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營雙語幼兒園疫情防控各種制度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1305
2025-03-04
13頁
25KB
1、裴家營雙語幼兒園疫情報告制度一、為加強幼兒園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幼兒園成立傳染病防治領導組織,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網絡,固定專(兼)職疫情管理人員、消毒人員,積極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疫情管理人員為責任疫情報告人,幼兒園領導、老師、學生等為義務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和義務報告人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時限內,向轄區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責任疫情報告人應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傳染病防治知識,熟練掌握常見傳染病診斷、報告、隔離消毒及疫情處理程序,切實增強傳染病防治能力。 三、責任疫2、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于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對其它乙類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于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對丙類傳染病和其它傳染病,應當在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四、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責任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疫情。 五、幼兒園要進一步落實“晨檢、午檢”制度,對請假、缺課的幼兒要詢問原因,注意追蹤,確保對傳染病疫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六、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兒童入托、入學時,托幼機構、幼兒園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3、,發現未依照國家免疫規劃受種的兒童,應當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接種單位報告并配合做好補種工作。 七、幼兒園要進一步加強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教育工作,采取開設健康教育課、設立宣傳欄、舉辦黑板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培訓。衛生部門要經常深入幼兒園進行防病知識宣傳,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八、幼兒園要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教室、宿舍要經常通風,設置防蚊滅蠅設施。食堂要講究衛生,預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發生。幼兒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裴家營雙語幼兒園晨檢制度4、一、為有效預防控制各類傳染病在幼兒園的暴發、流行,根據有關要求,建立并啟動幼兒園晨檢制度。(幼兒園啟動晨檢制度,要同時啟動傳染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二、晨檢是指每天早晨由幼兒園的園醫(衛生保健教師)、分管負責人或班主任等,對入園的幼兒逐一進行衛生醫學和健康檢查。三、晨檢地點1. 第一次:幼兒園大門口(園醫或分管負責人,視學生數量安排1-2名晨檢人員)2. 第二次:教室門口(班主任或課任教師,每班安排1-2名晨檢人員)四、晨檢辦法查看、問詢、拭(額頭)、測(體溫)1.首先查問幼兒的相關情況:身體有無不適感覺?在家是否有過發熱癥狀?現體溫是否高于37.5度?是否到過疫情地區或接觸過來自疫情地5、區的人員?查看幼兒口腔、皮膚有無皮疹及飲食、睡眠等其它情況。2.拭(額頭),測體溫:根據查看和問詢情況,如果懷疑幼兒身體發熱,園醫(衛生保健教師)要摸拭幼兒額頭,確認有熱度后,應立即用體溫計測量。如果體溫測試確定幼兒發熱,特別是出現頭疼、咳嗽、肌肉酸疼等,以及其它不能確定的癥狀,應將發熱幼兒安排在隔離室或留觀室,告知幼兒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做好登記,并立即通知其家長帶領到醫院診斷治療。體溫計用過后,要放入盛有濃度為75%酒精的容器內進行消毒;晨檢人員要洗手消毒后方可再進行下一步晨檢。五、幼兒園大門口處,要放置經消毒液消毒過的地毯或腳墊,地毯或腳墊略帶濕潤,所有幼兒入校,均應經過地毯或腳墊對鞋底進6、行擦拭。六、經檢查身體無異常的幼兒入園后,各班班主任或課任教師在教室門口,應對幼兒進行第二次檢查,再次查看、詢問幼兒,內容、辦法同上。七、對經第一、二次晨檢確診發熱、由家長帶離學校去醫院診治的幼兒,班主任老師應隨時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并盡快地了解幼兒的詳細情況,電話追蹤醫院診斷結果。如屬傳染性疾病,按照有關規定應在第一時間內逐級上報。患病幼兒康復返校上課,須攜帶市級以上醫院證明,經園醫(衛生保健教師)或園長同意后,方可回園進班上課。裴家營雙語幼兒園缺課追蹤制度 1、各班老師每天把好幼兒進園晨檢關,詳細記錄晨檢情況,并嚴格執行幼兒缺課追蹤制度,對請假或因故未入園幼兒及時與家長電話聯系,問明情況,7、做好登記并做好家長宣傳工作,減少不必要的恐慌。與生病幼兒隨時保持聯系,密切關注每天病情發展情況,并做好疫情上報工作。2、班主任保存孩子家長電話號碼表,掌握清楚學生基本情況。3、班主任必須清點本班幼兒人數,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園長。4、 班主任在得知幼兒因病或因事不能到園的情況后,應立即弄清學生的請假事由或病情并進行追蹤,作好記錄,同時上報幼兒園長備案。5、 當堂上課教師發現該堂課有孩子缺課必須及時了解缺課原因并將了解的情況及時告知園長。每位老師要在課堂上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如發現學生身體有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報告園長,到醫院及時處理。6、班主任填寫幼兒園晨午檢登記表備案。7、每周進行幼兒考勤總結8、,每月與家長聯系一次,了解孩子思想發展動態8 、保持與家長的密切聯系。裴家營雙語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在幼兒園內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嚴重傷害的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群體性異常反應、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師生員工身體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遵循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加強合作、群防群控的原則。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預報機制,盡早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苗頭,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迅速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一)、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9、(級)紅色幼兒園發生的肺鼠疫、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放射損傷、新傳染病以及我國已消滅傳染病等達到衛生部確定的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幼兒園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超過2人;2、幼兒園發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亂等傳染病病例,發病人數以及疫情波及范圍達到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3、幼兒園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4、乙類、丙類傳染病在短期內爆發流行,發病人數以及疫情波及范圍達到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5、發生群體性不10、明原因疾病;6、因幼兒園周邊環境污染造成的各類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師生人數在2人以上7、發生在幼兒園的,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組織機構與工作職責1、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組 長: 李曉林(園長)組 員: 所有教師及工作人員2、主要職責:根據縣政府和教育局制訂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訂幼兒園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園長負總責與所有教師及工作人員具體抓的責任制,并將責任分解落實到人;明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報告人;具體實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緊急應對與處置工作,配合衛生部門對事件的原因進行調查;及時向上級11、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進展與處置情況;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對有關責任人進行查處。三、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1、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責任報告單位:縣教育局、裴家營中心衛生院、縣衛生局。責任報告人:李曉林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時限及程序(1)初次報告幼兒園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應在第一時間(事件發生后2小時內),向教育局、衛生局進行初次報告;教育局接到幼兒園初次報告后,應在2小時內報告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同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2)進程報告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過程中,幼兒園應隨時將事件發展情況報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門。(3)結案報告事件結束后,應將事12、件處理結果逐級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3、報告內容(1)初次報告必須報告的信息包括: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報告時間、涉及人群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報告單位、報告人、聯系人及通訊方式;盡可能報告的信息包括:事件初步性質、范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分布及可能發展趨勢等。(2) 進程報告報告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經或準備采取的整改措施。在進展報告中既要報告新發現的情況,同時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3) 結案報告在事件處理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上報。包括事件的基本情況、事件產生的原因、應急處置的過程、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情況、責任13、追究情況,并提出今后對類似事件的防范和處置建議等。四、應急處置措施(一)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現場的教職員工應立即將有關情況通知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責任報告人及園領導。園領導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感赴現場組織實施以下應及措施:將有關情況報告當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聯系醫院,對中毒或患病人員進行救治;控制或切斷可疑水源;與中毒或患病人員家長、家屬進行聯系,通報情況,做好思想工作,穩定其情緒;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封鎖和保護事發現場,對相關場所、人員進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對中毒現場、可疑污染區進行消毒和處理,對與肺鼠疫、肺炭疽、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觸者實施14、相應的隔離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門進行現場取樣,開展偵察工作;對幼兒園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報告主管部門和教育、衛生行政部門以及當地政府,并請求支持和幫助;在幼兒園適當的范圍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情況以及采取的措施,穩定師生員工情緒,并開展相應的衛生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員工的預防與自我保護意識。五、應急保障幼兒園要安排必要的經費,用于增添相關設備,配備所需藥品,改善幼兒園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尤其是改善幼兒園食堂、廁所、宿舍衛生條件,為幼兒提供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和洗漱設施,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充分的保障,確保幼兒園公共衛生防控措施的落實。六、善后與恢復工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完成后,工作重點應15、馬上轉向善后與恢復行動,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幼兒園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一、會同有關部門對所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對導致事件發生的有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依法追究責任。二、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及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幼兒園和教育行政部門應認真做好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受害人員的善后工作。三、對突發事件反映出的相關問題、存在的衛生隱患問題及有關部門提出的意見進行整改。加強經常性的宣傳教育,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四、盡快恢復幼兒園正常教學秩序。對因傳染病流行而致暫時集體停課的,必須對教室、閱覽室、食堂、廁所等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后,方能復課;因傳染病暫時停學的幼兒,必須在16、恢復健康,并經有關衛生部門確定沒有傳染性后方可復學;因水源污染造成傳染病流行的幼兒園,其水源必須經衛生部門檢測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七、責任追究對在幼兒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幼兒園法定代表人為第一責任人,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為第二責任人,幼兒園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追究第一責任人、第二責任人的責任。入園幼兒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34號)的要求,我園對入園幼兒園實行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1、兒童入園時,家長或監護人必須向幼兒園出示預防接種證17、。如幼兒的預防接種證已遺失,應盡快到原來的預防接種單位根據其預防接種信息補辦預防接種證;如果幼兒是外地來的,應出示原籍辦理的預防接種證。2、按照國家免疫規劃和甘肅省預防接種方案要求,如果幼兒未完成全程免疫的,請及時到轄區內預防接種單位免費進行補種,以免延誤入園。幼兒在入園前必須接種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或白破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各疫苗免疫程序按甘肅省預防接種方案執行。裴家營雙語幼兒園玩具衛生消毒制度為了改善幼兒園衛生條件,防止疾病傳播,保障兒童身體健康,特制訂本制度。一、設立由園長負責的消毒工作領導小組,安排專人對玩具必須每天消毒。二、耐熱的木制玩具,可在開水中煮沸15分鐘;塑料玩具須經殺專用毛巾浸沾滅菌劑(液)進行仔細擦拭。三、玩具柜及玩具要每月進行1次徹底清洗消毒,保持整潔。四、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分片包干,定人、定點、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