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化鶴煤公司綜合防塵管理規(guī)定.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8757
2025-03-04
8頁
33KB
1、河南煤化鶴煤集團綜合防塵管理規(guī)定一、健全綜合防塵隊伍機構(gòu)1.公司通風部配備1人,各礦通防科也相應配備1人,專職管理綜合防塵工作。 2.礦井要成立注漿沖塵隊或沖塵圓班組,保證人員能滿足沖塵需要。3.礦要井在通風區(qū)設立測塵組,測塵人員按3-5人配備。測塵員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兩年以上的井下工作經(jīng)驗,接受專門的測塵技術培訓,并經(jīng)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方能從事測塵工作,為保證測塵工作的質(zhì)量,測塵人員應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能隨意調(diào)動。二、明確綜合防塵管理責任1.礦井綜合防塵工作必須實行專管和群管相結(jié)合,生產(chǎn)礦井要建立專業(yè)防塵隊伍,明確采、掘、機、運、通相關單位的防塵職責范圍,并有嚴格的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2.2、礦長對本單位防塵工作全面負責,保證防塵所需人員、資金和裝備。3.總工程師對粉塵的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組織編制防塵規(guī)劃和措施,安排防塵工程計劃。4.分管安全的副礦長對防塵措施、工程的貫徹實施負監(jiān)督責任,其他副職對所分管部門的防塵工作負直接責任。5.通防科對礦井粉塵防治工作負業(yè)務管理責任。6.生產(chǎn)、機電、通風等各部門都要在本職工作范圍內(nèi)對粉塵防治工作負責,分片包干,明確職責,齊抓共管。7.礦井對防塵管路、防塵設施的安裝和維護以及沖塵工作原則上劃分如下。(1)防塵管路的安裝和維護。新投產(chǎn)的工作面防塵管路由安裝單位負責安裝,工作面驗收時,一并驗收和移交;掘進工作面的防塵管路由掘進單位負責安裝,其它地點3、由礦指定單位負責安裝。礦井主要防塵管路由礦指定單位負責維護,各分支管路誰使用誰管理;(2)防塵設施的安裝和維護。井下所有防塵設施的安裝,由礦根據(jù)實際情況由指定單位負責,設施的維護按照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管理;(3)沖塵區(qū)域劃分。采煤工作面上、下順槽至采區(qū)專用回風巷口由采煤隊負責,掘進工作面自風機位置到掘進工作面及回風巷柵欄以外由掘進隊負責;皮帶巷、猴車道、煤倉上下口、卸載點上、下口由機電(運輸)部門負責,礦井主要進、回風巷,采區(qū)專用回風巷等由專職防塵隊伍負責;地面煤倉由運銷科負責;煤樓各礦根據(jù)責任范圍劃分指定專門單位負責。三、建立健全綜合防塵系統(tǒng)1.凡新建、改擴建、開拓延深、采區(qū)準備、巷道掘進的4、防塵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用。所有防塵設計和防塵措施必須有通風、安檢等部門審查通過后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后必須按設計驗收,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準投產(chǎn)。2.礦井地面必須建筑永久性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井下靜壓水池必須保證各用水設施所要求的水壓和足夠的水量。3.綜合防塵管網(wǎng)系統(tǒng)安裝要求。(1)所有的進風運輸巷、采區(qū)回風巷、煤巖掘進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下順槽、煤倉上下口、流煤眼上下口、各轉(zhuǎn)載點、煤巷橫川、巷道維修、回棚處以及需要通風的其它輔助巷道均要敷設防塵管路。皮帶運輸巷每50m設一個三通閘閥,其它巷道每100m設一個三通閘閥;(2)主、干管直徑不小于100mm、支管直徑5、不小于40mm。主、干管為向多個分支供水的集中供水管路,支管為向一個用水地點供水的供水管路。主、干供水管路中每一采區(qū)、每一區(qū)段分支處必須設分總開關閘閥;(3)各供水地點必須有充足的供水水源,確保在正常生產(chǎn)用水的狀態(tài)下,各用水地點的水量不小于6L/min、水壓不小于0.4MPa,回采工作面順槽口處的支管、掘進工作面巷口處的支管必須安裝水壓表;(4)規(guī)范防塵管路安裝。管路離底板不小于300mm,跨巷道所架的管橋必須為同管徑鋼管,嚴禁用異徑鋼管或軟管替代。掘進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兩巷所接的鋼管距工作面不大于20m,其余部分要用直徑不小于25mm的軟管接至工作面。4.凈化水幕安裝要求。(1)井下進風大巷6、采區(qū)進回風巷道、采掘工作面及回風巷必須按規(guī)定設置封閉全斷面的水幕;(2)所有掘進工作面必須安設兩道封閉全斷面的水幕,第一道水幕距迎頭距離不超過50米,并在水幕處設置門式捕塵網(wǎng);第二道距回風口不超過30米;(3)采煤工作面上、下順槽各安裝兩道水幕,上、下順槽第一道水幕距工作面距離不超過50米,并在上順槽水幕處設置門式捕塵網(wǎng);上、下順槽第二道水幕別分距回風口、進風口不超過30米;(4)串聯(lián)通風時,串聯(lián)風流的下風側(cè)必須安設能封閉全斷面的風流凈化水幕,被串工作面的進風處應安設能封閉全斷面的風流凈化水幕;(5)所有凈化水幕應靈敏可靠,霧化效果好,使用正常。5.防塵噴霧安裝要求。(1)井下溜煤眼、翻罐籠7、運輸機、裝煤機、井下煤倉和其它轉(zhuǎn)載地點都必須設置噴霧;(2)機采或綜采工作面采煤機、掘進機必須配備有效的內(nèi)外噴霧,無噴霧裝置的采煤機、掘進機不得工作。采煤機內(nèi)噴霧壓力不得小于2 MPa,外噴霧壓力不得小于1.5 MPa,若無內(nèi)噴霧或內(nèi)噴霧效果較差的,必須使用外噴霧裝置,其壓力不得小于4 MPa。掘進機采煤機內(nèi)噴霧壓力不得小于3 MPa,外噴霧壓力不得小于1.5 MPa,若無內(nèi)噴霧或內(nèi)噴霧效果較差的,必須使用外噴霧裝置和除塵器;(3)液壓支架和放頂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須安裝噴霧裝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時同步噴霧;(4)所有噴霧應靈敏可靠,霧化效果好,使用正常。四、加強綜合防塵現(xiàn)場管理1.防塵8、供水系統(tǒng)不健全的采煤工作面不得回采,掘進工作面不得開工。正常生產(chǎn)過程中采掘工作面無水嚴禁施工。2.所有采煤工作面必須采取煤層注水、水炮泥、噴霧、灑水等綜合防塵措施,堅持不注不采。施工單位要編制注水鉆孔設計,根據(jù)煤層特性選擇長短鉆孔注水或采用高、中壓注水技術,對于煤體自然水分大于4%,煤層很松軟,破碎且打眼易塌孔,難于成孔的煤層,經(jīng)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可以不進行煤層注水,但必須積極采取其它降塵措施。3.掘進工作面必須采取濕式鉆眼、沖洗井壁巷幫、水炮泥、噴霧、灑水和凈化風流等綜合防塵措施。如遇特殊情況的巖巷及施工抽放鉆孔不能采用濕式鉆眼時,可采取干式鉆眼,但必須采取捕塵措施,并使用個體防塵保護用品。9、4.打地質(zhì)超前鉆探孔和抽放鉆孔時孔口設噴霧,下風側(cè)5m處設水幕,水幕能夠覆蓋巷道全斷面,并在水幕處設置門式捕塵網(wǎng)。5.礦井每月要制定沖塵循環(huán)圖表,所有巷道按要求沖塵,無厚度超過2mm、長度超過5m的煤塵堆積現(xiàn)象。礦井主要進、回風巷至少每月沖刷一次積塵,采區(qū)、采掘工作面等巷道沖刷積塵周期由礦總工程師決定,沖塵要有記錄可查。6.主要運輸大巷每年刷白1次,要有記錄可查。7.放炮掘進時,炮前、炮后放炮地點20米范圍內(nèi)必須進行巷道全斷面灑水滅塵。8.放炮后,裝煤前必須對距離炮掘工作面30m范圍內(nèi)的巷道周邊和裝煤處進行灑水噴霧降塵。9.巖巷工作面噴漿時,在噴漿工作地點下風側(cè)應設置至少1道風流凈化水幕。1010、.抽放鉆孔施工現(xiàn)場每次鉆孔施工結(jié)束,必須及時清理煤粉,并對下風側(cè)100m范圍內(nèi)巷道進行沖洗,杜絕煤塵堆積現(xiàn)象。五、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1.礦井兩翼、采區(qū)石門、相鄰采區(qū)之間、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煤巷與半煤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按規(guī)定設置隔爆設施。2.隔爆設施安裝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隔爆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斷面面積計算:主要隔爆棚不得小于400L/m2,輔助隔爆棚不得小于200L/m2;(2)主要隔爆水棚的棚區(qū)長度不小于30m,輔助隔爆水棚的棚區(qū)長度不小于20m;(3)采掘工作面首排隔爆水棚距工作面煤壁的距離必須保持在60-200m范圍內(nèi),應設多組輔助隔爆水棚的,每組距離不大于200m;(4)隔爆水棚11、的排間距為1.2-3m,同一排水棚內(nèi)兩個水袋之間的間隙不得大于1.2m;(5)懸掛隔爆水袋的掛鉤,其角度為605度,每對掛鉤方向必須相向布置;(6)水袋應被自由地吊掛在掛鉤上,掛鉤也應自由地吊掛在支承架上,均不得捆扎或焊死。水袋距離巷道頂部及兩幫的間距不得小于100mm,距離軌道道面不小于1.8米,每處水袋高度應保持一致,安裝水袋處巷道需改棚時,其斷面應與前后20米長度的巷道保持一致;(7)隔爆設施應設置在直巷內(nèi),與巷道交叉口、轉(zhuǎn)彎處、變坡處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米,與風門距離不得小于25m。3.隔爆設施維護。礦井每周至少檢查一次隔爆水棚的水袋數(shù)量、吊掛、水量情況,及時進行補水、更換水袋、維護12、或挪移隔爆設施,并有記錄可查。六、粉塵測定制度1.對井下每個測塵點每月測定二次,測定內(nèi)容包括“全塵”和“呼吸性粉塵”,測塵地點包括井下采掘工作面、回風巷、主要皮帶運輸巷,粉塵測定結(jié)果每月報礦總工程師審批。2.工班個體呼吸性粉塵監(jiān)測,采、掘工作面每三個月測定一次,其他工作面或作業(yè)場所每6個月測定1次。每個采樣工種分2個班次連續(xù)采樣,1個班次內(nèi)至少采集2個有效樣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樣品不得少于4個;定點呼吸性粉塵監(jiān)測每月測定1次。3.粉塵分散度每六個月測定一次;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每六個月測定一次,在變更工作面時也必須測定一次。七、綜合防塵資料管理1.新礦井的地質(zhì)精查報告中,必須有開采煤層的煤塵爆13、炸性鑒定資料。生產(chǎn)礦井每延深一個新水平,應進行1次煤塵爆炸性試驗工作,煤塵的爆炸性由國家授權(quán)單位進行鑒定。2.礦井應制定綜合防塵措施和防塵管理制度,并嚴格組織實施。3.礦井必須繪制規(guī)范完善的防塵供水系統(tǒng)圖,能夠真實的反映出礦井供水系統(tǒng)現(xiàn)狀,并定期更新。4.防塵系統(tǒng)圖中應標注供水源、儲水量、管路管徑、三通閥門、水幕、噴霧、隔爆水棚等,每月填繪一次。5.建立防塵管理臺帳,包括防塵設施、儀器儀表、煤層注水臺帳。6.建立各種防塵記錄,包括巷道沖洗、刷白、煤層注水、等記錄。八、加強個體防護 1.加強個體防護,提高防塵意識,所有在井下采掘工作面和從事巷修工作的人員下井必須配備防塵口罩,并堅持正常使用。 2.礦井必須建立個人防護用品領用臺帳,定期發(fā)放防塵口罩。九、推廣綜合防塵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1.礦井進風大巷、采區(qū)進風巷推廣應用光控式常開自動凈化水幕,各放炮采掘工作面推廣聲控式自動凈化水幕的應用。2.各轉(zhuǎn)載點、煤倉放煤口、卸載點、皮帶運輸巷推廣應用自動式噴霧。3.各礦井配備直讀式測塵儀,數(shù)量不少于3臺。
物業(yè)資料
上傳時間:2021-02-04
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