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康建材公司一體化管理體系程序運行考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0398
2025-03-04
5頁
33.50KB
1、一體化管理體系程序運行考核1、文件和記錄控制程序1.1文件使用者發現文件規定不適用,既不執行文件也不提更改意見,每次罰 100元。主控部門應在接到更改申請三內予以回復,否則每次罰50元。1.2文件丟失罰使用者50元,在使用場所發現文件無效版木,罰主控部門50 713 o13文件編號、標識不符合要求,審批人簽字不及時等每次罰20元。14每發現一次文件、記錄清單與現場使用文件記錄名稱或標識不符合,一次罰 30元。15做假記錄者,一經發現退回綜合管理部。1.6ii錄中無記錄者或授權人簽字,或更正不符合規定,每發現一次罰30元。1.7文件、記錄歸檔不規范,不整齊,每發現一次罰20元。1. 8記錄空表格2、樣本與現場使用記錄不相同,發現一次處以30元罰款。2、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2.1出現的不符合己嚴重影響產品質量、體系運行或相關方滿意,但主控部門未 下達糾正措施通知或整改通知,每次罰主控部門50元。2. 2存在不符合項的部門限期內未提交糾正措施計劃,每次罰50元;無特殊原 因限期內未完成整改或實施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罰責任部門100元并繼續整改。2. 3運行過程中出現連續下降趨勢,責任部門未采取預防措施,每發現一次罰款 50元。24部門責任人無理拒簽整改通知單,經警告后仍無效者,罰200元。2. 5主控部門未按計劃跟蹤驗證整改的效果,每次罰50元。不符合項整改后未 得到保持,反復出3、現,對于能夠控制的不符合項,根據其嚴重程度,對責任部門處 以50200元的罰款。因客觀條件局限難以控制的,由綜合管理部上報公司確定解決 方案和考核辦法。2. 6現場檢查過程中,值班人員隱瞞事實、無理取鬧、推諉責任者,罰款50元。3、內部審核控制程序(含外審)3.1審核員玩忽職守或違反審核紀律,每次罰50元并取消審核員資格。32受審核方人員逃避審核,或刁難、威脅、欺騙審核員,退冋綜合管理部。3. 3內審中出現一項嚴重不符合項,罰責任部門負責人100元;外審中出現一項 嚴重不符合項,對責任部門負責人給予免職處分。3. 4內審中出現不符合項未及時分析原因及糾止措施計劃,按照要求每推后一天 罰30元。4、3.5內審員未按審核計劃及時編寫檢查表或檢查表內容不全面,對審核員處以 30元罰款。4、管理評審控制程序4.1管理評審決定的改進措施,未按時驗證罰綜合管理部50元,無正當理由未 按時完成措施或達不到預期效果,罰責任部門負責人100元。42評審輸入材料未按計劃要求(時間及內容)及時整理輸入,對部門負責人處 以200元罰款。43評審輸出材料中提出改進建議,責任部門未分解落實到科室、工段,每發現 一項對部門負責人處以100元罰款。5、人力資源控制程序5. 1各部門新員工、轉崗員工上崗前沒有進行崗前培訓以及相應的效果評價發現 一次罰主控部門30元。5. 2質量檢驗員、電工、磨工、火工沒有進行崗前培訓及5、獲得相關的證書罰責任 部門30元。53年度培訓計劃有一次未按計劃組織培訓(無培訓計劃改變中請),發現一次 罰50元。5. 4對人員能力未及時評價或評價后未采取相應措施,每發現一次對責任部門罰 款30兀。5. 5部門內員工各崗位職位說明書不全,發現一次罰部門負責人50元。6、與顧客有關過程控制程序6.1合同未經評審、簽訂之后評審或評審不符合規定,每次罰合同簽訂部門100 yc 6. 2若有顧客投訴,處理人未提交書面處理報告,每次罰責任人500元。6.3若接到顧客投訴未按程序進行登記并處理,每次罰部門負責人100 元。7、顧客滿意度測量控制程序7.1綜合管理部每年進行一次顧客滿意度測量,否則罰206、0元;7. 2針對顧客意見和建議,各部門應提出改進措施并實施。否則罰50元。7. 3若每季度未組織一次顧客滿意度測算分析或未提交分析報告,每次罰50元。8、采購控制程序8.1進廠原燃材料明顯不合格(可直觀判斷的,如風積沙中含有大量鵝卵石),堆 場管理員應禁止卸料,并立即通知質檢室。如未通知質檢室或發現己卸下不合格料, 每次罰堆場管理員50元。8. 2所有原燃材料(包括粉煤灰)進廠后,堆場管理員組織運輸原燃材料的司機 在質檢室指定地點進行卸料,毎卸錯一次罰堆場管理員100元/次。8. 3進廠原燃材料連續兩次不合格,或生產用原煤、石膏嚴重低于指標一次,停 止進廠,未通知采購部門停止進廠每次罰1007、元。對于原燃材料不合格停止進廠, 沒有重新取樣做樣來評價供方,直接進廠的每次對責任部門罰款50元。注:嚴重低于指標具體指:水泥生產用煤熱值低于4500 kcal/kg,石膏SO3含量低于 30%。9、水泥(或熟料)制備、出廠水泥、生產和服務提供控制程序9. 1除細度、比面枳、混合材總摻、TCaC03. TFe203等需頻繁調整的指標外, 質量指標的更改必須經分管生產副總批準后方可執行,否則對責任人處以100元罰 款。9. 2水泥磨改磨時,低標號改高標號洗磨時間不少于30分鐘;緩凝水泥和非緩 凝水泥互相改磨,以及混合材顏色改變時,搖磨時間不少于15分鐘。不按此規定執 行,每次罰200元。9. 38、出廠水泥超噸位包裝一次罰100元。9. 4若生產控制記錄沒按下達的各種通知單執行,每次罰30元。9. 5出廠水泥出廠通知單的時間與包裝通知單時間一致,現場包裝留樣與出廠編 號應一致,否則每次罰50元。10、監視測量裝聲設備控制程序10. 1計量器具無檢定規程,或未建立計量器具臺帳,每發現一次罰責任部門100)X1 O102未對計量器具進行周期檢定,每發現一次罰責任部門100元。10. 3若未保存檢定證書和校準記錄,每次罰50元。10. 4自校設備校準記錄未按規程要求進行記錄,每次罰30元。10. 5現場使用的監視測量裝置進行標識,若發現一次無標識或標識錯誤罰款50。11、產品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9、11.1各工段共同監督質檢室員工的取樣工作,無特殊原因不取樣、取假樣或虛 報檢驗數據者,一經發現退冋綜合管理部。11.2未看到出磨水泥一天強度檢驗結果,不允許簽發水泥包裝通知單,否則每 次罰質檢室100元。棧務工段未接到水泥包裝通知單,不得放行產品,否則每次罰 100 元。11. 3袋裝P. 042. 5R、P. C32. 5R水泥嚴禁單庫包裝;任何品種水泥不允許上入下 出,否則每次罰質檢室100元。出庫水泥與包裝袋標識不相符,未在出廠前及時發 現,每次罰水泥包裝工段200元,質檢室100元。11.4出廠水泥、熟料未按規定留封存樣或封存樣混雜,未造成經濟損失一次罰 100元,造成經濟損失罰1010、00元。11. 5發現一次所有藥品試劑未按作業指導書或相關制度進行管理罰相關人員50 y L o11、6若發現一次特殊放行未按程序要求執行對責任部門罰款30元。1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2.1袋重、版面不合格的成品水泥未進行破包處理,每次罰制成工段100元。 注:袋重不合格品包括質檢室取樣造成的單袋袋重不合格品。12.2發生工序質量事故不下達事故通知單或下達有誤,每次罰質檢室50元。出 窯熟料f-CaO連續九個點以上的不合格,由中控室提出糾正措施計劃,質檢室提出 不合格處置單,否則對責任部門處以50元罰款。12.3發生未遂質量事故,罰責任部門1000元,并追究其管理者責任。發生重大 質量事故,否11、定責任部門負責人全年獎金,并追究其部門管理者行政責任,總經理 及管理者代表負連帶責任。質量檢驗員發生檢驗質量事故一次罰300元。13、顧客投訴處理考核13.1接到顧客或其他部門轉述的投訴電話,綜合管理部應在24小時內向顧客做 出答復,否則每次罰50元。各部門不及時派人配合綜合管理部處理顧客投訴,每次 罰款50元。13.2出廠水泥包裝袋上無打印出廠編號或打印模糊,每發現一次罰生產技術部 100 元。13. 3水泥顏色存在明顯差異(混合材品種未發生變化),現場經業務員、顧客和 我公司技術人員簽字確認后,每次罰生產技術部100元。確因水泥在生產過程中混 入雜物,給顧客造成經濟損失,每次按造成損失金額12、的50%對生產技術部進行罰款。13. 4混凝土出現裂縫,確因水泥本身質量原因所致,每次罰生產技術部100元。 如因顧客原因導致混凝土裂縫,由公司技術人員向顧客進行解釋和技術指導。13.5投訴樣品(必須具備復檢條件)的復檢由綜合管理部負責取樣,并寄送到國 家或省級質檢機構進行檢驗。如復檢不合格,每次按造成損失金額的50%對責任部門 進行罰款。13.6經顧客同意讓步接收,公司降級銷售的水泥,生產技術部棧務工段在未接 到質檢室對該批水泥的出廠水泥通知單前不得放行,否則每次罰100元。13. 7因出廠水泥檢驗報告單未按吋報送引起顧客投訴,每次罰質檢室50元。13.8因工作人員服務質量差引起顧客投訴,每13、次罰責任部門50元。因投訴處理 人員服務質量差引起顧客投訴,每次罰相關人員50元。14、環境管理體系運行、職業健康安全體系運行控制程序14.1年度環境、安全目標、指標下達后,各部門應積極組織分解執行,因未分 解執行而延誤目標、指標及環境管理方案的實施,先提出警告整改,未按期整改罰 責任部門負責人100元。14.2未經綜合管理部批準,擅自拆除或停運除塵治理設備、設施,每發現一次 罰100元。14. 3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包括化學品泄露、粉塵、煙塵、污水、噪聲等污染物事 故性排放),責任部門應在3天內,將環境污染事故報告上報綜合管理部,未按時反 饋原因且不采取措施減少和控制污染的,罰責任部門100元。14. 4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后,綜合管理部核實事故原因并區分責任。對于本身能 夠控制的事故,根據污染程度的不同對責任部門處以50200元的罰款。因客觀條件 局限難以控制的,責任部門應提出具體改進方案,由綜合管理部上報公司確定解決 方案和考核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