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應急救援預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8987
2025-03-04
15頁
25.50KB
1、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應急救援預案1基本概況本公司位于湖北荊州市沙市區北京東路93號。公司現有職工3000余人,外用工500多人,是化工部定點的氯堿重點骨干企業和農藥生產出口基地,集鹽化工、磷化工、煤化工、化學農藥、精細化工和醫藥化工、城市煤氣于一體,農藥原藥生產能力30000,噸,燒堿生產能力60000噸,使用和生產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學危險物品,存在著火災、爆炸和中毒等事故的潛在危險。特別是氯氣日產量近150噸,常貯存量超過50噸,單槽存貯量最高達50噸。本公司建有專職消防隊,有消防車2輛;建有職工醫院與職業病防治醫院,有救護車1輛;有氯氣搶險隊及專用搶險工具,全公司職工基本熟悉防護2、知識。2應急救援危險目標及分布根據本公司生產、使用、貯存化學危險物品的品種、數量、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化學事故、火災及爆炸事故的特點,確定以下危險場所為應急救援危險目標(見附錄D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危險場所平面圖)。本公司內氯氣主要貯存在電化廠液氯工段和液氯包裝,液氯工段主要以貯罐存放,液氯包裝主要以鋼瓶存放,使用氯氣單位還有農二南、北三氯乙醛,農一三唑磷,電化廠鹽酸,磷化廠化磷等。3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職責和分工3.1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及設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成:公司總經理、分管副總經理及安全環保、調度、消防、技術、設備等部門。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總經理;副總指揮:分管副總經理;指揮部:3、生產調度處。3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指揮部職責321制定、修改化學事故、氯氣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2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組織實施、訓練和演習,并檢查各項工作實施情況;323發布和解除在應急救援行動中的命令;324負責向上級報告和向友鄰單位通報情況;325負責組織調查事故發生原因,處理事故及總結經驗教訓;33應急救援指揮成員職責及分工331總指揮負責指揮協調全公司的應急救援;332副總指揮:具體負責搶險、搶修、醫療、搶救物質、供應、運輸及事故通報、安置工作的指揮;333安全環保處長:協助副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報告、通報和事故處置工作;負責事故現場及擴散區域監測工作的指揮;334消防隊長:負責滅火、警4、戒、疏散工作的指揮;335醫院院長:負責搶救受傷、中毒人員的組織;336調度處長: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開停車調度工作的指揮;337技術處長:負責事故的分析、事故處置工作的技術問題的解決。34應急救援專業隊的組成和分工341通訊聯絡隊:安全環保處、調度處,負責人:調度處長,負責各隊聯絡對外聯絡;342搶險隊:由事故發生所屬部門人員組成,負責人:所屬部門的負責人,負責組織當班人員,就近區域人員控制事故蔓延;343消防隊:由公司消防隊組成,負責人:消防隊長,負責滅火方案的確定、滅火人員的組織、火勢控制直到火災完全被撲滅以及搶救任務;344搶修隊:工程部、能動廠、化機廠,負責人:工程部部長,擔負搶修5、任務;345醫療救護隊:由職工醫院與職防院組成,負責人:醫院院長,擔負搶救中毒人員責任。4應急救援處置方案41化學事故處置411物質外泄事故處置方案4111事故發生現場對于大量有毒物質外泄或需要緊急救援時,當班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調度處(2311、2411)、消防隊(2119)報警,同時配戴相應防護用品(氧氣呼吸器;先向下拉開瓶閥逆時代扭動氣閥即可)采用一切可行辦法切斷事故源。本崗位或鄰近崗位必要時應進行緊急停車處理。4112應急救援部門a.調度處在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有關單位負責人,查明有毒物泄漏部位和原因,同時下達應急救援預案處理的指令:發出警報,通知指揮部成員及消防隊,各專業救6、援隊迅速趕往事故發生現場。b.指揮部應迅速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對于事故原因作準確判斷,即時選擇或調整不同階段的應急救援的方案。指揮部成員到達現場后,根據事故情況及危險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時應請救援。c.發生事故的部門,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原因和泄漏部位,采取措施消除事故源,及時向指揮部報告事故處理進展情況。d.消防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消防人員佩戴好防護用品(如氧氣呼吸器等),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速度配合醫務人員一起將中毒者救離現場。對有毒物質外泄事故過程中可能發生火災,爆炸情況時,應即時采取具體控制措施。e.調度、安全部門人員到事故現場后,會同7、發生事故的部門在查明有毒物質泄漏部位和范圍后視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車決定,若需緊急停車則按緊急停車程序通過公司調度網迅速執行。f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建立以職業病醫師為主的統一指揮和處置小組,使用統一的中毒搶救方案和診斷標準,與消防隊一起立即救援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液急救,中毒較重人員必要時邊進行人工呼吸邊送往醫院搶救,減少或避免死亡。g環保人員到達現場后,查明毒物泄漏擴散情況,根據指揮部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h搶險搶修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指揮部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搶修設備,控制事8、故,防止事故擴大。4113專門小組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組織兩個專門小組:a在總經理指揮下,組織安全環保、技術、設備和發生事故的部門參加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原因和落實防范措施;b在總經理的指揮下,組成由化機、能動、技術和發生事故的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412火災、爆炸事故處置方案4121事故發生現場a大多數火災都是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生產過程中,初起火災的發現和撲救,意義重大。生產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一旦發現火情,根據火勢大小應果斷采取措施;如果是小火,應使用就近配備的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及時撲滅(干粉滅火器:拉掉插消,壓下壓把對準火源噴出);如果9、火勢不能撲滅,火勢擴展速度快不能有效控制(或發生大火)時,應立即邊向消防隊(2119)調度處(2311)報警,邊撲救,為專業消防隊伍趕到現場撲救贏得時間。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應立即進行緊急停車處理。初起火的撲救方法見附錄A。b發生爆炸事故時,當班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應采取自救互救措施,無人員受傷時,采取自救,可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氧氣呼吸器、濾毒罐等)或逆風脫離現場;有人員受傷時,采取互救,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氧氣呼吸器、濾毒罐等)協助受傷人員逆風脫離現場,脫離現場后必要采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時向調度處、消防隊報警。4122應急救援部門a調度處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故事發生部門負責人查明事故情況(10、著火部位、著火物質及其來源),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理的指令,通知指揮部成員及消防隊、醫療救護隊、搶險隊迅速趕往事故現場。b消防隊到達現場后應邊滅火,邊與部門搶險隊查明現場中毒及受傷人員,以最快速度使其脫離現場,嚴重者立即送醫院搶救。c指揮部成員到現場后,根據事故情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開展救援,如事故擴大時,應另請救援。d調度、安全到事故現場后,會同發生事故部門確定,事故范圍,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車決定,若需緊急停車則按緊急停車程序通過公司調度網迅速執行。e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立即搶救傷員和中毒人員,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就的急救措施,對傷者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11、急救,重傷員應及時送到醫院搶救。423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組織兩個專門小組:a在總經理指揮下,組織安全環保、技術、設備和發生事件的部門參力口的事故調查小組調查事故原因和落實防范措施,并對責任者進行處罰。b.在總經理指揮下,組織由化機、能動、技術和發生事故的部門參加的搶修小組,研究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413突然停電的處置方案:化工生產是許多化工單元操作組成,在突然停電時,化工單元操作處于一種失控狀態下,特別對于放熱反應,因突然停電,隨著斷水、斷冷,致使反應釜冷系統中斷,反應熱置換不及時,容易出現局部高溫,分解,發生火災爆炸或有毒物外泄等化學事故。如一旦發生突然停電、停水,公司12、調度處,各廠值往主任及操作人員應保持鎮靜,應迅速處于緊急處理處態。4131調度處a首先對跳閘、斷電做出正確的判斷,然后立即采取果斷有效的應急措施;b.在采敢緊急措施處理的過程中,盡快匯報請示生產副總經理;4132分廠值班主任a.根據調度發出的指令,迅速、果斷地按本車間處理事故預案指揮各崗位班長使其明確指令,要求迅速處理;b.隨時向調度匯報處理中出現的其它情況。4133工段長a全面領會值班主任或調度發出的指令,掌握本班的各項信息、動態,及時反饋給調度;b.根據調度、值班主任的指令進行處理或分配本崗位人員進行正確的操作處理;4134停車的應急措施因突然停電而引起的緊急停車、時間非常緊迫,根據我公司13、的生產特點,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緊急停車。5信號規定公司救援信號主要使用電話報警。公司報警電話:消防隊2119調度室231124116有關規定和要求: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準確,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故,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對實施情況按安全生產責任狀及安全管理處罰規定考核。6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指揮部成員和救援人員應按照專業分工,本著專業對口,便于領導,使于集結和開展救援的原則,建立組織,落實人員,每年初根據人員變化進行組織調整,確保救援組織的落實。62按照任務分工做好物質器材準備:準備各種防護器材和必要的指揮、通訊、報警、消防、搶修14、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經常處于良好狀態,各重點目標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63各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對人員進行救援訓練和演習,演習情況報公司安全環保處備案。公司每年進行12綜合性應急救援演習,提高指揮水平和救援技能。64健立健全各項制度:641值班制度:建立晝夜值班制度,廠部值班指揮長的值班任務,遇有情況及時處理。642檢查制度:各級部門在安全巡檢中檢查應急救援工作的落實情況。643例會制度:在每季度的安全述職會中,匯報上季度安全生產和救援工作情況,布置本季度安全和救援工作。654總結評比制度:對在應急救援工作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和單位進行獎勵15、和表彰。附錄A初起火災的撲救A1生產裝置初起火災的補敘當生產裝置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在場操作人員或現場人員應迅速采取如下措施:A1.1應迅速查清著火部位、著火物質及其來源,及時準確地關閉閥門,切斷物料來源及各種加熱源;開啟冷卻水等,進行冷卻或有效隔離;關閉機械通風裝置,防止風助火勢或沿通風管道蔓延。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勢,有利滅火。A12帶有壓力的設備物料漏引起著火時,除應立即切斷進料外,還應打開泄壓閥門,進行緊急放空;同時將物料排入系統或其他安全部位,火勢可因此減弱,便于撲滅。A13根據火勢大小和設備、管道的損壞程度,現場當班人員應迅速果斷做出是否需要全裝置或局部工段停車的決定,并及時向公16、司調度處、消防隊報警。在報警時要講清著火單位、地點、著火部位和物質,最后報告自己的姓名。A14裝置發生火災后,當班的車間領導或班長應迅速或班長應迅速組織人員除對裝置采取準確的工藝措施外,還應利用裝置內的消防設施及滅火器材進行滅火。若火勢一時難以撲滅,則要采取防止火勢蔓延的措施,保護要害部位,轉移危險物質。A1.5在專業消防人員到達火場時,生產裝置的負責人應主動向消防指揮人員介紹情況,說明著火部位、物料情況、設備及工藝狀態,已經采取的措施等。A2易燃可燃液作貯罐初起火災的撲救A2.1易燃可燃液體貯罐發生著火、爆炸,特別是罐區中某一貯罐發生著火、爆炸是很危險的。一旦發現火情應迅速向消防部門報警并向17、公司調度處報告。報警和報告中須說明罐區的位置,著火罐的位號及貯存物料的情況,以便消防部門迅速趕赴火場進行撲救。A2.2若著火罐尚在進料,必須采取措施迅速切斷進料。如無法關閉進料閥門,可在消防水槍掩護下進行搶關,或通知送料單位停止送料。A2.3若著火罐區有固定泡沫發生站,則應立即啟動泡沫發生裝置,開通著火罐的泡沫管線閥門,利用泡沫滅火。A2.4若著火罐為壓力容器,應迅速打開水噴淋設施,對著火罐和鄰近貯罐進行冷卻保護,以防止升溫,以防止升溫、升壓而引起爆炸。打開緊急放空閥門,將物料排放到安全地點進行泄壓。A2.5火場指揮員應根據貯罐損壞情況,組織人員采取筑堤堵洞措施,防止物料疏散,避免火勢擴大。特18、別注意對相鄰貯罐的保護。對于粘度較大且含水的物料(如原油),應警惕物料爆沸而引起飛濺,以防造成人員傷亡和火勢的擴大。A3倉庫初起火災的撲救倉庫內存放的物質可燃品居多,而危險倉庫內貯存的各種化學危險性更大,因此倉庫著火時,倉庫管理人員應立即向消防部門及公司調度處報警。報警時說明起火倉庫地點、庫號、著火物質品種及數量。倉庫內存放的物品很多,物種不同。倉庫的初起火災,更需要倉庫管理人員利用倉庫的滅火不可貿然用水槍噴射,應物選用合適的滅火器進行及時撲救。否則用水槍一沖,物資損失必然增多。特別是危險物品倉庫。倉庫管理人員應主動向消防指揮人員介紹情況,說明物品位置及相應的滅火器材,以免擴大火勢,甚至引起爆19、炸。為了防止火場秩序的混亂,應加強警戒,阻止無關人員入內,參加滅火的人員必須聽從統一的指揮。A4電氣火災的撲救A4.1電氣火災的特點a.帶電電氣設備著火時,著火場所的很多電氣設備可能是帶電的。撲救帶電電氣設備的火災時,應該注意現場周圍可能存在著較高的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b.帶油許多電氣設備著火時,是絕緣油在燃燒。例如電氣變壓器,多油開關等,其本身充滿絕緣油,受熱后可能發噴油和爆炸事故,進而使火災范圍擴大。A4.2撲救電氣火災時的安全措施撲救電氣火災時,應首先切斷電源。切斷電源時,應嚴格按照規程要求:a.火災發生后,由于潮濕及煙熏等原因,電氣設備絕緣已經受損,所以在操作時,應用絕緣良好的工具操作20、。b.選好電源切斷點。切斷電源的地點要選擇適當。若在夜切斷電源時,應考慮臨時照明電源問題。c.若需剪斷電線時,應注意非同相電源應在不同部位剪斷,以免造成短路。剪斷電線部位應選有支撐物支撐電線的地方,以免電線剪斷后掉落下來,造成接地短路或觸電事故。d.切斷電源時,如南非要電力部門或其它部門配合,應迅速聯系,報告情況,提出斷電要求。A4.3帶電撲救電氣火災時的特殊安全措施撲救帶電電氣火災時,為了爭取滅火時間,如來不及切斷電源,或因生產需要,不允許斷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a.帶電體與人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安全距離應滿足安全規程規定:一般室內應大于4m;室外不應小于8m。b.選用不導電滅劑對電氣設備21、滅火。機體噴嘴與帶電體的最小距離:10KV及以下,大于04m;35KV及以下,大于0.6m。用水槍噴射滅火時,水槍噴嘴處應有接地措施。滅火人員應使用絕緣護具(如絕緣手套、絕緣靴)及采用均壓措施。其噴嘴與帶電體的最小距離L110KV及以下,大于3m;220KV及以下,大于5m。c.對架空線路及空中設備進行滅火時,人體位置與帶電體之間的仰角應不超過45度,以防導線斷落傷人。如遇帶電導體斷落地面時,要劃出一定警戒區,防止跨步電壓傷人。A44充油設備的滅火a.充油設備的油品閃點多在130140c之間,一旦著火,其危險性較大。如果在設備外部著火,可用CO2、1211(即二氟氯溴甲烷)、干粉等滅火器帶電滅22、火。如油箱破壞,出現噴油燃燒,且火勢很大時,除切斷電源外,有事故油坑的,應設法將油導人事故油坑。油坑中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滅火。要防止油火進入電纜溝。如油火順溝蔓延,這時電纜溝內的火,只能用泡沫撲滅。b充油設備滅火時,應先噴射邊緣,后噴射中心,以免油火蔓延擴大。A5人身著火的撲救人身著火多數是由于工作場所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或撲救火災而引起的。也有因用汽油、苯、酒精等易燃油品和溶劑擦洗機械、設備或衣物,遇到明火或靜電引起的火花而引起的。當人身著火時,應采取如下措施:若是衣服著火又不能及時撲滅,則應迅速脫掉衣服,防止燒壞皮膚。若來不及或無法脫掉衣服,應就地打滾,用身體壓滅火種。切記不可跑動,否則風助火勢,會造成嚴重后果。就地用水滅火,效果會更好。如果皮膚被燒傷,要防止感染。第 15 頁 共 1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