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集成電路元件公司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管理制度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19523
2025-03-04
8頁
23.19KB
1、-*寧波集成電路元件公司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為了合理組織機械設備保養,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設備完好率,制定本辦法。 一、責任分工 1、使用后的機械設備交回時,由物資設備部維修車間檢驗員填寫“機械設備入庫驗收單”,與使用方設備員共同簽字認可,驗證設備除正常磨損外,是否有總成及零配件,儀表、附件等缺損,以便分清責任。 2、從工地交回的機械設備,由維修車間負責維修保養,保證設備再次投入使用時運轉正常。 3、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況,確定修理類別并填寫施工設備維修保養記錄,其正常費用攤入項目成本。由于違反設備維修保養規程,非正常使用而造成的機械設備損壞,其修理費用由使用方承擔。 4、凡是已出庫投入工地使2、用的設備,日常維護保養由操作工負責,經常性修理由使用單位的設備員及機修班負責。 5、維修后的設備出庫時,由物資設備部與使用方共同簽字認可,并填寫施工設備、機具器材需用表,不合格設備不準出庫使用。 6、設備出庫后,日常保養及經常性修理等費用由使用單位承擔;遇有無力維修保養項目,可委托物資設備部維修車間修理,所發生的費用由使用單位負責。 二、修理類別及方法 1、大修:機械設備的大修間隔只有一個參考依據,是否需要大修主要看其技術狀況是否符合大修技術條款來確定。需大中修的要填寫施工設備大中修計劃報物資設備部審批。 A、機械設備需大修的技術條件如下: 1)發動機 a. 動力性能顯著下降(一般降低20%以3、上) b. 有嚴重燒機油現象(機油消費量超過定額1倍以上) c. 發動機走熱后,氣缸壓力過低(達不到標準的60%) 2)機械部分 a. 傳動機構的主要零件達到極限磨損程度,使機械設備在運轉達中有偏擺、異響或撞擊抖動現象。 b. 轉向操縱機構磨損,間隙過大,操縱失靈。 c. 變速箱齒輪軸磨損嚴重換檔困難或經常跳檔。 d. 機架主體嚴重變形或開裂。 e. 行走機構磨損嚴重,無法正常工作。 f. 制動機械磨損嚴重,操作失靈,制動能力下降或失效,無法調整。 g. 工作裝置磨損嚴重,操作失靈,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量或者作業精度達不到要求。 上述各種情況,均已無法利用調整和小修的方法消除,繼續使用將導致嚴重4、的事故后果,只有解體大修,才能恢復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有兩個以上的總成需修理可視為大修,有1個總成需要修理視為中修。 B、機械設備修理方法:就車修理法,總成互換修理法。 C、大修驗收 1)外部驗收檢查:主要檢查機械設備裝配的完美性,其中包括潤滑、堅固和滲漏現象的檢查。 2)空運轉或試驗負荷試驗:主要試驗機械設備的動態性能,包括起動性能、制動性能和安全性能等,驗證機械設備是否達到正常使用技術要求。填寫“機械設備的試運行記錄”。 3)機械試驗后的復查:主要復查試驗后有無不正常現象產生,同時要消除試驗中發現的缺陷和故障,進行必要的調整。 4)大修驗收后要填寫“機械設備驗收記錄”和“機械設備試運轉記錄5、”。 D、大修后設備要達到要求(指設備在7天內保證期內使用應達到的要求)。 1)發動機走熱后應運轉正常,無敲缸及其它不正常響聲,不發生拉缸燒瓦等現象,機油壓力水溫等符合規定,排氣煙色正常,出力正常。 2)離合器接合平穩,不偏擺。 3)各齒輪箱包括變速器、分動器、減速器、差速器以及各種傳動軸等,運轉時無異響,各部軸承無過熱現象,各種油封不漏油,變速箱無自動跳檔,掉檔現象,換檔無困難。 4)行走機構行駛平穩,不偏擺。 5)制動系統磨損正常,不過熱,性能穩定可靠。 6)操作機構與安全裝置操作靈活,安全可靠。 7)工作裝置無嚴重磨損和不正常響聲。 8)機架無變形、破裂。 9)電動機及電器設備的空載電流6、和溫升要符合要求。 10)各種儀表指示正常、靈敏可靠。 E、保證責任(七天保證期) 1)在保證期內,如因修理過失而造成嚴重的設備故障或損壞,由物資設備部維修車間無償返修。 2)其它要求參照大修要求。 2、中修: 1)中修的技術條件:符合機械設備大修的技術條件之一,即為中修。 2)其它要求參照大修要求。 3、小修:是維護性修理,主要消除機械設備在使用中發生的臨時性故障和局部損傷,維護設備正常運轉。 4、保養: 1)一級保養:指經常性設備需要潤滑保養的部位加注潤滑油(如鈣基潤滑脂、齒輪油、機油等)潤滑單位、潤滑點數、潤滑周期、潤滑油種類、注油方法按設備說明書實施。 2)二級保養:調整、堅固、防腐敗7、機械設備,由設備員及機修班負責(簡單的由跟機操作工負責)。 3)三級保養:把總成拆開清洗,消除故障,由設備員機修班負責。機械設備維護保養制度1 保養的原則和要求1.1 為保證機械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隨時可以投入運行,減少故障停機日,提高機械完好率、利用率,減少機械磨損,延長機械使用壽命,降低機械運行和維修成本 確保安全生產,必須強化對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1.2 機械保養必須貫徹“養修并重,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到定期保養、強制進行,正確處理使用、保養和修理的關系,不允許只用不養,只修不養;1.3 各班組必須按機械保養規程、保養類別做好各類機械的保養工作,不得無故拖延,特殊情況需經分管8、專工批準后方可延期保養,但一般不得超過規定保養間隔期的一半;1.4 保養機械要保證質量,按規定項目和要求逐項進行,不得漏保或不保。保養項目、保養質量和保養中發現的問題應作好記錄,報本部門專工;1.5 保養人員和保養部門應做到“三檢一交(自檢、互檢、專職檢查和一次交接合格)”,不斷總結保養經驗,提高保養質量;1.6 資產管理部定期監督、檢查各單位機械保養情況,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保養質量,并進行獎優罰劣。2 保養作業的實施和監督2.1 機械保養堅持推廣以“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為主要內容的“十字”作業法,實行例行保養和定期保養制,嚴格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周期及檢查保養項目進行。2.2 例行保養9、是在機械運行的前后及過程中進行的清潔和檢查,主要檢查要害、易損零部件(如機械安全裝置)的情況,冷卻液、潤滑劑、燃油量、儀表指示等。例行保養由操作人員自行完成,并認真填寫機械例行保養記錄。2.3 一級保養:普遍進行清潔、緊固和潤滑作業,并部分地進行調整作業,維護機械完好技術狀況。使用單位資產管理人員根據保養計劃開具機械設備保養、潤滑通知單下達到操作班組,由操作者本人完成,操作班班長檢查監督。2.4 二級保養:包括一級保養的所有內容,以檢查、調整為中心,保持機械各總成、機構、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使用單位資產管理人員開具機械設備保養、潤滑通知單下達到操作班組,主要由操作者本人完成,操作者本人完10、成有困難時,可委托修理部門進行,使用單位資產管理員、操作班班長檢查監督。2.5 其他保養2.5.1 換季保養:主要內容是更換適用季節的潤滑油、燃油,采取防凍措施,增加防凍設施等。由使用部門組織安排,操作班長檢查、監督。2.5.2 走合期保養:新機及大修竣工機械走合期結束后必須進行走合期保養,主要內容是清洗、緊固、調整及更換潤滑油,由使用部門完成,資產管理員檢查,資產管理部監督。2.5.3 轉移保養:機械轉移工地前,應進行轉移保養,作業內容可根據機械的技術狀況進行保養,必要時可進行防腐。轉移保養由機械移出單位組織安排實施,項目部、資產管理員檢查,資產管理部監督。2.5.4 停放保養:停用及封存機11、械應進行保養,主要是清潔、防腐、防潮等。庫存機械由資產管理部委托保養,其余機械由使用部門保養。2.6 保養計劃完成后要經過認真檢查和驗收,并編寫有關資料,做到記錄齊全、真實。 生產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包括:日常維護保養、設備的潤滑和定期加油換油、預防性試驗、定期校正精度、設備的防腐和一級保養等。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簡稱例保,是指操作工每天在設備使用前、使用過程中和使用后必須進行的工作。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是減少磨損,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技術狀態的基礎工作。日常維護保養的基本要求是:操作者應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設備,經常觀察設備運轉情況,并在班前、班后填寫記錄;應保持設備完整,附件整齊12、,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線路、管道完整無損;要經常擦拭設備的各個部件,保持油垢、無漏油,運轉靈活;應按正常運轉的需要,及時注油、換油,并保持油路暢通;經常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備可靠,保證設備安全運行。 通過設備維護保養,達到“整齊、清潔、安全、潤滑”。整齊: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齊、合理,安全防護裝置齊全,線路、管道完整,零部件無缺損。清潔:設備內外清潔,無灰塵,無黑污銹蝕;各運動件無油污,無拉毛、碰傷、劃痕;各部位不漏水、漏氣、漏油;切屑、垃圾清掃干凈。潤滑:按設備各部位潤滑要求,按時加油、換油,油質符合要求;油壺、油槍、油杯齊全,油氈、油線清潔,油標醒目,油路暢通。安全:要求嚴格實行定人、定13、機、定崗位職責和交接班制度;操作工應熟悉設備性能、結構和原理,遵守操作規程,正確、合理地使用,精心地維護保養;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可靠,受壓容器按規定時間進行預防性試驗,保證安全、可靠;控制系統工作正常,接地良好,電力傳導電纜按規定時間、要求進預防性試驗,保證傳輸安全、正常,無事故隱患。 在日常維護保養中,只有“嚴”字當頭,正確、合理使用,精心地維護保養,認真管理,切實加強使用前、使用過程中和使用后的檢查,及時地、認真地、高質量地消除隱患,排除故障。要做好使用運行情況記錄,保證原始資料、憑證的正確性和完整性。要求操作工能針對設備存在的常見故障,提出改善性建議,并與維修工一起,采取相應措施,改善設備14、的技術狀況,減少故障發生頻率和杜絕事故發生,達到維護保養的目的。因此,要求設備操作工: 1、在開機前 檢查電源及電氣控制開關、旋扭等是否安全、可靠;各操縱機構、傳動部位、擋塊、限位開關等位置是否正常、靈活;各運轉滑動部位潤滑是否良好,油杯、油孔、油氈、油線等處是否油量充足;檢查油箱油位和濾油器是否清潔。在確認一切正常后,才能開機試運轉。在啟動和試運轉時,要檢查各部位工作情況,有無異常現象和聲響。檢查結束后,要作好記錄。 2、在使用過程中(1)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設備。不要違章操作。(2)設備上不要放置工、量、夾、刃具和工件、原材料等。確保活動導軌面和導軌面接合處無切屑、塵灰,無油污、銹跡,無拉15、毛、劃痕,研傷、撞傷等現象。(3)應隨時注意觀察各部件運轉情況和儀器儀表指示是否準確、靈敏,聲響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直到查明原因、排除為止。(4)設備運轉時,操作工應集中精力,不要邊操作邊交談,更不能開著機器離開崗位。(5)設備發生故障后,自己不能排除的應立即與維修工聯系;在排除故障時,不要離開工作崗位,應與維修工一起工作,并提供故障的發生、發展情況,共同作好故障排除記錄。 3、當班工作結束后 無論加工完成與否,都應進行認真擦拭,全面保養,要求達到:(1)設備內外清潔,無銹跡,工作場地清潔、整齊,地面無油污、垃圾;加工件存放整齊。(2)各傳動系統工作正常;所有操作手柄靈活、可靠16、。(3)潤滑裝置齊全,保管妥善、清潔。(4)安全防護裝置完整、可靠,內外清潔。(5)設備附件齊全,保管妥善、清潔。(6)工具箱內量、夾、工、刃具等存放整齊、合理、清潔,并嚴格按要求保管,保證量具準確、精密、可靠。(7)設備上的全部儀器、儀表和安全裝置完整無損,靈敏、可靠,指示準確;各傳輸管接口處無泄漏現象。(8)保養后,各操縱手柄等應置于非工作狀態位置,電氣控制開關、旋扭等回復至“0”位,切斷電源。(9)認真填寫維護保養記錄和交接班記錄。(10)保養工作未完成時,不得離開工作崗位;保養不合要求,接班人員提出異議時,應虛心接受并及時改進。 為了保證設備操作工進行日常維護保養,規定每班工作結束前和17、節、假日放假前的一定時間內,要求操作工進行設備保養。對連續作業不能停機保養的設備,操作工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擦拭、檢查、保養,完成保養細則中規定工作內容并達到要求。 三、設備的三級保養制度 1、日常維護保養: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認真檢查設備,擦拭各個部位和加注潤滑油,使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班中設備發生故障,及時給予排除,并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2、一級保養:以操作工為主,維修工輔導,按計劃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換或清洗油線、油氈、濾油器,調整設備各部位配合間隙,緊固設備各個部位。 3、三級保養:以維修工為主,列入設備的檢修計劃,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氣部分,局部恢復精度,滿足加工零件的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