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豐橋橋梁公司橋梁生產安全操作規程DOC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7623
2025-03-04
23頁
86KB
1、本資料由三個皮匠管理資源文庫整理收集(網址:)QB中鐵豐橋橋梁有限公司企業標準 QB/FQ豐安ZY022007橋梁生產安全操作規程2007-11-15批準 2007-11-15實施 中鐵豐橋橋梁有限公司 發布本資料由三個皮匠管理資源文庫整理收集(網址:)本資料由三個皮匠管理資源文庫整理收集(網址:)前 言本標準由安全質量部歸口。起草人:王春華 審核人:趙維平批準人(簽字): 日期: 年 月 日中鐵豐橋橋梁有限公司企業標準QB/FQ豐安ZY022007橋梁生產安全操作規程1 主題內容及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橋梁生產中鋼筋加工作業、安拆鋼模作業、混凝土作業、張拉作業、防水作業及橋梁吊運、移梁的安全操2、作標準。本標準適用于橋梁制作人員。2 鋼筋加工作業部分2.1 鋼筋冷拉2.1.1領料前先檢查工作場所和交通道路把障礙物清理干凈,人行橫道保持暢通無阻。2.1.2抬料要順肩,每人不得超過50公斤,起落由后面人喊號。2.1.3鋼筋冷拉設備的能力,應和鋼筋的冷拉力相適應,不允許冷拉設備超載使用。2.1.4鋼筋冷拉設備零部件保持完整無損,卡具磨損平滑時,必須及時更換。2.1.5冷拉前應檢查冷拉地錨是否穩固,卷揚機、鋼絲繩、卡具等是否正常,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施工。2.1.6卷揚機松動、滑移、機械卡具失靈不準開工。中鐵豐橋橋梁有限公司2007年1115批準 2007-11-15實施本資料由三個皮匠管理資源文3、庫整理收集(網址:)本資料由三個皮匠管理資源文庫整理收集(網址:)2.1.7要經常對鋼絲繩進行嚴格檢查,如發現鋼絲繩斷絲數超過規定,應及時更換。2.1.8操作時,操作者如需站立應用手操作,禁止用腳操作。2.1.9卷揚機司機必須聽從冷拉場地專人指揮,冷拉時,必須有專人用同一手勢或其它信號指揮卷揚機司機。2.1.10鋼筋冷拉時,固定卡具一端的后面不準站人;活動卡具一端從卡盤上卸料時,要雙手操作,防止送料卡盤鋼筋彎起部分彈起傷人。2.1.11冷拉時不允許橫跨正在伸長的鋼筋,兩旁嚴禁人站立和參觀。2.1.12確認夾具夾好鋼筋待人員撤離后,方可冷拉。2.1.13冷拉時,身體各部位,不允許接觸卡具和冷拉物4、體。2.1.14卸卡具要使用專用工具,不允許用硬質合金敲擊。2.1.15卸卡具的專用工具,應用低于卡具硬度的材料制成。2.1.16冷拉時,操作人員應遠離卡具:大料80厘米,小料50厘米。2.1.17冷拉鋼筋在卡具內的安裝長度已夾住為準。2.1.18卷揚機加力應緩慢,使鋼筋的擺動幅度盡量減少。2.1.19冷拉場地光線陰暗、光線不清不許工作。2.1.2操作時崗位人員要精神集中,注意觀察工作場地,發生特殊情況立即停車。2.1.21小料料盤必須安裝護板。2.1.22鋼筋亂頭時,停機待停穩后再處理,人員撤離后再開車。2.1.23小料切斷時,應雙手握住料放在刀片兩端裁切。2.2 鋼筋裁切2.2.1 工作前5、認真檢查裁筋機機械各部,經空車運轉后再進行正常操作。2.2.2 裁切鋼筋鋼料直徑、根數、硬度不得大于名牌規定。2.2.3 入料時,手握一端,距刀片距離不得小于300毫米。2.2.4 手距刀片不得小于150毫米的安全距離,操作者要站在刀片的被動面,以防傷手。2.2.5 機械運轉時,嚴禁用手直接清除刀口附近的料頭及亂物。2.2.6 裁筋機更換刀片時,必須先斷開電閘。對刀片間隙時,應用手盤大輪調整,嚴禁開動機器調整。調整后,經試車后方可正常開動。2.2.7 開動撥料機時,首先發出開車信號,要注意其他人員的安全。2.2.8 送料一端,操作者的手不得放在料上行走。2.2.9 接料一端,操作者的手不得放在6、料的端部。2.2.10 裁切長度超過2米時,應有兩人以上專人接料。2.2.11 接料一端的操作人員,要聽從送料人的指揮,做到行動一致。2.2.12 裁料場地保持干凈整齊,原材料、半成品碼放整齊、料頭要集中存放。2.2.13 禁止雙手放在刀卡兩邊操作。2.2.14 裁切16以上料時,要充分考慮裁切時的搖動幅度,人身應站在推動幅度以外進行操作。2.2.15 裁切時,送料的要在接料做好準備后,方可裁切。2.3 鋼筋的成型2.3.1 握筋機的零配件應齊全,配套;防護裝置及防護擋板保證齊全。2.3.2 工作前,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上偏心軸。2.3.3 握筋機操作者必須經過培訓后,能熟練掌握機器性能,并7、能處理一些特殊情況時,方可操作。2.3.4 配合人員手離擋板應保持50毫米以外的縱向安全距離。2.3.5 鋼筋成型一端長于機器寬度1/2時,應慢車加工,并注意其他人身距離。2.3.6 機器啟動后思想要集中,不允許手離閘把。2.3.7 因故停機時應關掉電源開關,再處理故障。2.3.8 因故停機時應關掉電源開關,并卸下偏心軸。2.3.9 電源開關嚴禁碰撞,并保持電閘箱的完整無損。2.3.10 操作機械人員,腳應站在絕緣材料做的墊板上進行操作。2.3.11 機械每次加工數量、直徑、硬度應符合機器名牌規定并適應中心軸的強度。2.3.12 握筋機工作時,嚴禁一切人員拉閘。2.3.13 握筋機需要變速換輪8、時,應關掉電源開關,換輪后,應緊固軸頭檔圈螺栓,經試運轉后再正常使用。2.3.14 成型料存放場地要平整,不得亂放材料。2.3.15 成型材料存放、碼放應整齊,高度不得超過1.5米;成型料距機器不得小于1米。2.4 鋼筋熔接2.4.1 熔接機必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工作前先檢查電源線絕緣是否破裂,必須進行及時的修理,禁止帶電進行調整電流。2.4.2 熔接機必須有良好的冷卻系統,并保證隨時處在良好狀態。2.4.3 操作者必須穿絕緣鞋,必須安裝足夠的絕緣材料板以防觸電。2.4.4 熔接機工作時,工作場地保持干燥,嚴禁灑水。2.4.5 操作者工作前要戴好防護用品,如護目鏡、絕緣鞋和長手套等(包括鋼絲砂9、輪機的操作)。2.4.6 操作人員在觸點側面時,方可打火,嚴禁正面操作。2.4.7 鋼筋熔接完畢,放料時應通知正在冷拉的分料操作人員。2.4.8 熔接鋼筋總長由放料人員掌握,嚴禁超出滑道長度。2.4.9 吊運鋼筋時,吊點兩邊應平衡,否則不準起吊。2.4.10 吊運鋼筋時,鋼筋腰部下塌量不能大于每捆鋼筋直徑兩頭伸出鋼絲部分,要充分保證鋼筋不致脫出。2.4.11 鋼筋起吊,應用專用吊具。2.4.12 蹬料時不允許手扶正在行走的鋼筋。2.4.13 熔接機周圍,不允許手扶正在行走的鋼筋上。2.4.14 禁止焊接超過機器名牌規定直徑的鋼筋。2.5 鋼絲制束2.5.1 鋼絲盤料碼放必須整齊,碼放要大于9010、-65(指地面的夾角),嚴禁亂放。2.5.2 放盤時如有亂盤,應兩人整理,以防鋼筋崩出傷人。2.5.3 開盤時,操作人員應在盤內剪開,并預防鋼筋崩出傷人。2.5.4 拆盤時,注意鋼筋頭扎手,剪子應放在指定部位。2.5.5 開車前,檢查機械各部位,先試車運轉,確認正常再進行操作。2.5.6 操作者應隨時注意開盤情況,發現亂盤立即停車。2.5.7 回車時,應有專人指揮。2.5.8 卸完料后,用明顯的信號通知操作人員。2.5.9 甩鋼絲頭時,應相互呼應,以防亂扔傷人。2.5.10 放盤抽頭,操作者應手握鋼絲端部。2.5.11 放盤時,操作者將鋼絲盤豎直,然后在盤的垂直方向推動鋼絲到規定的位置,推盤放11、下時防止壓腳。2.5.12 放盤時,鄰近的盤料應牢固,并在沒有相聯時放下或移動。2.6 鋼筋編架 2.6.1 工作前,先檢查工作場地和交通道路,把一切障礙清除干凈。2.6.2 抬大料時要步調一致,距離相等,每人負重不得超過50kg。2.6.3 抬大料時轉彎半徑要大,速度比直線速度要慢一倍以上。2.6.4 卸料時,鋼料應在每人同肩膀上,聽從尾部的口令,向相同的方向卸肩。2.6.5 指揮卸肩,應按一定的速度,有節奏的喊一、二、三,并讓每個人聽到,如環境噪雜,應由尾部人發出明顯信號,再卸肩。2.6.6 運單根鋼筋,操作人員手握鋼筋端部,以防傷害他人。2.6.7 材料、半成品、成品應碼放整齊牢固。2.12、6.8 拉管道要專人指揮,信號應清楚,指揮者嚴禁拔管道時用手操作。2.6.9 開動機器時,拉管道的操作者要一聽清、二看準、三啟動。2.6.10 綁扎18號鐵線時,要把外露鐵絲頭擰掉和壓倒。2.6.11 放管道時,首先通知下部編架人員后,方可放下,以防擠手。3 安、拆鋼模作業部分3.1 鋼模安裝3.1.1 模型吊運前首先要與天車司機聯系好,必須用專用的吊具,單鉤吊單片模型時必須配備備用繩,并有專人指揮。3.1.2 連接吊具與模型的銷子必須專用。3.1.3 起吊模型時銷子必須順天車行走方向穿入。3.1.4 吊起模型后嚴禁用模型撞擊模型或作為工具使用。3.1.5 模型起吊后,粘在模型上的異物應清除后13、在吊運。3.1.6 模型上的附件應連接懸掛綁牢,防止掉下傷人。3.1.7 模型起吊后,模型腹板縱向軸線未調整平行之前,禁止進入臺車線。3.1.8 模型起吊運行過程中要嚴禁模型從人頭頂上過,并始終要保持上述平行、穩定狀態。3.1.9 模型就位時,只允許在模型兩端操作,嚴禁蹬上模型操作。3.1.10 模型就位完畢,大靠板聯結完畢后,方許上拉桿進入腹板作業。3.1.11 人員進入腹板作業后,禁止天車在對模型進行任何吊運;必須調整時,應在作業人員撤離后再進行調整。3.1.12 固定模型用的連接拉桿,必須用螺栓緊固。3.1.13 拉桿緊固后,大靠板模型間螺栓連接完畢,下部鐵楔至少安裝2付。3.1.14 14、模型安裝完畢后,有專人指揮方可摘鉤。3.1.15 確認安裝完畢后,通知大平臺上工作人員摘鉤。3.1.16 撬棍使用不許正對操作者身體。3.1.17 撬棍直立使用擠模型時,只允許用手掌推住而不允許手指緊握撬棍進行操作。3.1.18 撬棍橫向使用時,手的位置應錯離臺車扁擔的上方。3.1.19 撬棍不準提前插入楔子眼。3.1.20 扳手使用,口徑與被擰的螺母尺寸一致,嚴禁用不合格標準的扳手。3.1.21 向下搬動扳手時,扳手不準對著頭部。3.1.22 上下模型時,手要抓緊,腳要踏牢,注意模型上部浮物和地面情況。3.1.23 工作時,防護用品要穿戴整齊,袖口、褲腿口要扎緊。3.1.24 橋面鋼筋對準位15、置后,操作人員站在模型堵頭上以后,天車應聽從此操作人員指揮,防止亂指揮傷人。3.1.25 大平臺操作人員工作時,應有一只手抓住模型或其它部位加以保護。3.1.26 大平臺操作人員在模型沒連接好之前,不得踏入正在安裝的模型。3.1.27 模型安裝時沒有下面負責人通知上面操作人員不得摘鉤。3.1.28 兩卡模型相對時,上面操作人員腳不得探出模型端部。3.1.29 鐵楔的最后砸實工作,應在該片橋梁模型找正完畢后進行。3.1.30 大錘要完整,安裝牢固,錘頭表面易光滑微凸,不得有歪崩碎凹入及裂紋的情況。3.1.31 掄錘操作者不得戴手套,并注意前后是否有人。3.1.32 掄錘落點及運動路線應有足夠的暢16、通空間,遇障礙物必須先清除再掄錘。3.2 鋼模拆模3.2.1 拆模時,梁上操作者禁止隨手往下扔各種物品。3.2.2 頂模前,要指定專人將外側模型用與n型直徑一樣的螺母擰至n型螺絲上到滿扣為止,以防止模型外倒。3.2.3 內外側模型帶上安全保險繩后,方可允許頂模。3.2.4 頂模時,操作者應在千斤頂側面作業。3.2.5 頂模時,千斤頂安裝必須穩妥,底座必須和支承點貼實,頂部必須安裝在模型帶中央,有防止千斤頂受力后吃力不均而彈出的措施。3.2.6 操作千斤頂必須用專用的鐵桿,操作者必須和千斤頂保持600毫米以上的距離。3.2.7 螺桿調解的高度,不能超出螺桿長度的三分之二。3.2.8 活塞上升高度17、,不能超出活塞總高度的四分之三。3.2.9 千斤頂加壓時,支撐位置和千斤頂上方不得有人通過。3.2.10 千斤頂操作時人身各部位不準接觸機具。3.2.11 千斤頂操作時,操作者應用臂力,禁止用身體后傾的力量,以防止空脫時身體失去平衡而掉下傷人。3.2.12 撬棍戳立使用,不得正對身體,在橋面邊緣使用下方不得有人。3.2.13 上述12條使用,操作者應用臂力而不得用全身下傾力,以防戳空時摔下。3.2.14 在橋面邊緣操作,操作者要面向外,不得探出橋面。3.2.15 在橋面邊緣使用扳手不得向下方用力。3.2.16 模型吊下時,必須用專用吊具,同時需配備備用繩。橋面上方應有專人進行安裝吊具和卸下n型18、螺母工作。3.2.17 吊具安裝好后,橋上人員應指揮天車小車將模型貼緊梁體后,方可卸n型螺母。3.2.18 退n型螺母時,手指不可超螺母內側端面,以防止模型將手擠傷,絕不許滿手抓住,擰不動時應用扳手。3.2.19 天車將模型貼緊橋體后,人員不準正對天車大鉤。3.2.20 吊卸模型時,模型正面嚴禁站人,工作人員不準在吊卸模型下進行工作或行走。3.2.21 堵頭螺栓拆下后,應設置以防堵頭倒下的保險設施,并掛完鉤后,堵頭吊下前方可拆除。3.2.22 吊卸堵頭時,堵頭卸下方6米以內不準站人。3.2.23 天車吊堵頭向梁體一邊活動時橋上人員應撤離5米以外,并不準正對天車大鉤斜拉受力方向。3.2.24 模19、型和堵頭放下后,必須平穩,不會引起滑動,并在四周無威脅人身安全因素時,方可操作。3.2.25 250毫米以下扳手,不得套管接長,扳手口徑必須完整,受力部位不準有裂紋。3.2.26 操作時所用機具必須碼放完好無損。3.2.27 拆卸下的模型零部件,必須碼放整齊或放置指定位置。3.2.28 工作場地必須留有人行安全通道。3.2.29 頂端卸模型時,操作者應手抓住梁體部位。3.2.30 頂模型時,模型兩端不得站人。3.2.31 支撐板大塊的不準一個人搬運,必須兩人以上。3.2.32 卸活動支座時,操作者身體各部位不準深入平臺或扁擔以下。3.2.33 模型吊下存放時要放在指定地點,碼放穩妥整齊。3.220、.34 模型不許疊放,不準扣壓鋼絲繩。3.2.35 大平臺內側不許刷油。3.2.36 鋼筋架平面的吊運略(見超長、超高物體的吊運)。4 混凝土作業部分4.1 空壓機4.1.1 開動前先檢查電氣系統、油路、水冷系統是否符合規定要求,不符合時,不許啟動。4.1.2 保證空壓機潤滑和冷卻良好,如發現潤滑油中斷、油質低于標準、冷卻水中斷等應立即停機檢查。4.1.3 儀表、安全閥應建立定期檢查制,并保持靈敏、可靠;儀表、安全閥在安裝、調試好后,不得隨意調動,嚴禁超期使用。4.1.4 空壓機不準帶負荷啟動。4.1.5 空壓機關閉時,停機前必須先減壓力2公斤以下。 4.1.6 空壓機工作時,不得超過規定工作21、壓力。4.1.7 空壓機各種儀表,超過規定數值應立即停止。4.1.8 空壓機運轉時發現有不正常聲響或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檢查。4.1.9 電流表突然增大應立即停止工作。4.1.10 嚴禁設備帶病運行4.2 攪拌機4.2.1 攪拌機的安裝必須牢固在機座上,機身平穩牢固。4.2.2 攪拌機的傳動部位,必須有完整的防護裝置。4.2.3 攪拌機開動時先與上料班組聯系好,其操作人員不得擅離職守。4.2.4 司機操作時,必須站在墊有木板或橡膠板的操作臺上。4.2.5 攪拌機運行中,禁止用任何物品伸入攪拌機入口進行操作和檢修。4.2.6 嚴禁攪拌機開門風缸處站人。4.2.7 攪拌機內檢修時必須拉閘斷電,并設22、專人看管。4.2.8 攪拌機運行時不得取樣,不準直接用手,下灰口下方禁止站人。4.2.9 攪拌機的清理工作,應在斷電后進行,并在由專人看管電閘、風門的情況下進行。清理時不準用大錘砸鋼釬,只準用手錘。如用照明必須使用低壓防爆燈。4.2.10 攪拌機清理完畢后,經檢查確認機器內部無異物,并在人員撤離后,方可試運轉,試運轉無誤,方可投料工作。4.3 皮帶輸送機4.3.1 皮帶輸送機(以下稱皮帶機)全程安裝良好的示警系統,保證隨時靈敏可靠。4.3.2 開車前三分鐘應先鳴鈴示警,再進行工作。4.3.3 所有工作人員,在鳴鈴后應認為皮帶機已開始工作,任何人不準接觸皮帶機。4.3.4 皮帶機上料未卸完時,不23、準停車。4.3.5 皮帶機檢修,應通知操作者,并拉閘,設專人守護。4.3.6 皮帶機發生故障必須進行停機拉閘處理。4.3.7 操作人員勞動保護服裝應整齊,袖口要扎緊,女同志必須戴工作帽,以防機器絞傷。4.3.8 皮帶運輸機上,不得裝運大塊狀物及其他物件。4.3.9 機器運行中,手不得伸入和用手扶摸以防危險。4.3.10 皮帶打滑,應在遠離皮帶的部位撒松香粉或其他防滑物品,禁止直接伸手操作。4.3.11 嚴禁一切人員蹬、坐在皮帶上運行。4.4 混凝土澆注4.4.1 工作前先檢查機器各部位是否正常經試運轉后方可進行生產。4.4.2 灌造用振動電機、線路、配電盤必須符合要求,振動電機確認接通后,配電24、盤方可送電。電氣設備發生故障必須由正式電工維修。4.4.3 振動電機電線接頭應牢固,禁止與振動部位發生摩擦。4.4.4 處理振動電機故障必須拔下電源插頭,方可進行維修。4.4.5 側模振動時,電機正面嚴禁站人。4.4.6 安裝電機時腳要踏實,相互配合應一致。4.4.7 移動活動體時,插頭應安放好;移動活動體時,發給卷揚機的信號清晰明確。4.4.8 工作前必須檢查震動棒,確認震動棒外殼接地良好,再進行工作。4.4.9 配電盤應設專人操作,并經培訓懂一般用電常識,但不能做正式電工作業。4.4.10 配電盤接線前應先關掉大閘,火、地線要有明顯標志,嚴禁接錯。4.4.11 接通電源后,要檢查電氣設備各25、部位不準漏電。4.4.12 工作中配電盤移動或排除故障應先行斷電再進行處理。4.4.13 配電盤要經常維護,按規定進行維修。4.4.14 不準用濕手套、手按卸灰斗電插銷。4.4.15 裝卸腹板電機時,應拔下電插銷,并切斷電源方可裝卸。4.4.16 下灰斗吊點受力部位,不準沾有灰漿或雜物。4.4.17 下灰斗使用前,應有專人檢查,確認安全時,再進行操作。4.4.18 配電盤操作者,必須穿絕緣鞋,以防發生觸電。4.4.19 橋面工作人員不準隨手往下扔一切物品,以防砸傷。4.4.20 橋面工作人員,要注意天車接線盒防止碰傷觸電。4.4.21 活動體側立檢修時,除下腳應墊平之外,還應斜向支兩個以上有效26、支柱。4.4.22 振動電機的插頭在配電盤上的排列,還應按電機順序排列,嚴禁不按規定操作。4.5 壓漿4.5.1 壓漿前,首先檢查管路是否暢通、無損,管路破裂漏漿,立即更換。4.5.2 操作時,操作者頭部不準對著壓漿管處。4.5.3 壓漿泵開動時,壓力油表正常值應在01公斤/平方厘米,不得超過20公斤/平方厘米,否則應立即停車。4.5.4 壓漿的輸送管,應力求順直,彎曲半徑應大于60厘米,彎曲不準有死彎,角度應小于90度。4.5.5 管道接口應對正、嚴密,須擰緊卡子,防止加壓后脫開。4.5.6 嚴禁人員攀登壓漿管。4.5.7 壓漿作業出現故障,應先停車,后卸壓再處理,嚴禁帶壓力檢修。4.5.827、 壓漿機壓力表應經常擦拭,做到靈敏可靠、清晰可見,按規定檢修和更換。4.5.9 割束應自下而上的順序,防止燒傷,并注意防火,不準燒烤相鄰的束、錨。4.5.10.割高處的束時,梯子不允許靠在束端。4.5.11 割束工,應是專門的氣割人員,并要求有操作證。4.5.12 封端時,模型未固定之前,應設人扶住,以防歪倒。4.5.13 安裝加力橫鐵時,不允許用手抓住該橫鐵或橫鐵的螺栓緊固。4.5.14 拆兩端模型時,上面應用繩子保險,不允許自由傾倒。4.5.15 橋面作業人員嚴禁倒行。4.5.16 壓漿作業完畢,確認管內無壓力時,方可卸管。4.6 修梁4.6.1 修梁用樹脂、乙二胺、汽油等溶劑,應由專人保28、管,并設專門房間單獨存放。4.6.2.配置溶劑的房間,應嚴禁煙火,并配置滅火器材,設置排風系統。4.6.3 噴燈使用過程中如遇故障或加油時,必須放置冷卻后方可進行,并身體不允許對準開蓋處。4.6.4 噴燈打開蓋時,應首先放掉噴燈內壓力。4.6.5.噴燈點燃后,應擺正位置,以防失火或燒傷人員。4.6.6 在易燃易爆環境中,禁止使用噴燈。4.6.7 噴燈熄滅后,未冷卻之前,不準放入庫房。4.7 保溫4.7.1 梁上作業人員,應精神集中,注意吊架的方向。4.7.2 揭保溫蓋時,四角的吊點要聯結牢固,保溫蓋在運行中上面嚴禁站人。4.7.3 揭、蓋蓬布時,應上下配合,按上面人的口令協調作業。4.7.4 29、開、關蒸汽閥門時不允許身體正面對準閥門或管口。4.7.5 停汽時應先把蒸汽輸送到別處,再關大閥門防止汽壓驟然增大導致管道破裂。4.7.6 廠房內閥門坑道,須加蓋鐵蓋。4.7.7 露天天車電器部分應有防雨設施,并應有良好的制動設施。4.7.8 露天天車停放時,吊鉤與地面物體要有承載力,或用鐵楔、錨圈住,防止任意溜車。4.8 公共崗位4.8.1 攪拌樓各樓梯上下口應有良好的護欄。4.8.2 各樓梯上下應有扶手,并禁止油污和污物沾污扶手。4.8.3 工作中,輸送小橫車處,禁止其他人員通行。4.8.4 鋼絲繩應有專人負責檢查保養,磨損程度及更換鋼絲繩,按公司頒布的起重運輸操作規程執行。5 張拉作業部分30、5.1 張拉基本要求5.1.1 工作前先檢查油泵各部位,油管有無拆損,接頭是否松動,三通是否發生故障,確保安全時在進行操作。5.1.2 張拉油泵、千斤頂、油表以及其他張拉機具,必須設專人按規定要求進行檢查,檢修試驗和更新。5.1.3 張拉機具各部應無破損,接頭應無松動,千斤頂和油表正面嚴禁站人。5.1.4 操作者不準站在千斤頂和三通管前面,發現有故障,立即停止使用,進行檢修。5.1.5 隨時保證油表準確,油表不回零,禁止使用。5.1.6.油管必須經過正常油壓 1.2倍的試壓檢驗,無滲油、無插頭,方可使用。5.1.7 張拉機具有故障,嚴禁帶壓力和帶電檢修。5.1.8 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油泵的機械性31、能及使用方法,嚴禁其他人操縱。5.1.9 操作人員確認油泵各部良好,工作前空轉五分鐘后加壓,發現問題及時檢修。5.1.10 油泵用油必須干凈無雜物,加油時應加過濾網過濾。5.1.11 要經常保持油管、活塞、安全閥、壓力表等良好狀態,并定期校對壓力表,油箱內部雜物要徹底清洗干凈。5.1.12 油泵在吊運過程中,要綁牢,注意輕吊輕放,防止碰損。5.1.13 工作中要精神集中,注意觀察油路、油泵的變化情況,工作后切斷電源,并填寫交接班記錄。5.1.14 工作場地經常保護整潔,接線盒和地線應按規定使用保管。5.1.15 安全閥和油泵,要每月檢查一次,使用方法應符合國家規定。5.1.16 油泵應經常擦拭32、,油表應清晰可見讀數和指針,油表應安裝在操作者容易看到的地方。5.2 張拉安全操作5.2.1 油泵司機須經培訓后取得上崗資格,方能進行油泵操作,其他人嚴禁開動油泵。5.2.2 穿束時人的頭部嚴禁對準予留孔,穿鋼絞線時梁體的另一端應設人看護或有警示牌,防止突然穿出傷人。嚴禁手扶正在穿入的鋼束、鋼絞線、鋼絲繩。5.2.3 指揮卷揚機穿束,要有專人負責,信號必須明確、清晰。防止多人指揮。5.2.4 鋼絲繩牽引穿束,當束端卡在予留孔端時,操作者應用工具使束抬起,使之束端對準予留孔穿入,禁止直接用手操作和清除孔內殘留物。5.2.5 穿、抽單根鋼絲或鋼絞線時,必須用手握住,合力操作。5.2.6 用鋼絞線張33、拉時安裝夾片須對準錨板孔,并用工具夯實。5.2.7 張拉時,前后保持聯系,錨具兩端應同時給油加壓,操作人員應在兩側,千斤頂正后方嚴禁站人,以防崩出傷人。5.2.8 處理滑絲或斷絲時,應在梁兩端同時安裝千斤頂,以防一端張拉時,另一端錨固失效導致千斤頂飛脫傷人5.2.9 張拉后,鋼束需要回應力時,鋼束兩端的千斤頂同時回應力拉松,禁止一方拉松。5.2.10 進行割開錨具回應力時,操作者不準站在錨具正面,并禁止其他人員接近錨具。5.2.11 在夜間張拉時,必須由電工安裝照明,嚴禁非電工接線。5.2.12 雨、雪季露天施工時,電氣設備必須加強防潮濕的措施。5.2.13 張拉臺車軌道要求搭平、搭牢。張拉臺34、車要保持平穩安全可靠,木板要搭平牢固。臺車就位后,應在輪下按設防滑器,防止張拉滑動。5.2.14 吊運張拉臺車時,鋼絲繩要保證安全系數,臺車要平衡。5.2.15 退出防滑器時,使用專用工具,禁止使用硬質合金敲擊。5.2.16 張拉完畢,鋼束端部應套上鐵絲套。6 防水作業6.1材料存放于專人負責的庫房,嚴禁煙火并掛有醒目的警告標志和防火措施。6.2施工現場和配料場地應通風良好,操作人員應穿軟底鞋、工作服、扎緊袖口,并應配戴手套及鞋蓋。涂刷處理劑和膠粘劑時,須戴防毒口罩和防護眼鏡。外露皮膚應涂擦防護膏。操作時嚴禁用手直接揉擦皮膚。6.3 患皮膚病、眼結膜病以及對防水涂料嚴重敏感的工人,不得從事防水35、工作。施工過程中發生惡心、頭暈、過敏等,應停止作業。6.4 噴燈不得漏氣、漏油及堵塞,不得在易燃、易爆場所點火及使用。工作完畢,滅火放氣。6.5 四級以上強風天氣不宜進行防水層施工。7 橋梁吊運、移梁7.1 橋梁吊運7.1.1 吊梁操作人員,應經崗位培訓后上崗。7.1.2吊梁時必須用專用吊具,并仔細檢查吊具是否正常,嚴禁帶病吊梁。鋼絲繩表面磨損或鋼絲繩有腐蝕超過直徑10%時,不準使用。7.1.3吊運橋梁應設專職指揮人。移梁鋼絲繩側面,尤其滑輪側面嚴禁站人。7.1.4 起吊橋梁時,應在掛鉤人員離開操作平臺后方可用哨子通知天車司機。7.1.5 吊梁指揮人員必須與天車司機保持密切聯系,天車司機要按照36、指揮操作。指揮哨聲及手勢應符合GB5082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的規定。7.1.6 落梁時木板要與梁體垂直,嚴禁身體各部位在梁下作業。7.1.7 落梁時兩端應分二次落。7.2 橋梁頂移7.2.1 用千斤頂頂落梁體時,必須兩端交替進行,嚴禁兩端同時起落。7.2.2 頂落梁體時,設置保險枕木垛,緊隨橋梁起落加高或降低,并用木版、木楔等調整間隙,使梁底與垛頂間保持不超過30-50mm的距離,中途停止工作時,將空隙立即用木板墊實。7.2.3 實施頂移操作應平穩,下落時注意控制下降速度,起落時隨時注意千斤頂有無自動下落的情況,防止倒梁。7.2.4 如發現起頂困難,應查找原因,不得接長手把或增加人力強壓,以免37、引起事故。7.2.5 嚴禁長時間使用千斤頂支頂橋梁。7.2.6 操作人員應選擇具有一定經驗的人員擔任。7.3 橋梁橫移7.3.1 所有工作人員要有明確分工和統一指揮。7.3.2 移梁時,牽引鋼絲繩、滑輪轉角內側、鋼絲繩延長線左右2米內不得站人。定滑輪的夾角處嚴禁站人。7.3.3 移梁速度保持適當,不宜過快,以便于控制。7.3.4 采用鋼軌滑道橫移橋梁時,橋梁底面與滑道之間,須放置滑板,并在滑板與梁底面間墊木板?;茣r滑道頂面應滿涂潤滑油脂。7.3.5 移梁時,兩端保持基本同步,移梁滑板和移梁鉤子專人監視。7.3.6 信號指揮要動作規范,要使卷揚機司機清晰可見。7.3.7 移梁用鋼絲繩,必須有足夠的安全系數,一般不小于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