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渝第一城項目部混凝土工程實測實量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8731
2025-03-04
12頁
241.54KB
1、中渝第一城D1地塊1標段項目混凝土工程實測實量制度編制: 審核: 批準: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一、概述本工程包括D5、D6、D7、D8、D9、D10共6棟,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應公司要求及本項目工程管理需要,特編制本制度,實測實量方法參照公司下發的混凝土工程實測實量指導書。二、職責分配項目工程部為實測實量工作的主管部門,工程部長統一協調管理,各棟號管理人員負責實施本棟號的混凝土實測實量工作,具體分工如下:D5D6D7D8D9D10三、實施細則1. 適用范圍:本工程各棟結構0.000至結構封頂2. 人員職責:各實測實量實施負責人對所有實測區進行實測實量并建立實測檔案,并對實測結果進行評定。3.2、 基本原則3.1. 同一棟號每3層結構實測一次。3.2. 根據選取樓層結構平面圖,實測實量選點考慮每層結構4個角和中間砼剪力墻、柱。每個實測項選取的實測區數量原則為每50選一實測區。4. 實測實量指標及方法:4.1. 截面尺寸偏差4.1.1.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施工尺寸與設計圖尺寸的偏差。4.1.2. 合格標準:截面尺寸偏差5,8mm4.1.3. 測量工具:5m鋼卷尺4.1.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以鋼卷尺測量同一面墻/柱截面尺寸,精確至毫米。(2) 同一墻/柱面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20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從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測量截面尺寸13、次,選取其中與設計尺寸偏差最大的數,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個計算點(一點不合格,該測區則不合格)。4.1.5. 示例4.2. 豎向構件表面平整度4.2.1.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表面平整程度。4.2.2. 合格標準:0,8mm4.2.3. 測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4.2.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1) 剪力墻/暗柱:選取長邊墻,任選長邊墻兩面中的一面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20個實測區。(2) 當所選墻長度小于3米時,同一面墻4個角(頂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計測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測。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該指標合格率的2個4、計算點(一點不合格,該測區則不合格)。(3) 當所選墻長度大于3米時,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測量兩次表面平整度外,還需在墻長度中間水平放靠尺測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測。這3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一點不合格,該測區則不合格)。(4) 砼柱:可以不測表面平整度。4.2.5. 示例:4.3. 豎向構件垂直度4.3.1. 指標說明:反映層高范圍內剪力墻、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4.3.2. 合格標準:0,8mm 4.3.3. 測量工具:2米靠尺 4.3.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 剪力墻:任取長邊墻的一面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20個實測區。 (2) 當墻長度小5、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2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砼墻體洞口一側為垂直度必測部位。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一點不合格,該測區則不合格)。 (3) 當墻長度大于3米時,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和墻中間位置,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3次: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次垂直度,三是在墻長度中間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次垂直度。砼墻體洞口一側為垂直度必測部位。這3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6、實測指標合格率的3個計算點(一點不合格,該測區則不合格)。 (4) 砼柱:任選砼柱四面中的兩面,分別將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時各測1次垂直度。這2個實測值分別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2個計算點。 4.3.5. 示例: 4.4. 頂板水平度極差4.4.1. 指標說明:考慮實際測量的可操作性,選取同一功能房間砼頂板內四個角點和一個中點距離同一水平基準線之間5個實測值的極差值作為計算值,綜合反映同一房間砼頂板的平整程度。 4.4.2. 合格標準:0,15mm 4.4.3. 測量工具:激光掃平儀、靠尺、具有足夠剛度的5米鋼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測距儀) 、十字靠尺(自制,見附圖)4.7、4.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 同一功能房間砼頂板作為1個實測區,一個測區實測實量5個數據,累計實測實量20個測區 (2) 使用激光掃平儀,在實測板跨內打出一條水平基準線。同一實測區在樓面上距墻角30cm交點處選取4個位置,以及板跨幾何中心位,分別測量砼頂板與水平基準線之間的5個垂直距離。以最低點為基準點,計算另外四點與最低點之間的偏差。偏差值15mm時實測點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時,4個偏差值(基準點偏差值以0計)的實際值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4個計算點。最大偏差值20mm時,4個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計,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4個計算點(一點不合格,該測區則不合格)。 4.8、4.5. 示例: 4.5. 樓板厚度偏差 4.5.1. 指標說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與設計圖尺寸的偏差。 4.5.2. 合格標準:5,8mm 4.5.3. 測量工具:激光掃平儀、鋼卷尺 4.5.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 宜選擇跨度大的板(客廳、主臥)作為實測區,每塊板同一跨板作為1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20個實測區。每個實測區取5個實測點,取點位置與頂板水平度極差相同。 (2) 使用激光掃平儀,在實測板跨內打出一條水平基準線。同一實測區在樓面上距墻角30cm交點處選取4個位置,以及板跨幾何中心位,分別測量砼板面與水平基準線之間的5個垂直距離。然后根據設計板頂標高計算出偏差作為實9、測數據以判斷合格率(一點不合格,該測區則不合格)。4.5.5. 示例: 樓板厚度測量示意圖4.6. 豎向構件軸線位置: 4.6.1. 指標說明:反映砌筑、抹灰、裝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砌筑、抹灰和裝修的尺寸精度,為砌筑、裝修房集中加工等提供控制條件。 4.6.2. 合格標準: 5 4.6.3. 測量工具:5m鋼卷尺 4.6.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 要求在樓層放線過程中,需對各外觀尺寸線向外統一偏移200mm(簡稱“二線”),以單獨樓層為實測區,實測層內選10個實測區(實測區選擇時必須選擇與內控點相關的不少于4處),累計實測實量20個實測區。(2) 測量方法:采用目測、尺量方10、法,檢查兩相鄰構件位置偏差。 (3) 數據記錄:每一實測點未設置二線,則該實測點不合格;反之,則實測其實際間距并計算域設計間距的偏差作為計算點以最終反應合格率。4.7. 預埋洞位置: 4.7.1. 指標說明:反映各穿墻洞(砼墻)、穿板洞(砼板)與設計位置的尺寸偏差。4.7.2. 合格標準: 15 mm 4.7.3. 測量工具:激光掃平儀、5m鋼卷尺 4.7.4. 測量方法和數據記錄: (1) 每樓層為實測層,1實測層內選10個實測區,累計實測實量20個實測區。(在主體施工階段需選擇作業層為實測區)(2) 測量方法:首先用激光掃平儀在實測區打出一條水平基準線。平面定位以砼陰陽角為準,然后用卷尺檢11、查預留洞口中心與設計位置的偏差值。(3) 數據記錄:每一實測點可反映兩個方向的數據(標高和離墻距離或X、Y方向距離),以偏差值大的為計數點作為判斷合格率。4.7.5 示例:穿墻洞測量示意圖5. 數據處理5.1 原始數據采集:按照各實測實量分項數據記錄方法,需填寫各檢查項的實測實量原始數據記錄表(見附表)。5.2 原始數據處理:對照混凝土工程實測實量數據統計表(詳見附件)填寫原始數據合格項后,對其加權平均處理后得出各分項合格率。5.3 實測實量結果處理:針對各項合格率較低或嚴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需上報項目領導,召開項目質量專題會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過程資料留存資料室以備公司檢查)。6. 相關表格12、:(見附件)混凝土工程實測實量數據統計表工程名稱分項工程混凝土工程檢查時間檢查部位檢查人員實測項目允許值組數測區結果合格率12345678910截面尺寸+8,-5G1G2平整度8G1G2垂直度8/10G1G2板平整度10G1G2砼板厚度+8,-5G1G2豎向構件軸線位置8G1G2預埋洞15G1G2抽查評分結果及改進(整改)措施 檢查人: 時間:注:涉及判斷合格率的直接在空格里打“”和“”。實測實量原始數據記錄表工程名稱中渝第一城檢查分項檢查時間檢查部位D7棟3、5層檢查人員測區軸線位置構件編號實測數據合格123451S軸2軸GBZ122 P軸1軸GBZ93 K軸1軸GBZ124 C 軸3軸GBZ125B軸 13軸GBZ96B 軸21軸GBZ97 H軸28軸GBZ98 L軸36軸GBZ19 R軸27軸GBZ1810R軸19軸GBZ111S軸2軸GBZ1212 P軸1軸GBZ913 K軸1軸GBZ1214 C 軸3軸GBZ1215B軸 13軸GBZ916B 軸21軸GBZ917 H軸28軸GBZ918 L軸36軸GBZ119 R軸27軸GBZ1820R軸19軸GBZ1注:合格打“”,不合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