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鼎織帶集團公司企業標準編寫規則DOC_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3565
2025-03-04
21頁
201.50KB
1、- 本資料來自 -浙江三鼎織帶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標準企業標準編寫規則Q/SDZG 00.01-20101 目的為進一步貫徹落實 “八字”方針,推進企業標準化工作,提升企業精細化水平和制度創新水平,規范企業標準編制規則、編號、結構、格式、要求,依據標準化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規則。2 適用范圍適用于三鼎織帶集團及各子公司企業標準管理。3 引用標準GB/T 1.1 標準化工作導則:標準的結構和編寫原則GB/T 1.2 標準化工作導則:標準中規范性技術要素內容的確定方法 GB/T 13016 企業標準體系表編制原則和要求GB/T 13017 企業標準體系表編制指南GB/T 15497-2003 企業標準體2、系 技術標準體系的構成和要求GB/T 15498-2003 企業標準體系 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的構成和要求GB/T 19273-2003 企業標準體系 評價與改進4 術語解釋4.1 標準:是對重復性事項和概念所作的統一規定,按其性質分為技術、管理、工作三大標準。4.2 企業標準 在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事項而制定的標準。包括: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4.3 企業標準化:是以制定、修訂標準,貫徹執行標準,達到統一為主要內容的全部活動過程。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規范性活動。4.4 技術標準:對標準化領域內的需要3、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所制定的標準。是從事生產、建設、商品流通的共同技術依據,是對生產對象、生產條件、生產方法等所做的規定,包括:基礎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安全標準等等。其形式可以是標準,也可以是規程、規范、定額和作業指導書、說明書等;4.5 技術標準體系:企業范圍內技術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科學的有機整體,他是企業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4.6 管理標準: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作的規定,把管理的規則、規章、程序及其他管理事項制定成標準,包括:基礎管理、經營綜合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等等,管理事項主指在生產經營管理如營銷、設計、采購、施工、檢驗、安全、環保、信息、勞動組4、織等管理中與實施技術有關的重復性事項和概念。4.7 管理標準體系:企業標準體系中的管理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的整體。4.8 工作標準:標準化領域中需要統一協調的工作事項所制定的標準。對企業各部門、各類人員基本職責、工作要求、考核辦法所做的規定,是衡量工作質量的依據和標準。“工作事項”主要指在相應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時與工作崗位的職責、工作內容、崗位基本技能、檢查與考核等有關的重復性事項和概念。根據崗位工作內容性質不同,可分為操作崗位、管理崗位和決策崗位的管理工作事項、操作事項和服務事項。4.9 工作標準體系:企業標準體系中的工作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5 企業標準化體系55、.1 標準化體系 結構企業方針目標企業適用的國家法律法規企業貫徹的標準化法規和企業標準化規定技術標準體系J管理標準體系G工作標準體系Z 主從關系連線 指導關系連線 企業標準體系范圍5.2 以產品為中心技術標準體系結構01設計技術標準J00技術基礎標準0000000000000003采購技術標準04工藝技術標準05半成品技術標準06設備設施技術標準07測量和檢驗技術標準08包裝儲運標識技術標準09服務技術標準10信息技術標準11安全技術標準12職業健康技術標準13環境技術標準14能源技術標準02產品標準5.3 管理標準體系結構圖01經營綜合管理標準02技術管理標準03生產管理標準04質量管理標準6、05設備設施管理標準06采購管理標準07測量檢驗試驗管理標準08包裝儲運標識管理標準09安全管理標準11后勤服務管理標準12環境管理標準13職業健康管理標準信息管理標準14標準化管理標準15體系評價管理標準G00管理基礎標準10信息管理標準注:經營綜合管理標準包括:方針、目標、戰略、營銷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財務管理、審計、稽查管理等。5.4 工作標準體系結構圖Z工作標準01決策層工作標準02管理層工作標準03操作人員工作標準01管理人員通用工作標準01操作人員通用工作標準01最高決策者工作標準02決策層人員工作標準02中間層管理人員工作標準03一般管理人員工作標準02特殊過程操作人7、員工作標準03一般操作人員工作標準6 企業標準編寫規則及要求6.1 企業標準編號:依照標準化要求,界定三鼎織帶集團及各企業職能、關系而設定的標準編碼代號。6.1.1 標準編號原則a、企業標準必須建立企業編號,無企業編號的企業標準,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不生效;b、企業標準編號要符合標準化要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設定、具體化;c、企業直接采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非本企業標準(有備案號的),可以不編企業標準編號,也可以編入企業標準,實行編號統一管理。6.1.2 標準編號統一格式:Q/ X X X X X X.X X-X X X X 批準年號 個性標準代號 職能代號 門類標準代號 企業名稱代號 企業8、標準代號 Q/ X X X X X X.X X.X X-X X X X 批準年號 子個性標準代號 個性標準代號 管理職能代號 門類標準代號 企業名稱代號 企業標準代號 6.1.3 編號劃分及說明- 企業標準代號:用“企”字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Q”大寫表示。- 企業名稱代號:用企業名稱漢語拼音縮寫字母大寫。與企業標準代號用“/”隔開。- 門類標準代號:以門類一個大寫字母表示,管理標準代號用“G”表示;工作標準代號用“Z”;技術標準代號用字母“J”表示。與企業名稱代號連續書寫,與職能代號空半格距離。(見下表)序號企業名稱名稱代號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1三鼎織帶集團SDZSDZJSDZGSDZZ29、浙江三鼎織造有限公司SDESDEJSDEGSDEZ3義烏環鼎織帶有限公司HDZHDZJHDZGHDZZ4義烏環球制帶有限公司HQZHQZJHQZGHQZZ5金華金鼎織帶有限公司JDZJDZJJDZGJDZZ6江蘇三鼎織造有限公司SSDSSDJSSDGSSDZ注:三鼎織帶集團沿用原浙江三鼎織造有限公司代碼編號;現浙江三鼎織造有限公司代碼沿用浙江三鼎織造二廠代碼;一廠建制取消,編碼代號也取消;其他不變。- 職能代號:按企業職能、關系劃分,用數字01至99兩位數表示。- 個性標準代號:指單個標準在管理職能中所排列的序號,用01至99兩位數表示。- 子個性標準代號:針對個性標準細分或作補充而設定的排列10、序號,也用01至99數字表示。與管理職能代號、個性標準代號之間用“.”連接,與批準年號用“”分開。- 批準年號:指標準發布的年號,置于編號末尾,用阿拉伯四位數表示。6.1.4 標準編號管理 a) 標準編號由標準化人員審定,及時填寫企業標準明細表。 b) 修改的標準要重新審定內容、不需換版的標準,應在明細表備注,寫明修改、審定日期,編號不變。 c) 標準換版的編號只修改批準年號,其他不變,也應在明細表備注明。 d) 標準廢止,編號廢止,要在企業標準明細表備注欄注明廢止日期。 e) 標準職能代號劃分- 管理標準職能代號劃分依據其職能個性特點,分為織帶集團、生產性公司和貿易公司(見附表1、2、3) 11、- 技術標準職能代號劃分為織帶集團及各公司執行通用標準(見附表4)- 工作標準職能代號劃分為織帶集團及各公司執行通用標準(見附表5 )6.2 管理標準編寫6.2.1 標準格式 (見后附表6)。6.2.2 編寫規則要求- 合規性: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企業方針、目標,與同級、上下級標準應保持相協調、銜接。- 完整性:管理標準在其規定范圍、界限內力求完整。- 準確性:文字表達應準確、簡明、易懂、邏輯嚴謹,避免產生不易理解或歧義;管理標準中引用標準及標準中的圖樣、表格、數值、編號及其他內容應準確無誤。- 統一性:標準中的術語、符號、代號應統一并與其他制度保持連續性,已有國家標準的應采用國家標12、準,已有行業、企業標準的應采用其標準;同一概念與同一術語之間應保持唯一對應關系,類似部分應采用相同的表達方式與措辭。- 實用性:標準擬訂應盡可能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編寫,同時也要符合集團戰略規劃部署和基本法規制度,力求具有政策性、合理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6.2.3 管理標準內容構成一般由名稱、編號、目的、適用范圍、術(詞)語解釋、職責、管理內容和要求、其他、終結線、批準實施標注、編寫標注欄及附錄等要素構成6.2.4 結構布局6.2.4.1 一般標準層次最多可分成四個層次,即:章、節、條、款。章按主要構成要素分,章下分節,節下分條,條下設款。6.2.4.2 在章、節、條下單獨設置的節、條、款,可稱13、為“段”;為重點突出或格式需要,單獨列出一個或幾個句子,稱為“列項”。6.2.5 序號編排從“目的”項到“其他”項,按序列對章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編排(如:5.1.1.1),段不編排號;列項前用破折號;章、節、條、款數字之間用小圓點隔開;款之下若再細分,可用阿拉伯數字加括號或用小寫英文字母區分。6.2.6 格式編排6.2.6.1 幅面與頁邊距幅面采用A4紙(210mmX297mm),頁邊距設置:上、下邊距各2.54cm,左、右邊距各3.17cm 。幅面字體要求:標準名稱部分用三號黑體加粗居中排列,正文部分用小四號宋體,其中各章標題加黑6.2.6.2 名稱 為必備要素,置于標準正文首頁頂頭居中位置14、,名稱結構為“XXXX企業標準+標準名稱”,通常分為兩行。名稱要簡明扼要,明確表達出主題,與內容相符;不應涉及不必要的細節。6.2.6.3 編號 為必備因素,置于名稱和橫線之間右端,由小四號黑體加粗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在次頁之后頁面右上端也要加注編號,無須橫線隔開。編號與正文之間用一水平粗實線分隔,線長同版面寬度。粗實線與編號間距為2mm 。6.2.6.4 “目的” 為必備因素,置于橫線下正文起始位置。陳述編寫標準的目的和意義,格式“為了制定本標準(制度、條例、規定、辦法)”。6.2.6.5 “適用范圍” 為必備要素,置于目的之后,闡明標準效力范圍和實施范圍。格式“適用于”。6.2.6.15、6 術(詞)語解釋 :為可選因素,置于適用范圍之后,表達標準中關鍵詞語、術語尚未普遍使用,或影響理解時,加以必要注解和說明。6.2.6.7 “職責”為可選因素,當管理事項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參與或執行,要進行分工或界定職責權限。必要時一個單位在中賦予新的職責或任務,也要明確。6.2.6.8 “內容和要求” 為必備因素 ,是標準主體,可用一章或幾章予以表述。主要表述標準實施內容、細則、要求、流程和操作方式方法及罰則等(包括圖表)。“內容和要求”并非該章推薦標題,根據需要可展開,但必須集中表述。6.2.6.9 “其他”為必備要素,作為制度正文最后一章。主要補充明確標準解釋部門、制定、修訂過程中事16、項說明、實施時間和方式、沖突處理原則。處理矛盾沖突表述格式為中之一項:- XX 制度由XX部門進行解釋和修訂;- 本制度自XX年XX月XX日開始執行,本次修訂為XX版,主要修訂內容。- 自本制度自XX簽發后,XX年XX月XX日起開始實施,XX制度即行廢止,現行制度中與本制度之規定不相符的,應參照本制度予以修改。6.2.6.10 “終結線” 必備格式,置于制度最后一個條款之下一行正中間為加粗實線,長度為版面寬度四分之一,約為45厘米。終結線表示正文終結,終結線不能另起頁面。6.2.6.11 “批準日期標注欄”為必備要素,置于首頁最下端橫線下,說明批準機構、批準時間、實施時間。格式:批準機構+年-17、月-日+批準;年-月-日+實施。年月日之間用小橫線連接,批準日期要與簽發日期一致;實施日期與批準日期可以不一致,必須與“其它”章節中表述一致。6.2.6.12 標注欄編寫: 為必備要素,置于正文最后,臨近頁腳。說明版次、有效期限、起草部門、起草人、起草部門負責人、審核部門負責人、批準人及簽字日期。有效期限根據制度質量和效力一般分為三個月、六個月、一年。通常格式為表格形式,六列四行,寬同版面,行高10mm,標注欄內標題用小四號黑體加粗,其他用小四號宋體編排。標注欄不能另起頁面。6.2.6.13 “附錄” 為可選補充要素,主要包括:- 正文涉及的表格或圖例;- 引用相關法規、文件的目錄;- 引用專18、業術語注解或系統介紹;- 標準出臺背景及各版本修改沿革說明。附錄中圖表與正文中圖表分別采用不同編號方法。附錄編號和標題各占一行,附錄編號用五號宋體,置于版面左上側;標題在下一行,正文之上居中位置,用四號宋體加粗編排。6.3 圖表、流程管理依照文件控制程序SDZG 00.02-2009相關條款執行。6.4 工作標準編寫規則6.4.1 編寫原則與要求6.4.1.1 除遵循企業標準編寫一般原則外,還應做到:- 最高決策者及決策層其他管理人員,每個職務都應制定明確的職責和權限工作標準。- 中層管理人員,正職、副職的職責和權限都需要制定工作標準。- 部門的工作標準用部門正職管理人員的工作標準代替。- 一19、般管理人員的職責、權限應體現在工作標準中,工作標準應按崗位制定,不按現實分工制定。- 應為操作崗位人員制定通用的工作標準。- 對特殊過程的操作人員,可對特殊工種、特殊崗位制定相應的工作標準。- 操作人員的職責權限應體現在具體的崗位工作標準中,應按工種制定。服務人員在操作人員范疇,服務人員的工作標準應包括服務規范和要求。6.4.1.2 編寫要求 制定工作標準除應遵守企業標準化工作有關規定外,應具備一下理念:- 使每個崗位的職責、任務服從企業總目標,通過制定工作標準形成全員的目標管理。- 崗位之間互相銜接、互相制約,形成有機聯系,保證整個管理工作協調。制定工作標準過程,實際是互相協調、理順關系過程20、。- 工作標準是為具體的操作者制定的,要使標準能被操作者所接受并且認真執行,最好辦法讓操作者親自參加制定標準。當標準必須由專人來制定時,要請崗位人員參與討論、發表意見,制定工作標準時應以熟練操作者經驗為基礎。- 標準定出來后,不是交給操作者了事,而要領導者組織培訓。- 在執行過程中要依據情況變化不斷修訂,對標準執行情況做出評價。- 注意與企業其他各項規章制度的協調,防止互相矛盾、互相重復。6.4.1.3 層次的描述和編號工作標準應使用企業統一編號方法,與技術、管理標準相區分。工作標準的層次描述和編號要求見(附表7)。6.4.2 工作標準內容構成工作標準一般由名稱、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職責與權21、限、資格要求、工作內容要求與方法、檢查與考核、其它、終結線、批準實施日期標注欄、編寫標注欄及附錄等部分組成。資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引言可用,也可不用,名稱、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則不能省略。6.4.3 工作標準編制要求6.4.3.1 名稱名稱為必備要素,它置于正文首頁或標準封面,名稱應簡短明確,反映標準的主題。工作標準名稱一般由崗位名稱或職務名稱加“工作標準”、“作業標準”或“作業指導書”字樣組成。其中:- 管理類崗位如班組長、車間主任、部門經理等管理人員工作標準的名稱由崗位名稱或職務名稱加“工作標準”字樣組成。- 操作類崗位如擋車工、紡絲工、電焊工等操作人員的工作標準由崗位名稱22、加“作業標準”字樣組成。- 服務類崗位如前臺服務員、食堂工作人員、清潔工等服務人員的工作標準由崗位名稱加“作業指導書”字樣組成。6.4.3.2 范圍范圍為必備要素,它應置于每項工作標準正文的起始位置。范圍包括工作標準的內容范圍及其實施范圍。6.4.3.3 規范性引用文件 規范性引用文件為可選要素。規范性引用文件一覽表應由下述引導語引出:“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6.4.3.4 職責與權限- 決策層及中層管理人員的職責與權限為必備要素23、。- 一般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職責權限可體現在其工作內容要求與方法之中,其職責與權限為可選要素。- 職責與權限主要應明確該崗位的職責和權限,以及相關崗位的相互關系(如何分工、如何協調配合)以及該崗位必須具備客觀條件。具體內容應包括直接上級、直屬下級或管轄范圍、橫向工作關系、職責、權限等六項。- 部門正職管理人員工作標準的職責中還應明確該部門組織機構的設置內容。- 在確定部門或崗位的職責與權限時,應注意事項: a) 職責是工作標準的概貌或管理職能的高度概括,要求文詞簡煉。 b) 職責不僅是對在職務范圍內所應盡的義務的表述,也需要明確因工作失誤或失職所造成的后果和損失,所應負的責任程度。 c) 權24、限應指明部門或崗位所應有的權力、工作范圍,分工界限,即為實現管理職能或完成工作任務規定出按職務或職責所應有的權限。 6.4.3.5 人員資格要求資格要求為必備要素。明確崗位人員的基本資格要求,包括文化水平、操作水平、管理知識、能力素質特征等。對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應有資格證書等級要求。6.4.3.6 工作內容與要求工作內容要求與方法為必備要素。工作內容與要求一般包括:- 崗位目標。應明確該崗位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所應達到的工作目標;確定崗位目標過程,實際是企業目標系統的分解過程。- 質量要求與定額。對崗位的工作必須規定明確的質量要求,有時還包括數量和時間方面的要求,能做定量規定的應盡量將要求25、定量化,不能定量時也要考慮對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可能性。凡能規定定額的崗位,均應制定定額(時間消耗定額、物資消耗定額)等;- 工作程序和方法。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上的工作,只要是具有重復的特征,就可以總結經驗或實驗,優選較為理想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納入標準,使該崗位所有工作人員操作達到統一要求。- 業務分工與溝通(信息傳遞)方式。溝通方式如,指令傳遞程序、信息反饋程序、信息傳遞媒介、時間、內容等。- 特殊工序過程工作崗位,例如焊接工、鍋爐工等的作業要求,應參照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規定制定;- 按作業順序列出工作(作業)的細節,明確輸入、轉換的各環節和輸出的內容。其中包括物資、人員、信息和環境等方面應具26、備的條件,并與其他工作(作業)接口處相互協調。應明確每個環節轉換過程中的各項因素,以及要達到的要求,說明需要注意的任何例外或特殊情況,必要時輔以程序或流程圖。- 推薦企業運用工業工程制訂工作(作業)標準的方法。6.4.3.7 檢查與考核在工作標準中應根據標準的工作內容和要求詳細規定考核條件及獎懲辦法,明確考核的部門、時間。常規的考核程序和方法應制定專門的“工作標準考核辦法”并在工作標準中明確引用;特殊的考核程序和方法也可以在每個工作標準中加以規定。按照P-D-C-A模式,制定標準是“策劃”,執行標準是“實施”,“檢查”是關鍵,“考核”是處理方法之一。6.4.3.8 其它為必備要素,應作為每項工27、作標準正文的最后一章。與管理標準要求相同6.4.3.9 終結線、批準實施日期標注欄、編寫標注欄,與管理標準編寫要求相同。6.4.3.10 附錄為可選補充要素,主要是幫助理解工作標準的內容,以便正確貫徹執行。附錄的主要內容由下面列項中的一項或幾項組成:- 范例。- 表格式樣或圖例。- 工作標準中所引用的政策法規名稱的目錄。- 工作標準中所引用的相關聯制度的目錄。- 工作標準中所引用的專業術語解釋或系統介紹。- 工作標準歷史上各版本的修改沿革說明。附錄中的圖表編號與正文中的圖表編號應分別采用不同的編號方法,見文件管理控制程序。6.5 工作標準的格式(見附件8)6.6 技術標準編寫規則6.6.1 技28、術標準制定、修訂原則和要求6.6.1.1 納入技術標準體系的標準,是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實施中應嚴格執行的技術文件,企業必須嚴格執行。6.6.1.2 企業技術標準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化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要求(包括法律、法規及環境、安全、職業健康、能源等方面要求)6.6.1.3 技術標準應符合國家、行業、有關技術基礎標準。6.6.1.4 積極采用國際標準,應注意技術標準保密。6.6.1.5 有關質量的技術標準內容和要求應貫徹GB/T19001標準對技術文件內容的要求6.6.1.6 有關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的技術標準內容和要求應貫徹GB/T28001和GB/T229、4001標準對技術性文件內容要求。6.6.1.7 技術標準化各項要求應系統、協調、統一、切實可行。6.6.1.8 技術標準存在形式可以是標準、規范、規程、守則、操作卡、作業指導書等。表現形式可以是紙張、磁盤、光盤照片、標準樣品或其組合。6.6.1.9 建立技術標準體系應編制企業技術標準體系表并參照GB/T13017標準規定概念、原理、編制要求和方法。6.6.2 技術標準結構和格式6.6.2.1 企業產品標準結構構成。按照GB/T1.2-2002標準中規范性技術文件要素內容的確定方法主要構成有:- 名稱、- 編號、- 范圍、- 規范性引用文件、- 術語和定義、- 標準必要性評定(包括概述、需考慮30、內容)、- 要求(目的性原則、性能原則、可證實性原則、數值的選擇、避免重復)、- 抽樣、試驗方法和檢驗、- 標準化項目標記、標識、標簽(包括通則、產品標志和標簽要求)、- 包裝、運輸和貯存(包括通則、包裝、運輸、貯存、產品隨行文件要求)、- 專利和其他、附錄等組成:6.6.2.2 規程、規范、手冊、守則、作業指導書的結構和格式參照有關行業指導性標準規定。6.6.3 技術標準層次與編號編排6.6.3.1 技術標準層次編排見(技術標準體系結構表)6.6.3.2 企業技術標準編號。- 企業對技術基礎標準一般可直接引用,也可根據企業需要,選擇其中部分內容轉化為企業標準化或規定,供企業內部使用。- 國家31、標準、行業標準中的基礎標準編入企業標準體系的方法 a)對于國家、行業的基礎標準,企業可先將其編號和名稱集中編入一個企業標準內,然后再將標準文本編入企業技術標準化體系。 b)將國家、行業基礎標準編號和名稱解決寫進企業標準體系表中,然后在將標準文本編入企業技術標準體系。- 企業技術基礎標準編號。對于編入企業技術標準體系的使用基礎標準文本可以采用雙重編號。即在國家、行業基礎標準原編號基礎上,再根據標準化在體系中的位置加上企業標準編號,以表明該項基礎標準在企業標準體系中的位置。企業制定的技術基礎標準測直接按其在企業標準體系中的位置編號。- 產品標準在企業標準化體系中的編號要求: a)企業產品標準的代號32、和編號方法按規定編寫,其手續號可直接采用企業產品標準在企業技術標準體系中的位置編號。b)采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產品標準可采用雙重編號,其編號同技術基礎標準編號。- 對上級批準發布的技術標準可采用既保留原編號,又納入企業標準體系統一編號的雙重編號。6.6.4 編排格式(附件3、4)7 其他7.1 本規則集團標準化辦公室負責解釋和修訂。7.2 本規則為第二版,僅6.1.3條款取消了對義烏啟茂貿易有限公司的編號,其他未做改動。7.3 本規則自總裁批準后2010年5月1日之起執行。與其他制度有沖突的,以本制度為準,原企業標準編寫規則SDZG 00.01-2009同時廢止。版次第二版批準人丁33、軍民日期2009-04-01有效期限2010-05-01至2010-04-1審核部門負責人王子超日期2009-03-30起草部門負責人張世富日期2009-03-26起草部門標準化辦公室起草人祖占橋日期2009-03-24附件1:集團管理職能代號管理職能代號G管理職能名稱管理職能代號G管理職能名稱00管理基礎08包裝貯運標識管理標準01經營綜合管理標準09安全管理標準02技術管理標準10信息管理標準03生產管理標準11后勤服務管理標準04質量管理標準12環境管理標準05設備設施管理標準13職業健康管理標準06采購管理標準14標準化管理標準07測量檢驗試驗管理標準15體系評價管理標準注:經營綜合管34、理標準包括:方針、目標、戰略管理、營銷管理、行政、人力資源管理、 財務管理、審計稽查管理等。附件2:生產性企業管理職能代號管理職能代號G管理職能名稱管理職能代號G管理職能名稱00管理基礎09安全管理01經營綜合管理10信息管理02技術管理11后勤服務管理03生產管理12環境管理04質量管理13職業健康管理05設備設施管理14標準化管理06采購管理15體系評價管理07測量檢驗試驗管理16能源管理08包裝貯運標識管理注:經營綜合管理標準包括:方針、目標、戰略管理、營銷管理、行政、人力資源管理、 財務管理、審計稽查管理等。附件3:貿易性企業管理職能代號管理職能代號G管理職能名稱管理職能代號G管理職能35、名稱00管理基礎07安全管理01經營綜合管理08信息管理02市場管理09服務管理03銷售管理10環境管理04外貿管理11職業健康管理05客戶管理12標準化管理06包裝貯運標識管理13體系評價管理注:經營綜合管理標準包括:方針、目標、戰略管理、營銷管理、行政、人力資源管理、 財務管理、審計稽查管理等。附件4:三鼎織帶集團技術標準職能代號職能編號J技術職能名稱職能編號J技術職能名稱00設計基礎08包裝貯運標識技術01設計技術09服務技術02產品標準10信息技術03采購技術11安全技術04工藝技術12職業健康技術05半成品技術13環境技術06設備設施技術14能源技術07測量檢驗和試驗技術15注:本標36、準暫定為通用標準,適用于三鼎織帶集團及金鼎、蘇鼎、環球、環鼎、三鼎織造公司和啟茂公司等。附件5: 三鼎織帶集團工作標準職能代號職能編號職能名稱職能編號職能名稱01決策層01最高決策層02管理人員01管理人員通用02中間層管理人員03一般管理人員02決策層管理人員03操作人員01操作人員通用02特殊過程操作人員工作標03一般操作人員注:本標準為通用標準,適用于集團及各子公司。附件6:制度管理標準格式XXXXX有限公司企業標準制度名稱Q/SDZG XX.XX-XXXX“ALT + ”是二級目錄,“ALT + + ?”是三級目錄“ALT + + ? + ? ”是四級目錄,以上會自動排序版次批準人日期37、有效期限審核部門負責人日期起草部門負責人日期起草部門起草人日期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批準 XXXX-XX-XX實施 標題統一用黑體三號字加粗集中顯示,在模板中可點擊工具條中的格式欄“標題”選項,標題到的距離有一行的間隔; 制度編號控制參考標準化管理辦法的相關條款進行受控。第一頁不在頁眉位置顯示,自第二頁開始在頁眉位置顯示; 正文編號的排序只能在模板中使用,其它文檔中沒有該項功能,也可文+圖。 終結線放在文檔最后一行的下一行居中顯示,不能單獨一頁存在; 審批欄、終結線不能單獨一頁顯示; 頁腳位置要填寫的日期與審批欄日期一致,頁腳只在第一頁中顯示。注:以上操作均可以在制度模板中完成38、。附件7:工作標準格式xxxxx有限公司企業標準XX工作標準名稱Q/XXXZ XX.XX-XXXX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職責權限崗位人員資格要求工作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附錄、記錄及表格其他版次第一版批準人日期有效期限審核部門負責人日期起草部門負責人日期起草部門起草人日期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XX 批準 XXXX -XX - XX實施注:模板格式、使用參照附件6“制度模板”。附表8:技術標準格式xxxxxxx有限公司企業標準XX標準名稱Q/XXXJ XX.XX-XXXX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標準必要性評定:概述、需考慮內容要求:目的性原則、性能原則、可證實性原則、數值的選擇、避免重復抽樣、試驗方法和檢驗、標準化項目標記、標識、標簽:包括通則、產品標志和標簽要求包裝、運輸和貯存:通則、包裝、運輸、貯存、產品隨行文件要求專利附錄、記錄及表格其他版次第一版批準人日期有效期限審核部門負責人日期起草部門負責人日期起草部門起草人日期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XX 批準 XXXX -XX - XX實施注:模板格式、使用參照附件6“制度模板”。- 本資料來自 -附表9:標準明細表SDZB 00.01-1序號標準名稱標準代號和編號宜定級別采用國際、國外標準程度(用符號表示)采用或相應的國際、國外標準號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