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路橋公司南廣鐵路隧道四電接口施工手冊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5091
2025-03-04
15頁
1.45MB
1、水利水電路橋公司南廣鐵路NGZQ-5標段項目部隧道四電接口 施工手冊工程管理部二0XX年九月 第一章 編制依據1、各隧道工點施工圖2、雙線電化鐵爐隧道襯砌參考圖【南廣桂肇隧叁01(Y)】3、擴空隧道參考圖【南廣桂肇隧參07(Y)】4、鐵路綜合接地系統【通號:(2009)9301】5、雙線隧道復合式襯砌【隧通(2008)0201】6、站前站后接口說明施工圖7、客運專線鐵路信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26-2008】8、客運專線鐵路電力牽引供電工程施工施工技術指南【TZ208-2007】9、鐵路電力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7-2007】10、客運專線鐵路通信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25-20082、】11、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7-200312、客運專線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13、相關設計文件第二章 初期支護綜合接地一、隧道綜合接地施工總體技術要求1、在綜合接地系統中,貫通電阻不應大于1,單元電阻不應大于10。2、構造物內兼有接地功能的結構鋼筋和專用接地鋼筋應選用直徑16mm以上的鋼筋。3、隧道接地的鋼筋焊接要求:雙面焊搭接長度不小于55mm,單面焊搭接不小于100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二、級圍巖隧道綜合接地1、隧道內貫通地線敷設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內。2、(a)級圍巖有底板鋼筋的隧道及明洞地段,利用隧道底板下層的結構鋼筋做為接地極。3、隧道底板接地極按照1m間3、隔選用底板底層的結構鋼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層形成一個1m1m的單層接地鋼筋網,中部“十字”交叉的兩根鋼筋上的網絡節點要求施以“L”形焊接,其他節點綁扎。4、底板接地鋼筋網按照一個臺車位的長度考慮,間隔一個臺車位設置一處。5、隧道底板接地極均通過連接鋼筋與兩側電纜槽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6、施工時應對接地鋼筋作出標識,便于檢查。7、各工點施作時應根據具體鋼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三、(b、c)、隧道綜合接地1、隧道內貫通地線敷設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內。2、隧道內的錨桿接地極、鋼拱架、二次襯砌內的接地鋼筋等接地裝置,應通過連接鋼筋與兩側電纜槽靠線路側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3、施工時應對接4、地鋼筋、鋼架作出標記,便于檢查。四、隧道初期支護綜合接地1、隧道內貫通地線敷設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內,并采取砂防護措施。2、級以上圍巖隧道,利用錨桿、鋼拱架(或鋼網片)做為接地極。3、(b、c)圍巖隧道,利用錨桿和專用環向接地鋼筋做為接地極。4、錨桿接地極以約一個臺車長度為間隔設置,用作接地極的錨桿環向間距要求為2倍錨桿長度;接地錨桿與鋼網片、鋼拱架或專用環向接地鋼筋可靠焊接。5、每個臺車位的隧道接地極通過連接鋼筋與兩側電纜槽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6、接地鋼筋應優先利用結構物中的非預應力結構鋼筋,原則上不再增加專用的接地鋼筋。施工時應對接地鋼筋和拱部接地鋼架作出標識,便于檢查。7、所有接地鋼5、筋間的連接、接地鋼筋與鋼架的連接、接地鋼架與錨桿連接均采用L型焊接。 隧道初期支護接地極斷面示意圖第三章 隧道二次襯砌綜合接地1、貫通地線鋪設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內,利用二次襯砌環向接地鋼筋實現橫向連接。2、二次襯砌中有結構鋼筋的隧道接地設置: 利用二次襯砌的內層縱、環向結構鋼筋作為接觸網斷線保護接地鋼筋。 接觸網線垂直向上在拱頂的投影兩側以0.5m為間隔,各選3根縱向鋼筋作為接地鋼筋。 上述投影線兩側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為間隔,選擇縱向結構鋼筋作為接地鋼筋。 在每個臺車位中部選一根環向結構鋼筋作為環向接地鋼筋,環、縱向接地鋼筋間可靠焊接;縱向接地鋼筋在作業段間可不連接。 每個作業段6、內的環向接地鋼筋與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靠線路側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3、二次襯砌中無結構鋼筋隧道,除接觸網基礎接地外,不再單獨考慮接地鋼筋設置。4、所有接地鋼筋間焊接均采用L型焊接,焊接要求:雙面焊搭接長度不小于55mm,單面焊搭接不小于100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第四章 隧道接觸網設置1、隧道內接觸網基礎采用后植錨栓固定方式,位置里程參考接觸網平面桿位布置設計圖【圖號;南廣桂肇施(咨)網-511】。隧道施工過程中,接觸網安裝接口涉及預留下錨洞、預留綜合接地端子及部分絕緣關節隧道斷面加寬或加高等。本標段隧道只有富吉1號隧道有下錨洞。2、根據中鐵咨南廣指網【2009】2要求:接觸網接地納入7、綜合接地系統涉及,為滿足隧道內貫通PW線與綜合接地系統的連接,隧道初砌施工時應預留綜合接地端子。接觸網系統隧道內預留綜合接地端子具體要求如下:1)隧道內接地端子采用橋隧型接地端子。2)隧道進出口兩端10m范圍內各設一處綜合接地端子。3)隧道內按間距不大250m布置預留接觸網綜合接地端子。4)下圖中“d”為0,接地端子在拱頂處設置。3、下錨洞預留要求:沒出下錨洞順線路長5m,加寬至少0.7m,上下行下錨洞順線路間距5m交錯布置。面向大里程方向,先單側加寬右側,再單側加寬左側,兩洞室中心間距5m。第五章 隧道洞室接地設置1、接地端子均采用橋隧型接地端子。2、在每個專用洞室,變壓器洞室兩側壁下部設置8、接地端子,供洞室設備,設施接地。3、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過連接鋼筋與電纜槽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4、所有接地鋼筋間的聯接均應保證焊接質量,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焊接要求:雙面焊搭接長度不小于55mm,單面焊搭接不小于100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專用洞室平面圖第六章 隧道電纜槽接地設置1、從隧道進口2m處開始,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底部,每間隔100m設置一個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設一處。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裝置與貫通地線的連接。2、從隧道進口2m處開始,在兩側通信信號電纜槽靠線路側壁上,每間隔50m設置一個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設一處。接地端子供軌旁設備、設施接地。9、3、電纜槽側壁與底部接地端子同里程處。4、上述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過連接鋼筋與電纜槽外緣的縱向接地鋼筋連接。5、所以接地鋼筋間的聯接均應保證焊接質量,各工點施作時應根據具體的鋼筋配筋,采用搭接焊或L型焊接。焊接要求:雙面焊搭接長度不小于55mm,單面焊搭接不小于100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第七章 過軌管預埋1、在隧道內每個綜合洞室位置處的通信信號電纜槽至線路另一側通信信號電纜槽之間預埋2根管徑100mm的過軌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供通信專業使用。過軌管在電纜槽內要求露頭10mm,并預留3根4mm鐵絲。2、隧道內每個綜合洞室至同側通信信號電纜槽預埋直徑50mm鋼管一根,用于穿引事故報警電話10、線。3、隧道內每個綜合洞室各設6根內徑100mm的厚壁(管壁厚度5mm)鍍鋅電力過軌鋼管,兩端均應加防水堵頭,并預留穿線用4mm鐵絲3根。4、過軌管接續采用管節或專用連接管件連接并保證不漏水,不宜采用焊接。5、過道管平鋪敷設不能滿足數量要求時可采用疊加方式埋設。6、預留HDPE管處均應設置標樁一處,以便后續施工維修時查找。7、根據站前站后接口說明施工圖附圖一說明第2條:所有鋼管均采用內徑100mm的鍍鋅鋼管。但站前站后接口說明施工圖第1頁綜合洞室通信過軌管采用100mm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過軌管選用何種材質,待設計明確。8、根據站前站后接口說明第21頁過道管通用要求:施工時每根管內預留穿線用3mm的鐵絲兩根,但與12頁第2條:隧道內每個綜合洞室設6根內徑100的mm鍍鋅鋼管,并預留穿線用5mm鐵絲2根。兩者不符,待設計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