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石化公司儲運罐區8.29火災事故報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8255
2025-03-04
16頁
1.24MB
1、附件4大連石化公司儲運罐區“8.29”火災事故報告2011年8月29日9時56分44秒,大連石化公司儲運車間八七罐區875罐在收油過程中發生一起著火事故。事故造成875罐被燒坍塌,874罐罐體過火,罐組周邊地面管排過火,部分變形;東、南側管廊上管排部分過火,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對周邊海域和大氣環境未造成污染。事故直接經濟損失:789.0473萬元。一、 事故的基本情況(一)事故罐區基本情況事故罐875位于大連石化公司儲運車間八七罐區,與874、876、877罐組成罐組,該罐區位于廠區西南側,東鄰5萬立柴油罐組,西鄰無鉛汽油罐組,南鄰汽油罐組,北鄰南運罐組。始建于1991年,當時四臺儲罐均為拱頂結2、構,直徑40.5m,罐壁高度15.86m,罐容20000m3,安全儲存量18000m3。主要用于儲存重質油。經2006年對這四座儲罐實施改造后,成為主要用于柴油調合成品罐。儲罐結構類型為內浮頂。事故發生時,該儲罐正在收油作業,罐內儲存0#國柴油(885.135噸/1061.695 m3)。875#罐為常壓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原是第四聯合車間二催化裝置的原料罐, 2006年改造為內浮頂罐,具體改造內容:安裝不銹鋼內浮船及丁晴橡膠舌形密封,浮船重量為17.193噸;罐壁開通氣孔(12個)、收付油口、攪拌器開口等;罐組立相關工藝管線改造;罐內做內防腐處理,防腐部位為底板、拱頂、1米以下的壁板罐頂3、包邊角鋼、1米處的壁板刷導靜電涂料,干膜厚度300微米;罐內增上旋轉循環噴頭。(二)事故部位工藝流程說明柴油組份主要來自以下裝置:400萬噸/年柴油加氫精制裝置;300萬噸/年渣油加氫脫硫裝置;36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200萬噸/年煤油加氫;45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B2(常2)、B3(常3)、C1(減1)線(以下簡稱二蒸餾B2、B3、C1線);80萬噸/年柴油加氫精制裝置。200萬煤油加氫、400萬柴油加氫、360萬加氫裂化、300萬渣油加氫、80萬噸柴油加氫和部分二蒸餾B2、B3、C1線直餾柴油(其中二蒸餾B3、C1兩個組分在西油槽罐區合走一條線去八七罐區),從裝置出來專線至八七罐區柴油4、在線調合頭,每個組分和調合總管設油品在線分析儀,通過軟件控制每個組分進入調合頭的比例,然后經過靜態混合器混合后進入成品罐,其中調合頭有兩條,調合一線(管徑DN450)和調合二線(管徑DN300)。當成品罐收至規定液位,按工藝規定進行循環攪拌,然后靜止取樣分析,分析合格后出廠。事故發生時400萬加氫柴油、300萬渣油加氫柴油、部分80萬加氫柴油和二蒸餾B2、B3、C1調合組分同時向875儲罐輸送柴油,油品調合工藝情況如下: 二、事故經過8月29日上午8時10分左右,儲運車間八七罐區工段長吳勝接到生產運行處調度徐鋒通知,將柴油餾出油從877罐切換到875罐收油。當時,877罐液位6.612米,溫度5、40;875罐液位0.969米,溫度37.6。8時30分左右,吳勝指令操作員劉長青和多瑋進行轉油操作。9時50分左右,內操多瑋通過DCS將餾出油從877罐轉875罐收,整個切換過程為自動操作。此時,當班班長周鐵在現場檢查電動閥門狀態是否正常。在確認875罐調合一線閥門打開正常,并與多瑋確認875罐液位上升正常后,準備確認877罐調合一線閥門是否已經關閉。9時56分44秒左右,當班長周鐵行至875罐至877罐走梯位置時,聽到875罐“嘭”的一聲,出現閃爆,隨即著火。現場操作人員立即報警,并進行轉油、關閥等應急處理。事故發生后,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下達調度指令,緊急切斷了相關管線物料,對關聯的上6、下游裝置進行了循環處理。及時啟動了三級防控系統,防止污染物入海。并在第一時間向集團公司總值班室和大連市委值班室報送了事故情況,在著火和滅火后兩次向新聞媒體發布了新聞通稿。公司消防支隊和大連市消防局共出動69臺消防車輛,對著火點周邊的儲罐、管排進行噴淋冷卻、隔離、降溫處理。13時06分,現場明火全部撲滅。三、事故原因分析(一)事故的直接原因1. 助燃物事故發生前,875罐正在收油作業,罐內儲存850多噸0#國柴油,液面高度0.963m。浮船高度1.8m,在浮船與油面之間有0.837m左右的氣相空間,體積約1000 m3,浮船呼吸閥處于開啟狀態,在浮船與油面之間進入大量空氣。罐壁板罐底板收油線(47、8012)241液面浮盤18009697285002. 點火源分析1)現場施工作業情況經調查,由于預報29日有雨,當天沒有簽發任何作業票,現場也無人員施工作業。可排除明火因素。2)硫化亞鐵自燃分析875罐含硫量小于350PPm,主要為有機硫,不易生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在與空氣接觸后,一般在幾分鐘內(最長時間不超過30分鐘)就會發生自燃,875罐停止付油到開始進油,間隔9個小時23分鐘,已遠遠超過硫化亞鐵自燃時間。經現場觀察,875罐內壁光滑,無明顯腐蝕。可排除硫化亞鐵自燃因素。 3)雷電火源分析8月29日2時至3時大連石化公司上空有雷雨,但事故后對875罐進行了“剩磁”檢測,檢測結果為零,說明8、875罐沒有落雷。可排除雷擊造成起火爆炸的可能性。 4)罐體設備故障分析874-877柴油儲罐從2006年完成改造以來,875、876、877儲罐用于柴油調合的攪拌器由于電機電流超負荷,一直處于停用狀態,總電源已經切斷。可排除攪拌器原因產生火源。5)靜電分析(1)875罐收油流速調合頭實時入罐流量(DCS數據)時間總流量(m3/h)平均值(m3/h)9:54721.91718.179:57714.44875罐調合一線入口流速測算時間877液位(mm)877凈容量(m3)877外輸量(m3/h)調合頭流量(m3/h)875罐入口管道流速(m/s)9:5375629630.091718.179:59、475729642.981-773.49:5575629630.091773.42.519:5675479610.7541160.223.179:5775279584.9711546.983.82注:以877罐液位及調合頭平均流量數據為準計算管道流速(2)液位低于浮盤下的流速限制。國家標準液體石油產品靜電安全規程(GB 13348-2009)5.1.4條款規定:對于電導率低于50pS/m的液體石油產品,在注入口未浸沒前,初始流速不應大于1m/s,當注入口浸沒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應超過7m/s。如采用其他有效防靜電措施,可不受上述限制。注:本次柴油電導率小于1pS/m。美國10、(API)健康與環境事務部、安全和消防分會、美國石油學會防止因靜電、閃電和雜散電流引起火災的保護措施(2003年推薦方法、1998年9月第6版)第4.5.2 條款規定:在進油管浸入兩倍于管徑或61厘米(2英尺)的深度(以較小值為準)前,要將進油管線入罐流速限制在1m/s以內。如果采用浮頂式的油罐,要遵守1m/s以下的速度極限,直至浮盤浮起。石油行業推薦標準(SY/T6319-2008) 防止靜電、閃電和雜散電流引燃的措施第4.5.2 條款對靜電電荷的控制規定:“限制填充線和入射液流的填充速度1m/s直到填充管浸沒油中2倍管徑或是61mm(取二者較小值)。當使用內浮頂儲罐,要遵守1m/s的極限速11、度直到頂浮起來”。 依據上述規定:事故發生前,柴油流速超過了規定的限制安全流速(1m/s以下)。 (2)油罐油表面靜電電位以3.82m/s進油流速計算,875罐爆炸前油面靜電電位為21.59kv-32.39kv。1987年1988年北京勞動保護研究所實驗結果:油面靜電電位35kV時的放電能量為0.2mJ,可以引燃汽柴油油氣(最小點火能量為0.2mJ)。油面靜電電位15kV時的放電能量為0.02mJ,引燃不了柴油油氣,但可以引燃氫氣(最小點火能量為0.019 mJ)。此流速下靜電可以引燃氫氣,但引燃柴油油氣的可能性較小。3. 可燃物分析1)火災前875罐收付油情況8月25日4時至26日6時,8712、5罐完成收油作業,收油量為14161.423噸,油品組成如下:調合組分收入量(噸)比例(%)說明二蒸餾C15463.8680萬加氫柴油173912.2825日12:30時部分轉24#罐收400萬加氫柴油943266.60二蒸餾B210017.0725日10時 -10#軍柴方案645#罐(軍柴)348.6532.4625日21時40分 -10#軍柴倒入625#罐(過剩組份罐)103.470.7326日10時50分加潤滑油改進劑0.54噸,11時10分結束罐底991.37.0液位1.048m合計14161.4238月28日9時50分至29日0時30分,由875罐向新碼頭“興池”輪裝付柴油,付出量113、3146.381噸,罐內剩0.963m,油量885.135噸。8月29日9時50分,875罐內溫度為38.6(閃點為67)。 2)上游裝置異常狀態排查情況(1)400萬噸柴油加氫精制裝置、300萬噸/年渣油加氫脫硫裝置8月25日-29日DCS數據顯示,事故發生前,400萬噸/年柴油加氫精制裝置和300萬噸/年渣油加氫脫硫裝置操作正常,處于平穩運行狀態,質量環保檢測中心采樣化驗數據表明餾出口質量合格。裝置名稱出裝置溫度閃點在線分析儀400萬噸柴油加氫精制裝置33-39.556-65300萬噸年渣油加氫裝置53-60(2)450萬噸/年蒸餾裝置2011年8月27日-2011年8月29日的DCS數據14、顯示,450萬噸/年蒸餾裝置B2、B3、C1線流量穩定, 泵運轉正常,可以排除輕烴、氮氣、蒸汽等介質由出裝置柴油線竄入罐區。流量(m3/h)出裝置溫度()柴油閃點指標常二線58625861-10、0、5號柴油閃點不低于57常三線23287173減一線(含凝縮油)12396163(3)360萬噸/年加氫裂化裝置8月28日10時40分,360萬加氫裂化反應系統引氫氣充壓;8月29日10時,壓力上升至2.3MPa。8月28日10時,主汽提塔投用氫氣汽提,汽提塔塔頂氣去火炬;14時30分,建立分餾系統循環。調閱8月28日至8月29日DCS記錄趨勢,顯示主汽提塔液面、預閃蒸罐液面、分餾塔壓力、航煤和柴油15、汽提塔液面等平穩,無異常。事故發生時,該裝置處于開工初期階段,界區餾出口采用兩道手閥隔離,無產品外送到罐區。(4)200萬噸/年煤油加氫裝置 200萬噸/年煤油加氫裝置在28日至29日期間,處于停工階段,系統充氮氣保壓,干燥塔液面、壓力穩定。因裝置準備開工(原計劃8月31日),界區餾出口采用兩道手閥隔離,無產品外送至罐區。(5)8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8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始建于1998年3月,投產于1999年7月,裝置設計年加工能力為80萬噸。2002年10月,通過更換催化劑提高空速,使裝置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年。該裝置“初步設計”的設計原則指出:“汽提塔汽提方式以水蒸汽汽提為主,并預16、留氫氣汽提方式”,工藝技術方案明確“汽提塔采用過熱水蒸汽汽提方案,同時考慮氫氣汽提的可能性”。該裝置投產初期,使用過蒸汽汽提,由于生產的柴油含水率高,便采用氫氣氣提方式。8月29日7時40分時,該裝置的汽提塔進料溫度為230.23,塔底溫度為223.85,汽提氫氣一直維持在1200Nm3/h左右,塔頂壓力為0.480MPa。8時20分,因反應熱源減少,汽提塔進料溫度降低至216.58,塔底溫度降至210.86,塔頂溫度降低,回流量減少,裝置開始提汽提氫氣量,9時00分汽提氫氣量達到1304Nm3/h,增加了約100Nm3/h,塔頂壓力從0.489MPa升高到0.496MPa。10時25分汽提氫17、氣量開始從1300Nm3/h降低,10時39分降至1206Nm3/h。塔底溫度汽提氫氣量進料溫度柴油出裝置流量(6)事故后取樣分析情況9月1日臨時采樣分析結果(用注射器從采樣瓶中直接抽取氣相進行分析)采樣地點油溫()氫氣含量%烴含量%877罐280.20.1390.50.27490.340.480萬柴油加氫270.740.43400.820.58510.470.71400萬柴油加氫2700.024000注:表明875罐內有氫氣及輕烴,不能反映875號罐油面與浮船空間內氣相組成。 9月2日采樣化驗數據(為保證樣品密閉,用新的4升鐵桶采2升油,在2升空間里取氣體樣分析 ) 采樣地點油溫()氫氣含量18、%烴含量%80萬柴油加氫336.100.73注400萬柴油加氫3000.17二蒸餾減頂3004.03注:0.73%的烴類氣體中,主要含乙烷和乙烯,各占總量的40%左右。柴油危險特性參數表性質閃點() 自燃點() 爆炸極限(%) 最小點火能量(mJ) 參數552132650.6 6.50.20.26氫氣危險特性參數表 參數名稱自燃點()爆炸極限(%)最小點火能量(mJ)參數5604.0 75.60.0194.事故結論1)由于浮盤落底,空氣進入浮盤與油面的空間。2)由于采用氫氣汽提工藝,8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柴油中攜帶氫氣;裝置的波動及調整可能使攜帶的氫氣量增加,但不排除其他氣體竄入的可能性。319、)由于進油流速較大(大于1m/s),產生的靜電發生放電。靜電放電點燃了達到爆炸極限的混和氣體。(二)事故間接原因1.在最低液面的管理上,未落實相關規程的規定。公司采用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第一冊 中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修訂)通用設備中常壓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儲罐檢維修規程(SHS01012-2004,以下簡稱:常壓儲罐檢維修規程),對875#儲罐進行生產運行管理。常壓儲罐檢維修規程第5.1.4條中規定:“儲罐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浮頂罐和內浮頂罐正常操作時,其最低液面不應低于浮頂、內浮頂(或內浮盤)的支撐高度。”事故發生時,大連石化公司在875#儲罐最低液面的管理上20、,未落實上述規程的規定。2.在收油作業中,未重視油品流速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未對油品流速進行有效的風險辨識。儲運車間操作規程(QJ/DSH 88-2007)4.4.5.1、4.4.5.2規定:“內浮頂油罐開始投用應控制好收油速度,空罐收油初始速度不應大于1m/s;當油品沒過收油線后,收油速度不應大于4.5m/s。” API RP2003-2008Protection Against Ignitions Arising Out of Static, Lightning, and Stray Currents4.5.2 Control of Electrostatic Charge Generat21、ion規定:當使用內浮頂儲罐(內部或者開頂),要遵守1m/s的極限速度直到頂浮起來。本次事故發生前,875#成品柴油內浮頂儲罐內柴油液面高度為0.969 m,已浸沒注入口241mm,其注入流速為3.82m/s,雖符合液體石油產品靜電安全規程(GB13348-2009)和儲運車間操作規程(QJ/DSH 88-2007) 規定,但油品的高速流動產生的靜電,其放電能量接近或大于4mJ,遠遠大于浮盤下部空間內的油霧、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的最小點火能。大連石化公司對上述風險未高度重視,未進行有效的風險辨識。3.對儲油罐維護保養不到位。儲運車間設備員對儲罐每月進行一次檢查,檢查時,打開罐22、頂固定透光孔蓋,使用手電進行觀察,受光線、觀察位置影響,對浮盤狀況、腐蝕狀況、密封狀況等檢查不全面。 由于875#罐被燒整體坍塌,無法確定當時浮盤的情況。據對同期使用的874#、876#罐、877#罐內檢查,發現罐內存在浮筒抱箍松落,浮頂壓條、浮筒一端下垂的現象。大連石化公司儲運車間未針對儲罐的實際情況,對儲油罐進行有效的維護保養。4. 對80萬噸/年柴油加氫裝置氣提塔溫度變化和氫氣氣提方式存在的安全風險,未能有效辨識,未采取有效措施。氣提塔塔底、塔頂溫度同步降低,造成塔底輕組分增加;氣提氫氣增加,塔頂壓力升高,帶來溶解氫增加。對上述風險,大連石化公司未能有效辨識;對氣提塔的異常變化,大連石化公司未采取有效的防止輕組分進入柴油罐的措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