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縣小水電發展公司小型水庫應急工程檢查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0802
2025-03-04
34頁
2.02MB
1、 小 型 水 庫 標 準 化 管 理 手 冊 武義縣小水電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目 錄一、 小型水庫管理制度. 1 第一章 總 則.1 第二章 安全責任制.1 第三章 應急管理制. 2 第四章 工程檢查制. 3 第五章 蓄放水管理制.4 第六章 維修養護制.5 第七章 附則. 6二、學習培訓.6三、日常巡查.7四、汛前檢查. 13五、年度檢查.15六、特別檢查.17七、蓄放水管理.18八、年度維修養護.21九、日常維修養護.23十、隱患上報.26十一、綜合整治.30附錄 管理平臺移動端操作說明.32 一、小型水庫管理制度小型水庫運行管理制度由武義縣小水電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制定,主要包括:安全責任制、2、應急管理制、工程檢查制、蓄放水管理制、維修養護制等。安全責任制、應急管理制、工程檢查、蓄放水管理制及維修養護制度應懸掛在大壩管理房合適位置。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公司下屬小型水庫的標準化管理,保持工程設施的安全、完整、正常運用,保障水庫安全運行,確保下游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條例、浙江省小型水庫運行管理規程(試行)等,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公司下屬各小型水庫。 第二章 安全責任制第二條 武義縣小水電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對下屬小型水庫的安全運行管理全面負責,總負責崗對各水庫安全運行管理負直接責任,各水庫運行管理崗為水庫運行管理第一責任人。第三條 工程巡查崗主要負責3、水庫的日常巡查工作,蓄放水管理崗主要負責水庫的蓄水管理和放水管理工作,維修養護崗主要負責水庫的日常維修養護工作。第四條 發現險情或安全隱患時,工程巡查崗、蓄放水管理崗等須在第一時間向總負責崗報告,緊急情況下應向小水電公司和武義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和防汛指揮機構報告。 第五條 水庫有垮壩危險時,總負責崗應立即向可能影響下游范圍發出警報,并協助上級部門做好相關應急管理工作。第六條 新上崗的總負責崗、工程巡查崗、蓄放水管理崗、維修養護崗人員必須經過水庫運行管理業務及安全培訓并考核合格。在崗人員每年應按規定參加必要的水庫運行管理業務及安全培訓并考核合格。 第三章 應急管理制第七條 小型水庫應急管理工作由小4、水電公司結合區域應急管理工作制定,各管理崗位應積極參與公司組織的應急演練工作。第八條 當水庫發生安全隱患后,各運行管理崗應初步分析是否為險情或發展為險情的可能。險情指下列可能危及工程及下游安全的情況:1. 大壩出現異常滲漏、裂縫、滑坡。2. 蓄水區兩側山坡出現裂縫、滑坡。3. 蓄水區水位超過設計洪水位。第九條 險情發生后,工程巡查崗/蓄放水管理崗應立即向總負責崗匯報,情況特別緊急時,可越級上報。總負責崗接到險情報告或發現險情后,應在立即向小水電公司和武義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縣防汛指揮機構報告,并現場察看險情動態,必要時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險情發展。第十條 險情報告內容包括:發現險情的時間、出險部位5、險情的現象描述、險情可能造成的后果等。第十一條 總負責崗應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其他運行管理崗積極參與應急救援工作。.第十二條 當水庫發生險情時,需24小時有人值守,直至險情狀況消除。第十三條 總負責崗應做好應急管理及險情報告的記錄工作。第四章 工程檢查制第十四條 水庫工程檢查分為日常巡查、汛前檢查、年度檢查和特別檢查。1、日常巡查由工程巡查崗負責。2、總負責崗、工程巡查崗、維修養護崗參與小水電公司組織開展的汛前檢查、年度檢查、特別檢查。第十五條 現場檢查范圍包括壩體、放水設施、啟閉設施、管理設施、水面、其他管理和保護范圍及近壩岸坡。第十六條 工程檢查頻次要求:1、日常巡查:非汛6、期每3天1次;汛期每天1次(4月15日-10月15日);當水庫水位接近(小于50cm)或超過溢流堰堰頂高程時,每天巡查2次;發生強降雨、臺風等其他特殊情況時增加巡查次數。平時蓄水區的檢查工作5天一次。2、汛前檢查:每年的4月15日之前開展1次,具體時間以小水電公司下達的汛前檢查通知為準。3、年度檢查:每年的10月15日之后開展1次,具體時間以小水電公司下達的年度檢查通知為準。4、特別檢查:根據水庫運行管理人員的申請,具體時間以小水電公司下達的特別檢查通知為準。第十七條 工程檢查的內容保證全面、細致、無遺漏,工程檢查的記錄應保證詳實、客觀,發現問題或隱患及時上報總負責崗。第五章 蓄放水管理制第十7、八條 水庫蓄放水管理工作應服從小水電公司、上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及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指令及要求。第十九條 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水庫,應根據上級要求控制水位運行。庫區內不得從事影響水庫正常運行的經營活動。第二十條 由蓄放水管理崗負責水庫的放水管理工作,并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執行,不得隨意改變、簡化操作步驟。蓄放水管理崗需做好放水工作的工作記錄。第二十一條 未經總負責崗允許,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開展水庫的放水工作。第六章 維修養護制第二十二條 水庫應堅持“經常養護,隨時維修,養重于修,修重于搶”的原則,及時消除各主要建筑物及設施表面的缺陷和局部問題。第二十三條 維修養護包括日常維修養護和年度維修養護。日常維修養8、護一般由維修養護崗實施,年度維修養護由總負責崗組織實施。第二十四條 維修養護應滿足以下要求:1. 各水工建筑物結構的修復標準不得低于原結構設計標準;2. 大壩應達到壩頂、壩端、上下游壩坡等外觀結構完好; 3. 壩區范圍內綠化區完整美觀,及時防治白蟻,清除白蟻繁殖條件;4. 各種排水、導滲設施外觀結構完好,排水暢通,排水溝無黃泥水滲出等;5. 溢流堰各部分結構完好,溢流堰堰面平整,排水順暢;6. 放水設施各部分結構完好,無影響進水的結構及物體。啟閉設施設施外觀整潔、無銹蝕等現象,并在每年汛前保養一次。7. 防汛道路保持通暢;雨量水位等信息化管理設施完好;管理房無漏水、安全問題;標示標牌與樁界保持9、完整、字跡清晰。管理范圍無護坡、侵占水域等現象。第二十五條 日常維修養護工作應由維修養護崗做好工作記錄,年度維修養護由總負責負責做好工作記錄。第七章 附 則第二十六條 水庫運行管理工作考核為優秀的,公司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如發現有未按要求實施的行為,給予責任崗一定的經濟處罰;違反規程導致重大事故或人員傷亡的,事故責任人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二十七條 本制度的解釋權屬武義縣小水電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十八條 該制度自 2016 年 10 月 30 日起執行 二、學 習 培 訓為提高水庫各崗位的職業能力,改善崗位工作質量,保障工作安全順利進行,計劃每年開展崗位學習培訓,學習培訓時間由武義縣水務10、局安排。學習培訓工作流程如圖2-1所示。 圖2-1 學習培訓工作流程 三、日 常 巡 查 1、了解天氣情況。巡查前查看天氣狀況,確定所需攜帶的巡查工具。如遇極端天氣如大暴雨、臺風、強對流氣象時,巡查人員需加強自我保護,擇時開展巡查。 2、準備巡查工具。日常巡查工作開展前,工程巡查崗準備好巡查工具,主要包括: (1)記錄工具:運行管理臺賬(可存放在水庫管理房內)、筆或者信息化設備;(已有山塘巡查系統的,帶巡查專用手機)。 (2)檢查工具:根據上次巡查中發現的問題,選擇性攜帶錘、釬、鋼卷尺、打撈網等。如有土質松軟或石塊松動等,可帶錘、釬進一步探明;有裂縫等異常點需量尺寸、位置的,可帶鋼卷尺測量;水11、面常有垃圾,可帶打撈網打撈。(3)安全工具:通訊工具、救生衣、照明工具、草帽、雨衣、鞋等。 3、現場安全檢查。到達水庫所在地后,開始現場安全檢查,現場檢查采取邊檢查邊記錄的方式進行,現場安全檢查包括:壩腳區輸水、啟閉設施及啟閉機房下游壩坡壩頂溢流堰上游壩坡近壩岸坡蓄水區管理設施其他管理和保護范圍,具體巡視的順序可按庫區實際位置及巡視內容進行(根據圖3-1)。(1)壩腳區檢查 1.1 檢查壩腳以外5m范圍內有無滲漏、塌坑、凹陷、隆起等現象; 1.2 檢查壩腳附近排水設施及導水設施的是否正常; 1.3 檢查放水設施涵管出口位置是否堵塞、沖蝕、異常滲漏等情況。(2)下游壩坡檢查檢查下游坡面有無滲漏、12、裂縫、塌坑、凹陷、隆起、蟻穴獸洞。(3)壩頂檢查 3.1 檢查防浪墻有無裂縫、破損、錯斷等現象; 3.2 檢查壩頂路面有無裂縫、塌坑、凹陷及雜物堆積等現象; 3.3 檢查壩體與岸坡連接處有無裂縫、錯動、滲水等現象; 3.4 壩頂護欄結構是否完好,有無破損、異常變形。(4)上游壩坡檢查 4.1 檢查坡面有無蜂窩、麻面、孔洞、裂縫、隆起、蟻穴獸洞等現象; 4.2 檢查上游壩坡有無雜物、垃圾堆積等現象;(5)泄水、消能設施檢查 5.1 檢查溢流堰表面是否平順,有無阻礙物及雜物堆積現象; 5.2 檢查溢流堰表面有無破損、裂縫等現象; 5.3 檢查溢流堰兩側導墻表面有無破損、裂縫,整體結構是否完好; 513、.4 檢查下游消能設施是否存在淤積現象,泄洪時是否會發生沖刷壩腳的現象。(6)輸水設施檢查 6.1 檢查進口附近水面有無冒泡現象; 6.2 檢查管身有無破損、裂縫、老化等現象。(7)啟閉設施及啟閉機房檢查 7.1 檢查啟閉閥門等金屬結構有無銹蝕現象; 7.2 檢查啟閉設施能夠正常操作; 7.3 啟閉機房有無裂縫、損壞、漏水現象。(8)近壩岸坡檢查主要檢查有無崩塌及滑坡等跡象。(9)近壩區水面檢查主要檢查有無冒泡、漩渦和方向性流動等情況。(10)管理設施檢查 10.1 檢查管理范圍與保護范圍內有無亂挖亂堆現象,樁界及隔離設施是否完好; 10.2 檢查上壩道路(搶險道路)是否通行順暢; 10.3 14、檢查管理房外觀及結構是否完好,無破損、裂縫、漏水等現象; 10.4 檢查標示標牌是否清晰,有無傾倒、破壞、丟失等現象; 10.5 檢查壩頂是否有車輛違規通行現象等現象;10.6 檢查水庫水雨情觀測設施是否完好,能夠正常運行。 4、現場檢查方法主要包括:眼看、耳聽、手摸、腳踩等直觀方法或輔以錘桿、鋼卷尺等簡單工具對工程表面和異常現象進行檢查量測: (1)眼看:察看大壩附近水面有否漩渦;護坡塊石有否移動、凹陷或突鼓;防浪墻、壩頂有否出現新的裂縫或原裂縫有無變化;壩頂有否塌坑;背水坡壩面、壩腳有否滲漏現象,對長有喜水性草類的地方要仔細檢查,判斷滲漏水的渾濁變化;兩側山體巖石有否錯動或出現裂縫;(2)15、耳聽:耳聽有否出現不正常水流聲;(3)腳踩:檢查壩坡、壩腳是否出現土質松軟或潮濕甚至滲水;(4)手摸:當發現有異常情況時,則用手作臨時性檢查;對長有雜草的滲漏外逸區,則用手感測試水溫是否異常;或輔以鋼卷尺等對工程表面異常現象進行檢查測量。 5、結果分析。工程巡查崗將本次巡查結果與近3次(必要時可增加)巡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檢查是否有異常現象,若有異常情況進行復查。 6、隱患上報。若檢查過程中發現并經復核為異常情況的,立即上報,具體按“隱患上報”工作流程開展,并在巡查記錄表“異常情況詳細記錄”欄中進行記錄。 7、異常情況處理記錄。隱患上報后,根據總負責崗指示做出初步處理,并在“異常情況處理”欄填16、寫處理情況。 8、簽字確認。日常巡查完畢后,工程巡查崗在巡查表簽字確認。并整理巡查工具,一次日常巡查工作結束。 9、資料歸檔。日常巡查成果資料由工程巡查崗負責歸檔。1.壩腳區:按照壩腳消能設施排水導水設施啟閉設施及啟閉機房輸水管管身的順序進行檢查,對照各部位檢查內容進行檢查,并在記錄表對應位置填寫檢查情況。2.下游壩坡:分別在壩腳區、左右岸上壩道路及壩頂對下游壩坡進行檢查,并在記錄表對應位置填寫檢查情況。3.壩頂:從右側沿壩頂巡查至溢流堰邊墻,鑒于泄水設施設于中間壩段,無連接左右壩段交通橋,壩頂左側段檢查需從大壩下游側左岸上壩道路上壩,并從左側沿壩頂巡查至溢流堰邊墻,并在記錄表對應位置填寫檢查17、情況。4.泄水設施:于壩頂對溢流堰面、兩側導墻進行檢查,并在記錄表對應位置填寫檢查情況。5.上游壩坡、輸水設施進口:巡查員從右側至左側對上游壩面進行檢查,同時觀察近壩水面和輸水設施進口附近水面情況,觀測水位。并在記錄表對應位置填寫檢查情況。6.近壩岸坡:檢查有崩塌、滑坡的現象,管理設施有無損壞現象,然后在巡查表“近岸壩坡”欄進行填寫。7.蓄水區: 巡查員對蓄水區有無占用、污染、破壞水域的現象,然后在巡查表“蓄水區”欄進行填寫。8.管理設施:檢查標示標牌是否清晰、損壞,然后在巡查表“其他”欄進行填寫。9.其他管理范圍及保護范圍:檢查山塘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內有無影響山塘安全的物體或行為。圖 3-118、 日常巡查現場檢查線路表3-2 日常巡查記錄表格(樣表) 鎮(鄉、街道) 村 水庫 年日常巡查記錄表巡查時間月 日 時水位/溢流水深m/ m天氣晴陰雨巡查內容與情況壩 體(壩頂 防浪墻上、下游壩坡)裂縫:有凹陷:有隆起:有塌坑:有滲漏:有植物滋生:有白蟻跡象:有動物洞穴:有其它(如漏水聲等):壩趾區滲水積水:有植物滋生:有凹陷:有隆起:有塌坑:有其它泄水設施進口障礙物:有雜物堆積:有岸坡危巖崩坍:有靠壩邊墻是否穩定:否其它:輸水設施出口有無異常滲漏:有出口有無沖蝕現象:有管身是否完好:否進口附近水面有無冒泡現象:有啟閉設施是否正常:否其它: 近壩水面冒泡、漩渦等:有近壩岸坡崩塌及滑坡等跡象:有19、其它標識標牌是否清晰、完整:否蓄水區有無傾倒垃圾:有有否違法行為:有放水管理放水目的(原因):放水:是持續時間:放水后水位:其他:異常情況詳細記錄(異常現象發生部位、性狀、變化趨勢等,必要時附圖)異常情況處置情況處理措施:報告對象: 報告時間: 報告方式:電話書面巡查人員(簽名)注:填表方式采用選擇性填寫方式,例如防浪墻巡查時未發現裂縫,則不用勾選;如果發現裂縫,則在“裂縫”后的“”內打,并在表格中的“情況記錄”欄中記錄異常現象的具體情況。山塘如有放水管理工作,則在放水欄中“放水”后打,并記錄放水其他項,若未放水,則“放水管理”欄無需填寫。 四、汛 前 檢 查 1、開展條件。在接到小水電公司下20、達的汛前檢查通知后,工作開始。 2、工作準備及任務下達。總負責崗接到汛前檢查的通知后,準備好待查資料,包括:管理責任落實情況、人員合同、培訓記錄、維修養護記錄、上一年度檢查問題處理總結。同時填寫任務下達通知單(見表4),將檢查任務下達給工程巡查崗。 3、檢查工具準備。工程巡查崗接到汛前檢查的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及要求準備現場檢查工具及日常巡查記錄成果。 4、參與現場檢查。汛前檢查過程中,總負責崗向其他檢查人員介紹上年度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處理情況,水庫管理相關責任人的落實情況,各類應急預案及措施,工程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況,以及其它需介紹的運行管理情況等。 5、參加現場檢查。檢查過程中,工程巡查崗向21、其他檢查人員介紹水庫日常巡查情況,重點介紹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的異常情況的位置及外觀。 6、檢查記錄。檢查過程中,由工程巡查崗填寫汛前檢查記錄表。 7、簽字確認。檢查完畢后,工程巡查崗在汛前檢查記錄表中簽字確認;工程巡查崗簽完字后,總負責崗在表中簽字確認。 8、汛前檢查工作結束。 9、汛前檢查工作流程圖見圖4-1。圖4-1 汛前檢查工作流程圖表4 任務下達通知單(樣表)任務下達通知單任務名稱汛前檢查 年度檢查 特別檢查 放水管理 日常維修養護任務計劃開展時間計劃結束時間待準備材料及工具備注 五、年 度 檢 查 1、開展條件。在接到小水電公司下達的年度檢查通知后,工作開始。 2、工作準備及任務下達。22、總負責崗接到年度檢查的通知后,準備好待查資料,包括:日常巡查記錄匯總、水庫運行情況(泄洪次數、年最高水位及泄水記錄)等。同時將檢查任務下達給工程巡查崗(填寫任務下達通知單 表4)。 3、檢查工具準備。工程巡查崗接到參加年度檢查的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及要求準備現場檢查工具。 4、參與現場檢查。年度檢查過程中,總負責崗向其他檢查人員介紹本年度汛期水庫運行情況,水庫工程泄洪次數及泄洪現場狀況,年度內隱患上報總結,各類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工程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況,以及其它需介紹的運行管理情況等。 5、參加現場檢查。年度檢查過程中,工程巡查崗向其他檢查人員介紹水庫日常巡查情況,重點介紹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的異23、常情況(如滲漏水、裂縫等),高水位運行時的情況,以及泄水時下游情況。 6、檢查記錄。檢查過程中,由工程巡查崗填寫年度檢查記錄表。 7、簽字確認。檢查完畢后,工程巡查崗在年度檢查記錄表中簽字確認。工程巡查崗簽完字后,總負責崗工程巡查崗在表中簽字確認。 8、年度檢查工作結束。年度檢查工作流程圖見圖5-1。圖5-1 年度檢查工作流程圖 六、特 別 檢 查 1、提出特別檢查。工程巡查崗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水庫遭受設計洪水、水位暴漲暴落、極端低氣溫、強降雨、強臺風及其他影響大壩安全的特殊情況時,立即向總負責崗提出特別檢查建議。 2、特別檢查申請。如山塘遭遇“0”所述工況,由總負責崗及時向小水電公司提出24、特別檢查申請。 3、下達任務。總負責崗接到小水電公司關于開展特別檢查的通知后,將通知下達給工程巡查崗(填寫任務下達通知單,表4)。 4、檢查工具準備。工程巡查崗接到特別檢查通知后,根據具體情況準備必要的工具。 5、參與現場檢查。特別檢查過程中,總負責崗及工程巡查崗配合、協助小水電公司或專業單位開展特別檢查工作。 6、資料歸檔。特別檢查工作結束后,由總負責崗負責資料歸檔工作。 7、特別檢查工作流程圖見圖6-1。圖6-1 特別檢查工作流程圖 七、蓄放水管理 1、指令接收。總負責崗接收小水電公司、上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及防汛指揮機構的指令并確認。 2、下達放水通知。總負責崗接到上級指令后,填寫任務下達通25、知單(表4),并向蓄放水管理崗下達放水通知。 3、工作準備。蓄放水管理崗接到放水通知后,準備所需的工具:記錄工具、通訊工具、照明工具、打撈工具等。 4、安全檢查。放水前,蓄放水管理崗檢查放水設施進口及附近水面有無雜物漂浮,出口處有無堵塞現象,如有發現立即清理。填寫日常巡查記錄表中的“放水管理”欄。 5、開閘放水。檢查完畢后,蓄放水管理崗根據啟閉設施“操作說明”開啟閥門,并在“日常巡查記錄表”中“放水管理欄”記錄放水開始時間。 6、放水過程檢查。放水開始后,檢查管身有無漏水等異常現象。如有發現,記錄異常現象并上報總負責崗,經確認后按“隱患上報”工作流程開展。 7、問題確認。總負責崗接到蓄放水管理26、崗的問題上報后,進行分析確認,按“隱患上報”工作流程開展。 8、停止放水。放水工作結束后,按操作說明關閉閥門停止放水,記錄放水結束時間,并檢查閥門是否完全關閉。 9、工作記錄。放水工作結束后,補充完整放水管理記錄。 10、資料歸檔。蓄放水管理成果資料由蓄放水管理崗負責歸檔。 11、放水管理工作流程圖見圖7-1。圖7-1 放水管理工作流程圖 八、年度維修養護 1、年度檢查總結。總負責崗在年度檢查結束一個月內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水庫存在的問題及隱患,并編制年度維修養護計劃,包括:維修養護內容、實施時間、經費測算等。編制完成后,上報小水電公司審批。 2、編制實施方案。總負責崗根據小水電公司的審批27、意見,修改維修養護計劃并組織編寫實施方案(可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編制,應簽訂委托合同/協議),方案編制完成后提交給小水電公司,并上報武義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3、組織方案實施。實施方案審批通過后,由總負責崗組織實施,具體實施由專業施工隊伍或維修養護公司(如已開展物業化管理)負責。 4、工作監督。總負責崗對年度維修養護實施過程及內容進行監督。若屬于重要的維修養護工作,需委托專業監理機構負責。其中“重要的維修養護工作”指:涉及到較為重要的部位(壩體結構或防滲、放水設施關鍵部位建設或改造、溢流堰結構改造等)或合同額超過 萬的維護工程。(根據當地政府規定)。 5、完工驗收。年度維修養護工作完成后,28、總負責崗應對工程進行完工驗收,包括:現場查看維修養護面貌,查看維修養護工作及監督記錄資料。若屬于重要的維修養護工作,總負責崗需按當地規定的完工驗收程序進行。 6、申請竣工驗收。完工驗收通過后,總負責崗向武義縣水務局申請竣工驗收。竣工驗收未通過,則返回“0”。 7、資料歸檔。年度維修養護工作完成后,總負責崗需搜集整理年度維修養護資料歸檔,包括:水庫問題總結報告、維修養護計劃、主管單位審批意見、實施方案、維修養護實施過程、完工及竣工驗收文件等。 8、年度維修養護工作流程圖見圖8-1。圖8-1 年度維修養護工作流程圖 九、日常維修養護 1、定期開展維修養護。維修養護崗定期開展日常維修養護工作,具體時29、間及頻次要求如下: (1)壩體、壩腳及兩壩端位置的垃圾或雜草應在發現后及時內清理干凈,水域內的垃圾應保證30天清理一次; (2)壩頂、防浪墻和壩坡等處,不要隨意堆放雜物,以免影響管理工作;檢查壩頂有無裂縫、異常變形,防浪墻有無開裂、錯位、傾斜等情況; (3)保持壩體和溢流壩面的清潔完整,隨時清除雜物;溢流面應保持光滑、平整,否則應及時處理;泄洪前應清除過水面上能引起沖磨損壞的石塊和其他重物,汛期應注意大件漂浮物堵塞溢洪道; (4)仔細檢查壩體裂縫。當發現裂縫時,應用紅漆標示出裂縫兩端標記,注明日期,并作書面記錄,以后定期檢查裂縫是否延伸發展,查明原因后及時修理; (5)檢查壩體、壩基及邊坡是否30、有滲漏,有滲水現象時,應加強觀測,查明原因后及時處理; (6)定期對壩體進行觀測,并及時整理和分析觀測資料; (7)保持壩基排水溝通暢,排水溝內淤泥、石塊、雜物或垃圾,應在檢查發現后及時進行清理; (8)管理范圍內發現的蟻穴獸洞,經分析會對大壩安全造成隱患的,總負責崗應在發現后立即組織處理;若暫不會對壩體結構和滲流安全造成影響的,可安排在年度維修養護中進行。 (9)閥門等金屬結構應保證每年4月15號前養護一次,活動部位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增加養護次數。 2、下達維修養護指令。總負責崗根據各管理崗位上報的隱患及缺陷,分析判斷若屬于日常維修養護內容的,向維修養護崗位下達日常維修養護指令。 3、工作準備31、。維修養護崗根據開展的內容,準備相應的工具,包括:(1)記錄工具:記錄臺賬、記錄筆、信息化設備;(2)工作開展工具:除草設備、垃圾清理設備、修補材料及設備等;(3)其他工具:草帽、雨衣鞋、通訊工具等。 4、工作開展。維修養護崗根據要求開展日常維修養護工作。工作完成后,向總負責崗報告工作開展情況。 5、工作考核。總負責崗對日常維修養護工作進行考核。如若考核不通過,則責令維修養護崗重新開展相關工作,返回“0”。 6、工作記錄。日常維修養護工作結束后,維修養護崗需填寫日常維修養護記錄單(見表9-2),簽字確認后上交總負責崗。 7、簽字確認。總負責崗對維修養護記錄單進行復核,并簽字確認。 8、資料歸檔32、。維修養護崗負責對日常維修養護成果進行歸檔。 9、日常維修養護工作流程圖見如圖9-1。圖9-1 日常維修養護工作流程圖 表9-2 日常維修養護工作記錄單(樣表)日常維修養護記錄單維修養護名稱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日常維修養護情況記錄:日常維修養護考核情況記錄:維修養護崗(簽字)總負責崗(簽字) 十、隱 患 上 報 1、隱患發現與判斷。工程巡查崗或蓄放水管理崗發現水庫存在安全隱患,首先初步判斷其為一般隱患還是緊急險情。險情一般分類及形式包括:(1)洪水類險情:水位接近壩頂,洪水可能漫壩時。(2)滲流類險情: 2.1 壩基滲漏:在大壩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庫水通過壩基巖土中的孔隙、裂隙或溶洞等通道向下游滲33、漏,壩址區有滲透水流流出,流出渾水,或由清變渾,或時清時渾,均表明漏洞正在迅速擴大,大壩有可能發生失穩破壞。 2.2 繞壩滲流:在汛期高水位情況下,下游兩岸岸坡滲透水流沿裂隙、孔洞不斷滲出,水量明顯增大。 (3)結構類險情:3.1 大壩失穩破壞:大壩沿壩基或基巖內軟弱結構面發生滑動,發生滑動時,壩腳處發生剪切屈服,表現為壩腳附近區域壩基發生凹陷、斷裂、錯動等現象。3.2 下游兩岸岸坡、庫區滑坡:淺層滑坡岸坡面有隆起凹進現象,滑動面較淺。深層滑坡的滑坡體頂部裂縫呈圓弧形,縫的兩側有錯距,滑動體較大,岸坡腳附近往往被推擠外移、隆起。 2、隱患或險情上報。若分析為一般隱患,則首先對隱患記錄,并上報總34、負責崗;若分析為緊急險情,則立即上報總負責崗及小水電公司,并實時跟蹤險情變化。 3、隱患(險情)記錄。隱患(險情)的上報應填寫記錄單及上報單(見表10-2、表10-3),根據不同的隱患(險情)類型,記錄的內容包括:(1)裂縫描述:裂縫的位置、走向、寬度、深度、發展變化程度;(2)滑坡描述:滑坡類型(淺或深層)、范圍大小、位置、發展趨勢等;(3)壩體異常滲漏描述:位置、范圍大小、高程、滲漏量、滲透水的顏色(清澈或渾濁);(4)壩基異常滲漏描述:滲漏類型(管涌或流土)、滲漏出逸點距壩腳位置、范圍大小、現象描述等;(5)繞壩滲漏描述:位置、高程、滲漏量及變化趨勢、滲透水的顏色(清澈或渾濁);(6)庫35、區滑坡(隱患)描述:位置、范圍大小、可能影響后果。 4、險情確認。總負責崗接到緊急險情上報后,應立即上報小水電公司,并做好搶險的準備。 5、隱患分析判斷。總負責崗接到隱患報告后,首先分析隱患的種類:一般問題、安全隱患及緊急險情,若為一般問題,總負責崗判斷:如果屬于日常維修養護工作,則根據“九、日常維修養護”工作流程開展;若不屬于日常維修養護工作,則總負責崗組織專業單位處理。 6、隱患及險情處理。若判斷為安全隱患,總負責崗應上報主管單位進一步判斷;若判斷為緊急險情,總負責崗應立即上報小水電公司、武義縣水務局,并做好參與搶險任務的準備。 7、隱患上報工作流程圖見圖10-1。圖10-1 隱患上報流程36、圖表10-2 水庫安全隱患(險情)記錄單(樣表)水庫安全隱患(險情)記錄單時間天氣水位隱患類別結構類 滲流類 其他位置是否為緊急險情是 否隱患(險情)描述:可能造成的后果:上級部門處理意見:運行管理崗工程巡查崗 蓄放水管理崗 其他簽字欄(簽名)表10-3 水庫安全隱患(險情)報送單(樣表)水庫安全隱患(險情)報送單山塘名稱日期報送人員聯系方式報送對象是否為緊急險情是 否隱患(險情)描述及可能后果:采取的措施:報送人(簽名)接收人(簽名) 十一、綜 合 整 治 1、綜合整治申請。總負責崗根據水庫安全狀況、用途,向小水電公司提出綜合整治申請。申請書包括:安全評估結論、綜合整治必要性、綜合整治主要內37、容等。 2、組織編制方案。根據小水電公司的審批意見,總負責崗組織編制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可委托符合要求的專業機構),并上報武義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若審批未通過,則由總負責崗組織方案編制單位對方案進行修改。 3、組織方案實施。武義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完成項目立項后,小水電公司授權總負責崗組織方案實施(可委托專業機構實施)。 4、申請工作驗收。綜合整治工作完成后,由總負責崗向武義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竣工驗收。 5、資料歸檔。該項工作完成后,總負責崗及時對綜合整治成果進行歸檔,歸檔內容主要包括:綜合整治申請書及審批意見、綜合整治方案及審批意見、施工及驗收資料、照片(影像)資料。 6、綜合整治工作流38、程圖見圖11-1。圖11-1 綜合整治工作流程圖 附錄 水庫日常巡查及隱患上報管理平臺移動端操作說明第一步 打開水庫日常巡查管理平臺移動端,系統自動判斷工程巡查崗當前的位置,如果不在水庫范圍內,則進行提示“系統不進行登錄”。第二步 當工程巡查崗進入水庫范圍后,系統自動判斷工程巡查崗當前位置并與巡檢點匹配,如果在巡查點附近且符合水庫巡查的合理范圍后,系統登錄到該巡查頁面,包括壩頂、壩腳、放水設施、溢流堰以及啟閉機等巡查點。第三步 工程巡查崗到達相應位置后,點擊對應的巡查按鈕,系統會將工程巡查崗的信息上報到服務器,則該點更新為已巡查。第四步 當在某些位置發生安全隱患時,工程巡查崗需及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位置進行拍照、錄音并上報。第五步 工程巡查崗先選擇移動巡查端系統的巡查內容,再點擊拍照對出現安全隱患的位置進行拍照,拍照之后系統自動切換到錄音界面,工程巡查崗對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簡單描述,錄音完畢之后對則會對照片以及錄音文件進行上傳。第六步 當工程巡查崗對山塘的所有巡查位置都進行巡查之后,系統將彈出巡查結束提示,點擊確定退出巡查軟件結束該次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