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鹽新干鹽化有限公司XX礦區地面沉降監測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7082
2025-03-04
10頁
619.02KB
1、核工業華東二六三工程勘察院二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沉降監測方案工程名稱: 中鹽新干鹽化有限公司XX礦區地面沉降監測工程地點: 吉安市新干縣委托單位: 中鹽新干鹽化有限公司 編 寫: 審 核: 批 準: 核工業華東二六三工程勘察院二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目錄1 工程概況22 監測目的23 監測技術方案編制依據34 觀測點數量與技術要求34.1 沉降觀測點數量34.2 觀測周期及觀測頻率35 觀測實施方案45.1 沉降基準點設置45.2 沉降觀測點的埋設55.3 沉降觀測方法66 觀測成果及提交67 組織結構與人員投入78 儀器投入79 質量保證措施710 附錄91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中鹽新干鹽化有限公司2、XX礦區地面沉降監測;礦區地點位于新干縣大洋洲鎮石岐崚村和新劉家村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 礦區位置示意圖2 監測目的通過監測可獲得地表沉降數據。通過對該工程監測可以達到以下目的:(1)監視分析礦區周圍土體在采礦過程中的動態變化,明確采礦活動對原始地層的影響程度及可能產生失穩的薄弱環節;(2)掌握礦區地表的受力和變形狀態,并對其安全穩定性進行評價;(3)根據地質條件和采礦方法,對采礦活動影響范圍內的地表沉降等監測項目預先進行估算和研究,并對附近的建(構)筑物、地下管線等可能受到影響的程度作出評估和提出處理方案,確保它們在采礦過程中處于安全的工作狀態;(4)通過現場監測信息反饋和采礦中的地質調查,及3、時調整采礦活動和采取相應的措施。(5)通過信息反饋進行安全預測及設計優化,在加強安全控制的同時減少投資,使工程始終處于安全可控狀態,從更大程度上加強業主的風險控制。3 監測技術方案編制依據1)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 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3)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2006)4) 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_18314-2009)5) 滑坡、崩塌監測測量規范(DZ/T 02272004)6) 地面沉降水準測量規范(DZ/T 01541995)7) 業主提供相關圖紙及資料。4 觀測點數量與技術要求4.1 沉降觀測點數量本項目4、共埋設25個沉降監測點,依次編號為K1-K29,其中K3、K9、K21、K22編號點廢除。4.2 觀測周期及觀測頻率根據設計說明及相關規范,待基準點、監測點埋好穩固后,進行首次監測;以后每六個月復測一次。監測點布設及復測周期見表一。表一年均沉降量(/a)沉降點間距(m)復測周期10-302000-10005-3年30-503-1年50-100700-5001-0.5年100-150500-2506-3月1502503-1月在監測過程中如有礦區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礦區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均應及時增加監測次數,當礦區突然發生大量沉降、嚴重不均勻沉降或較大裂縫等異常情況,應增加監測次數,例5、如進行逐日或幾天一次的連續監測,并在記錄中注明這些情況,及時向甲方、監理匯報。具體的監測時間,以雙方的約定為準,監測中根據礦區采礦進度及周邊環境變化度作適當調整監測頻率。5 觀測實施方案5.1 沉降基準點設置基準點是檢驗和直接測定監測點的依據,要求在整個監測過程中相對穩定不變。故須埋設在相對穩定的地方,且離開被測目標3050米以外的距離。為了便于校核,以驗證基準點的穩定性,基準點數目設定為3個。基準點位置的選擇除考慮現場的實際情況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1、設在礦區壓力變形影響的范圍以外;2、應埋設在便于保護及監測時視線不受阻擋的位置;3、埋設時應避開地下水渠和管線;4、盡量做到安置一次儀器就能6、測得其與某個監測點的高差,且視線長度最好不超過50米。根據本項工程的實際情況,擬在待測礦區變形外不受施工影響的地方選擇三個地方建立3個監測的基準點。本次監測選擇采用深埋式基準點,在建筑物變形范圍外的空地上合適位置埋設基準點標志(如下圖)。5.2 沉降觀測點的埋設監測點是固定在礦區被測目標的測量標志,埋設位置應保證不被礦區采礦活動影響并能長期順利進行監測,并能正確反映礦區的沉降情況。根據該礦區的實際情況,為了便于設置監測點的保護裝置,監測點宜布設在鹽礦礦井口及溶腔體積上方的混凝土上,混凝土被破壞處可以埋設水泥墩子,選擇便于監測又不易受碰撞破壞的位置埋設。監測點埋設:采用沖擊鉆打孔,用植筋膠,將大7、頭釘型鋼筋植在混凝土上,油漆編號并注明“監測點嚴禁損壞”(監測點埋設見附圖)。本項目共埋設25個沉降監測點,依次編號為K1-K29其中K3、K9、K21、K22編號點廢除。礦區沉降監測點的具體埋設位置見沉降監測點平面布置圖。5.3 沉降觀測方法沉降監測使用精密水準儀配合銦鋼水準標尺進行監測,由具專業職稱的測量師施測,為保證監測精度,在監測過程中遵循三固定的原則,即固定人員、固定儀器、固定監測路線。沉降監測路線布設成環形閉合網,由固定人員監測,選用固定測站,逐點監測,計算環線閉合差并按測站數進行平差,準確計算出各點的高程。與第一次監測的高程差,即為該點的沉降量。監測路線為:JZ1-JZ2-K188、-K24-K25-K19-K12-K11-K10-K2-JZ3-K1-K23-K4-K5-K6-K26-K27-K28-K15-K7-K16-K14-K8-K17-K13-K20-K29-JZ1。沉降監測路線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二等垂直位移監測網技術要求觀測,其主要技術要求見表2。表2 序號項目限差1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0.5毫米2每站高差中誤差0.15毫米3往返較差及環線閉合差0.3毫米(n為測站數)4檢測已測高差較差0.4毫米(n為測站數)5視線長度30米6前后視的距離較差0.5米7任一測站前后視距差累計1.5米8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0.5米6 觀測成果及提交每周期監測結束9、后,應對監測數據和計算資料及時進行整理、平差,計算出各監測點的沉降量,填制監測成果表,并及時提交相關單位。對達到報警值的或有異常變化情況的,立即反饋給建設單位、監理、設計施工等相關部門。所有監測結束后,提交監測總結報告,報告內容包括:1、工程概況和監測目的;2、監測項目和測點布置;3、采用儀器的型號、規格和標定資料;4、監測資料的分析處理及全過程變化曲線;(1)、監測成果表(2)、曲線圖7 組織結構與人員投入本項目投入人員情況見下表。主要觀測人員一覽表序號職務姓名職稱學歷專業工作經驗1項目負責人古金明高級工程師本科測量工程282技術負責人古金明高級工程師本科測量工程283現場觀測肖仕律助理工程10、師大專工程測量84現場觀測黃志杰助理工程師本科測繪工程65現場觀測饒建東助理工程師本科測繪工程66質量監督鐘賢洪助理工程師大專工程測量78 儀器投入本項目投入儀器情況見下表。擬投入主要監測儀器一覽表儀器名稱品牌(廠家)型號精度數量檢定情況電子水準儀徠卡DNA030.3mm/km1套已檢定9 質量保證措施1每次觀測時,固定觀測人員、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將觀測中的系統誤差減少到最小,提高觀測精度。2觀測線路的設站總數為偶數。對于超限的外業觀測數據一律重測,直到符合要求為止。3所有成果資料必須經自檢、檢核、審核后才能提交。 核工業華東二六三工程勘察院 二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10 附錄附:沉降觀測點布置平面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