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電子科技公司智能控制系統產品企業標準DOC.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4405
2025-03-04
11頁
109.50KB
1、 深圳仁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產品企業標準智能控制系統 Q/HR0801001-1999仁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標準 智能控制系統 Q/RD0801001-1999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外觀、技術要求、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環境試驗、電磁兼容、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貯存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仁德電子公司設計生產的各類家用微電腦控制器產品,包括冰箱、空調、洗衣機、微波爐及類似用途的其他微電腦控制器產品。根據產品不同特點,除具有家電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外,而且具有家電之間或者上位機與下位機之間的網絡通訊功能。1 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本標準發布時,所示版本均為有2、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91-2000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 1019-1989家用電器包裝通則GB 2828-1987 逐批檢查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GB 2829-1987 周期檢查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GB 4706.1-1998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GB 4798.1-1986 電工電子產品應用環境 貯存GB 4798.2-1996 電工電子產品應用環境 貯存GB/T17626.2-1998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17626.3-1998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輻射抗擾度試驗GB/T3、17626.11-1998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試驗CISPR 14-2:1997 電磁兼容:家用電器、電動工具和類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擾度-產品類標準IEC730-1:1993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自動控制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IEC61000-4-2:1995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IEC61000-4-3:1995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射頻電磁輻射抗擾度試驗IEC61000-4-4:1995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IEC61000-4-5:1995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IE4、C61000-4-9:1993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脈沖磁場抗擾度試驗IEC61000-4-11:1994 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 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試驗3 技術要求3.1 使用條件:3.1.1 環境溫度不低于-20,不高于60,空氣相對濕度不高于97%(溫度275),大氣壓力為86Kpa-106Kpa。3.1.2 電源電壓:額定電壓的上限15%,額定電壓的下限20%。3.1.3 有凝露出現的可能性。3.2 外觀:3.2.1 控制器板的裝配外型尺寸應符合客戶要求,應根據客戶認可的電控盒(塑膠件及鈑金件等)進行試裝,要求結構牢固,結合縫隙小于0.6毫米,滿足裝配要求。(客戶特5、殊要求除外)。3.2.2 控制板的各連接線及接插件應符合客戶指定要求或圖紙要求,若客戶無特殊要求,應符合家用電器的常規要求。3.2.3 元器件表面應當保持整潔,無明顯可見的劃傷,不允許有油污、灰塵、劃痕、手刺、龜裂、霉點、銹蝕等現象。元器件絲印按照GB4706.1中的標志要求進行檢驗,要求絲印清晰,內容正確,附著牢靠。3.2.4 控制器板上的元器件應當排列整齊3.2.4.1 對最終客戶能夠目測到、觸摸著的元器件,其安裝應當符合具體產品的工藝要求,牢固可靠,相同高度的器件頂部要求相互之間誤差不大于0.2毫米。3.2.4.2 對客戶仍須進行再連接的器件(此類器件一般有接插件、插片等),其安裝要求牢6、固可靠,器件底部要求平貼PCB,除非器件結構已定外,一般不得有縫隙。3.2.4.3 對除3.2.4.1及3.2.4.2外的直插器件,其底部離PCB距離,除特別成型(器件結構已定)外,一般應小于0.5毫米。)器件的傾斜度,一般應小于15。此類器件一般有:電阻、電容、二極管、IC等等.3.2.5 控制器件的焊接面:3.2.5.1 焊點圓潤、光潔、無虛焊、包焊、少焊等不良焊接,焊點高度一致,最高不超過2.0毫米。3.2.5.2 焊接面應當保持整潔,無錫漬、錫渣、錫尖、錫珠等現象。3.2.5.3 焊接面根據產品具體工藝要求,若須經過防潮處理的產品,則應刷涂或噴涂絕緣保護漆。集成塊、可控硅、變壓器、整流7、橋等元器件周圍不允許有氣泡存在,其他位置上,不大于1.5毫米的氣泡每10平方毫米不允許多于3個,不允許有連通兩個帶電部位的氣泡或者大于1.5毫米的氣泡。3.2.6 控制板的布線應當合理:3.2.6.1 人工插件時,器件各引腳所在PCB孔位尺寸均應比器件尺寸大于0.2 0.3毫米;機器插件時,器件各引腳所在PCB孔位尺寸均應比器件尺寸大于0.4 0.5毫米。3.2.6.2 在滿足電氣的情況下,銅箔線應盡可能寬。3.2.6.3 強電線與弱電線間爬電距離應滿足GB4706.1第29章要求。3.2.7 成品印刷電路板的曲翹度不可超過成品板長度或寬度的0.5%。3.2.8 對于裝配后需要用絕緣材料灌封的8、控制器板(一般指洗衣機、熱水器控制器等)3.2.8.1 灌封的絕緣材料要求透明或半透明、附著力強、防水、有彈性、無腐蝕、無有害氣體。3.2.8.2 封層形狀或厚度應當符合客戶要求,產品表面光潔,無油污、遺漏、龜裂、飛邊、毛刺、不粘手。3.2.8.3 集成塊、可控硅、變壓器、整流橋等元器件周圍不允許有氣泡存在,其他位置上,不大于1.5毫米的氣泡每10平方CM不允許多于3個,不允許有連通兩個帶電部位的氣泡或者大于1.5毫米的氣泡。3.2.9 對于LCD顯示的控制器3.2.9.1 顯示部分視角根據客戶產品不同,要求視角正確,清晰范圍視角應當45度。3.2.9.2 顯示部分的黑點或白點均應小于0.1平9、方毫米,其中在30個平方厘米內不得多于3個。3.3 使用功能 3.3.1 微電腦控制器應滿足客戶要求及所屬家用電器的使用性能,在二者有沖突時,首先征求客戶意見,滿足對控制器所屬家用電器的使用,同時滿足客戶要求。各控制器應與所屬電器總裝后,符合所屬電器的常規使用功能。其各項功能應符合產品規格書中的各項條款。溫度控制范圍:按照各產品規格書中規定。溫度控制精度:不劣于2時間設定范圍誤差:不劣于設定時間段的1%。3.3.2 操作抗擾性 除規格書中指定順序的使用性能外,其他誤操作時(非指定正常順序工作時),不應出現控制器死機或其他異?,F象。3.3.3 網絡通訊功能(此項適用于具有網3.3.3 紅外遙控發10、射及接收性能測試(此項適用于遙控器產品)3.3.3.1 協議 本公司所用通訊協議,要求盡量靠近國標,國家或行業等的通訊協議,在尚未有以上協議標準時,其協議應當制定合理,滿足客戶要求。3.3.3.2 可靠性 作為上位機,根據客戶要求,應當對下位機的使用情況及時并準確做出監測。 作為下位機,根據客戶要求,將所要求的信息及時并準確上報上位機。3.3.3.3 騷擾性 作為通訊網絡上的附屬功能,應當在用戶使用時發揮其作為網絡家電的獨特功能,用戶不使對其原有通訊網絡及所屬電器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3.3.4 紅外遙控發射及接收性能測試(此項適用于有遙控器產品)3.3.4.1接收距離的測試 將接收控制器接通電11、源,以接收窗口的中心為頂點,在過該點且垂直接收窗口的軸線上10米處,用遙控器發出各項指令,以1次/2秒的頻率連續各按鍵30次,接收控制器應準確接收到各項指令。3.3.4.2接收控制器的受控圓錐角的測試 將接收控制器接通電源,以接收窗口的中心為頂點,并以過該點且重直接收窗口的軸線為0度基準線,在0度基準線上距離接收窗口8米處,將遙控器發出各項指令,同時在以接收窗口的中心為項點,在水平和垂直方向60度范圍內旋轉接收控制器,接收控制器應能準確接收各項指令。3.3.4.3發射器的發射距離測試將接收控制器接通電源,以接收窗口的中心為項點,并以過該點且垂直接收窗口的軸線為0度基準線,在0基準線上距離接收窗12、口8米處,將遙控器發出各項指令,同時在以發射窗口的中心為頂點,在水平和垂直方向60度范圍內旋轉遙控發射器,接收控制器應能準確接收到各項指令。3.3.4.4發射器的指向性圓錐角的測試3.3.4.5遙控接收頭抗環境光干擾能力將接收控制器紅外接收窗口置于節能燈、熒光燈、碘鎢燈中任一種光照度為2000LX的燈光下,將控制器接通電源,以紅外接收窗口為頂點,在過該點且垂直接收窗口的軸線上8米處,用遙控器發出各項指令,以1次/2秒的頻率連續各按鍵30次,接收控制器應能準確接收到各項指令。3.4 安全要求3.4.1 絕緣電阻 常溫常濕條件下,將控制器的導電部分與非導電部分之間施印500VDC,時間持續1分鐘,13、其絕緣電阻500M。3.4.2電氣強度常溫常濕條件下,對額定電壓為220VAC的器具,控制器的導電部分與非導電部分之間施印2000VAC,1分鐘,不得發生擊穿或閃絡現象。常溫常濕條件下,對額定電壓為110VAC的器具,控制器的導電部分與非導電部分之間施印1000VAC,1分鐘,不得發生擊穿或閃絡現象。3.5.環境實驗:3.5.1元器件的選取:控制板上所用的元器件均應滿足下列要求:存貯溫度應大于70,低于-25。工作溫度應大于60,低于-10。 3.5.2 高低壓工作特性(對單相電源,額定工作電壓為220VAC而言)按照4.5.2.1實驗,控制器應能正常工作,繼電器不應產生抖動。(注:無繼電器的14、控制器,可不測此項)。按照4.5.2.2 實驗,控制板不得有打火現象。3.6 電磁兼容3.6.1 雜波干擾(此條適用于控制器與所屬電器總裝后進行)按照4.6.1進行實驗后, 控制板應能正常工作。3.6.2靜電放電敏感度(ESD)在常溫下,按照4.6.2的規定,對控制器施加正極性或負極性的靜電電壓進行試驗,試驗后,控制板應能正常工作。3.6.3 電脈沖快速瞬變(EFT)控制器按照4.6.3試驗,以共模方式干擾,頻率為5KHZ,脈沖電壓為正極性或負極性,電壓按照表2規定的電壓分別對控制線,信號線以及交流電源輸入輸出端口進行試驗,控制器應能正常工作。3.6.4浪涌(沖擊)控制器的交流電源輸入端口應按15、照4.6.4對相線之間,相線與零線之間,相線與保護線地線之間以及中線與保護地線之間進行試驗,控制器應無異常現象。3.6.5 射頻電磁場輻射(其中頻率15MHZ的電控器不做此項試驗)控制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時,進行4.6.5試驗,控制器應能無異常工作。3.6.6 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 控制器交流電源輸入輸出端口應按照4.6.6以短時中斷和電壓暫降兩種干擾方式試驗,控制板應無異常工作。3.7 壽命(此條適用于控制器與所屬電器總裝后進行或由客戶進行)將控制器與所屬電器總裝后,將所屬電器滿負荷工作,時間168小時(7天),應無任何異常發生。4試驗方法4.1實驗室實驗室的結構,供電,環境條件控制以及實驗和檢16、測儀器儀表必須滿足試驗要求。實驗室必須是經過國際認證或國家權砘機構認可發入的單位所用實驗室。實驗結束后簽發有試驗數據和試驗結論的試驗報告。4.2 外觀檢查樣件的外觀檢驗應在光線充足的自然光或在40W的日光燈下,垂直距離1.5米左右的條件下,距樣件0.4米的條件下,進行裸視觀察(裸視者視力不得低于1.0),檢查結果應滿足3.2中的各條要求。4.3 功能檢查產品的功能檢驗應因產品而異,但是均應按照下述原則進行:樣品驗證時,應將產品裝上所屬電器,進行所屬電器的全功能驗證。溫度控制精度的測量及時間精度的測量,應用點溫計及秒表進行。生產驗證時,要求盡量全面,方便,快捷。具體方法可將控制器連接在功能測試儀17、上,按照產品的檢驗標準檢查控制器的各項功能是否正常及所用元器件是否片于正常使用狀態。4.4 安全要求試驗4.4.1 絕緣電阻絕緣電阻的測試按照GB4706.1的第16章規定方法進行。4.4.2 電氣強度電氣強度的測試按照GB4706.1的第16章規定方法進行。4.4.3 元器件的選取應將各控制器產品所用到的強電器件的安全資料以復印件形式收集備用。4.5 環境試驗4.5.1 元器件選取對供應商提供的所有元器件資料應仔細核對,要求:存貯溫度應高于70度,低于-25度;工作環境溫度應高于60度,低于-10度。4.5.2 高低壓工作特性(對單相電源,額定工作電壓為220VAC而言) 將電源電壓從22018、VAC以1V/秒的速度慢慢降至165VAC,并保持3分鐘,控制板應能正常工作,繼電器不應產生抖動。將電源電壓從220VAC以1V/秒的速度慢慢升至300VAC,并保持3分鐘,控制板不得有打火現象。4.6 電磁兼容試驗4.6.1.雜波干擾 (此項適用于控制板與所屬電器總裝后進行)按照下面試驗后,控制板應能正常工作。將控制板和干擾源接同一電源板上,距離0.5毫米內,干擾源為1000W的串勵電動機,此電動機有三個檔位:1000W、750W、500W控制板固定在工作臺上,施加額定工作電壓和額定負荷進行性能運行,手動操作干擾電機以不同功率、不同時間反復干擾至少每個進程10次,每次不少于10秒鐘。4.6.19、2靜電放電敏感度(ESD) 控制板應按照GB/T17626.2規定,將裝有該控制器的產品放置在靜電放電臺上,按照表1進行試驗。表1序號放電方式放電電壓放電次數1接觸放電6KV30次(15次正極性,15次負極性)2空氣放電10KV30次(15次正極性,15次負極性) 試驗后,控制板應能正常工作。4.6.3 電脈沖快速瞬變(EFT)控制器按照下述試驗,以共模干擾方式,頻率為5KHZ,脈沖電壓為正極性或負極性,電壓按照表2規定的電壓分別對控制線、信號線以及交流電源輸入輸出端口進行試驗,控制器應能正常工作。表2序號試驗部位干擾方式干擾強度干擾時間1控制線和信號線端口共模干擾,使用耦合夾測器峰值為10020、0V5/50ns(Tr/Td)5KHz重復頻率正極負極各試驗2分鐘2直流電源輸入輸出端口3交流電源輸入輸出端口在相線,零線和地線之間分別施加峰值為2000V5/50ns(Tr/Td)5KHz重復頻率正極負極各試驗2分鐘注:序號1僅只在信號線或控制線長度超過1米5時,才做此項。序號2適用于直流電源輸入。序號3適用于交流電源輸入,若無地線時,則可取消與地線之間的試驗。4.6.4 浪通(沖擊)控制器交流電源輸入端口應按照表3對應相線之間,相線與零線之間,相線與保護地線之間以及中線與保護地線之間進行試驗,控制器應無異常現象。表3序號干擾方式干擾強度干擾次數1相線之間2.0KV 8/20ns(Tr/Td21、)5次正脈沖和5次負脈沖2相線與零線之間2.0KV 8/20ns(Tr/Td)5次正脈沖和5次負脈沖3相線與保護接地線之間2.5KV 8/20ns(Tr/Td)5次正脈沖和5次負脈沖4中線與保護地線之間2.5KV 8/20ns(Tr/Td)5次正脈沖和5次負脈沖注:若僅為單相電源輸入時,取消序號1。 若無保護地線時,則應取消3,4。4.6.5 射頻電磁場輻射控制板處于正常工作狀態下,進行下面試驗,控制板應能無異常工作。控制板按照GB/T17626.3規定,放置在試驗臺上,對其施加強度為10V/m.(r.m.s),頻率范圍為80-1000HMZ,調幅幅度為80%,控制板為工作狀態,此時,控制板應22、無異常工作。注:或控制板的時鐘頻率小于15MHZ,則可不做此項試驗。4.6.6 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控制板按照GB/T17626.11規定,對于交流電源輸入端口,電源按照下面電壓暫降和短時中斷兩種干擾方式試驗,控制板應無異常工作。表4序號干擾方式試驗電平%UT持續時間(額定頻率周期)1短時中斷00.52電壓暫降%UT604010307050注:UT是設備的額定電壓;電壓突變在過零處關鍵相位45度,90度,135度,180度,225度,270度,和315度發生,實驗間隔:10秒鐘,重復次數為10次。以上過零處或者關鍵相位,則由客戶要求而定。若客戶無特殊要求,則選取過零處。4.7 壽命(此條適用于控23、制器與所屬電器總裝后進行或由客戶進行) 將控制器與所屬電器總裝后,將所屬電器滿負荷工作,時間168小時(7天),應無任何異常發生。5 檢驗規則 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試驗。5.1 出廠檢驗5.1.1 產品出廠前必須經過出廠檢查,檢驗合格后方能貼合格證。如無合格證不得出廠。5.1.2 出廠檢驗時,對外觀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應根據各產品檢驗標準具體要求進行全檢或抽檢,其他項目按照GB2828中規定的正常一次性抽樣方案執行,不合格分類,AQL值見下表5:(以下標準在具體檢驗時,可以較嚴的抽樣及允收標準代替,并且若本公司不能獨立完成,可委托外單位完成。)表5序號技 術要 求項 目實 驗方 法不合格分類逐24、批檢查備 注ABC致命缺陷檢查水平AQL13.4.1絕緣電阻4.4.1S-12.5裝配尺寸按照S-1,AQL=1.0檢查判斷23.4.2電氣強度4.4.2S-12.533.5.6高低電壓工作特性4.5.6S-21.0 5.1.3 出廠檢驗中涉及電器安全項目凡屬致命缺陷性質的,只要出現一臺不合格,則判該批產品為不合格批,并且不再進行下面的試驗。5.2 型式檢驗5.2.1 產品在定型、改型或有重要元器件、重大工藝更改時,需進行型式檢驗。連續生產的產品,每年需進行一次型式檢驗,每次隨機抽取2臺,對下表項目全部檢驗。5.2.2 型式檢驗按照GB2829-次性抽樣方案執行,不合格分類,RQL值見下表:序25、號技 術要 求項 目實驗方法不合格分類逐批檢查ABC致命缺陷檢查水平AQL13.2外觀4.23023.3使用功能4.34033.4.1絕緣電阻4.4.11243.4.2電氣強度4.4.21253.5.2高低電壓工作特性4.5.28063.6.1雜波干擾4.6.14073.6.2靜電放電靈敏度4.6.24083.6.3電脈沖快速瞬變4.6.3404.2.3 型式檢驗抽樣操作方案: 抽取樣本12件,全部進行3.2,3.3,3.4.1,3.4.2試驗后,分為三組,每組4只,按照下列順序操作: 第一組:按照3.5.2,3.6.1順序試驗: 第二組:按照3.6.2-3.6.6進行裝機試驗(可由客戶進行)26、。 第三組:按照3.7進行試驗。6 標志、標簽、使用說明書、包裝、運輸及貯存6.1標志、標簽、使用說明書標志及標簽應按照GB4706.1第7章規定,表示在明顯位置,并且清晰易讀,持久耐用。在首次提供產品時,產品的使用說明書應隨產品一起提供,以保證正確使用。批量供貨時,可不予提供。6.2 包裝包裝應符合GB1019規定,牢固可靠,適合長途運輸時的振動及沖擊。若為防靜電產品,一般應使用防靜電包裝袋。產品需要有ROHS,環保標志符號。包裝儲運圖示標志應符合GB191-2000規定,位于包裝明顯處,標志顏色一般為黑色,內容應有“小心輕放”,“向上”,“怕濕”,“堆碼層數極限”等標識。包裝箱箱外應有產品合格證,內容包含有本公司的公司名稱、產品名稱、生產日期、數量、箱號、檢驗員代號和客戶的產品名稱等內容。6.3 運輸產品應采用防雨、防潮的運輸工具運輸。6.4 貯存產品應貯存在干燥、防風、防雨的環境中。 第 11 頁 共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