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教學單位目標管理責任狀考核表.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3321
2025-03-04
4頁
74KB
1、大連工業大學教學單位目標管理責任狀考核表目標類別目標內涵與考核要求考核辦法量化賦分總體工作目標及思路(6分)結合“十一五”規劃確定學院定位及任期工作目標、工作任務。任期內目標明確、具體,責任和任務分解到人和具體時間段,有切實可行的年度工作計劃;要在原來基礎上有提高,有發展,有開拓;學院定位準確,符合學校發展要求。1.結合“十一五”規劃確定學院定位及任期工作目標、工作任務;(3分)2.任期內目標明確、具體,責任和任務分解到人和具體時間段,年度工作計劃完成情況;(2分)3.要在原來基礎上有提高,有發展,有開拓;(1分)6學科與專業建設目標(10分)制定切實可行的本科專業和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權點的2、建設規劃,有分階段落實和檢查的具體措施和要求。按照重點學科評價體系進行考核,以學位授權審核、學科評估和學科基地建設等作為評價依據。1.本科專業和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權點的建設規劃(2分)A級:具有完善的規劃且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強C級:規劃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2.落實規劃認真、及時、全面(2分)A級:落實規劃認真、及時、全面C級:能夠部分落實規劃3.具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學科、支撐學科的二級學院評價標準(6分)第4項為本項加分項,總分不超過6分3.1對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的貢獻度(3.5分)A級:學科建設工作積極主動,對學校取得的建設成果作用明顯;C級:完成部分學科建設工作,對學校3、取得的建設成果有作用。3.2學科與專業建設成果(2.5分)3.2.1在遼寧省重點學科考核評估及增補工作中的貢獻(2分)A級:被重新認定為遼寧省重點學科或新增為遼寧省重點學科C級:校級重點學科3.2.2在遼寧省二級學科碩士點合格評估中取得成績(0.5分)A級:在遼寧省二級學科碩士點合格評估中取得較好成績或具有免二級學科合格評估資格C級:在遼寧省二級學科碩士點合格評估中取得一定進展4.不具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學科、支撐學科的二級學院評價標準第3項為本項加分項,總分不超過6分4.1專業建設與成效(3分)A級:有省級示范專業或校級示范專業2個;B級:有校級示范專業;C級:積極參加校級示范專業申報4、與建設。4.2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成效(3分)A級: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B級:有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C級:積極參加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申報。加分項:1.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分);2.遼寧省重點學科(0.5分);3.申報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0.2分)。10教學建設與改革目標(25分)一、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健全;規章制度完整、規范、便于操作;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建立教師、管理人員、督導、學生一體化的評教體系;信息收集、反饋、總結及時,效果明顯,教學過程原始材料齊全。二、教學計劃、課程建設及成效、實踐教學教學計劃制定與執行、課程建設規劃制定與落實;參評校級優秀課、精品課5、情況;多媒體教學情況;網絡課程建設情況;教材建設和選用情況;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課情況;實驗的更新率;實驗室開放;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與質量。三、教學改革與成效各級教改項目研究情況;教學成果。1.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及規章制度建設情況(2分)A級:組織機構健全,分工明確;規章制度完整,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C級:組織機構基本健全;規章制度基本完整,建立了評教體系。2.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建立與運行情況(領導聽課、學生評教、信息員、督導員隊伍、期中教學檢查等)(3分)A級:領導聽課每學期平均達到8次;學生評教滿意率達到90%;信息員、督導員收集信息及時,材料齊全;期中教學檢查工作計劃詳實,落6、實到位,整改措施得力,效果好; C級:領導聽課每學期平均達到56次;學生評教滿意率達到80%;信息員、督導員能夠收集信息,材料基本齊全;能夠按時完成期中教學檢查工作;3. 教學計劃制定與執行情況(1分)A級:教學計劃制定科學、合理,執行情況好;C級:教學計劃制定基本合理,執行情況較好。 4.課程建設(4分) 4.1課程建設規劃制定與落實情況(1分)A級:制定完整可行的課程建設規劃,組織落實好;C級:制定了課程建設規劃,組織落實較好。4.2. 課程建設成果(3分)A級:課程建設成果顯著。有省級以上精品課程,或校級精品課程2門,或校級優秀課程4門;C級:課程建設取得一定的成果。有校級優秀課程2門。7、5.教學條件及教學方法與手段(6分)5.1多媒體課件檢查通過率(2分)A級:多媒體課件抽查通過率達到90%以上。C級:多媒體課件抽查通過率達到70%80%。5.2教學方法與手段成效(2分)A級:積極開展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有省級獲獎多媒體課件,或校級獲獎多媒體課件2件,或利用網絡進行輔助教學的課程達到4門;C級:開展了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工作。有校級獲獎多媒體課件,或利用網絡進行輔助教學的課程達到2門。 5.3 教材建設和選用(2分)A級:積極選用近三年出版教材,有校級優秀教材3部,或有省(部)級以上獲獎教材,或校級教材立項達3部;C級:能夠選用近三年出版教材,有校級優秀教材, 或校級教材立項達8、1部。6.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課情況;實驗更新情況;實習基地建設(3分)A級: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達到80%;實驗開出率達到100%,注重實驗項目更新;各專業均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2個;C級: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達到60%;實驗開出率達到95%,能夠進行實驗項目更新;專業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7. 畢業設計(論文) (3分)A級: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來源實際課題較多,項目更改率低于1%,質量較高;畢業設計(論文)自評工作組織落實認真,受到表揚;中期檢查組織落實得力,文件材料齊全;積極組織畢業設計(論文)選優評差工作;C級: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來源實際課題較少,項目更改率低于23%,質量達到要求;9、畢業設計(論文)自評工作基本完成;中期檢查組織有落實,文件材料基本齊全;能夠組織畢業設計(論文)選優評差工作。8. 教學改革成效(3分)A級:教師積極參加教學改革,成效顯著,有省級教改項目或校級教改立項結題6項;獲得校級教學成果3項,或有省級教學成果;C級:教學改革有成效,有校級教改立項結題3項;有校級教學成果。加分項:1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0分),國家級精品課(1.0分),國家級雙語建設示范課(0.5分);2申報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0.2分),申報國家級雙語建設示范課(0.2分)。扣分項教學事故和教學通報(扣分數最小學院教職工人數(3重大教學事故人次2嚴重教學事故人次10、1一般教學事故人次0.5教學通報人次)/學院教職工人數)25師資隊伍建設目標(14分)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制定近三年引進人才、補充師資計劃;在引進人才、補充師資工作中的措施、程序、完成情況及效果;教師進修培訓的措施與成效;教師隊伍崗位培訓情況;近三年教師隊伍學歷(位)、職稱、年齡、學緣結構改善狀況;骨干教師的穩定情況;教師梯隊建設情況及教學科研水平提高情況;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聘任情況;學術獎勵推薦工作的措施、程序及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激勵效果;教師對評職、聘任、相關推薦工作的滿意度。1.引進人才、補充師資計劃制定及引進人才、補充師資措施、程序及效果(3分)A級:計劃符合學校總體規劃、切合實際、有11、針對性,積極主動吸引人才,措施得力、程序嚴謹,效果好C級:計劃缺乏論證,可行性差,引進人才工作消極、被動,程序不夠嚴謹,效果較差 2.教師進修培訓措施、效果(2分)A級:層次安排得當、措施完善、教師進修專業方向與本學科的學科建設符合度高,效果好C級:培訓工作缺乏總體設計、組織、教師進修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不相關,效果不明顯3.教師隊伍崗位培訓情況(1分)A級:堅持進行以提高教學質量、授課技能為主的崗位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校級及以上教學大賽(菁苑杯、新星杯等),教師在比賽中獲獎比例高C級:缺乏有針對性的崗位培訓措施,組織教師參加校級及以上教學大賽(菁苑杯、新星杯等)不夠積極,教師獲獎比例不高4.教12、師隊伍結構改善情況(2分)A級:本聘期內教師隊伍的學歷(位)、年齡、職稱、學緣結構得到較大改善,教師隊伍良性發展C級:本聘期內教師隊伍結構得到一定改善但在某一方面仍存在問題5.團隊建設情況(2分)A級:積極制定政策,促進團隊建設。本聘期內,教師梯隊成員水平提高,作用顯著;團隊建設成效顯著,學科整體實力加強C級:團隊建設無效果,梯隊成員作用發揮不明顯6.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聘任情況(2分)A級: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組織得力,審核細致準確,程序嚴謹規范,標準統一,過程公開,結果公正,能做到擇優評聘C級: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松懈,審核不嚴,程序不規范,主觀評判,所評聘人員與相應序列、級別的任職條件符合13、度較差7. 學術獎勵推薦工作的措施、程序及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激勵效果(1分)A級:措施得當、程序規范、選優推優、所推薦教師獲獎層次較高、在教師隊伍中反響積極C級:無具體措施、程序不夠嚴謹,所推薦教師獲獎層次僅限于校級、在教師隊伍中反響一般8.教師滿意度(1分)A級:評職、聘任、相關推薦工作程序嚴謹規范、結果公正,無人員上訪C級:評職、聘任、相關推薦工作程序不夠嚴謹規范、結果有失公正加分項:1.國家級教學團隊(1分);2.省級教學團隊、創新團隊(0.5分);3.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1分);4.省級優秀專家(0.5分);5.省級教學名師(0.5分);6.省級專業帶頭人(0.5分); 7.省級百千萬人14、才百人層次(0.3分)。14科研建設目標(17分)制定科研與學術研究規劃。本單位職工對規劃充分了解和理解。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規劃實施。積極組織科研項目,監督項目執行。科研項目層次、數量,科技經費數量及增長幅度;承擔科研項目的完成情況;人均高水平論文、著作數量;各類科技活動;科技獲獎;知識產權、專利申報及成果轉化;配合科技處完成學校科研活動情況等。1.規劃、措施及執行情況(2分)通過考察責任狀相關內容和執行情況分四檔權重1.0、0.8、0.6、0進行賦分。2.本單位教職工對規劃的認知程度(1分)通過對本部門教職工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認知程度分四檔權重1.0、0.8、0.6、0進行賦分。3.二15、級學院層面對科研項目的組織情況(滿分3分)通過對本部門教職工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評價情況分四檔權重1、0.8、0.6、0進行賦分。4.科研經費數量及增幅情況(滿分3分)5.人均核心期刊論文及著作情況(滿分3分)6.科研氛圍、各類學術活動情況(滿分2分)7.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情況(滿分1分)8.申報及授權專利情況(滿分1分)9.配合科技處完成科研統計等學校科研活動情況(滿分1分)通過科技處掌握的統計數據,分四檔權重1、0.8、0.6、0進行賦分。加分項:獲得國家級獎勵每項加1分,國家級項目、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每項加0.5分。17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目標(10分)制定實驗室建設規劃。規劃合理,切合實16、際,能滿足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學科發展的需要。實驗室管理規范布局合理;實驗開出率高;帳物符合率高;設備完好率較高;大型設備利用率較高;積極爭取社會贊助。1.考察實驗室的三年發展規劃落實情況,目標明確、方向準確、定位合理。設備申報計劃符合發展規劃,設備清單有參考價值為A,基本達到為B,部分達到為C。(1.5分)2.考察發展規劃落實情況,滿足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的需要,實驗能夠開出,實驗條件滿足要求為A,基本達到為B,部分達到為C。(本科0.7分、研究生0.3分)3.考察發展規劃落實情況,滿足科研及學科發展的需要為A,基本達到為B,部分達到為C。(0.5分)考察實驗室管理體系、規章制度17、崗位職責是否健全(每項0.5分),實驗記錄是否健全(0.5分),實驗室收費是否執行學校管理規定(0.5分),維持費支出是否用于本科實驗教學,完全達到為A,基本達到為B,部分達到為C(0.5分)。4.儀器設備賬物相符率100%。隨機抽查一個實驗室的800元以上儀器設備20件100%A,90%B,80%C(2分)。5.低值耐用品賬物相符率100%。隨機抽查一個實驗室的800元以上儀器設備20件100%A,90%B,80%C(1分)。6.設備完好率90%。隨機抽查一個實驗室的800元以上儀器設備20件90%A,80%B,70%C,(1分)。7.大型設備利用率,單價十萬元以上,儀器設備按300機時/18、年、機房語音室按1000機時/年純教學平均利用率(50% 0分、50%-90% 0.5分、100% 1分。加分項:是否爭取社會贊助(5000元-50000元的設備0.5分,50000元以上設備1分);考察三年中是否爭取到財政經費(0-500萬1分,500-1000萬1.5分,1000萬2分)。10學生教育與管理目標(18分)學生工作專兼職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各項工作的實際效果,反映在學生基礎道德文明、遵章守紀、學風狀態、各種活動的表現及學業成績上;初次就業率、年度就業率,就業質量及效果;工作創新及特色工作開展情況;學生工作成果及論文撰寫情況。1、安全穩定工作(2分)A: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219、分) B:有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但處置得當,不良影響小。(1.5分)C:有重大安全事故發生,處理一般,有一定影響。(1分)D:有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影響惡劣。(0分)2、隊伍建設工作(2分)2.1 專職學工人員按測評成績排名賦分。(1分)2.2 學生骨干隊伍建設,按職能部門評價順序賦分。(1分)3、院風、學風建設(6分)3.1 學習情況(1.5分)(1)一、二年級可比學科入學成績與現在成績比較,按排名順序賦分。(1分)(2)外語四級(藝術類A級)成績,按入學成績與現在成績比較的排名順序賦分。(0.5分)3.2 學籍異動(1分):按學籍異動率的排名順序賦分。3.3 團學活動(2分):包括競賽、科技創20、新、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等,按職能部門排名順序賦分。3.4 違紀率(1.5分)(1)考試違紀,按教務排名順序賦分。(1分)(2)其它違紀,按違紀率排名賦分。(0.5分)4、日常教育管理工作(3分)4.1制度建設和落實(0.5分)A:制度健全,執行有力,效果良好。(0.5分)B:制度健全,認真執行,取得一定效果。(0.3分)C:制度較完善,落實情況較好,效果不十分明顯。(0.1分)4.2 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日常管理。(2.5分)按職能部門檢查結果排名賦分(主要包括學生思想教育、管理、服務等)。5、就業工作(3分)按就業中心評估排名順序賦分。6、特色工作及效果(2分)6.1 按特色工作對學生成長成才的教育引導程度,將各學院進行相對排序賦分。(1分)6.2 按學生工作隊伍研討工作情況及論文發表情況賦分。(1分)7、加分項(不超過1.5分)7.1 校優良學風標兵班以1個班級為基準,增加1個班級加0.2分,最高加分不超過0.6分。7.2 校學生工作先進集體,按排名順序加分,最高加分不超過0.9分。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