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運輸公司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制度(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9819
2025-02-26
6頁
28.0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貨物運輸公司雙體系風險隱患管控文件全套
1、貨物運輸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制度 編制人:畢桂蘭 丁德洋審核人:張傳蓮批準人:許兵編制日期:2018年10月18日 實施日期:2018年10月18日一、 目的: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風險管理,實現關口前移,保障作業人員的職業安全與健康,降低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維護企業穩定發展,根據山東省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通則、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細則要求,結合公司安全生產實際,制定本管理制度。二、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在各項管理、生產和服務過程中風險點的識別、評價及風險管理。三、術語1、風險點(危害):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2、2、危險源: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3、風險: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損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的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發生的概率。嚴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發生后,將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的嚴重程度。風險=可能性嚴重性。4、風險評價:對危險源導致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分級,對現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慮,以及對風險是否可接受予以確定的過程。5、風險分級:通過采用科學、合理方法對危險源所伴隨的風險進行定性或定量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劃分等級。四、職責1、各部門要按照 “分工明確、上下協同、專業配合、共同防御”的原則,明確各級機構與各級人3、員的職責,根據安全風險類別及嚴重程度,落實預防和應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風險。2、各專業管理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履行部門職責,落實安全責任,認真做好本專業管理范圍內安全風險評價和控制工作。3、各部門負責人組織本部門進行風險點的識別、評價、確定和更新,并將結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評價記錄、安全檢查分析(SCL+ LEC)評價,書面報送安全科。4、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對全公司的風險點作進一步辯識、匯總、登記及評價。5、綜合辦公室、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熟悉浮橋運輸、設備、檢維修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風險評價。6、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確認重大4、風險點清單。五、風險評價:1、風險評價的組織,公司設立風險評價組織組 長:經理副組長:副經理成 員:安全生產辦公室、維修科、后勤科、辦公室等有關人員2、重大風險點的評價管理頻次、時機安全生產辦公室組織對公司重大風險點每半年評價一次,評價危險因素,確定其危險等級,注意其變化趨向,寫出安全評價報告,制定安全措施,使其風險降低。風險控制:A、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落實所選定的風險控制措施。B、對確定為重大隱患的項目,應建立檔案。C、評價結果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3、非重大風險點的評價頻次、時機A、按照公司生產管理分工、各種設備裝置、作業單元布局、位置,所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人數狀況、活動頻次等,作5、業流程各階段、各步驟、分析每一個生產經營活動,每個時段存在什么危害,一旦出問題,首先會受到傷害的人員及人數,傷害程度可能性大小進行全面分析形成文件,制定出措施,在現場進行公布,組織員工學習、考核,另一方面各部門將所有記錄認真保管。B、對風險點的辨識由公司創建小組指導組織,各部門主管和部門主任任組長,由安全員、技術員和個別班組長為成員,進行經常性危害辨識,辨識結束寫出報告,經生產處、設備處、安全處審閱批準后實施。C、各部門按其各自的工作性質以崗位、工種為主,每年進行一次評價。當遇有重大變更時,應隨時進行。4、其他情況的評價:生產運行中突然出現問題,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后或重大變更時,發生各類事故時或6、按照實際要求接受同行業事故教訓時,由公司安全生產辦公室組織一次風險評價。5、風險信息更新A、對常規活動每年應定期進行風險評價和評審,非常規活動應在實施前進行風險評價,要求識別出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風險和隱患。B、每年定期評審或檢查風險控制結果。C、當發生事故或變更時,應及時進行風險評價。6、評價方法: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確定選擇:安全檢查表分析 (SCL)對設備設施(安全生產條件)、工作危害分析表(JHA)對作業活動進行風險評價。采用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評價法(LEC)進行評價危險程度大小。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評價法(簡稱LEC)。L(likelihoo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exposure7、,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danger,危險性)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說明該作業活動危險性大、風險大。(詳見風險分級管控指南) (詳見風險分級管控指南)六、風險管控1、管控措施制定: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不可接受的風險,制定并落實控制措施,將風險尤其是重大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公司在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內容: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2、風險分級管控 :風險評價分級后,劃分為“紅、橙、黃、藍”四個管控級別,實施分級管控。一級、二級風險由公司級管控,三級風險由部門級管控,四級、五級風險由班組及崗位管控。 風險分級管控遵循風險越大管控層越高的原則。上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級必須同時負責管控,并逐級落實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