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年度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3026
2025-03-04
24頁
304.50KB
1、紅河州2010年度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和指標體系紅財州財政局二一年七月目 錄一、紅河州2010年度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1(一)項目概況1(二)評價依據2(三)評價對象3(四)評價目的3(五)評價原則4(六)評價內容4(七)評價方法4(八)評價標準4(九)工作組織5(十)工作步驟及進度5(十一)結果運用及獎懲6二、紅河州2010年度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7(一)指標體系制定的原則7(二)指標體系框架圖7(三)評價指標表8(四)評分計算方法10(五)評價結果11(六)附件11附1項目信息調查表11附2評分表11附3自2、評報告編寫提綱11一、紅河州2010年度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為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在全省縣級以上行政機關推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的決定(云政發201040號)、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行政機關推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實施辦法的通知(云政辦發201024號)、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實施2010年全省重點督查20個重大建設項目和20項重要工作的通知(云政發201019號)和紅河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紅河州行政機關推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紅政辦發201051號)、紅河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四項制度工作的通知(紅政辦發201084號)精神,3、根據紅河州審計局 紅河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紅河州財政局關于印發紅河州推行行政績效管理制度審計稽察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紅審發201017號)和紅河州財政局關于開展重點民生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通知(紅財績201011號)的有關要求,結合財政部關于印發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預200976號)和紅河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紅河州州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紅政辦發2007233號),特制定2010年紅河州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方案:(一)項目概況能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是農村能源建設4、的重要內容,是一項涉及千家萬戶、千村萬寨、千秋萬代的大事,是一件農民得實惠的實事,是關系到廣大群眾生計的一項公益性事業。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把“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內容之一。2001年月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農村能源建設降低森林資源消耗的意見(云政發2001103號),明確了我省農村能源建設目標:力爭到2010年全省農村沼氣建設新增200萬戶,使全省農村戶用沼氣累計達到250萬戶,占全省總農戶數的30左右。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實施2010年全省重點督查20個重大建設項目和20項重要工5、作的通知(云政發201019號)的要求,我州2010年新建農村戶用沼氣池2.389萬口,完成節柴改灶1萬戶。(二)評價依據1云政發201019號;2云政發201040號;3云政辦發201024號;4.紅政辦發201051號;5. 紅政辦發201084號;6.紅審發201017號;7.紅財績201011號;8.財預200976號;9.紅政辦發2007233號;10關于加強農村能源建設降低森林資源消耗的意見(云政發2001103號);11農業部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農村沼氣“一池三改”建設規范、戶用沼氣標準圖集、戶用沼氣池施工操作規程、戶用沼氣池質量檢查驗收規范以及云南省農村沼氣建6、設國債項目管理實施細則和補充規定;12財政部、農業部關于印發農村沼氣項目建設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07434號)、農業部關于印發;13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 農業部關于下達2010年第一批農村沼氣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發改投資2010795號)14.省政府20項重要工作重點民生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申報表;15.工程建設目標責任書及其他相關資料。(三)評價對象本次績效評價的對象是承擔2010年度紅河州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任務的州林業局、州農業局以及涉及到的各級林業、農業部門和項目單位。(四)評價目的通過績效評價,推動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工作;規范和加強財政支出管理,提高財政7、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行政機關工作效能;同時,推進財政績效管理工作,完善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提供參考和依據。(五)評價原則1科學規范原則??冃гu價注重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嚴格執行規定的程序,采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2公正公開原則。績效評價遵循客觀、公正,標準統一、資料可靠,依法公開并接受監督。3分級分類原則??冃гu價由各級財政部門、部門(單位)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分類組織實施。4績效相關原則??冃гu價應當針對具體支出及其產出績效進行,評價結果應清晰反映支出和產出績效之間的緊密對應關系。(六)評價內容評價內容主要是圍繞省政府確定重要工作、主要內容,對項8、目任務完成情況、項目管理情況、資金管理情況、效益情況進行評價。(七)評價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法、因素分析法、專家評議法、比較法、公眾評議法等方法。在具體運用時堅持定量優先、簡便有效的原則。(八)評價標準1計劃標準。以預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據作為評價的標準。2行業標準。參照國家公布的行業指標數據制定的評價標準。3歷史標準。參照同類指標的歷史數據制定的評價標準。(九)工作組織為使績效評價工作順利開展,由紅財州財政局績效評價科牽頭,州財政局農業科,州林業局農村能源站,州農業局農環站,省農科院參與,聯合成立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組,負責績效評價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工作。項目績效評價工作組人員名單如9、下:組 長: 魏杰三 州財政局績效評價科科長副組長: 尹衛東 州財政局農業科科長伍艷萍 州林業局農村能源站站長肖志海 州農業局農環站站長成 員:蔡定量、李勇、林郁、李茂萱、孫燕、胡文輝、郭梅(十)工作步驟及進度1成立績效評價工作小組,擬定評價工作方案。2收集、整理項目的相關基礎信息資料,制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32010年7月,州財政局下發績效評價方案和指標體系,州農業局、林業局分別布置開展評價工作,并于7月30日前向州財政局報送工作進展情況。42010年8月10月上旬州農業局按照工作方案和指標體系要求,組織各級農業部門和項目單位開展績效評價,進行自查自評自糾工作;各級農業部門和項目單位負責填報10、評分表和信息采集表,撰寫自評報告,逐級上報州農業局;州農業局負責對各級農業部門上報的評價資料進行審核、匯總,形成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項目綜合自評報告,于10月10日前報送州財政局。州林業局按照工作方案和指標體系要求,組織各級林業部門和項目單位開展績效評價,進行自查自評自糾工作;各級林業部門和項目單位負責填報評分表和信息采集表,撰寫自評報告,逐級上報州林業局;州林業局負責對各級林業部門上報的評價資料進行審核、匯總,形成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綜合自評報告,于10月10日前報送州財政局。52010年10月10日至31日,評價工作組選擇部分項目進行實地抽查,核實和修正相關信息;省農科院提交抽查11、報告和績效評價報告。62010年11月,州財政局向州審計局報送績效評價報告。(十一)結果運用及獎懲根據財預200976號、云政發201040號、紅政辦發2007233號和紅政辦發201051號規定,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編制和安排財政預算的重要依據,資金使用效果好的,繼續支持或加大支持,資金使用效果差的,減少支持或不予支持;績效評價結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和干部管理使用范圍,作為對各行政機關及其責任人進行獎懲和職務調整的重要依據;對實施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有關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整改,向同級政府上報整改結果,情節嚴重的,對責任人進行問責,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紅河州2010年度農村戶用沼氣池12、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一)指標體系制定的原則本次評價指標體系制定遵循以下原則:1相關性原則??冃гu價指標應當與績效目標有直接的聯系,能夠正確反映目標的實現程度。2重要性原則。應當優先使用最具部門(單位)或行業代表性、最能反映評價要求的核心指標。3可比性原則。對具有相似目標的工作選定共同的績效目標,保證績效結果可以相互比較。4經濟性原則??冃гu價指標設計應當通俗易懂、簡便易行,數據的獲得應當考慮現實條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則。5系統性原則??冃гu價指標的設置應當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系統反映財政支出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可持續影響等。(二)指標體系框架圖根據農村戶13、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的特點,本次績效評價以“項目”為基礎開展績效評價,在項目績效評價的基礎上,林業、農業部門分別進行匯總、分析,最后綜合得出評價結果?;究蚣芤娤聢D。紅河州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圖項目任務完成項目評價項目管理管理管理管理紅河州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資金管理管理管理管理項目效益管理管理管理縣市所轄項目評價縣市評價項目管理資金管理州所轄縣市評價全州評價項目管理資金管理(三)評價指標表1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項一級指標,即任務完成情況、項目管理情況、項目資金情況和效益情況;各個一級指標分別設置若干二級指14、標。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1任務完成情況(20%)1.1建成率(50%)1.2使用率(50%)2.項目管理情況(35%)2.1項目管理規范性和有效性(100%)2.1.1項目申報(15%)2.1.2目標責任和合同制(15%)2.1.3公告公示制(20%)2.1.4項目檔案(15%)2.1.5后續管理(15%)2.1.6檢查驗收(20%)3.資金管理情況(35%)3.1資金管理的規范性(50%)3.1.1預算執行的相符性(25%)3.1.2實際支出調整的合理性(25%)3.1.3資金管理制度的健全性(25%)3.1.4資金管理制度實施的有效性(215、5%)3.2資金使用的有效性(50%)3.2.1資金到位率(40%)3.2.2資金到位及時性(30%)3.2.3項目支出的合規性(30%)4.效益情況(10%)4.1年節約標煤量(30%)4.2年節支增收額(30%)4.3受益人數(20%)4.4農戶滿意度情況(20%)2縣市級評價指標體系在縣市所轄項目績效評分的基礎上,結合縣市級管理職能評分進行綜合評價,得出縣市級最終的績效評分,縣市級評價指標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表2 縣市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二級指標1、縣市所轄項目綜合評分(70)1.1縣市所轄項目綜合評價指標(100)2、項目管理(15)2.1項目組織管理(20)2.2規劃制定情況16、(25%)2.3項目前期管理(25)2.4項目實施管理(25)2.5檔案管理(5%)3、資金管理(15)3.1資金使用合規、相符性(30)3.2資金專戶管理(25)3.3資金撥付的及時性(20%)3.4資金到位率(25%)3州級評價指標體系州級評價指標體系分為二級,包括個3項一級指標,7項二級指標。表3 州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二級指標1、州所轄縣市綜合評分(70)1.1州所轄縣市綜合評價指標(100)2、項目管理(15)2.1項目組織管理(20)2.2規劃制定情況(25%)2.3項目前期管理(25%)2.4項目實施管理(25%)2.5檔案管理(5%)3、資金管理(15)3.1資金使用的監17、督(50)3.2資金撥付的及時性(50%)(四)評分計算方法本次評價采用以定量分析為基礎,以定性分析為輔,實行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以此形成績效評價的綜合結論。1項目評價得分計算公式項目評價得分=一級指標分值權重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權重二級指標分值=三級指標分值權重2縣市級評價得分計算公式縣市級評價得分=一級指標分值權重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權重縣市所轄項目綜合評分=縣市所轄項目評分/縣市轄項目個數3州級評價得分計算公式州級評價得分=一級指標分值權重一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權重州所轄縣市綜合評分=州所轄縣市評分/州所轄縣市個數4綜合評價得分計算公式綜合評價得分=一級指標分值權重一級18、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權重州級所轄縣市綜合評分=州轄縣市評分/州轄縣市個數(五)評價結果根據評價得分,評價結果分為優、良、中、差四等。評價得分檔次表檔次優良中差分值90(90,80(80,6060(六)附件附1項目信息調查表附1-1 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進度表附1-2 農村節柴改灶建設進度表附1-3 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投資完成及效益情況表附2評分表附2-1 項目評分表附2-2 縣市級評分表附2-3 州級評分表附3自評報告編寫提綱附3-1 項目單位自評報告編寫提綱附3-2 縣(市)級、州級自評報告編寫提綱附1項目信息調查表附1-1 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進度表附1-12010年紅河州農村19、戶用沼氣池建設進度表(月) 填報單位: 項目縣市區農村戶用沼氣池(戶)全年計劃數本月完成數累計完成數占年計劃(%)小計其中小計其中州級國債退耕還林其它州級國債退耕還林其它合計負責人:填報說明:1、“全年計劃數”欄,是指省級財政和國家退耕還林工程中安排的農村能源項目計劃數。 2、“州級”欄,是指州級財政組織實施的項目所完成的計劃數,包括州財政預算、天保、扶貧沼氣專項資金等補助完成的計劃數。 3、“國債”欄,是指中央國債資金補助農村沼氣,省農能辦組織實施的項目,省農能辦負責匯總。 4、“退耕還林”欄,是指國家退耕還林工程農村能源項目中的戶用沼氣、農村改灶、太陽能和微水電項目,由省林業廳組織實施。 20、5、“其它”欄,是指各地財政和各種渠道籌集資金實施的建設項目。如:各市、縣自定項目,扶貧部門組織實施的項目,生態環境建設、對口幫扶、外資外援項目等。附1-2 農村節柴改灶建設進度表附1-22010年紅河州節柴改灶建設進度表(月) 填報單位: 項目縣市區農村改灶(戶)全年計劃數本月完成數累計完成數占年計劃 (%)小計州級退耕還林其它小計州級退耕還林其它合計填表人: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填報說明:1、“全年計劃數”欄,是指省級財政和國家退耕還林工程中安排的農村能源項目計劃數。 2、“州級”欄,是指州級財政組織實施的項目所完成的計劃數,包括州財政預算、天保、扶貧沼氣專項資金等補助完成的計劃數。 3、21、“國債”欄,是指中央國債資金補助農村沼氣,省農能辦組織實施的項目,省農能辦負責匯總。 4、“退耕還林”欄,是指國家退耕還林工程農村能源項目中的戶用沼氣、農村改灶、太陽能和微水電項目,由省林業廳組織實施。 5、“其它”欄,是指各地財政和各種渠道籌集資金實施的建設項目。如:各市、縣自定項目,扶貧部門組織實施的項目,生態環境建設、對口幫扶、外資外援項目等。附1-3 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投資完成及效益情況表附1-3 農村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投資完成及效益情況表填報單位: 填表時間 填表人州縣市名項目立項總投資資金到位情況投資完成情況節柴改灶完成數沼氣池建成數沼氣池使用數年可節約標煤量年可增22、收節支額受益人數滿意農戶數滿意度中央投資省財政州市財政縣市財政農戶自籌資金節柴改灶改圈改廚改廁沼氣池戶戶戶噸元人戶%填表說明:1、本表由各州市、縣(市、區)農村能源站填制。附2 評分表附2-1 紅河州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項目評分表)得分 評價:優( ) 良( ) 中( ) 差( )項目單位: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評分依據得分評分說明1任務完成情況(40)1.1建成率(50%)1計劃數;2實際完成數。評分標準:100分:按要求完成各項任務;80分:完成任務在80%100%之間;60分:完成任務在60%80%之間;0分:完成任務不足60%。1.2使用率(50%)1計23、劃數;2實際完成數。2. 項目管理情況(20)2.1項目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100%)2.1.1項目申報(15%)1項目申報材料齊全評分標準:100分:項目申報材料齊全完備0分:無項目申報書2.1.2目標責任制(15%)1簽訂目標責任書評分標準:100分:有目標責任書0分:無2.1.3公告公示制(20%)1嚴格執行公告公示制評分標準:100分:嚴格執行60分:執行一般0分:執行較差的2.1.4項目檔案管理(15%)1項目檔案齊全完備評分標準:100分:檔案資料齊全完備0分:檔案資料有缺失2.1.5后續管理(15%)1建立后續管理制度評分標準:100分:有后續服務的隊伍和人員0分:無2.1.624、檢查驗收(20%)1項目完成后有初驗報告評分標準:100分:項目完成后有初驗報告0分:無3. 資金管理情況(20)3.1資金管理的規范性(50%)3.1.1預算執行的相符性(25%)1項目預算批復數;2項目實際支出數。評分標準:100分:實際支出與預算相符;60分:實際支出與預算基本相符;0分:實際支出與預算不相符。3.1.2實際支出調整的合理性(25%)1項目支出調整是否必要、合理,調整手續是否健全。評分標準:100分:無調整或調整有必要、合理且手續齊全;60分:調整必要、合理,手續不齊全;0分:調整不必要。3.1.3資金管理制度的健全性(25%)1項目資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評分標準:10025、分:資金管理制度健全;60分:資金管理制度比較健全;0分:資金管理制度不健全。3.1.4資金管理制度實施的有效性(25%)1項目資金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程度。評分標準:100分:資金管理制度執行有效;60分:資金管理制度執行比較有效;0分:資金管理制度執行較差。3.2資金使用的有效性(50%)3.2.1資金到位率(40%)1批復資金數;2資金實際到位數。評分標準:100分:資金到位率80%以上的;60分:資金到位率60%80%的;0分:資金到位率低于60%的。3.2.2資金到位及時性(30%)1項目資金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到位。評分標準:100分:項目資金及時到位;60分:項目資金未及時到位但不影響26、項目實施的;0分:項目資金未及時到位并影響項目實施的。3.2.3項目支出的合規性(30%)1項目資金支出是否有違規違紀現象。評分標準:100分:項目支出符合規定,無違規違紀;0分:項目支出不符合規定或有違規違紀的或審計檢查有問題。4. 效益情況(20)4.1節約標煤量(30%)1計劃數2實際可節約標煤量評分標準:100分:80%以上的;60分:60%80%的;0分:低于60%的。4.2增收節支額(30%)1計劃數2實際可增收節支額評分標準:100分:80%以上的;60分:60%80%的;0分:低于60%的。4.3受益人口數(20%)1計劃數2實際受益人數評分標準:100分:80%以上的;60分27、:60%80%的;0分:低于60%的。4.4農戶滿意度情況(20%)1抽樣調查農戶數2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人數評分標準:100分:95%以上;60分:80%95%;0分:80%以下。附2-2紅河州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縣市區級評分表)得分 評價:優( ) 良( ) 中( ) 差( )填報單位:一級指標二級指標評分依據得分評分說明1、縣市所轄項目綜合評分(70)(實施“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縣市轄項目評分)/實施“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縣市轄項目個數按計算結果填寫所得分。2. 項目管理(15)2.1項目組織管理(20)1、成立專門的項目工作組織機28、構并制定相關人員工作職責;2、嚴格按基建程序辦理相關事項;3、定期對轄區內項目全面徹底排查、核實。1評分標準:符合全部3項指標的按100分計,每不符合1項扣40分,直至扣為零分。2.2規劃制定情況(25)1、是否編制項目規劃。1評分標準:100分:制定了縣級項目規劃;0分:未制定縣級項目規劃。2.3項目前期管理(25)1、項目前期應進行項目論證,報批程序等;2、項目設計單位應具備相應資質等級;項目建設單位資質等級符合相關規定;3、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規定,公開招標確定施工單位。1、評分標準:符合全部3項指標的按100分計,不符合1項扣30分,直至扣為零分。2.4 29、項目實施管理(25)1. 項目是否按原計劃執行;2. 是否組織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驗收;3.項目實施是否進行了公開招投標和政府采購;4. 項目實施是否實行了工程監理制度。1 評分標準(1)項目計劃目標全部實現;(2)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驗收;(3)項目實施進行了公開招投標和政府采購;(4)項目實施實行了工程監理制度。滿足以上四個條件為100分,每不滿足一項扣25分,直至扣至0分。2.5 檔案管理(5)1. 是否對項目實行了檔案管理。1評分標準:100分:實行了檔案管理; 0分:未實行檔案管理。3.資金管理(15)3.1資金使用合規、相符性(30)1. 資金的實際支出與預算批復的用途相符30、;2. 資金的支出符合其它相關規定3. 審計和檢查結論。1評分標準:100分:資金的實際技出與預算批復相符,符合各項資金管理規定;0分:存在著平衡預算、挪作他用現象,或審計與檢查出現問題。3.2資金專戶管理(25)1.資金應在縣財政部門設立專戶,中央和省級資金應納入縣專戶管理。1評分標準:100分:設立專戶;0分:未設立專戶。3.3 資金撥付的及時性(20)1. 省下達資金文件日期;2. 資金到達縣財政專戶日期。1 評分標準:標準周期暫定為45天,100分:少于或等于標準周期;75分:多于標準周期115天(含);50分:多于標準周期1530天(含);0分:多于標準周期30天。3.4 資金到位率31、(25)1. 應到達縣財政專戶的項目資金;2. 實際到達縣財政專戶的項目資金。1評分標準:資金到位率實際到達資金應到達資金100指標得分資金到位率100附2-3 紅河州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州級評分表)得分 評價:優( ) 良( ) 中( ) 差( )填報單位:一級指標二級指標評分依據得分評分說明1州所轄縣市綜合評分(80)(實施“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州所轄縣市評分)/實施“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和節柴改灶項目” 州所轄縣市個數按計算結果填寫所得分。2. 項目管理(10)2.1項目組織管理(20)1、應成立專門的項目工作組織機構并制定相關人員工作職責;2、32、應嚴格按基建程序辦理相關事項;3、定期對轄區內項目進行全面徹底排查、核實。評分標準:符合全部3項指標的按100分計,每不符合1項扣40分,直至扣為零分。2.2規劃制定情況(25)1、是否編制項目規劃。評分標準:100分:制定了州市級項目規劃; 0分:未制定州市級項目規劃。2.3項目前期規劃設計管理(25)1、項目前期應進行項目論證,報批程序等。評分標準: 100分:項目前期進行了科學論證; 0分:項目前期未進行科學論證。2.4 項目實施管理(25)1. 項目是否按原計劃執行;2. 是否對所轄縣項目實施情況檢查驗收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評分標準(1)項目計劃目標全部實現;(2)對所轄縣項目實施情況33、檢查驗收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100分:滿足以上二個條件; 50分:只滿足一個條件; 0分:二個條件都不滿足。2.5 檔案管理(5)1. 是否對項目實行了檔案管理。評分標準:100分:實行了檔案管理; 0分:未實行檔案管理。3.資金管理(10)3.1資金使用的監督(50)1. 是否對所轄縣項目資金的使用進行了有效監督。評分標準: 100分:對所轄縣項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進行了有效監督; 0分:未對所轄縣項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進了有效監督。3.2 資金撥付的及時性(50)1. 省下達資金文件日期;2. 資金到達縣財政專戶日期。評分標準:標準周期暫定為45天,100分:少于或等于標準周期; 75分:多于34、標準周期115天(含);50分:多于標準周期1530天(含); 0分:多于標準周期30天。附3自評報告編寫提綱附3-1.項目單位自評報告編寫提綱一、項目概況。在項目概況中,需要介紹說明項目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單位的人、財、物、管理體制等狀況);項目的實施依據(項目的主要建設經過、運行狀況等);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項目的基本性質、主要內容、涉及范圍。二、項目申報的績效目標。在項目申報的績效目標中,需要說明項目主要建設任務;項目預期投入情況;項目的績效目標,包括總目標和分階段目標;預期的主要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三、項目執行基本情況。在項目執行基本情況中,需要說明項目執行過程中目標、計劃的完35、成情況,如果目標、計劃做出了調整,還需說明調整的情況及采取的相關措施;項目投入情況、項目的實際支出情況;項目財務管理狀況;項目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四、績效目標實現的評價。本部分是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重點,在進行項目評價時,需要對項目支出后實際狀況與申報績效目標進行對比分析,說明已完成哪些目標,哪些還未完成;開展績效評價的方法和原則;應用指標體系評價的結果;項目實施后主要的經濟、社會效益的具體體現;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和對社會的持續影響;項目實施的經驗和改進措施(包括基本做法和經驗、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原因分析、改進措施等);項目的后續工作安排和有關建議;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附3-2.縣(市)級、州級36、自評報告編寫提綱一、評價方法、原則和依據。說明采用的評價原則、方法和評價依據。二、項目概況。在項目概況中,需要說明項目的實施依據、主要內容、涉及范圍、項目的性質特征、績效目標、預期主要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效益等。三、項目執行情況。需要說明項目執行過程中目標、計劃的完成情況,如果目標、計劃做出了調整,還需說明調整的情況及采取的相關措施;項目投入情況、項目的實際支出情況,包括人、財、物等方面;主要社會經濟效益、環境影響、持續影響等情況;項目財務管理狀況;項目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四、評價結論。在運用評價指標進行定量化分析的基礎上,對該項目實施后所取得的績效情況進行定性化的總結與闡述,并給出相應的評價等次。五、主要做法及問題與建議??偨Y歸納項目實施后所獲得的經驗和好的做法,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說明,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