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質量管理手冊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4932
2025-03-04
21頁
361.04KB
1、品質手冊文件編號:KB-QM-001 版本號: A0 初版日期:. 3. 20 修訂日期:核準審核擬訂文件制.修訂履歷表版本號項次制修訂內容制修訂/日期制/修訂 人備注A0全部初訂. 3. 20發布令本手冊是按IS0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耍求編制,是杭州凱拜 克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質量管理系統的綱領性文件。本手冊闡明了杭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質量方針、質量冃標和各職能部門的結 構和職責,規定了本公司需遵循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所有的質量系統程序文件和其 它指示性文件必須與本手冊保持一致。本手冊由管理者代表負責編制,由總經理批準發行,自發行之日起生效,如有任何變 更須由總經2、理或其授權人批準。總經理:公司簡介杭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戴村經 濟開發區,物流交通丁分便利。公司在戴村經濟開發區業綜合開發區建設了屬于自己的制造工廠,總投資3500 萬元,總占地面積13500平方米,建筑面積721000平方米,主要從事健身器材的生 產。“誠信為木、精益求精、注重環保、關愛健康”是人的核心價值觀。“質量第一、服務至上、共同發展”是公司長期發展的經營理念。1. 范圍1.1本手冊適用于杭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之各生產過程。1.2本手冊嚴格按照IS09001:2000的國際標準之要求編制并執行,是本廠對質量的要 求和保證。1.3IS09001:2003、0國際標準章節7中不適合本廠之部分,將予以適當刪除。2. 引用標準IS09001:2000質量管理系統要求。IS09001:2000質量管理系統基礎和術語。3. 術語和定義質量:產品性能滿足規格及客戶要求的程度。組織: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得到安排的一組人員及設施。客戶:接受產品的組織或個人。客戶滿意:客戶對其要求己被滿足的程度的感受。程序:為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過程: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產品:過程的結果。工廠特指經過生產加工的成品。供方:提供產品的組織或個人可以是組織內部的或外部的。即是指制造商、批發商、 產品的零售商或商販、服務或信息的提供方。相關方:與4、組織的業績或成就有利益關系的個人或團體。合格:滿足耍求的產品、服務或過程。不合格:未滿足要求的產品、服務或過程。預防措施:為消除潛在不合格或其它潛在不期望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糾正措施:為消除已發現的不合格或其它不良情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4質量管理系統4. 1總要求本公司按照IS09001:2000國際標準建立質量管理系統,編寫、實施、保持質量 管理系統,并確保持續改善的有效性。公司根據質量系統要求設定實際運作流程,并規定這些流程的次序和相互作用 以及運作的準則,同吋獲得必需的資源和信息的支持,通過監測、量度、分析這些 流程的合理性、適用性,使這些流程得以順利實施。如果所制定流程不能保持有效 5、和持續改善,公司必須采取必要的行動改善這些流程,并按質量系統要求管理這些 流程。如果上述流程中有外包行為,公司將制定相應行動和措施對此流程進行控制, 并在有關章節中說明。4.2文件化要求4. 2. 1總則公司制定適合的質量方針以滿足系統要求和持續改善,并為制定和評審質 量目標提供框架,同時需獲得公司各部門的理解和支持。公司制定適宜的質量目標以實現所制定的質量方針,并與質量方針的要求 保持一致。質量管理系統包含質量手冊、作業程序、工作指示和質量記錄。質量手冊 為各層次文件提供指導;程序文件是質量手冊的延伸及對各流程的詳細描述; 指示文件是明確具體的工作方法和步驟、規格和標準;質量記錄是質量系統的6、 運作狀況的反映,為系統改善提供依據。4. 2. 2質量手冊質量手冊是公司綱領性文件,是其它質量系統文件的指導,同時對公司的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作出描述,并為作業程序文件提供索引和對互為關聯的各 流程作出說明。IS09001:2000標準與程序文件對應表如下:ISO標準章節系統條款引用對應程序文件4.質量管理體系4. 1 -般要求14. 2文件要求V文件管制程序V記錄管制程序115. 1管理承諾V5. 2以顧客為關注焦點V|5.管理責任5. 3質量方針V115. 4策劃V目標達成管理程序5.5職責、權限和溝通V5. 6管理評審V管理審查程序16. 1資源提供V6.資源管理6. 2人力資源人力資7、源管理程序6. 3基礎設施V設備管理程序6. 4工作環境117. 1產品實現的策劃7. 2與顧客有關的過程V訂單管理程序7. 3設計與開發7.產品實現7. 4采購V采購管理程序1117. 5生產和服務提供V 生產管制程序V 樣品確認及試產程序V產品標識與可追溯性管理程 序V顧客財產管理程序V產品防護程序7. 6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V儀器、量規管理程序1Is.測量分析和改進18. 1總則V& 2監視和測量V內部審核程序V客戶滿意度及產品召回程序V檢驗與試驗管理程序8. 3不合格品控制V不合格品控制程序8. 4資料分析V統計技術管理程序8. 5改進糾正與預防程序/表示引用質量體系條款.X 表示不引8、用質量體系條款客戶市場部生產部門生產訃劃部采購品質倉庫供貨商承接業務部樣品制作訂單- 送樣樣品需求申請生產部客訴處理效果追蹤回復客戶出貨安排入庫客八收貨廠商生產出貨工序控制領料生產客供科、購料計劃儀器設備維護物料需求分析對策擬定、實施、追蹤管制文件非經管理代妾核準不得7滿意度調查4. 2. 3文件控制質量系統的程序文件、規定、規范及指導類文件是質量手冊的延伸 和具體化,是對質量系統各流程的界定的指引,必須有妥善的控制和保 存。所有的系統文件均有特定的格式(若因工作需要,指導類文件也可 自定格式),由相關部門編制,指定的人員審核和批準。當文件內容不再適合運作需要時,由編制人提出更改,并經再簽核 9、后,重新發布。質量手冊每次修訂時需將修改內容具列于“文件制/修訂履歷表” 中,所冇文件均冇其特定的編號,并由A01版開始編配版本/次,以后 的修訂將順延遞增,同時以生效日期確定最新版次。若有計算機數據時,其管制應采取密碼授權之方式管制,未經密碼 授權不可修改,查閱,打印等。管理者代表負責定期對系統文件的適用性進行評估。4. 2. 4記錄控制質量記錄是質量系統運行情況的有效反映,是為管理者提供績效 評估的依據。所有質量記錄必須清晰、易于識別、便于檢索,并在相關程序或指 示內規定其存放的期限、保管和廢棄的方法。相關文件:文件管制程序記錄管制程序5. 管理職責5. 1管理承諾公司管理者是公司決策的核10、心,在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中須作出如下承 諾:a遵守和傳達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其它規定,使能滿足客戶要求;b. 制定適合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c. 策劃和執行管理評審;d. 對系統運作定期評估,檢討質量目標,以達有效改善;e. 為組織提供足夠的人力、技術、基礎設施和工作環境方面的資源以滿足系 統運作的需要.5. 2以顧客關注為焦點業務部門在接受客戶代表訂單時,須對客戶的要求進行評審,以確定能否 滿足要求。市場部部門定期對客戶滿意度情況予以調查,協助處理客戶投訴和 退貨,并制定相應改善和預防措施。管理者須在定期的管理評審中對客戶滿意度的成效予以檢討,以評估要求 的滿意程度。5. 3質量方針11、為滿足質量系統要求和確立相應的質量目標,作為公司全員奮斗之目標, 并藉以向客戶及外界進行宣布并承諾,公司確立質量方針如下:質量第一、服務至上、共同發展5. 4策劃5. 4. 1質量目標公司制定適當的質量目標以實現對質量方針的承諾,此目標必須 予以量化,以數據來衡量和檢測,并可促進系統不斷改善,業績不斷提 升。根據公司的生產實際及相關歷史資料,在制程不良率、生產效率、 客訴降低率等方面制定公司冃標,并各部門依此為參考予以展開,制定 部門目標,以期達成公司之質量目標,并目標的達成情況在管理者評審 中列入重點檢討內容。5. 4. 2質量管理系統的策劃由管理者代表根據1SO9OO1:2OOO標準要求對12、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 流程進行規劃,確保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得以實施和執行,公司 質量系統須包括:a. 確定系統的流程和各產品實現的流程以及相互關系,并針對各流程制定相關程序文件b. 提供必要的資源,確保各程序文件的有效實施和各相關流程順利實現。c. 對各程序的運作進行測量、監控和評估,必要時采取糾止和預防措施,以達系統的持續改善。5.5職責、職權和溝通5. 5. 1職責和職能總經理辦理公司一切事務,指揮各部門主管推展公司決策。制定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擬定本公司的經營方針、目標及執行計劃。決定本公司的組織系統。決定部門主管或各單位負責人的任用、撤換。決定本公司內部各級負責人的權責。合約13、簽署與解除。主持協調會議,仲裁及防止各部門之間的沖突。主持管理審查會議,指派管理代表。公司重要干部考核、升遷、任免之擬定及干部以下人員考核、升遷、任免之核定。重要原材料、設備采購計劃之核定。公司經營會議之策劃及決議執行之督導與跟催。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對公司運營目標、方針及決策之執行、督導與跟催。公司各部門市場部之督導與協調。總經理交辦市場部與計劃之執行督導與跟催。擔任本公司質量、環境管理代表,負責確保質量、壞境系統實施及維持。對部門主管的考核與督導。行政人事部各項公司規章制度之建立、推行、改善及稽核。公司組織系統及單位工作職掌編制、人員規劃、研討與修訂。教育訓練之規劃、執行。人事組織落實公司及14、各部門培訓計劃之落實。員工招募、考核、調動、進修、獎懲等人事辦事事項。各項人事制度、法令、規章之研擬與修訂事項。公司企業文化的建立與完善。公司內審計劃的制定,并統籌公司內部審核的執行與監督。文控中心質量系統所有文件的保管。文件分發、回收,并記錄建文件。財務部財務賬目之制作。公司預算案之執行及控制。控制流動資金及監控費用支岀。公司應收、應付帳目之制作、審核,進行公司利潤核算業務部依公司整體運營目標、銷售計劃與客戶訂單。對有關生產之呆料、欠料、補料等狀況之督導與審核。原材料、物料要求計劃(MRP)之審查與核定。生產設備汰舊換新或新增計劃之編制督導與審核。對有關生產之呆料、欠料、補料等狀況之跟進與協15、調結案。對市場部部有關交期之協調處理與答復。各種生產記錄、工時及效率統計分析、檢討與改進。對物料、成品庫存的掌控。海運、空運之來料狀況的核對。欠料狀況的跟催。出貨品、外箱號卩麥頭、箱號的編寫。銷售計劃、目標及策略之擬定與執行達成。客戶征信調查,與基本數據建立及保管。各種情報及產品之收集、分析、預測等市場部之督導與審核。各種廣告、國內外展覽等市場部之審核與督導。各種市場部文件、報表之制作督導與審核。有關市場開拓、客戶接待洽商、報價、接單、出貨、收款、信用狀押匯及售后服 務等市場部之督導與審核。各種情報及產品之收集、分析、預測,作為銷售計劃之擬訂及新產品開發依據。客戶拜訪、聯系及收集有關市場情報等16、市場部。處理客戶抱怨、不良回饋及售后服務等市場部。各種廣告刊登及國內(外)展覽相關市場部之擬定及執行。各項有關市場部或客戶所需文件之制作、建檔及保管。客戶財產的接收與保管、使用的監督。品質部 公司質量管理、質量系統之實施及維持。建立符合質量保證要求之品質制度、檢驗與試驗程序及組織系統之運作。 制程不良品處理,裁定及對策回饋。 質量界常之協調處理。協力廠商之會同調查、評鑒及報告處理。儀器量規之保管、維護及校驗。 客戶抱怨不良品分析、研究及不良對策之提岀與回饋等事項。 質量技術文件、數據的接受、確認,并確保檔的止確性。技術部新產品打樣。新產品導入之主導。 作業方法之確定及改進。生產區域及生產線之排17、定與規劃。 生產工治具的設計與改進。生產部生產之組織安排。控管生產過程、進度且滿足質量和技術要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生產線物品、設備、產品之標示、定位、定點,確保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 處理生產在線之不良品(含重工、退貨、銷毀)。 生產設備、治工具及檢測儀器之請購、保管、初級維修及保養之執行與落實。 廠房環境之整理、整理、清潔、清掃之規劃、監督執行。目視、廣告牌式管理的落實和工業安全衛生的嚴密執行。 生產報表之記錄、整理、統計、分析、保管及公布。 質量異常現象分析,并提岀解決方案。提高質量和效率。倉庫制定倉儲管理運作并組織實施。配合生產及采購確保公司物料、庫存量達到安全庫存量標準,且18、避免公司資金的 積壓。統籌物料入庫及發放之批次管制。統籌物料來源狀況及對外委托加工信息的聯絡、溝通協調。客戶供應料之識別、儲存與管理。產品搬運、儲存、包裝與交貨管理。海關賬的記錄、制作與核對。盤點計劃之擬定及庫存品的定期盤點與賬務核對。各項物料窗體、賬卡之制作整理與保管。不合格品退回和報廢品相關管理協調等市場部。運輸車輛包裝、機具之保養與維護。米購生產原物料、生產設備及各種輔材用品之采購、跟催和詢價、議價等作業。 供貨商之選擇、評鑒與管理。供貨商之聯系、輔導與基本數據之建立與保管。供貨商之質量與數量異常的聯絡和跟催結案。5. 5. 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由總經理委派,其職責與權限如下:乩負責聯19、絡第三方認證機構,處理與質量系統相關之工作。b. 監控及檢討質量系統,確保運作滿足IS09001:2000標準要求。c. 統籌質量系統文件的編制和文件控制工作。d. 定期策劃及執行內部質量稽核。e監察質量手冊及系統程序,確保系統結構完整并有效運行。f. 向最高理者報告質量管理體系的業績及任何改進的需求。g. 在全員中倡導質量系統要求,提升滿足客戶的能力.5. 5.3內部溝通公司確定以下信息渠道以確保各部門了解系統運作的有關信息:a. 管理評審會議b. 質量檢討會議c部門檢討會議5. 6管理評審公司成立管理者檢討委員會,由總經理或其代理人出任主席,并選派委員。 每年至少舉行一次管理評審會議,會議20、內容需包含評審的輸入輸出過程。管理 評審會議記錄由總經理或其指定人員保存。5. 6. 2評審輸入管理評審的輸入包括以下項目:a.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執行完成情況。b. 內審結果及上次管理評審的跟進。c. 客戶投訴及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d. 生產經營狀況.d. 不合格品處理。e供貨商表現。f公司資源狀況評估。g影響質量管理體系改變的因素,如環境的改變、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化。h. 糾正及預防行動的效果。i質量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j.外部審核之結果。K.體系改進的建議。5. 6.3評審輸出管理評審的輸出包括以下項0 :a. 產品和過程的新的業績目標以及公司整休業績目標的改進。b. 客戶要求的有關21、產品及其它要求的改善。c. 組織的結構和資源的適宜性。相關文件:目標達成管理程序管理審查程序6 .資源管理6. 1資源的提供最高管理者應確保實現公司目標和績效所必須的資源,包括體系的運作 和改進以及使客戶和相關方滿意所需的人員、基礎設施、工作環境、信息、 自然資源以及財務資源、供方和合作方等。6.2人力資源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須經過適當的教育、培訓,使其具備相關 之技術技能和經驗以適應公司的需要;新入職的員工必須接受相關技術技能、品質培訓;如有新設備和新技術投入使用,其操作人員必須接受此項培訓;特殊崗位人員必須獲取崗位證書方能上崗作業;人事部門根據各部門需求規劃相關培訓計劃,并至少每年一22、次檢討培訓 活動的成效,向管理者匯報;培養員工的工作精神,確立崗位責任和目標,使英在崗位為達成目標而 工作。培訓活動須備留記錄,由人事部門或各部門保存。6. 3基礎設施公司管理者為確保滿足客戶及相關方的需求,需提供產品實現所必須的 基礎設施,如工廠、車間、設備和工具、信息和通訊、運輸設施以及其它支 持性服務。技術部門根據設備性能確定各機臺的用途、工藝條件和使用方法,并對 所有設備的使用符合性予以評定,并提出改良時機。生產部門對所有的設備、設施制定維護保養的方法,以滿足生產的需要, 必要吋對設備、設施的改良提出建議和方法。當各設備/設施老化不能再滿 足產品實現的需要時,由責任部門提出報廢申請,經23、工廠最高主管批準后,作 報廢處理。6. 4工作環境公司需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使員工在一定的條件下開展工作,如公司的 地理環境、社會環境,工作場所的噪聲、溫濕度、光線、污染程度、衛生情 況、企業文化、福利、人事制度等。管理者在每年的管理評審會議中對上述 資源條件的合理性適當評估。相關文件:人力資源管理程序設備管理程序7產品實現7. 1產品實現的策劃公司應制定符合要求之程序,規定產甜實現過程和控制方法,實現客戶 要求的評審,客戶文件的確認,生產加工方法、工藝條件的制定,檢驗與試 驗方法、驗收標準的確立,以及防護和交付運輸的要求等過程之間之相互作 用、相互關聯。7. 2與客戶有關的過程7. 2. 1與24、產品有關的要求的確定業務部門審核客戶的訂單數據,確定訂單的要求可予滿足。如客 戶未有規定但會對客戶的使用和對產品本身有影響的要求、法律法規 的要求、行業相關的要求也需予以確定。7. 2. 2與產品有關的要求的評審生產計劃確認訂單的有關耍求后,再予以評市。評審內容包括規 格、數量、生產能力、交貨期、客戶信譽程度和付款能力。市場部人 員需針對訂單條款的要求和生產部門的牛產實現能力,給出評審意見, 經權限主管決定評審結論。如遇合同修改,須對客戶更改要求重新進行審核,修改后的條款須及時通知相關部門,確保各部門已按修訂后的要求生產和交付。 合同數據和修改內容應予以記錄,以便查詢。與客戶的溝通生產計劃部門25、就產品的要求與客戶保持溝通,對訂單的履行情況 進行跟蹤。相關部門收到客戶投訴,即分析原因并進行及時處理響應,必要 時制定糾正與預防措施改善,并對處理Z成效及客戶Z滿意度進行追 蹤.7. 3設計與開發因本公司的設計與開發都由客戶提供,故7. 3章節,本公司不適用,予以刪除。7.4采購7. 4. 1米購過程采購部對采購的過程予以規定,對采購的物品的質量提供適當的 要求及評價。如所采購物品的質量不符合公司要求,采購部需聯絡供貨 商進行處理。采購部負責選擇合格的供貨商,并規定對供貨商進行評鑒之時機 或周期。只有能提供滿足公司質量要求和服務的供貨商才能評定為合 格供貨商。組織可對經客戶授權Z零部件供方進26、行評鑒.木廠無外包過程。7. 4. 2采購信息各部門提出請購需求,經權限批準人簽核后交采購部門。采購部 門根據請購的內容和要求與合格供貨商協議購買條件,并開制訂單與 供貨商實施購買過程。采購產品的驗證所有訂購的原材料、輔助材料、設備、儀器等物品,由品質部執行 檢驗,或采購部門召集相關部門執行驗收作業。采購部門負責處理不合格原材料及輔助物料的投訴.7. 5生產和服務的提供7. 5. 1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生產部確定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過程,確定過程所需的規格 和工作指示,并對各過程進行監控,并安排生產。質量部負責對檢測儀器、試驗設備進行校正和檢測,并執行進料之 檢驗及制程質量Z監控,并驗證成品27、質量是否符合設計規格及客戶Z 要求。生產部門負責對牛產及公用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并負責利器的 管理。原材部及成品部負責產品的儲存、交付、運輸、防護等服務活動。7. 5. 2生產和服務過程的確認本公司產品之組裝工序可經過過程外觀等項目以驗證其是否符 合客戶及工程設計的相關品質要求對灌裝的各工序生產人員進行培 訓并予以考核,對生產設備制訂相應的保養與檢查計劃,對各過程予 以嚴格監控,以確保其品質;對于服務的驗證需通過客戶滿意度的調 查予以驗證,無其它特殊過程。7. 5. 3標識和可追溯性生產全過程之所冇物品均應加以標識,此等標識包括標簽識 別、印簽或生產安排表等,以便清楚區分其品類及質量狀態,避 28、免運作時被混雜或誤用。根據零部件和成品編碼系統的規定,所有的零部件、成品均 有相應的編號。所有零部件、在制品和制程中的原材料以及成品 在運作過程中均按其不同的耍求予以分類和標識。各有關部門須確保上述各標識之完整性,可追溯所有過程的 標識必須是唯一的,并備留記錄。7. 5.4客戶財產生產計劃部負責洽談及評審客戶來料加工合同的要求; 品質部對客戶來料的規格和質量予以檢查; 倉庫負責保管客戶來料,并做好標識和領用記錄。如客戶來料在加工過程中遇質量問題或其它情形時,品質部 門需與客戶溝通,并協商處理方法。公司對客戶提供的需加工產品及相關數據需予以保護和保 密。7. 5.5產品防護倉庫制定適當的控制方法29、對產品儲存、標識、搬運、包裝和 付運予以界定,以確保產品免受污染、損壞或變質,或者蟲害的 污染。倉庫將產品分類擺放,明確標識,定立相關倉儲規定,并運用 適當工具和搬運方法,以免產品在搬運過程中出現損毀。如客戶對包裝有特殊要求時,市場及計劃人員需通知包裝人 員,根據客戶要求包裝準,否則均依一般方式進行包裝。倉庫負責點算、核對入倉的產品、數量、規格等,并根據客 戶要求的交貨時間和地點付運。7. 6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公司需提供滿足質量的監測和測量的設備和儀器,并使符合國家或外間 檢驗機構的標準要求。凡檢查和測量所用產品質量有關的設備及儀器,由品質部門制定保養及校準規定,確保設備和儀器的準確性(含測30、試條件)。品質部門需定期對所有的監測和測量的設備進行檢測和校準,并予以適 當標識,其校準狀態須予以記錄。當發現檢測設備失準、校準日期過期或標 識不清時均需重新進行檢測和評定。品質部門還需建立所有檢測設備的檔案,其校準、存放位置、所屬部門 必須予以記錄以備查尋。相關文件:生產管制程序采購管理程序測量設備管理規定產品標識與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產品防護管理程序8 測量、分析和改進8. 1總則 為使產品和質量系統獲得持續有效的改善,公司對質量系統活動的過程建 立測量、監督及分析的方法,包括各種檢驗標準與方法、內審計劃、客戶滿意 度的調查與評估和不合格站的矯正及預防措施等。& 2監視和測量8. 2. 1顧客31、滿意生產計劃部負責組織適時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并制定評估方法,以 驗證公司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滿足客戶耍求。調查內容包括產質量 量、客戶服務、交貨期等項目。此種調查包含書面或電話等方式。對于 顧客不滿意項目,應責成各相關部門進行糾正或預防措施之實施.& 2.2內部審核管理者代表負責制定審核程序,定期策劃內部質量審核活動,使之 達到系統要求和預期效果。管理者代表負責制定年度審核計劃,審核計劃需涵蓋質量體系的所 有耍求,內部審核Z輸入需包含上次審核問題Z追蹤。管理者代表每次選派審核組長負責內審活動的具體實施,各內審員 必須具備相應資格認可,并且在審核中要具備獨立性,不可審核所屬部 門或所屬工作。審32、核組長領導各內審員按年度內審計劃進行內部質量審核,并負責 整合審核的結果,對不符合項開立糾止措施單交各部門改善。審核員負責跟進內部審核的不符合項和建議項,以及由此產生的糾 正和預防措施,并向管理者(副)代表匯報。管理者代表在每次的管理評審會議中匯報內部審核的結果。 審核之相關記錄需予以保存.& 2. 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管理者代表負責督導相關部門,制定質量管理體系之過程流程,規 定可測量的階段。統籌各部門建立過程流程中各階段的監督和測量的相 關程序,并依照程序規定對過程進行監視和測量。當過程未能達預期之要求時,組織應對此采取糾正或糾正措施.當生產中有重大質量問題時,相關人員需立即知會生產主管或品33、管 主管,生產主管或品管主管在問題無法立即解決時,有權要求停線。產品的監視與測量對產品實現的過程中進料、在制品、成品由品質部門制定監測與測 量的工作程序,界定各檢驗流程的標準和方法,確保不合格不投入生產 使用、力口工及交貨。品質部門嚴弟按照進料的相關要求進行來料的檢查與驗收,獲準合 格的進料,倉儲部門才可登記入倉,并作好標識以便各部門領用。在制品由生產部門在生產過程中予以檢查,不合格的在制品需予以 隔離,后作報廢處理.成品由品質部門根據成品檢驗耍求進行最終檢查驗收,合格的成品 方可交倉儲部門入庫。各檢驗與測量階段的記錄應予以保持。&3不合格品的控制在系統運作和產品實現的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品應先34、予以標識、隔離、記 錄,并經品質部門評審后,必要時,經(副)總經理審核,最后確定處置方法,防 止不合格品的誤用或交付。品質部門制定程序,對進料、在制品、成品檢驗和付運服務屮發生的不符 合要求的項目或過程規定控制方法。不合格品一經識別,責任部門須制定相應的改善措進行控制和改進。針對 不合格品所采取的任何改進措施須有跟進結果,并確定是否符合要求。不合格品之評審記錄等需予以保持。8. 4資料分析各部門對過程控制的各個環節采取適當的數據統計方法,以驗證所制定的 目標的完成情況。品質部門統計分析進料、生產過程、成品、客戶投訴等不良或退貨資料; 生產部門統計生產效率、制程不良率等;計劃部門統計達標率和交貨35、期狀況; 市場部部門評估客戶滿意度;采購部門評估合格供貨商表現。統計資料可提供各職能部門作為持續改善之依據。8.5改進8. 5. 1持續改進為持續改善公司的質量管理系統和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以滿足客戶要 求,管理者需設立以下措施實施改善:比質量方針、質量目標的策劃和改進b. 定期的內部審核c. 統計分析d. 矯正與預防行動要求e管理評審8. 5. 2糾正措施組織建立糾正措施的程序,以消除存在的不合格,防止問題的再次發 生,監控改進措施的進行和檢討其結果。凡體現在以下方面的不符合要求時,均以糾正措施提出:a.系統所需的程序或規定未制定或已設定的規定沒有切實執行或依 照規定執行的效果沒有達到目標要求時36、。b管理評審屮的不合格項,包括客戶投訴、內部審核等。c產品之不符合。針對以上的不符合項,由責任部門審查、分析不符合的成因,并制 定不符合的改善措施,內審組跟進改善措施的執行,管理者在評審 會議中檢討其改善措施的結果。& 5. 3預防措施除針對所發生的不符合采取糾正措施外,管理者對潛在的或可能引 起的不符合也需制定程序進行控制。各部門提出潛在的不符合并進行分 析,同樣需制定必要的措施防止不符合的發生,內審組對預防措施予以 跟進,管理者在評市會議中進行檢討。相關程序:內部審核程序統計技術管理程序不合格品管制程序糾正與預防程序檢驗與試驗管理程序附件1 職能分配表文件 編號總經理管理代表行政人事部文控37、中心財務課業務部生產部品質部技術部庫 倉采購4.1 5OoooooooooIoIo*00。oo000E0。0序 程 rm 管 單 訂11nEEEsoEo0o序 程 查 審 理 管65.0000。000s00E000UL*9olol6.1 3ooooooo&3 44.2./7./8.1A 0O 7 2n000EooaL47uuuHs序 程 二 理 管 備 設 量 測67。c0。0H円序nFFFEEoEE0E0。0k0B召 品 產 與 度 意”兩字 客回nEEEoEoab56u222L9p2HEEEoEoE序 程 rm 管 品 格 合 不3&c。00。H4000c0aoo45.HHHcHk0E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