向醫療單位求救,并準備好車輛隨時運送傷員到就近的平湖人民醫院救治。(2)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1)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2)講清楚傷者在什么地方、什24、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樣特征;3)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4)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以便救護車順利到達,能及時進行搶救。8.3.0 醫療診斷與救護(1)口對口人工呼吸法:1)將病人仰臥,解開衣領,松開緊身衣著,放松褲帶,以免影響呼吸時胸廓的自然擴張。然后將病人的頭偏向一邊,張開其嘴,用手指清除口內中的假牙、血塊和嘔吐物,使呼吸道暢通。 2)搶救者在病人的一邊,以近其頭部的一手緊 捏病人的鼻子(避免漏氣),并將手掌外緣壓住其額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頸后,將頸部上抬,使其頭部充分后仰,以解除舌下墜所至的呼吸道梗阻。 3)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氣,然后用嘴緊貼病人的嘴或鼻孔大25、口吹氣,同時觀察胸部是否隆起,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和適度。 4)吹氣停止后,急救者頭稍側轉,并立即放松捏緊鼻孔的手,讓氣體從病人的肺部排出,此時應注意胸部復原的情況,傾聽呼氣聲,觀察有無呼吸道梗阻。 5)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吹氣12次,即每5秒吹 一次。 (2)體外心臟擠壓法:體外心臟擠壓是指有節律地以手對心臟擠壓,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臟的自然收縮,從而達到維持血液循環的目的,此法簡單易學,效果好,不需設備,易于普及推廣。操作方法如下: 1)使病人仰臥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證擠壓效果。 2)搶救者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3)搶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下二分之一處,即中指指尖對準其頸部凹陷的下緣,當胸一26、手掌,另一手壓在該手的手背上,肘關節伸直。依靠體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壓迫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與其相連的肋骨下陷34公分,間接壓迫心臟,使心臟內血液搏出。 4)擠壓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離開胸壁),依靠胸廓的彈性使胸復位,此時,心臟舒張,大靜脈的血液回流到心臟。 5)按照上述步驟,連續操作每分鐘需進行60次,即每秒一次。9、有限空間作業中毒和窒息事故現場處置方案事故風險分析事故類型有限空間作業中毒、窒息事故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名稱水池、下水道、化糞池等封閉或者部分封閉,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27、含氧量不足的空間。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嚴重程度及影響范圍有限空間作業中毒、窒息事故可能一年四季都會發生,可能造成人員的傷亡,社會影響較大。危害程度屬高度危險。影響范圍: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及作業員工。事故前出現的征兆作業人員頭痛、頭暈、耳鳴、惡心、嘔吐、心悸、四肢無力或有短暫的暈厥??赡芤l的次生、衍生事故可能引發高處墜落、爆炸等次生事故。應急工作職責應急自救人員形式由現場發現人、車間主管、現場作業人員等形成自救小組,分為現場搶險組、警戒疏散組、醫療救護組和通訊報警組等。主要職責車間主管職責1.參與制訂、修訂車間場所的現場處置方案;2.組織車間人員學習和演練; 3.組織車間人員展開現場處置;4.發生28、事故,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事故情況,并提出啟動公司應急預案請求。應急隊員(車間人員)職責1.服從車間主管的指揮;2.發現事故,立即向車間主管報告;3.一旦發生事故,迅速展開搶險、搶修的應急救援工作。應急處置應急處置程序及應急處置措施程序處 置負責人報警向車間主管報告。發現險情第一人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車間主管應急程序啟動現場險情擴大不能控制時,立即通知公司應急指揮部啟動二級響應程序或一級響應程序。車間主管現場處置1)當有限空間內有1人昏迷或窒息,傷勢嚴重,監護人必須戴上防毒面罩后,方可進入容器救人,其他人員負責在外接應;2)監護人下到出事地點,傷員傷勢重無法站立時,可用安全繩直接往上拉,監護29、人可一邊托著傷者,一邊指揮上面的人拉的快慢,同時保護傷者不被刮碰梯子、器壁,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3)、其他人員在拉繩子的過程中,要使重心盡量往豎井中心移,用力要均勻,與下面的人員配合好,一定要注意不能碰傷傷員。4)、受傷者被救出安全區域后,才能解下防護裝備,讓傷者平躺下,應迅速將中毒窒息者移到空氣新鮮流通的地方,松開領口和緊身衣服及妨礙呼吸的一切物品,讓其頭部側偏,以保持呼吸暢通。5)救護人員對傷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并用擔架送上救護車前往醫院治療。 事故現場其他人員通訊聯絡隨時將事故各類信息向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保證事故現場與其他各單位信息暢通。事故涉及人員數量多或者現場無法處30、理,啟動公司一級應急響應。車間管理人員報警內容聯系電話1.公司應急聯絡電話:0755-XXX,1XXXX(總指揮) 1XXXXXXX(副總指揮)1XXXXXXX(安全主任);2.火警:110; 急救中心:120; 公安消防聯動指揮中心:110;3.龍崗區安監局應急值班電話:0755-28949200 4.XXX街道應急指揮中心:XXXXXX。5.事故報告人在向消防中隊或安監辦報告事故(事件)時,應報告以下內容:報警單位名稱、發現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的類型、發展和蔓延情況、現場處置和控制情況等內容。注意事項1.搶險人員必須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品進入危險場所進行搶險和救護。2.實施搶險救援時應先救人31、再實施其他搶險。3.現場救護與搶險相結合,如沒有相應個人防護用品,不得盲目搶險和救護。4.現場施救人員應具備相應知識和能力,確保搶險和救治得體有效。5.必要時設立警戒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附件1 有關應急部門、機構及人員的聯系方式附件1.1 應急指揮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搶險組疏導組救護組通訊組保障組現場指揮附件1.2 應急部門、機構的聯系電話序號單位名稱聯系電話備注1公安、消防1102醫療1203交通1224氣象121215電話查詢1146龍崗區人民政府值班室2890599924小時值班電話7龍崗區應急指揮中心2890586824小時值班電話8龍崗區消防大隊2891995524小時值班電話932、龍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89490001335292202224小時值班電話10龍崗區環境保護和水務管理局28948858白天值班電話11龍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8932299白天值班電話12龍崗區供電局89551666白天值班電話13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龍崗分局28932699白天值班電話14XX街道安監辦28698233白天值班電話15XX街道應急指揮中心28855111白天值班電話附件1.3公司應急小組成員名單應急職務負責人所屬部門/職務聯絡方式(兩種)總指揮副總指揮現場指揮通訊組組長成員救護組組長成員疏導組組長成員搶險組組長成員保障組組長成員附件2應急裝備物資與名錄(1)應急醫療用品清單應急物品名稱儲存數量用途保質(使用)期限存放位置聯系人及電話醫用酒精5消毒傷口有效期內辦公室、倉庫、各車間及應急值班室過氧化氫溶液5清洗傷口有效期內脫脂棉簽5清洗傷口有效期內繃帶5包扎傷口有效期內醫用手套、口罩5防止施救者被感染有效期內燙傷軟膏5消腫/燙傷有效期內創可貼5止血護創有效期內傷濕止痛膏5淤傷、扭傷有效期內云南白藥5止血有效期內(2)應急防護用品清單序號防護用品名稱型號數量存放位置聯系人及電話1234567(3)應急救援物資清單序號品名型號數量存放位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