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州縣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09829
2025-02-27
34頁
10.24MB
1、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草案公示 SHANHE前言PREFACE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山西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依據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快建立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規劃開發保護制度,山河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本規劃)。本規劃是山河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整治、修復做出的具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是對上位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2、制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的依據。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目錄CONTENTS1.指導思想2.規劃原則3.規劃范圍與期限1.發展定位2.規劃目標1.總體格局2.底線約束3.規劃分區1.農業生產空間2.生態保護空間3.鄉鎮建設空間01 規劃總則02 目標定位03 總體格局與結構04 全域空間布局05 鎮政府駐地規劃06 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07 綜合支撐體系08 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1.用地結構與布局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3.交通體系規劃1.歷史文化保護2.特色風貌塑造1.綜合交通規劃2.市政基礎設施3.綜合防災規劃1.規劃傳導2.近期建設3.實施保障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3、2035年)總則1.指導思想2.規劃原則3.規劃范圍與期限01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的指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促進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以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動力,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和發展潛力,深化國土空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水平。1.1 指導思想山河鎮國土空間4、總體規劃(2021-2035年)1.底線思維,保護優先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2.城鄉融合,優化布局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全要素全方位一體化的空間保護開發利用秩序。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結合鄉鎮發展實際,深入挖掘自然稟賦、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創新開發和保護方式,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打造5、鄉村振興樣板,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特色城鎮。4.傳承文化,彰顯特色規劃應延續歷史根脈,彰顯文化特色,注重鄉土味道,避免貪大求洋,凸顯地域文化,找尋原有文化環境特色并以其為依據,加強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構建鄉鎮特色空間體系。1.2 規劃原則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1.3 規劃范圍n 規劃范圍與規劃層次規劃范圍為山河鎮行政管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包括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鎮域范圍:總面積為21691.07公頃,包括34個行政村,分別為馬街村、來嶺村、追山村、東凰頭村、常溝村、洞八嶺村、西堯村、石河村、月湖泉村、西南嶺村、衙道村、凰嶺6、東村、碾槽洼村、陳家莊村、東莊村、蓄糧掌村、時街村、凰嶺西村、道寶河村、劉坪村、青龕村、龍門村、核桃園村、西狄河村、龍口村、窯河村、竹林溝村、東土河村、后街村、西土河村、西黃頭村、東谷坨村、官家莊村、萬杴村。鎮政府駐地范圍:總面積為14.54公頃,主要為馬街村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少部分位于來嶺村)。n 規劃期限本規劃期限為2021年到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目標定位1.發展定位2.規劃目標02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1發展定位2.2發展目標“太行山生態文旅康養新地標”立7、足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以山里泉景區為龍頭,加強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大力挖掘特色村莊的旅游價值,強化鄉村休閑和康養度假功能;不斷挖掘和豐富紅色文化內涵,創新紅色文化表達方式,推進紅色旅游多元化發展;完善旅游基礎配套功能,提高游客承載力;積極融入太行一號風景道,搶抓發展機遇,完善基礎服務設施,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展山水觀光、餐飲休閑、民宿驛站等旅游業態,力爭成為太行山生態文旅康養新地標。2025年2035年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居民收入持續穩定提高,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提升,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建設完善。發展特色農業,培育特色化種植。加強生態保護,爭做晉城南部生態保護排頭兵。樹立太行文化8、紅色文化度假品牌,促進區域協調,優勢聯動、錯位發展。初步建設成為農業發展現代化、基礎設施完善、旅游功能完備的宜居小鎮。實現生態屏障更加牢固,國土空間更加安全韌性,空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全面實現三產融合、生態宜居、綜合配套服務完善的生態文旅宜居小鎮的發展目標。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總體格局與結構1.總體格局2.底線約束3.規劃分區03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1總體格局一心:綜合發展核心,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綜合服務發展核心;一軸:沿國道208城鎮綜合發展軸線;兩區:北部糧食生產功能保障區、南部太行山水源涵養保護區。北部糧食生產功能保障區,發9、展有機旱作農業,重點保障玉米和雜糧等優質農產品的供給,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南部太行山水源涵養保護區,以生態保護為前提,發展高質量人文生態旅游。構建“一心、一軸、兩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3.2 底線約束落實上級重要控制線,堅持底線思維,統籌保護發展。永久基本農田嚴格落實上級2194.14公頃的永久基本農田,占全鎮國土面積的10.12%。城鎮開發邊界落實上級城鎮開發邊界15.67公頃,占全鎮國土面積0.07%,全部為城鎮集中建設區。生態保護紅線落實上級16153.15公頃的生態保護紅線,占全鎮國土面積的74.47%。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0、2021-2035年)結合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按照全域覆蓋,不交叉、不重疊的原則,將鎮域劃分5類一級分區。3.3 規劃分區農田保護區落實上級農田保護區面積2530.34公頃,占全鎮國土面積的11.67%。生態保護區落實上級生態保護區面積16153.15公頃,占全鎮國土面積的74.47%。生態控制區規劃生態控制區面積22.59公頃,占全鎮國土面積的0.10%。城鎮發展區落實上級城鎮發展區面積15.67公頃,占全鎮國土面積的0.07%。鄉村發展區規劃鄉村發展區面積2969.32公頃,占全鎮國土面積的13.69%。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全域空間布局1.農業生產空間2.生11、態保護空間3.鄉鎮建設空間04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構建“一帶、一園、兩區”的農業空間格局。4.1 農業生產空間一帶:特色農業經濟發展帶,沿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國道208沿線村莊發展特色種植發展帶。一園:仙神河農業產業園。以東莊村為龍頭帶動,發展小雜糧、中藥材、花椒等特色農產品。兩區:萬畝核桃種植區、雜糧花椒種植區。萬畝核桃種植區利用坡地荒地建設以萬杴、東土河、西土河等村莊為主的萬畝核桃種植核心區,帶動輻射周邊村莊特色農業的發展;雜糧花椒種植核心區以東莊、白河、劉坪等村莊為主,發展雜糧、花椒種植,帶動全鎮特色農業發展。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4.12、2 生態保護空間濕地資源保護和利用水資源保護和利用林地資源保護和利用優化水資源利用結構,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總體要求,強化水資源承載能力剛性約束。全面落實林長制,實施林地分級保護管理,加強林地用途管制。加強未成林管護,限制天然林采伐,加強公益林的保護,明確永久性公益林的保護范圍,依法劃定需要長期保護的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有序推進低質低效林的更新改造。堅持全面保護、分級管理的原則,將所有濕地納入保護范圍,保護和維持濕地的自然狀態,積極推進河道耕地退耕還濕,有效增加濕地面積,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構建13、鎮政府駐地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體系。4.3鄉鎮建設空間1 1個鎮政府駐地2 2個中心村3131個一般村追山村、洞八嶺村、西堯村、月湖泉村、凰嶺東村、碾槽洼村、陳家莊村、道寶河村、青龕村、龍門村、核桃園村、西狄河村、窯河、竹林溝村、西土河村、西黃頭村、萬杴村、西南嶺村、衙道村特色保護類時街村、龍口村其他類來嶺村、常溝村、東凰頭村、石河村、東莊村、蓄糧掌村、凰嶺西村、劉坪村、東土河村、后街村、東谷坨村、官家莊村集聚提升類12個19個2個馬街村衙道村、東土河村西黃頭村、凰嶺東村、時街村、陳家莊村、凰嶺西村、窯河村、蓄糧掌村、西堯村、東谷坨村、后街村、石河村、道寶河村、碾槽洼村、龍門村、核桃園村、月湖14、泉村、西狄河村、龍口村、西南嶺村、竹林溝村、劉坪村、來嶺村、常溝村、東莊村、萬杴村、東凰頭村、官家莊村、追山村、洞八嶺村、西土河村、青龕村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構建“一園兩區、一環兩帶”的產業空間結構。4.3 鄉鎮建設空間一園:仙神河農業產業園;兩區:北部特色示范農業種植發展區、南部生態康養文化旅游發展區。北部特色示范農業種植發展區以東莊村為帶動,發展雜糧、中草藥、林果為主導的特色農產品。南部生態康養文化旅游發展區發揮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等方面優勢,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發展農耕體驗、紅色文化、鄉村觀光、自然探險等特色旅游產業。一環:人文康養旅游環線,串15、聯景點,形成旅游環線;兩帶:國道208特色種植經濟產業發展帶、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鄉村振興發展帶。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完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體系。4.3 鄉鎮建設空間統籌布局構建活力便捷的鄉鎮中心。完善文化、體育、醫療、教育等服務要素,形成功能復合、便捷可達、環境宜人的鄉鎮公共服務中心。鎮政府駐地規劃“10分鐘、5分鐘”兩個層級社區生活圈,其中10分鐘社區生活圈1個、5分鐘社區生活圈2個。配置衛生院、衛生服務站、養老院、學校、文化活動中心、體育中心、室外綜合建身場地、菜市場等設施。城鎮社區生活圈村/組層級社區生活圈宜配置衛生室、老年活動室、村級幸福院、老年日間照料中心16、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健身廣場、便民農家店、金融電信服務點、垃圾收集點、公共廁所、小型排污設施、物流配送點、村級客運站點、公交站點等服務要素。在滿足一般村/組級生活圈需求的基礎上,可結合鄉村旅游、文創等配置旅游綜合服務中心、特色民宿及餐飲等設施。鄉村社區生活圈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政府駐地規劃1.用地結構與布局2.公共服務設施規劃3.交通體系規劃05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構建“一心、兩軸、三區”的功能結構。5.1鎮政府用地結構與布局以鎮政府為主導的綜合服務核心。一心馬月路鎮政府駐地綜合發展軸、二淅路產業發展軸。兩軸產業發展區、綜合服務區、生態17、宜居區。一心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根據鎮政府駐地規模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建要求,完善功能。5.2 鎮政府用地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保留現狀文化活動中心,新規劃文化展覽館1處。文化設施規劃保留現狀山河鎮初級中學和山河鎮中心幼兒園。教育設施規劃保留現狀鎮衛生院,完善升級醫療配套設施。醫療設施規劃養老院1處,滿足快速增長的社會養老需求。養老設施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根據鎮政府駐地現狀道路肌理,完善主次干道道路體系。5.3 鎮政府用地交通體系規劃鎮政府駐地規劃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道路,形成以主次干路為骨架,支路為輔的交通結構。交通結構鎮政府駐地規劃停車場1處,18、位于馬月路和二淅路交叉口北部。靜態交通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歷史文化與特色風貌1.歷史文化保護2.特色風貌塑造06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延續歷史文脈,協調歷史保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6.1 歷史文化保護010203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常河五大士閣、東谷坨南寨寨址、大月院寺、山里泉棧道遺址和山里泉礦洞遺址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堯奶奶廟和西土河關帝廟歷史文化名村洞八嶺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西黃頭高蹺頂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構建“三帶、三區”的景觀風貌空間結構。6.2特色風貌塑造三帶:龍灣河19、景觀帶、白澗河景觀帶、仙神河景觀帶;三區:田園景觀風貌區、人文景觀風貌區、自然景觀風貌區。田園景觀風貌區以田園景觀的原真性、整體性和鄉土性為主導,不得隨意破壞田園的地形地貌和歷史界線,延續農田、果林、魚塘等原有的田園肌理,保護和修繕既有的田埂、溝渠等農業景觀設施。人文景觀風貌區延續歷史肌理、歷史街巷、空間尺度和景觀環境,以及古井、古橋、古樹等環境要素,延續歷史風貌。自然景觀風貌區鎮域北部自然環境較好的村莊,以及沿龍灣河、白澗河、仙神河等水系周邊的村莊,注重村莊和山林、水系之間的緩沖景觀塑造,依水造情、依田造境。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綜合支撐體系1.綜合交通規劃2.市政基20、礎設施3.綜合防災規劃07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1綜合交通規劃鎮域交通網絡體系構建鎮域綜合交通,與區域交通網絡建設相結合,建立區域協調的對外交通體系。加強與晉廟鋪鎮、犁川鎮和南嶺鎮等周邊鄉鎮之間的聯系,提升景點直接的聯系,優化交通運輸網絡結構,統籌規劃,形成合理、高效、便捷的現代化的對外交通體系,提升村莊之間通達能力。主要交通線路有高速公路G55(二廣高速),國道G208(二淅線);提升Y505、X765(牛東線)為旅游公路;提升村莊道路聯系可達性,加強鎮政府駐地、行政村、自然村之間的聯系。各個村建設公交站點,實現客車運輸的村村通;規劃結合青龕村、石河村、道寶河村、21、洞八嶺村等特色旅游村莊,在旅游旺季設置旅游公交線路。公共交通規劃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2市政基礎設施供水工程逐步實現全域集中供水,保障用水安全采取集中分散相結合的方式供水,建設高位水池輸水干管工程,完善村莊內部供水管網。鎮政府駐地規劃污水處理設施1個,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統;行政村因地制宜,設置小型排污設施,也可采用氧化塘、簡易污水處理設施(如凈化池)等多種方式靈活解決污水處理問題。排水工程供電工程加強城鄉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實現供電設施覆蓋城鄉。采取各種措施保障供電設施和高壓走廊用地不被侵占,加強高壓電力廊道預留和管控。加大鎮域范圍內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補齊鄉村通信22、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公共區域免費WiFi覆蓋,構筑全域覆蓋的高效能網絡體系。通信工程燃氣工程推進燃氣化改造,形成以管道燃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生物質氣為輔的燃氣利用布局。優化能源利用結構,加快“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替代方式,充分利用本地清潔能源的優勢,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供熱項目,不斷提高清潔供暖率。供熱工程環衛工程以建設生態、循環、可持續的垃圾處理系統為目標,構建城鄉統籌、結構合理、技術先進,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完善以“村收集-鎮運輸-縣市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體系。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7.3綜合防災規劃公共衛生防疫防洪排澇抗震防災人防地質災害防治消防鎮23、政府駐地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中心村和一般村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龍灣河、白澗河、仙神河流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防澇標準采用20年一遇設防。全鎮抗震設防烈度為VI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一般工程按照VI度標準進行設防,重點設防類、特殊設防類建筑與市政工程應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設防。保留鎮政府駐地消防站,中心村設置微型消防站,一般村設置消防點并備置相應的消防設備。充分利用鄉道及以上公路、主干路作為消防通道,消防通道須滿足消防車通行及回車要求。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應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并避開主要災害源點,對無法避讓的或受災害影響低的應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堅持“長24、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按照“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防空防災一體化建設要求,形成以指揮中心為核心,人員掩蔽工程為主體,醫療救護工程、防空專業隊工程和配套工程為保障的人防工程防護體系,全面提高防空抗毀和應急救災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優化醫療資源空間布局,嚴格管控公共衛生高風險地區,提高處理急難險重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提升基層衛生防疫治理能力。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傳導與實施保障1.規劃傳導2.近期建設3.實施保障08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8.1規劃傳導明確分期約束性指標完成目標,明確實施主25、體和保障策略,確保規劃有序實施。明確分期管控邊界,提出分期重點發展范圍,明確各分區管控要求。8.2近期建設有效銜接澤州縣國土空間規劃,充分考慮山河鎮人民政府各部門重點工作與旅游發展安排,統籌協調全鎮近期實施工程和項目。近期項目計劃安排交通建設類、水利建設類、其他建設類等3類項目。交通建設類水利建設類其他類G208高平劉莊至道寶河一級路改造工程干河口至山里泉旅游公路山里泉旅游公路曹河水電站澤州縣南部水網工程山河鎮東莊村文旅康養項目鄉鎮垃圾轉運站澤州縣山河鎮LNG供氣站工程山河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公眾參與機制,保障公眾參與規劃的權力得以實現,以提高規劃決策民主化。確定公眾參與階段、參與內容,參與主體以及實施過程參與的監督范圍,以確保規劃的全過程都有公眾的參與。落實縣級總規的用途管制要求,明確各規劃分區的主要規劃用途及用地地類,提出禁止準入的用途及用地地類名錄。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對違反規劃的行為及時預警,作為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維護調整機制、規劃實施考核的重要參考。形成鄉鎮級總規數據庫,與規劃成果同步上報,并納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進行管理。明確用途管制要求建立動態監測機制開展信息化建設8.3實施保障完善公眾參與制度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山河鎮人民政府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