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1310031
2025-03-04
24頁
1.49MB
1、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2 頁 共 175 頁 生活水生活水泵房實泵房實施策劃指南施策劃指南 生活水泵房是給水排水專業施工重要內容,其布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施工的便利性、經濟性,也關系到工程后期使用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可靠性。生活水泵房布置應簡潔,功能完善,安全可靠,便于運維。一、一、編制依據編制依據 規范規范/圖集名稱圖集名稱 編號編號 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圖示 20J813 常用設備用房(鍋爐房、冷(熱)源機房、柴油發電機房、水泵房)12J912-2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 GB50015-2019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排水 2009 版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2、規范 GB50242-2002 風機、壓縮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75-2010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第三版 建筑管道直飲水工程 07SS604 二次供水消毒設備選用與安裝 14S104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3 頁 共 175 頁 變頻調速供水設備選用與安裝 16S111 水泵安裝 16K702 矩形給水箱 12S101 水加熱器選用及安裝 16S122 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13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標準 GB51348-2019 二、二、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本策劃適用于一般建筑內帶有不銹鋼生活水箱、水處理設備、水加熱設備等生活類水泵房布置。有布置在樓板上3、的、大功率泵組(超過 110KW)、隔振靜音要求高的部位,需另行參照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三版(8690 頁)進行泵組隔振計算,并提請設備廠家復核。三、三、策劃內容策劃內容 生活水泵房布置技術要點為泵房綜合布置、給排水專業策劃、建筑專業策劃、電氣專業策劃、暖通專業策劃及弱電智能化專業策劃等內容。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4 頁 共 175 頁 3 3.1.1 生活水泵房綜合平面布置生活水泵房綜合平面布置 圖 3.1-1 生活水泵房設備平面布置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5 頁 共 175 頁 3.23.2 給排水專業策劃給排水專業策劃 3.2.13.2.1 相關資料收集相關資料收集 收集4、給排水施工設計說明,給水系統圖,水泵房大樣圖、泵房所在樓層結構圖及給排水平面圖、設備產品尺寸。主要用以下目的:表 3.2-1 給水排水專業復核要素表 序號 復核要素 目的及要求 1 設備重量及尺寸 用以確定設備運行時重量,且與結構復核確認荷載;實際設備與設計尺寸大小比較,如出現較大偏差,設備布置、基礎則需要變更調整,并與結構復核。2 水泵房內排水能力 保證相關設施功能正常運行,以免發生水淹事故。泵房內排水能力應大于泵房內可能的產生的情形的最大排水能力,例如泵房內排水設施的排水能力應滿足水箱滿水時溢流條件最大流量或泄水時較大流量,含有二次過濾的凈水處理設備的泵房排水能力應大于該設備反沖洗工況時的5、廢水排放流量。3 泵房內梁、柱位置及尺寸 確定設備存在異形需定制情況,例如水箱結構可能存在圍繞梁、柱情況,造成額外成本,招采過程中應予以注明。4 設備自帶閥門、管線接駁等相關信息 用以確定相關設備招標時具體參數、設備進場時預留接口、方向、接駁形式,避免施工時由于接駁條件不匹配導致管路連接不合理或連接困難,或設備自帶閥門與管路上功能相同閥門重復設置造成額外浪費。同時應根據管線綜合高度合理調整相關設備基礎高度以滿足安裝及相關規范要求。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6 頁 共 175 頁 3 3.2.2.2.2 設備布置及安裝要點設備布置及安裝要點 3.2.2.1 生活水箱布置及安裝要點 圖 3.2-6、1 不銹鋼水箱平面布置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7 頁 共 175 頁 1.水箱宜沿墻(或水泵房內側)分布,注意各邊通道凈寬。2.水箱出水管宜靠近水泵進水管側分布,進水管一般設于出水管對角處,溢流管和泄空管布置在排水溝側。3.人孔(注意凈高 0.8m 要求)、內外爬梯跟隨進水管設于進水管液位控制閥處。4.水箱液位顯示裝置、外置式水箱自潔器宜安裝于宜朝向進門側或水泵控制柜側等便于觀察和照明條件良好位置。5.驗收時應注意不銹鋼板厚度,驗收時應注意不銹鋼板厚度,水箱附件應按標準圖集安裝齊全。6.水箱進水管應采水箱進水管應采用有效防倒流虹吸污染措施:用有效防倒流虹吸污染措施:控制浮球閥溢流液位與7、最高液位應有 510cm 安全距離;非淹沒出流的進水管應在水箱的溢流水位以上接入,當溢流水位確定有困難時,進水管口的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的高度等于進水管管徑,但最小不應小于 25mm,最大可不大于 150mm;注注:不存在虹吸倒流的低位水池,其進水管不受本款限制,但進水管仍宜從最高水位面以上進入水池。不存在虹吸倒流的低位水池,其進水管不受本款限制,但進水管仍宜從最高水位面以上進入水池。當進水管口為淹沒出流時,溢流水位以上 100mm 處應裝透氣孔,孔徑不宜小于管徑的 1/5。孔上宜裝設同徑的吸氣閥或其它能破壞管內產生真空的裝置。7.一般建議采用側出水,水箱出水管管底應高于水箱內底,高差不小于 08、.1m。8.泄水管與排水系統不得直接連接泄水管與排水系統不得直接連接,應有不小于應有不小于 0.2m0.2m 的空氣間隙。的空氣間隙。9.通氣管、溢流管需采取防蟲等防護措施,采用通氣管、溢流管需采取防蟲等防護措施,采用 1 18 8 目不銹鋼防蟲網。目不銹鋼防蟲網。10.與不銹鋼水箱相連底座、相關附件材質盡量與水箱材質保持一致,否則需要考慮防電化學與不銹鋼水箱相連底座、相關附件材質盡量與水箱材質保持一致,否則需要考慮防電化學腐蝕措施。腐蝕措施。11.水箱頂板必須采用標準不銹鋼沖壓板滿焊,嚴禁采用平板點焊代替。水箱頂板必須采用標準不銹鋼沖壓板滿焊,嚴禁采用平板點焊代替。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9、 8 頁 共 175 頁 3.2.2.2 濾灌、軟化等凈水設備布置及安裝要點 圖 3.2-2 濾灌、軟化等凈水設備布置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9 頁 共 175 頁 1.考慮貼墻側分布,如在凈水處理流程上有水泵提供動力,則布置在水泵的出水側。注意設備間距及預留通道。2.凈水設備需考慮自身附件和附屬管線的布置(如軟水裝置的鹽罐、管路等布置)。3.3.凈水設備填料孔、檢修孔應朝向泵房內檢修空間較大一側,且有便利的填料運輸通道。凈水設備填料孔、檢修孔應朝向泵房內檢修空間較大一側,且有便利的填料運輸通道。4.4.濾罐等有反沖洗或廢水排放較大的設備,基礎及設備排水側應有就近排水溝,且排水能力滿足10、最大水量,不宜采用專用排水管不宜采用專用排水管沿地面敷設至排水設施。沿地面敷設至排水設施。5.處理設備采取自動控制時應注意用電及相關附件安裝。6.設備排水口與排水系統不得直接連接并有不小于 0.2m 空氣間隙。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0 頁 共 175 3.2.2.3 紫外線消毒器布置及安裝要點 圖 3.2-3 紫外線消毒器平面布置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1 頁 共 175 1.設備采購時應注意標注設備進出口方向、管徑、壓力等信息,設于水箱出水與水泵進水之間的消毒器,一般選擇側進側出方式,避免吸水管路行程倒 U 型彎無法排盡管路氣體。2.設備布置時需一并考慮電源及清洗空壓機(如11、有)空間。3.消毒器的基礎高度需結合管線來確定,但一般不應小于 0.1m。4.單臺消毒器額定水量不小于設計秒流量,裝在水泵出水口上設備應注意壓力等級。5.設備安裝時注意燈管檢修側的空間需求,操作面和指示面應朝向通道側,便于觀察。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2 頁 共 175 3.2.2.4 水泵布置及安裝要點 圖 3.2-4 水泵平面布置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3 頁 共 175 1.水泵一般靠近泵房進門中間分布,盡量貼近所需吸水的水箱出水側,不建議遠離泵房門口且沿墻分布,盡可能預留泵房中部的檢修空間。2.安裝水泵高度應滿足自灌啟動要求,盡量選擇較低的安裝高度。3.水泵基礎周圍應設12、置排水措施。4.基礎高度應便于水泵安裝,至少高出地面 0.1m。(一般在 0.1m0.3m 之間,不宜過高),水泵基礎下方不得有水溝、集水坑等使基礎懸空布置的情況。5.5.立式水泵的減振裝置不應立式水泵的減振裝置不應直接直接采用彈簧減振器。采用彈簧減振器。6.選擇減振臺座+彈簧減振器方式減振裝置時,應應注注意限位器同步安裝意限位器同步安裝。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4 頁 共 175 3.2.2.5 電控柜布置及安裝要點 圖 3.2-5 電控柜平面布置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5 頁 共 175 1.電控柜應遠離泵房內集水坑的潮氣較重或通風不佳部位。2.電控制柜宜布置設備房進門側或13、進門對面處無遮擋便于觀察處 3.電控柜不應布置與水管正下方或易被水損的部位。4.單排布置的電控柜前面通道寬度不應小于 1.5m,且不應布置在門的背面。3.2.2.6 管線綜合布置要點 1.管線一般應為明設,沿地面敷設的管道,在人行通道處應設跨越階梯;架空管道,應不影響人行交通,并不得架在電氣設備正上方。2.暗敷管道不應直埋,應設管溝。3.每臺水泵宜單獨采用的吸水管,管道標高應滿足自灌式啟動。4.采取吸水總管的方式,每臺水泵應有單獨的吸水管和吸水總管相連接,并應采用管頂平或從吸水管頂部接出。無論何種情況吸水管路嚴禁有倒 U 型布置。5.泵房內的管道均應考慮維修條件(例如過濾器濾網清洗空間),管道14、外底距地面或管溝底的距離,當管徑150mm 時,不應小于0.2m;當管徑200mm 時,不應小于 0.25m。當管段中有法蘭時,應滿足擰緊法蘭螺栓的要求。6.壓力表等儀表附件的顯示部件宜朝向控制柜方向或靠近通道便于觀察的一側,且應有便于更換用的閥門。7.泵房內非生產類管線(指配套管線)按照由泵房梁底至下順序依次排布:橋架、消防水管線、通風管線、燈具。8.泵房內生產類管線(指水泵電源進線、信號線及生活水相關的水管線線)一般原則如下:水泵電源(電控柜至水泵段)橋架一般沿成排水泵平行上方敷設,一般高度以不影響較大配件運輸與行人通行即可,且高于水泵出水管匯總后上翻主管高度。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5、16 頁 共 175 水泵吸水管選擇低位安裝,高度需滿足閥門裝拆、管路檢修、過濾器清掃等要求;吸水總管應采用頂平三通配件,且盡量避免翻彎;水泵出水管在條件允許時盡量選擇低位匯總后上翻至所需要高度;水泵出水管嚴禁布置于電機、配電柜等正上空;閥門等滿足功能前提下宜選擇小尺寸緊湊類型閥門,例如:止回閥選擇快速止回閥,非關斷類閥門選擇蝶閥等。3.2.2.7 不滿足條件時相關技術措施 表 3.2-2 不滿足條件時相關技術措施 序號 不正常情形 解決措施 1 上層排水管穿越不銹鋼水箱上空 1.更改排水管路由。2.排水管下方增加接水盆。2 水管管道穿越配電柜等正上方 1.增加配電柜的防護罩或棚。3 水泵等設16、備周邊無排水溝 1.基礎周邊采用管線壓槽,形成排水槽。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7 頁 共 175 3 3.3.3 建筑專業策劃建筑專業策劃 圖 3.3-1 生活水泵房建筑專業策劃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8 頁 共 175 表 3.3-1 生活水泵房建筑策劃要點 生活水泵房選址及構造 1.生活飲水池(箱)間應采用獨立結構形式,與其他用水(綠化、中水、熱水等)水池(箱)并列設置時應有各自獨立分隔墻。2.建筑物內的生活飲用水水池(箱)宜設在專用房間內,其直接上層不應有廁所、浴室、盥洗室、廚房、廚房廢水收集處理間、污水處理機房、污水泵房、洗衣房、垃圾間及其他產生污染源的房間,也不應毗鄰上17、述場所。3.水泵房不應布置在有防振或有安靜要求的房間、居住用房上方、下方,也不得毗鄰布置;民用建筑生活水泵房不應毗鄰居住用房。4.水泵房嚴禁布置在電氣用房上方,且不宜毗鄰電氣用房。技術復核項目 1.結構荷載復核:重、大型設備所處位置需復核設備運行時荷載。2.泵房凈高復核:無起重裝置的泵房一般凈高不小于 3 米,且應滿足所有設備就位、檢修及附件安裝凈高要求(如水加熱器安全閥等安裝)。3.排水條件復核:集水坑不應設在生活水泵房內,且不應與生活污水、污水處理站等共用集水坑;注:本條款出自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注:本條款出自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8.1.28.1.2 條,主要為滿足國家現行衛生標準的要求,18、條件允許時建議參照本條執條,主要為滿足國家現行衛生標準的要求,條件允許時建議參照本條執行。但生活水泵房內專用集水坑在建筑給排水設計標準內是允許行。但生活水泵房內專用集水坑在建筑給排水設計標準內是允許且有實際且有實際使用需求。使用需求。泵房內應設排水溝,溝寬一般不小于 200mm,排水溝以不小于 0.01 坡度坡向排水地漏;地面 0.01 的坡度坡向排水溝。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19 頁 共 175 其他事項 1.水泵房、水箱間地(樓)面應低于同層地(樓)面,宜在門口設置高 150200mm 素混凝土防水坎。2.墻面和頂面應涂刷無毒防水涂料等措施,地面應貼地磚并設防水層;3.生活儲水池(箱19、)壁材質和內襯材料,應選用符合衛生安全要求、對水質無不良影響且堅固耐久的材料。4.泵房應至少設置一個能進出最大設備(或部件)的大門或安裝口。5.泵房樓梯坡度和寬度應考慮方便搬運小型配件,樓梯踏步應考慮防滑措施。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20 頁 共 175 頁 3 3.4 4 電氣專業策劃電氣專業策劃 圖 3.4-1 生活水泵房電氣專業策劃示意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21 頁 共 175 頁 3.4.13.4.1 電源電源 1.不允許間斷供水的泵房,應有兩個獨立外部電源,當采用變頻調速給水設備時要求電源可靠,應為雙電源或雙回路供電;2.水箱附屬設備(例如水箱自潔器)、檢修插座、電動蝶20、閥等電源布置滿足用電需求。3.4.23.4.2 電控柜電控柜 1.盡量選用壁掛式,電纜采用下進下出方式;2.當采用上進線時,橋架分支進入電控柜時,宜做上翻做法,防止水通過橋架進入電控柜內。3.上方無法避免有水管分布時,宜提高電控柜箱體防護等級或增加防護措施。4.壓力傳感器、水泵防干燒液位浮球(計)等控制元器件在招采計劃時應予以注明由廠家提供成套。3.4.33.4.3 照明條件照明條件 泵房內應有良好照明條件,建議采用線槽燈或壁掛燈。3.4.43.4.4 等電位分等電位分布布 所有用電設備均需有等點位聯結,扁鋼沿墻 300mm 明敷,至設備基礎和過門處采用埋地暗敷。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221、2 頁 共 175 頁 3 3.5.5 暖通專業策劃暖通專業策劃 圖 3.5.1 生活水泵房暖通專業策劃示意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23 頁 共 175 頁 3.5.13.5.1 換氣次數換氣次數 泵房內應有良好通風,地下室或本地下室泵房應有排出熱空氣的有效通風設施,泵房內換氣次數不小于 4h-1,有條件亦可考慮防結露。3.5.23.5.2 溫度要求溫度要求 無專人值班的房間溫度不低于 5C,并保證不發生冰凍。供暖溫度一般不低千 l6C,如有加氯設備應為 1820C。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24 頁 共 175 頁 3 3.6.6 弱電智能化專業策劃弱電智能化專業策劃 圖 3.6-1 生活水泵房弱電專業策劃示意圖 生活水泵房實施策劃指南 第 25 頁 共 175 頁 1.樓宇自控相關要求,用于設備訂貨接口預留,滿足通訊及控制要求(控制柜、水表、電動閥等)。2.核實其路由及安裝要求,預留相關安裝孔洞及路徑。例如不銹鋼水箱預留監控設備線路進出孔。3.系統管路上預留弱電設備安裝位置及接駁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