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奧能源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站作業指導書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4863
2025-03-04
26頁
538.96KB
1、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站作業指導書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目錄1.CZF23/6-3 空氣壓縮機作業指導書2.YG-2 型鋼瓶角閥裝卸機作業指導書3.鋼瓶蒸汽吹掃裝置作業指導書4.鋼瓶焚燒爐作業指導書5.鋼瓶角閥氣密性試驗裝置作業指導書6.YC-3 液化氣鋼瓶除銹機作業指導書7.超聲波測厚儀作業指導書8.電動試壓泵作業指導書9.真空泵作業指導書10.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工藝作業指導書11.液化石油氣殘液回收作業指導書12.鋼瓶耐壓試驗工藝作業指導書13.鋼瓶靜電噴涂工藝作業指導書14.鋼瓶氣密性試驗工藝作業指導書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2、作業指導書CZF23/6-3 空氣壓縮機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空氣壓縮機操作二、操作關鍵控制點:開啟前準備;儲罐監控。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 1 名、防靜電工作服 1 套。四、作業氣候、環境要求:全天候五、操作程序啟動前準備1.壓縮機啟動之前,首先檢查潤滑油的油位,而后手動轉動三角皮帶輪,以檢查各運動部分是否良好,并應檢查各部分緊固情況及附屬部分如閥門、安全閥等的情況是否正常,然后開動電動機;2.在每次啟動前,用手動放空,使壓縮機實現無負荷啟動;3.本機采用激濺式潤滑,在工作中壓縮機的最低油面,應保持在游標所示的刻度之間,油溫一般在70度左右;是否是否是3、否是否是否啟動運轉1.本機潤滑油,采用 19#(夏季)或 13#(冬季)(SYB1216-HOS)壓縮機油潤滑;2.新壓縮機使用半個月后,應更換潤滑油,一個月后應第二次更換潤滑油,以后每二個月換油一次,每次換油時,應用潔凈的煤油或柴油清洗曲軸箱,不得用汽油;3.機器不應超負荷工作,經常保持壓縮機內部、外表和環境的清潔,保持外表及散熱片的完整、清潔;七、發現有不正?,F象或聲音時,應立即停車,排除故障。機器發生故障時,應將空氣放盡,方可進行拆卸檢修;4.經常檢查機器的溫度是否正常均勻,機器全負荷運轉時排氣溫度應不超過 200 度;5.安全閥每年校驗一次,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是否是否停機1、關閉電4、機,使烴泵停轉。2、關閉烴泵進出口閥門及有關閥門。3、檢查三角皮帶拉緊程度符合要求4、認真填寫當日運行記錄。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六、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本機潤滑油,采用 19#(夏季)或 13#(冬季) SYB1216-HOS)壓縮機油潤滑;2.新壓縮機使用半個月后,應更換潤滑油,一個月后應第二次更換潤滑油,以后每二個月換油一次,每次換油時,應用潔凈的煤油或柴油清洗曲軸箱,不得用汽油;3.機器不應超負荷工作,經常保持壓縮機內部、外表和環境的清潔,保持外表及散熱片的完整、清潔;4.發現有不正常現象或聲音時,應立即停車,排除故障。機器發生故障時,應將空氣放盡,方可進行5、拆卸檢修;5.經常檢查機器的溫度是否正常均勻,機器全負荷運轉時排氣溫度應不超過 200 度;6.安全閥每年校驗一次,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七、作業記錄、總結1.正常運行期間每1小時對設備運行狀況和工藝指標進行巡視、檢查一次,一小時記錄一次;2.要求交接班人員進行現場交接,核對無誤后方可接班;3.填寫烴泵運行記錄。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YG-2 型鋼瓶角閥裝卸機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液化石油氣鋼瓶拆卸角閥二、操作關鍵控制點:確保鋼瓶內壓力為零后操作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一名、防靜電工作服、防護手套。四、工藝程序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將6、卡頭卡上瓶閥(在用手裝瓶閥時應擰到固定的方位);2、將鈕自開關撥到“自動操作”;3、正轉電機直到瓶閥上緊后過電流繼電器動作自動停車;操作前準備1.接通電源,合上電器控制箱內的三級自動開關。2.接通氣源,調整好氣源壓力(0.5-0.6MPa)。3.如主軸卡頭方位和鋼瓶定位不符,則開動電機,調整主軸卡頭與鋼瓶定位裝置方向一致。4.將鋼瓶按定位方向就位,操縱手控閥手柄將鋼瓶夾緊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拆卸操作1、將卡頭卡上瓶閥;2、將扭子開關撥到“自動操作”;3、反轉電機直至瓶閥擰出閥座;4、將扭子開關撥至“手動操作”;5、按下反轉扭直至電機自動停車,并立即松開按鈕,此時主軸即停在固定的方向;6、松開鋼瓶,7、取下瓶閥,將鋼瓶取出。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回收完畢1.準備足夠鋼瓶,通知運行人員停止倒殘2.關閉電機,使壓縮機停轉3.關閉循環壓縮機進出口閥門及相關工藝閥門4.填寫壓縮機運行記錄5.倒殘作業人員利用鋼瓶排泄倒殘工藝管道內余壓6.關閉殘液回收裝置氣、液相控制閥門7.排泄倒殘工藝管道內余壓至零8.清理現場9.記錄倒殘記錄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4、上閥時如閥門和閥座螺扣配合過松,應及時手動停車或將瓶閥擰出進行定位,加生料帶后再次擰入;5、將鈕子開關撥到“手動操作”;6、按下正轉鈕直至電機再次自動停車,而使瓶閥定位;7、松開瓶閥,卸下夾具,將鋼瓶取出。七、減速機采用 14#機油潤滑8、,第一次加油運轉 500 小時后應更換新油,以后每連續工作半年更換一次。八、經常保持機件及機體外部的清潔。六、作業記錄、總結填寫設備運行記錄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鋼瓶蒸汽吹掃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鋼瓶蒸汽吹掃二、操作關鍵控制點:吹掃壓力不少于 0.1Mpa,吹掃時間 3 分鐘。用可燃性氣體檢測儀,測定鋼瓶內液化氣含量小于 0.4%為吹掃合格。不合格的重新進行吹掃。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三名、工作服、防護手套,可燃性氣體檢測儀四、工藝程序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穿戴好工作服、防護手套勞動保護用品,吹掃壓力不少于0.1Mpa,吹掃時間 3 分9、鐘。用可燃性氣體檢測儀,測定鋼瓶內液化氣含量小于 0.4%為吹掃合格。六、作業記錄、總結做好吹掃記錄吹掃前準備1.將準備吹掃的鋼瓶內的液化氣采取安全措施放散排空;2.卸掉角閥;3.接好蒸汽管接頭;4.蒸汽管線末端應有閥門控制及壓力表。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吹掃操作1、將鋼瓶倒置在工作臺上。2、慢慢地打開蒸汽閥門,升至吹掃壓力。吹掃壓力不少于 0.1Mpa,吹掃 3 分鐘。3、用可燃性氣體檢測儀,測定鋼瓶內液化氣含量小于0.4%為吹掃合格。不合格的重新進行吹掃。是否是否是否完吹掃畢1.測定鋼瓶內液化氣含量小于 0.4%為吹掃合格2.排除冷凝水,吹掃工作完畢;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鋼10、瓶焚燒爐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焚燒爐二、操作關鍵控制點:機前必須先將加熱爐、烘道內的廢氣排盡;鋼瓶必須抽凈殘氣、液之后再進入爐腔進行焚燒;接通油源和氣源,設定調速范圍。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四名、工作服、防護手套,防燙傷手套,防燒傷面罩,防火衣。四、工藝程序焚燒前準備1.機前必須先將加熱爐、烘道內的廢氣排盡;2.鋼瓶必須抽凈殘氣、液之后再進入爐腔進行焚燒;3.接通油源和氣源,設定調速范圍(正常調定轉速為1400r/min,相當于 60 只/h)。4.撳“風機開”按鈕,使排煙系統開始運行;5.撳“輸送機開”按鈕,使鏈條輸送裝置開始運行;6.開啟供油管路閥門11、,撳“燃燒器開”按鈕,自動點火。設定溫度為700。C(以焚燒瓶體符合要求為標準);7.開啟供殘液管路閥門,檢查壓力是否正常穩定,調壓閥前氣體壓力不得大于 0.5Mpa,開啟殘氣燃燒器閥門,自動點火;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焚燒操作1.當爐體溫度顯示達約 500。C 左右,開始人工上瓶,輸送鏈條連續將鋼瓶送進爐腔內進行焚燒,當運行至爐體出口段時,人工用長鉤將鋼瓶逐一從鏈條上拉下;2.焚燒爐工作時,如發現漏油、漏氣現象,應立即停止工作,檢查、排除故障后才可重新使用;是否是否焚燒完畢1.停機時,先撳“燃燒器關”按鈕關閉燃燒器,同時關閉供油、供氣管路,關閉殘氣燃燒器閥門;2.撳“輸送機關”按鈕關輸12、送機,再撳“風機關”按鈕關閉排煙風機;3.停機前,應確保整條輸送鏈條上無鋼瓶存留。是否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穿戴好工作服、防護手套,防燙傷手套,防燒傷面罩,防火衣;機前必須先將加熱爐、烘道內的廢氣排盡;鋼瓶必須抽凈殘氣、液之后再進入爐腔進行焚燒。六、作業記錄、總結做好運行記錄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鋼瓶角閥氣密性試驗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瓶閥氣密性試驗二、操作關鍵控制點:試驗壓力為 2.1Mpa,保壓不少于 1 分鐘。在保壓過程中壓力表不允許有回降,瓶閥不允許有泄露。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二名、工13、作服、防護手套,四、工藝程序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試驗壓力為 2.1Mpa,保壓不少于 1 分鐘。在保壓過程中壓力表不允許有回降,瓶閥不允許有泄露。2.定期檢查管線、壓力表,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3.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六、作業記錄、總結做好檢驗記錄試驗前準備1.瓶閥氣密性試驗采用水浸法進行。試驗壓力為 2.1Mpa(老型鋼瓶 1.57Mpa),試驗介質為空氣。2.使瓶閥處于關閉狀態,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保壓不少于 1 分鐘。在保壓過程中壓力表不允許有回降,瓶閥不允許有泄露。是否是否試驗操作將評閥嘴堵塞,使瓶閥處于開啟狀態,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保壓不少于 1 分鐘。在保壓過程14、中壓力表不允許有回降,瓶閥不允許泄露。是否試驗完畢1.定期檢查管線、壓力表,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2.壓力表每半年校驗一次。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YC-3 液化氣鋼瓶除銹機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鋼瓶除銹機二、操作關鍵控制點:渦輪減速器油位,拋丸器主軸筒型軸承座內應加好黃油,保證潤滑;鋼瓶在除銹前應進行安全檢查。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三名、工作服、防護手套、防塵帽、護目鏡。四、工藝程序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除銹前準備1.開機前首先檢查是否正常,拋丸器主軸筒型軸承座內應加好黃油,保證潤滑;2.接通電源按操作順序逐個按動控制按鈕,開機半15、分鐘試運行,正常后開始工作;3.首次加入 15Kg 左右鋼丸,把受檢鋼瓶從進瓶架處滑入拋丸室,經除銹處理后,檢查鋼瓶處理效果;4. 鋼瓶在除銹前應進行安全檢查是否是否除銹操作1.根據處理效果分析,調整調節窗口角度,調整機體內鋼丸的數量,一直調整至較為滿意為止;2.保持機器整潔,拋丸室內壁防護襯板有損壞應及時更換,以免鋼丸的反彈力而損壞機體內壁;3.左右調節套、定位盤不能互換,按技術要求調節角度;4.拋丸器葉輪轉動方向按紅箭頭所示方向,決不能反向;5.因假期或較長時間不使用除銹機,應將機內鋼丸全部取出,袋裝保管,防止受濕結塊;6 使用一定時期后,應將機體內小于直徑 0.5 鋼丸篩去,以保證除銹效16、果;7.經常檢查提升機構上部分砂層的網板,不可丟失,損壞應及時更換;是否除銹完畢1.經常檢查提升機構上部分砂層的網板,不可丟失,損壞應及時更換;2.做好鋼瓶記錄,做好報廢鋼瓶記錄。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1.穿戴好工作服、防護手套、防塵帽、護目鏡2.開機前首先檢查是否正常,拋丸器主軸筒型軸承座內應加好黃油,保證潤滑;3.開機半分鐘試運行,正常后開始工作;六、作業記錄、總結做好除銹記錄,做好報廢鋼瓶記錄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超聲波測厚儀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超聲波測厚儀二、操作關鍵控制點:在測厚時,被測表面要除銹、平整,并用甘油或機油做耦合劑,使探頭端面緊密接17、觸工件。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一名、工作服、防護手套,四、工藝程序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在測厚時,被測表面要除銹、平整,并用甘油或機油做耦合劑,使探頭端面緊密接觸工件。2.在測厚時,被測表面要除銹、平整,并用甘油或機油做耦合劑,使探頭端面緊密接觸工件;測試前準備1.裝入電池,儀器可以按下述步驟進行使用;2.打開電源開關,指示燈亮,并有“0”的顯示;3.將探頭插入測厚儀后,將探頭平按到 5mm 試塊上,并用少量甘油做耦合,這時熒光屏上有數字顯示,并用調節電位器使之顯示“5”符合要求。是否是否是否測試操作1.在測厚時,被測表面要除銹、平整,并用甘油或機油18、做耦合劑,使探頭端面緊密接觸工件;2.測量管道時,應使探頭的隔聲層垂直于管道軸線,要慢慢擺動探頭,厚度以最小示值為準,為避免耦合劑薄膜的多次反射或其他雜波信號引起的假讀數,一定要出數穩定,且能重復呈現后,讀取數據;3.使用探頭時,要直接按下或提取,不要滑動摩擦,探頭用完,應擦凈端面的污物。是否是否是否測試完畢1.儀器使用完畢,應關掉電源,儀器長時間不用時,應將電池取出;2.正常時,電源應大于 30V,否則要更換電池;3.使用后,放入存放箱內,交回保管員處保管。4.把不合格鋼瓶分離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3.儀器使用完畢,應關掉電源,儀器長時間不用時,應將電池取出;六、19、作業記錄、總結做好測試記錄,不合格記錄并把不合格鋼瓶分離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電動試壓泵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電動試壓泵二、操作關鍵控制點:加足減速箱內的潤滑油,試壓用介質為水,其溫度為 5-60;減速箱中油溫不應超過 80。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 2 名、工作服、防護手套。四、作業氣候、環境要求:冬季使用,環境溫度在 0以下時,應在水箱內加防凍劑五、操作程序六、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 加 足 減 速 箱 內 的 潤 滑 油 , 使 油 面 高 度 在 油 標 的 中 間 ,啟動前準備1、使用前加足減速箱內的潤滑油,使油面高度在油標的中20、間,潤滑油為黑色齒輪油(SYB1103-62S),兩側蓋內的導體、滑塊同時加上 46#機械油(GB443-84),注意油面勿溢出側蓋堰面;2.水箱內應保持清潔,使用前應加滿干凈的試壓用介質,并注意隨時補充,試壓用介質為水,其溫度為 5-60;3.壓力表的量程不應低于鋼瓶試驗壓力的 1.5 倍;4.鋼瓶在試壓前加滿干凈的試壓介質,以縮短試壓時間;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啟動運轉1.開啟放水閥,然后開動電機,讓泵空運轉,待運轉正常后,再關閉放水閥,進行試壓;2.減速箱中油溫不應超過 80;3.泵外表、減速箱內的潤滑油和水箱內的試壓介質必須保持清潔,不允許有污物和其他雜物,新泵第一次用的齒輪油工作 5621、 小時后應更換,以后每工作 500 小時左右更換一次;4.冬季使用,環境溫度在 0以下時,應在水箱內加防凍劑。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停機1.長期停止工作的泵,在停用時,應把試壓介質排凈并抽灌一次防銹油,未涂漆的外露表面涂上機油,作為防腐處理;2.經常注意泵的蝸桿,蝸輪副的軸向間隙;3.壓力表每六個月校驗一次。是否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2.試壓用介質為水,其溫度為 5-60;減速箱中油溫不應超過80;3.冬季使用,環境溫度在 0以下時,應在水箱內加防凍劑七、作業記錄、總結做好設備運行記錄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真空泵操作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真空泵二、操作關鍵控制點抽真22、空必須達到真空度 660mmHg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持證檢驗檢驗人員二名、工作服、手套。四、工藝要求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定期檢查管線、壓力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壓力表每六個月校驗一次。六、作業記錄、總結按照抽空結果填寫鋼瓶檢驗記錄抽空前準備1.上班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2.抽真空前必須檢查電、水、氣路是否正常;3.操作時必須按工藝進行操作,不得進行跳級。是否是否是否抽空作業1 抽真空必須達到真空度 660mmHg;2.進廠的新鋼瓶必須逐只抽空;3.泵體要保持清潔,保持良好的潤滑、冷卻狀態;是否是否是否抽空完畢嚴格按設備定期維護計劃、設備日常維護計劃執行是否23、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工藝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液化石油鋼瓶檢驗操作二、操作關鍵控制點:瓶閥試驗、外觀檢驗、測壁厚、耐壓試驗、氣密性試驗、個人安全防護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持證檢驗人員 2 名以上、操作人員若干名、安全防護工作服若干套、防護面罩 2 具、防護眼罩 1 具、四、工藝程序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檢驗前登記1.送檢瓶查收登記2.原始、檢驗標志登記3.懸掛檢驗標志牌是否是否是否檢驗1.外觀初驗與評定2.殘液殘氣回收3.拆卸瓶閥,瓶閥檢驗與維修4.蒸汽吹掃或鋼瓶焚燒5.殘氣濃度測定0.4%6.鋼瓶外部除銹7.鋼瓶閥座檢驗、維修24、8.鋼瓶外觀復檢與評定9.鋼瓶焊逢檢驗10.鋼瓶壁厚測定、容積測定11.鋼瓶水壓試驗12.二次殘氣測定0.4%13.瓶閥檢驗標記環標定14.瓶閥及瓶閥檢驗標記環裝配15.鋼瓶氣密性試驗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檢驗標示1.打沖檢驗鋼印標志,鉆標志孔;2.鋼瓶外表噴涂色標、檢驗色標;3.鋼瓶逐只抽真空;4.出具檢驗報告、判廢報告;5.合格瓶發放出廠。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1.瓶閥拆卸使用防暴裝卸機;2.瓶閥檢驗、鋼瓶外觀檢驗、耐壓試驗、壁厚測定、氣密性試驗必須由持證檢驗人員操作;3.檢驗記錄必須隨檢驗工序逐道填寫;4.氣密性試驗必須在耐壓試驗之后進行;5.鋼瓶焚燒及蒸汽吹掃注意佩帶25、好個人防護用品。八、作業記錄、總結填寫鋼瓶檢驗登記、 鋼瓶檢驗記錄、 鋼瓶判廢報告、 鋼瓶檢驗報告 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液化石油氣殘液回收工藝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液化石油氣殘液回收二、操作關鍵控制點:避免碰撞;觀察增壓設備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持證運行人員一名、持證操作人員若干名、防靜電工作服若干套。四、工藝程序回收準備1.打開殘液罐進液閥及氣相閥門2.在循環機房打開倒殘液及殘液罐閥門,使倒殘臺與殘液罐連通3.開啟殘液回收裝置氣、液相控制閥門4.通知運行人員啟動壓縮機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殘液回收1.啟動循環機,檢查循環機各種儀表參數2.檢查高壓氣管與殘液26、罐的壓差,當壓差達到 0.2Mpa 以上,開始倒殘3.將倒殘鋼瓶與倒空架的導管接頭緊密連接4.打開鋼瓶角閥及倒殘裝置氣相導入閥5.對鋼瓶充氣,保證氣、液相壓力差大于 0.2Mpa(聽鋼瓶內氣流聲)6.確認聽不到流速聲音時,關閉氣相導入閥,翻轉鋼瓶使鋼瓶倒立7.打開液相導出閥,使殘液流入殘液罐8.聽到流速聲音時,關閉倒殘液相導出閥,使鋼瓶正立9.關閉鋼瓶角閥,卸下導管,鋼瓶倒空完畢更換鋼瓶10.倒殘過程中隨時注意殘液罐液位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回收完畢1.準備足夠鋼瓶,通知運行人員停止倒殘2.關閉電機,使壓縮機停轉3.關閉循環壓縮機進出口閥門及相關工藝閥門4.填寫壓縮機運行記錄5.倒殘作業人員利用27、鋼瓶排泄倒殘工藝管道內余壓6.關閉殘液回收裝置氣、液相控制閥門7.排泄倒殘工藝管道內余壓至零8.清理現場9.記錄倒殘記錄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倒罐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穿防靜電工作服,不得帶入通訊工具及火種,禁止穿帶釘掌鞋;2.發現鋼瓶有缺陷或有漏氣現象,應做好記號,以便檢修;3.殘液回收時發現泄露,應立即停止回收,及時關閉閥門進行維修;4.排泄工藝管道內余壓時,嚴禁角閥對人;5.嚴禁撞擊、摔、扔鋼瓶,一切操作應避免碰撞。八、作業記錄、總結填寫壓縮機運行記錄、殘液回收記錄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鋼瓶耐壓試驗工藝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28、鋼瓶耐壓試驗二、操作關鍵控制點:試驗壓力、保壓時間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操作人員 2 名、工作服、防護手套。四、作業氣候、環境要求:冬季使用,環境溫度在 0以下時,應在水箱內加防凍劑五、操作程序六、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 班前檢查電源,水位、試壓泵潤滑油是否正常。2. 耐壓試驗時必須用水將鋼瓶內空氣排盡3. 耐壓試驗壓力為 3.2Mpa(老型鋼瓶試驗壓力為 2.4 Mpa),將壓力緩慢升至 2.1 Mpa 時4.繼續升壓至試驗壓力后,保壓時間不少于 3 分鐘七、作業記錄、總結做好運行記錄,把不合格鋼瓶作出標記并記錄試驗前準備1.班前檢查電源,水位、試壓泵潤滑油是29、否正常。2.試壓泵啟動前應手盤 1-2 圈,檢查是否靈活。3.待驗鋼瓶在外表面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耐壓試驗是否是否是否耐壓試驗1.耐壓試驗壓力為 3.2Mpa(老型鋼瓶試驗壓力為 2.4 Mpa),將壓力緩慢升至 2.1 Mpa 時,停止升壓,檢查是否有泄露現象;2.繼續升壓至試驗壓力后,保壓時間不少于 3 分鐘,在保壓過程中,壓力表不允許有回降現象,鋼瓶不允許有滲漏和肉眼可見的容積變形。是否是否停機1.發現泄露時,終止試驗,作出標記并記錄2.試壓泵壓力表每半年檢驗一次。安全溢流閥每星期檢測一次,開啟壓力不得大于 3.6 Mpa (2.4 Mpa)。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鋼30、瓶靜電噴涂工藝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靜電噴涂操作二、操作關鍵控制點速度、個人防護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鋼瓶檢驗工二名、防護手套(防燙)、防護面罩、防護眼罩四、工藝要求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操作前準備1.鋼瓶在噴涂前應進行除油、除銹;2.檢查接地是否良好;3.開啟噴涂室回收系統,使其處于工作狀態;4.接通氣動氣源,使壓力保持在 0.4-0.6 Mpa;5.開啟設備電源開關,接通總電源。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噴涂操作1.開啟高壓發生器,將“電壓調節”按鈕逆時針轉到底,按下紅色開關,綠燈亮,產生高壓;2.扳動噴槍扳機,調節出粉量,步驟如下;調節流化氣氣壓至 0.01-0.31、05 Mpa,使溢粉管有微量粉溢出即可;調節供粉槍氣壓至所需出粉量氣壓,一般調節為 0.2 Mpa;3.打開自動開關,調節輸出電壓為 50-60KV;4.調節結束后,掛瓶開啟噴槍在噴涂室內進行粉末噴涂,噴槍與鋼瓶保持 15-20mm 距離,噴涂完畢(歷時 1.2-1.5min),下瓶;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鋼瓶烘烤1.把雙層小車置于烘道外導軌,卸下上層,把噴涂完畢的鋼瓶逐一放在下層,再把上層套上,把噴涂完畢的鋼瓶逐一放在上層,放滿為止;2.首先啟動烘箱自動循環加熱系統,啟動燃燒器風機,待其正常運轉后啟動燃燒器;3. 把 擺 放 好 的 鋼 瓶 小 車 人 工 推 入 烘 箱 烘 干 固 化 32、, 歷 時35-40min;是否是否是否停運1.工作完畢后,關閉噴涂室高壓發生器開關(在每一個工作間隙都應關閉),關閉低壓電源開關;依次關閉烘箱燃燒器、燃燒器風機,最后切斷電源、氣源;2.關閉噴涂室氣源,將裝置內的余氣排盡。是否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1.清除噴槍、噴嘴的積粉,清掃整套設備;2.工作時,應確保噴涂室處于獨立絕緣體狀態;3.工作人員應佩戴防塵口罩。六、作業記錄、總結按照試驗結果填寫鋼瓶檢驗記錄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鋼瓶氣密性試驗工藝作業指導書一、操作名稱:氣密性試驗操作二、操作關鍵控制點試驗壓力、保壓時間三、主要的人員、工具材料準備及安全防護設施配置持證33、檢驗檢驗人員一名、檢驗記錄四、工藝要求五、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1.定期檢查管線、壓力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壓力表每三個月校驗一次。六、作業記錄、總結按照試驗結果填寫鋼瓶檢驗記錄試驗前準備1.經水壓試驗合格的鋼瓶方可做氣密性試驗,氣密性試驗必須在耐壓試驗后,噴漆之前進行。前者是為了檢驗工作的安全,避免發生物理爆炸,后者是為了有效地進行檢漏;2.受檢瓶必須進行殘液氣的回收,清除后瓶內殘氣濃度不得高于 0.4%。是否是否試驗1.鋼瓶擺放到位,自鋼瓶角閥處連接高壓膠管;2.采用水浸法逐只進行氣密性試驗,以空氣為試驗介質;3.首先打開鋼瓶角閥,后開啟高壓膠管控制閥門,向鋼瓶內緩慢導入試驗高壓空氣;4.試驗時應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 2.1Mpa(老型鋼瓶1.57Mpa),關閉高壓膠管控制閥門,取下試驗連接高壓膠管;5.啟動氣源開關,將受試驗鋼瓶緩慢放入水池中;6.使鋼瓶完全侵泡在水池中,保壓不少于 1 分鐘,在保壓過程中,壓力表不允許有回降現象,鋼瓶不允許有泄露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試驗完畢試驗合格后,接通氣源,提起鋼瓶,將鋼瓶從試驗裝置上取出是否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場站作業指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