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心電診斷規范手冊二次修改.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5160
2025-03-04
41頁
330.50KB
1、浙江心電診斷規范手冊(二次修改)由浙江省心電生理及起搏學會無創心電學組組織制定數字化常規心 電圖診斷書寫規范手冊(試用版),以三級甲等醫院及成人12導聯同步 記錄心電圖為標準,現將該手冊發至全省,供全省心電圖學專業人員參考, 并為浙江省心電圖質控培訓做好充分的準備。說明:1. 本規范參考:黃宛心電圖學第5版,陳清啟主編心電圖學第二版, 郭繼鴻主編心電圖學,美國AHA頒布的建議,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制定的常規心電診斷書寫規范手冊的相關內容2. 診斷分4個層次,明確診斷、診斷帶提示、發現帶提示、描述性診 斷及新的觀點1浙江省三級甲等醫院心電圖室常規心電圖診斷書寫規范通過使用浙江省三級甲等醫院2、心電圖室心電圖診斷書寫規范手冊,以 保證科室內診斷標準及書寫格式的統一,并以此作為科室質量檢查的標準。第一部分 以形態改變為主的心電圖診斷書寫要求一、正常心電圖1、正常心電圖必須保證心電圖的圖面及各項參數都屬正常范圍內,如參數有偏差應糾正。2、正常心電圖電軸在0度90度范圍內。(30度+90度)陳版0 度40歲為30度+90度3、竇性心律PP間期互差160ms時(連續記錄時間20秒),可診 斷為竇性心律不齊。二、電軸偏移1、電軸左偏30度 90度:I導聯主波向上,III導聯主波向下。2、電軸右偏:+90度+180度:I導聯主波向下,III導聯主波向上。3、電軸極度右偏:+180度+270度(一3、90度+180度):I、III導聯 主波均向下。(SISIISIII現象:I, II , III導聯均呈R/S<l)o4、六個肢體導聯均呈R/S=l ,則其QRS額面電軸為0度。2三、心臟轉位1、注意胸前電極安放位置的準確性。2、逆鐘向轉位:V3導聯R/S>l陳版看V3-V4,重度看V1A/43、順鐘向轉位:V5導聯R/S<l (觀察哪個導聯?)陳版-V1-V4呈 rS型,V1-V6均呈rS型,重度順鐘轉位四、低電壓:1肢體導聯低電壓:所有肢體導聯電壓均1.5s并3次以上第二節激動傳導異常一、房室傳導阻滯(一)一度房室傳導阻滯;1、根據心率判斷PR間期異常心率:W70bpm高4、限200ms;70W90bpm高限190ms;1890-110bpm高限180;110-130bpm高限170ms;& gt;130bpm高限160mSc大于高限20%診斷一度房室傳導阻滯,不到20%的寫PR略延長。2、竇性心動過緩時PR間期20.22秒 陳版:成年人20.21秒,老年人30.22秒3、竇性心動過速或正常心電圖時P-R間期跳躍延長20.06s時應注意 與房室結雙徑路鑒別:(可做乏氏動作刺激迷走神經,使心室率減慢來觀察P-R間期的變化。 如心室率減慢,PR間期恢復正常,則考慮為房室結雙經路所致,如PR 進一步延長或變化不明顯,則為一度房室傳導阻滯)4、當PR間期>以上標準,5、同時伴有P波增寬>0.12s時,診斷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可根據P-R段的時間判斷。P波與PR段比例為1.0-1.6o 如果PR段<0.12s (140ms),僅診斷左房肥大或心房內傳導阻滯。如果PR段>0.12s (140ms),則兩者可同時診斷。(二) 二度及高度房室傳導阻滯1、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只限于脫落一次QRS波群。2、全程呈2: 1房室傳導時,診斷“二度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呈2: 1傳導”即可。無法區分是I型還是II型。3、當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出現兩次QRS波群脫漏19時,應考慮存在交替文氏現象的可能【此話值得推敲】,所以仍應診 斷為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但必須加注時呈6、3: 1房室傳導。4、當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出現連續兩次QRS波群脫漏時,應直接診斷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5當心房率大部分未下傳心室時,注意區分未下傳的P波系阻滯還是干擾所致。簡單的鑒別方法是測量逸搏周期,如22 倍的PP間期,則診斷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反之則診斷為二度房室傳導 阻滯。6、房室傳導呈不典型文氏現象居多,心電圖上只要符合RP間期與P-R間期比關系即可診斷。8、在考慮診斷交替型文氏時應區別A型與B型,尤其是B型,表現形式多樣。A型:房室呈2: 1傳導至4: 1傳導,下傳的P-R(F-R)逐漸延長。B型:房室呈2: 1傳導至3: 1傳導,下傳的P-R(F-R)逐漸延長。房室呈37、: 1傳導,下傳的PR間期固定。此類心電圖很難與高度房室傳導阻滯鑒別,在沒有顯性文氏現象時直接診 斷高度房室傳導阻滯(3) PR(FR)呈2: 1傳導,下傳的P-R(F-R燧漸延長,周而復始。【此條建議刪去】9、在二度或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時出現逸搏,房室交界區20的干擾是常見現象,不需要再下房室交界區干擾的診斷,以免造成診 斷誤區。例:(1)竇性心律(75bpm)(2) 高度房室傳導阻滯(診斷排列順序)(3) 頻發房室交界性逸搏,時呈逸搏心律(50bpm)10、房室傳導阻滯合并房室交界區干擾的診斷只岀現在完全性房室分 離時,且只作提示診斷。書寫格式參照房室分離。(三)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1、三度8、房室傳導阻滯的診斷標準:(1) 竇性心律伴三度房室傳導阻滯A、竇性心房率應$2倍的逸搏頻率;B、當竇性心房率<2倍逸搏頻率時,逸搏頻率應V50BPM陳版逸 搏頻率V 45bpm(2) 心房撲動伴三度房室傳導阻滯A、FF相等B、RR相等C、FR不等(3)心房顫動伴三度房室傳導阻滯A、確定為心房顫動B、RR相等2、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時的書寫格式統一為:(1) 竇性心律(75bpm)、或心房撲動、或心房顫動伴緩慢21的心室率(2)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3) 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伴完全性右朿支阻滯或室性逸搏心律(40bpm)注意:如房室交界性逸搏伴有束支及分支阻滯時,不能將此診斷直接 寫在竇性心律之下9、,以免引起診斷概念錯誤。3、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時,逸搏可以存在逆向室房傳導而出現心房奪 獲,并也可出現室房傳導延遲或文氏現象,診斷時應以描述:(1) 竇性心律(75bpm)(2)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3) 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或室性逸搏心律(40bpm)伴心房奪獲(或室房 逆傳),或伴逆傳文氏現象等。4、心電圖能肯定診斷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不要診斷為完全性房室 分離,只有在不符合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診斷時可書寫為房室分離,但要 提示相應診斷。見房室分離章節。二、房室分離:(此章過于繁瑣,能否簡化?)(一) 房室分離的定義:指心房、心室的激動由各自固定的節律點控制, 但不包括單純的房室傳導阻滯。(二) 10、房室分離的分類1、完全性房室分離:心房、心室的激動由各自固定的節律點控制, 沒有奪獲現象。2、不完全性房室分離:心房、心室的激動由各口固定的節律22點控制,有奪獲現象。(三) 房室分離的機理:1、房室交界區干擾:心室率大于心房率2、房室傳導阻滯合并房室交界區干擾:心房率大于心室率 注:只 限于完全性房室分離,不包括二度及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四) 房室分離時的束支阻滯:1、完全性房室分離時,異位節律點伴束支阻滯時束支阻滯或差異傳 導不能作為獨立診斷,應該作為異位節律點的伴隨診斷。【當心室率 150bpm時,冇否室內差異性傳導可能】例:(1)竇性心律(70bpm)(2) 非陣發性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11、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滯(3) 完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2、不完全性房室分離時,束支阻滯在2種節律點中都出現,應將束 支阻滯作為獨立診斷,如僅出現在異位節律點屮束支阻滯只能作為伴隨 診斷。例:(1)竇性心律(70bpm)(2) 非陣發性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90bpm)(3) 不完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4)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五) 房室分離的心電圖表現及書寫規范:231、竇性頻率過度緩慢,被動出現逸搏例:(1)竇性心動過緩伴不齊(52bpm)(2) 頻發房室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58bpm)(3) 不完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2、異位節律心動過速與竇性心律形成干擾分離例:(1)竇性心律(75bpm)(2) 非陣發12、性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90bpm)(3) 不完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完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注:(1)不完 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時,數據報告中的心率應該大于異位心動過速的頻率, 異位心動過速的頻率必須標注。(2) 完全性房室分離時數據報告中的心率與異位節律的頻率一致或接 近,異位節律的頻率不須標注。3、房室傳導阻滯合并房室交界區干擾:(只限于完全性房室分離)在完全性房室分離時,當心室頻率>50bpm,同時1/2的心房頻 率時應診斷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合并房室交界區干擾。例:(A)竇性心律(75bpm)(B)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C)完全性房室分離,提示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合并房室交界區干擾。(2) 在完13、全性房室分離時,心室率在非陣發性心動過速的頻率24范圍內,只要心房率>心室率,均診斷為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合并房 室交界區干擾。例:(A)竇性心律(88bpm)(B) 非陣發性房室交接性心動過速(lOObpm)(C) 完全性房室分離,提示房室傳導阻滯合并房室交接區干擾。(3) 心房顫動時,心室率勻齊請按以下標準書寫診斷:A、心室率$70(60)bpma、心房顫動;b、非陣發性房室交接性心動過速(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W50bpma、心房顫動伴緩慢的心室率b、三度房室傳導阻滯c、房室交接性(室性)逸搏心律C、心室率W70(60) 25Obpma、心房顫動b、完全性房室分離,提示三度房室傳導14、阻滯c、房室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根據頻率是否要報加速性房室交界性 逸搏心律)(4) 心房撲動出現完全性房室分離時可參照心房顫動時心室率標準書寫診斷。25三、束支阻滯1、左朿支阻滯(1) 當肢體導聯符合左束支阻滯的圖形,V5或V6導聯有明顯的s波時, 可將電極放置的位置相應后移,如在V7的位置s波消失即可診斷。(2) 當肢體導聯符合左束支阻滯的圖形,V5或V6導聯S波明顯,加 做V7導聯仍有S波時,診斷書寫為不定型心室內阻滯。(3) 左朿支阻滯伴電軸偏移時,不再作分支阻滯的診斷,直接診斷電 軸偏移。例:A、完全性左束支阻滯B、電軸左偏(4) 當I、aVL、V5、V6導聯QRS波群均呈R型,但15、R波不粗鈍,不 要輕易下不完全性左朿支阻滯的診斷,只有在出現上述導聯QRS波群呈R 型,且R波粗頓,但QRS總吋限<0.12s吋才作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滯的診 斷。2、右束支阻滯右束支阻滯時出現繼發性ST-T改變只限于V1V3導聯,如其他胸 前導聯出現STT改變,應作診斷及描寫。(2) 右束支阻滯時可以電軸右偏,不要輕易下右心室肥大的診斷。(3) 右束支阻滯時單純R波>;1.5mV不耍輕易作出右心室肥大的診 斷,在以下情況下可作診斷:A. 有引起右心室肥大的相關病史;B. V5 導聯 R/s<l;C. 電軸顯著右偏。陳版電軸右偏-110度(4)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時VI的R波應該&16、gt;R波,如果R <R波 時可加做V3R導聯,以作鑒別。(5) 右束支阻滯合并室間隔肥厚時R波可以<R波,但其他導聯應有 相應佐證。3、左前分支阻滯(1) 左前分支阻滯的心電圖在肢體導聯上必須符合:A. II、III、aVF 呈 rS 型,Sill > SII ;B. I、aVL 呈 qR 型(或 R 型),RaVL>R I 波,并同時> RaVR 波;C. 電軸左偏M45度。(2) 當符合以上(A)條件,30度電軸45度時可提示左前分支阻 沛。(3) 當肢體導聯符合左前分支阻滯,而V6導聯R/S<l時,建議加做 高一肋或高二肋的V6導聯,如出現R/S&g17、t;l即可診斷,否則只作電軸左 偏的診斷(左前分支阻滯時最后除極向量在左心室上部)。(4) 當肢體導聯符合左前分支阻滯,V2導聯的QRS波群呈QS或qrs 型時,建議加做低一肋或低二肋的V2導聯,不要輕易下前間隔心肌病變 的診斷。4、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1) I導聯可以有S波,但s波粗頓,深度<R波;(2) II、IIL aVF導聯可出現rSr波,但r波以粗頓為主,Sill > S II;(3) aVR導聯可呈QR型,R波粗頓,但RaVL必須>RaVR波(4) 電軸應>45度一<90度。(5) 如電軸>90度則提示電軸右偏,不要診斷左前分支阻滯。5、18、左后分支阻滯本院原則上不下此診斷,只在三分支(同時)阻滯時提示存在。6、房室傳導阻滯合并束支或分支傳導阻滯:診斷順序應房室傳導阻 滯的診斷在前,束支阻滯在后,同時可加提示雙束支阻滯或三支阻滯。例:(1)竇性心律(75bpm)(2) 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3)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4) 提示雙束支阻滯例:竇性心律(75bpm)(2) 二度II型房室傳導阻滯(3)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28(4) 左前分支阻滯提示三分支阻滯三、心室預激1、統一診斷書寫預激綜合征?2、心室預激的分型根據QRS群起點波的方向而定;(1) A型:VI導聯的波向上,V5導聯波向上;(V1-V6導聯的波 均向上)(2) B型:V19、I導聯的波向下,V5 (、V6)導聯波向上;(3) C型:VI導聯的波向上,V5 (、V6)導聯波向下;(4) 如果VI導聯的波不明顯,可根據VI導聯的QRS的主波方向定 型;3、心室預激的特點是P-R間期與QRS波群的時間呈反比關系,即P-R 間期長則QRS波群窄,反之則寬。當QRS波群寬且符合心室預激的特點, 而P-R間期>;0.12s時可診斷為不典型心室預激(變異型預激綜合征)。4、心室率快時要注意室上性激動均由旁道下傳的可能,此時與室性 心動過速較難鑒別。5、間歇性心室預激與舒張晚期室性早搏伴心室融合較難鑒別,可囑 病人做適當動作,改變心房頻率再予觀察。6、心房顫動伴極快速心室率且20、QRS波群增寬時,需結合病史,盡量 與室性心動過速相鑒別,如無相關病史提供,可從嚴診斷為室性心動過速, 書寫方式建議為:29例:心房顫動寬QRS心動過速(200bpm),提示為室性心動過速第三節 起搏器心電圖(此節未經修改) 對未進行起搏器程控和監測的心電圖而言,以下起搏器診斷存在困難, 診斷需謹慎,尤其起搏器故障的診斷,更應慎重。但原有的心律失常在心 電圖上無論是否顯示均應該繼續診斷。一、起搏器心電圖的診斷順序:1、自身心律2、口身心律失常及其他異常心電圖改變3、起搏器類型及其工作模式4、起搏功能、感知功能及有無開啟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器一般功 能及特殊功能)5、起搏器故障例:(1)竇性心動21、過緩伴不齊(62bpm)(2) 頻發室性早搏(3) 雙腔起搏器,呈AAI形式(模式)起搏(55bpm),可見心室安全起搏(發生在部分室性早搏時),起搏器功能未見異常 (其功能未見異常),起搏器功能良好。(4) 部分室性早搏時可見心室安全起搏信號30例:(1)心房顫動伴正常心室率(2)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3) VVI起搏心律(60bpm),感知起搏良好,心室起搏呈融合現象,可見心室閾值測試功能,部分由備用脈沖起搏心室(可 見室性融合波,其功能未見異常)(起搏器功能未見異常)。(4) 可見心室閾值檢測功能,部分由備用脈沖帶動心室二、竇性心律與VVI起搏心律形成房室分離時的診斷書寫:1、如兩者形成完22、全性房室分離時應報告各口的頻率,由于無法確認 房室傳導阻滯的程度,原則上可不診斷房室傳導阻滯(原則上可不診斷房 室傳導阻滯?)根據房室傳導情況可直接診斷房室傳導阻滯,分度請結合 臨床。例:(1)竇性心律(68bpm),均未下傳心室(2) VVI起搏心律(60bpm),其功能未見異常(起搏器功能良好)(3)完全性房室分離2、如兩者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離時,應將口身心律失常診斷在先, 從中體現起搏器工作的狀態;例:(1)竇性心律(75bpm)(2) 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3) VVI起搏器(60bpm),其功能未見異常例:(1)竇性心律不齊(64bpm)(2) VVI起搏器(60bpm),其功能未見23、異常31三、AAI起搏器合并傳導阻滯及加速傳導時必須診斷。例:(1)竇性心律不齊(62bpm)(2) AAI起搏器,其功能未見異常(3) 一度或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2) 一度/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3) AAI起搏器,功能良好例:(1)竇性心律不齊(62bpm);(2) AAI起搏器,英功能未見異常(功能良好)(3) A型預激(心室預激A型)四、DDD起搏器的定義書寫1、本次心電圖只出現1種起搏模式,診斷書寫定義為雙腔起搏器;2、本次心電圖出現2種或2種以上的起搏模式,書寫定義為DDD起 搏器。例:竇性心律(2) 頻發房性早搏(3) 雙腔起搏器,呈VAT形式(模式)起搏,其功能未見異常例:(24、1)竇性心律不齊(62bpm)(2) 雙腔起搏器,以VAT、DDD模式工作,其功能未見異常(DDD起搏器,呈VAT形式起搏及房室順序起搏)(DDD起搏 器,呈VAT模式起搏及房室順序起搏)(DDD起搏器,呈VAT32形式及房室順序起搏)(60bpm)(3) 未見起搏器功能異常3、本次心電圖中出現雙腔起搏器的特殊功能,書寫定義為雙腔起搏 器、開啟某種特殊功能五、三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的運行模式應視為DDD起搏器的運行模式。1、雙房、右室起搏:與DDD起搏器心電圖一致。適用于治療病竇并 有房室傳導異常合并房內阻滯的陣發房撲和房顫的患者。2、右房、雙心室起搏:起搏QRS波群相對變窄,(呈)非左朿支阻25、滯 的形態,可見連續出現2個心室起搏信號,其間隔時間在20ms左右。適 用于治療心衰病人。3、在不能確定三腔起搏器時,可以雙腔起搏器的格式書寫報告。【以 下內容需要推敲】(1)竇性心律,心室起搏,可直接書寫:A、竇性心律B、起搏器呈VAT (VDD)形式起搏。(2)房室順序起搏:A、QRS (波群)窄,非束支阻滯型,可書寫為:起搏心律,呈房室順序起搏或:三腔起搏器,呈房室順序起搏B、QRS (波群)呈束支阻滯型,應書寫為:起搏心律,呈房室順序起搏,QRS呈左(右)束支阻滯圖形。33注:三腔起搏器QRS呈束支阻滯圖形時多提示起搏電極與心肌接觸不 良,六、心室融合波及假融合波:1、起搏心搏與室上性26、心搏形成融合及假融合現象時,心電圖診斷屮 要描述。2、起搏心搏與室性異位心搏形成融合及假融合現象時,心電圖診斷 可不作描述。七、起搏逸搏周期與起搏周期:心電圖中見起搏器的起搏逸搏周期與起搏周期不一致的,可根據起搏 周期報告起搏頻率,起搏逸搏周期可省略。例:(1)竇性心律不齊(62bpm)(2) VVI起搏器(60bpm),其功能未見異常例:(1)心房顫動伴正常心室率(2) VVI起搏器(60bpm),英功能未見異常例:竇性心律(65bpm)(2) 偶發室性早搏(3) 雙腔起搏器,以VAT模式起搏,早搏后呈DVI模式起搏八、安全起搏及空白期起搏DDD起搏在心房起搏頻率范圍內可見安全起搏及空白期起27、搏,在作上 述2個診斷時要注意心房脈沖發出的時間是否正常,注意 鑒別心房感知 不良所引起的這2種起搏器特殊現象。341、安全起搏:A-V間期縮短至110ms,自身的QRS波群往往在AV 間期110ms之內。2、空白期起搏:A-V間期在正常范圍內,口身QRS波群往往緊隨心 房脈沖后。例:(1)竇性心律;(2) 頻發房性早搏;(3) 雙腔起搏器,心房感知不良誘發心室安全起搏脈沖發放九、PV或AV間期雙腔起搏器心電圖中見PV或AV間期多變,應尋找規律,如無規律 可尋,或不能解釋的,心電圖報告中只描述現象,不作結論性診斷。十、起搏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在雙腔起搏器中,當自身的心房頻率超過心室起搏的上限頻28、率,起搏 器則以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形式觸發心室起搏:1、起搏文氏現象:可見PV逐漸延長至P波不能觸發心室起搏,能觸 發的心室起搏的頻率在上限頻率范圍內,但勻齊。2、2: 1房室傳導:(若心房率太快,則起搏模式從文氏現象轉變為2:1房室傳導。)2個P波只能觸發1次心室起搏,如果自身傳導功能尚存 在,可出現自身QRS波群與起搏QRS波群交替出現。出現以上2種情況時的診斷書寫例1: A、竇性心動過速(120bpm)35B、雙腔起搏器,以VAT模式起搏C、起搏器開啟頻率回退功能,出現類房室結樣文氏現象,心室起搏頻率llObpm例2、A、竇性心律(75bpm)B、反復發作短陣房性心動過速(140bpm)29、C、雙腔起搏器,以VAT模式起搏,房性心動過速時起搏呈2: 1房室 傳導(2: 1起搏)H一、起搏器過度感知起搏器過度感知形成長間歇,應甄別誤感知的情況,但在報告中不要 寫“誤”字,避免臨床糾紛。例:(1)竇性心律不齊(2) VVI起搏器,其起搏功能未見異常(起搏功能良好)(3) 可見感知T波現象(或感知肌電現象),R-R最長達1.5So十二、心室閾值檢測動能1、心室閾值檢測有二種方法:(1)實時監測:監測每個起搏心搏的閾值,如發現起搏閾值低而不能 起搏心室時則在心室起搏脈沖后60 (80100) (60-70) ms放備用脈沖起 搏心室。定時檢測:一般為每8小時檢測閾值。心電圖中發現起搏脈沖30、不能 起搏心室后在60ms(80100ms)時發放備用脈沖起搏心室,往往是2個心搏 一組。362、心電圖中常見備用脈沖發放的情況(1) 因起搏閾值過低不能帶動心室;(2) 頻發心室融合及假融合現象; 心室起搏奪獲的感知靈敏度過低;(4) 定時檢測及調整起搏閾值。3、心室備用脈沖的發放與心室安全起搏的鑒別:(1) 心室安全起搏的雙脈沖是心房心室順序起搏脈沖,間期為llOmSo 此種現象只發生于雙腔起搏器中,可因心房感知不良或早 搏誘發。(2) 心室備用脈沖的雙脈沖是雙心室起搏脈沖,間期為80-100mso這 是一種特殊的起搏功能,可見于VVI起搏器及DDD起搏器中,在DDD起 搏器中有時可見到331、個脈沖,第1個是心房脈沖,但A-V間期較短,第2 個是心室脈沖,第3個是備用脈沖。4、備用脈沖是否奪獲心室取決于心室是否處于應激期(1) 融合波誘發備用脈沖發放一般不能奪獲心室(2) 閾值檢測調整起搏閾值時由于約定的起搏脈沖不能奪獲心室,備 用脈沖一定奪獲心室。(3) 心室起搏奪獲的感知靈敏度過低可誘發備用脈沖發放,但不能奪獲 心室。5、心電圖發現備用脈沖現象時其診斷書寫格式為:例:(l)DDD起搏器,呈房室順序起搏(2)心室起搏呈假融合現象,部分誘發備用脈沖發放。37例:(l)DDD起搏器,呈房室順序起搏(2)可見心室閾值檢測,部分為備用脈沖帶動(起搏)心室。例:(l)DDD起搏器,呈房室順32、序起搏(2)心室帶動(起搏)良好,可見無效備用脈沖發放 十三、起搏(器) 介導性心動過速1、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只發生于DDD起搏器與VDD起搏器中。2、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的誘因有早搏(2)心房過度感知心房帶動(起搏)不良(4) 存在室房逆向傳導(刪除起搏心律或自身心律失常時)心房顫動時3、起搏介導性心動過速的頻率是起搏器上限頻率。4、出現起搏介導性心動過速時診斷書寫格式例:(l)DDD起搏器,呈房室順序起搏;(2)心房帶動(起搏)不良誘發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例:(1)竇性心律不齊(65bpm);(2) DDD起搏器,呈VAT形式起搏及房室順序起搏(呈VAT形式及房室順序起搏)33、;38(3) 可見心房感知肌電現象,部分誘發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例:(1)心房顫動;(2) DDD起搏器,呈VAT形式起搏;(3)反復發作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十四、起搏奪獲現象:1. 心電圖中以起搏心律為主,不出現聯律形式的自身心搏時無需作奪 獲診斷,只描述起搏器感知功能良好即可。但如果岀現起搏奪獲呈二聯律 或三聯律時,應予診斷。2、起搏奪獲二聯律的心室奪獲在難以區分竇性心律還是房性早搏引 起時,可直接診斷起搏奪獲二聯律,無需定性。以上兩種情況不需刻意診斷十五、心房回波及反復搏動:1、VVI起搏器出現固定周期的心房回波時可不予診斷或描述。但心房回 波出現文氏型或幾比幾逆傳時應予描述34、。2、雙腔起搏器出現心房回波必須描述,往往與心房起搏不良有關, 并容易形成折返性(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3、起搏器反復搏動或發生于自身心搏的反復搏動必須診斷:例:(1) VVI起搏器感知帶動良好(VVI起搏器,起搏器功能良好)(2) 起搏器逆傳文氏現象,時見反復搏動。例:(l)DDD起搏器,呈房室順序起搏;39心房帶動(起搏)不良;(3) 反復搏動呈VAT形式起搏。十六、起搏器故障心電圖1、感知不良:(1) 雙腔起搏器一定要分清感知不良的心腔,并明確診斷。(2) 在作感知不良診斷時注意起搏器不應期。2、帶動(起搏)不良:(1) 在作心室帶動(起搏)不良診斷時注意心室不不應期的時間。(2) 心35、室帶動(起搏)不良時注意逸搏發生的周期。(3) 雙腔起搏器心室帶動(起搏)不良時注意自身傳導障礙的情況。(4) 雙腔起搏器心房帶動(起搏)不良時注意心房回波或起搏介導性心 動過速。關于起搏心電圖書寫幾點意見及建議冃前絕大部分醫院在對起搏心電圖做診斷時,往往無法獲得詳盡的起 搏器資料,包括起搏器類型、型號、起搏器設置參數、起搏器特殊功能是 否開啟等。而常規心電圖采集時間僅10秒鐘,通常通過心電圖提供的信 息十分有限。因此,本人認為在僅有一種起搏形式時,建議以起搏心律作 為診斷結論,并注明相應的起搏參數及起搏和/或感知功能是否良好。如已 知起搏器類型或常規心電圖中出現兩種及兩種以上起搏形式,則可以先診 斷起搏器類型,再診斷起搏形式,并注明相40應的起搏參數及起搏和/或感知功能是否良好。例1:心房顫動可見心室起搏搏動及心律(部分呈室性融合波,起搏間期及逸搏間期 分別為1.0秒及1.2秒)起搏器起搏及感知功能未見異常例2:竇性心動過緩伴不齊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雙腔起搏器:呈房室順序起搏模式及VAT模式(起搏及逸搏間期分別 為1.0秒及0.88秒,P-V及A-V間期分別為0.14及0.12秒)伴有頻率適 應功能開啟,起搏器起搏及感知功能未見異常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