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初步設計方案1.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29336
2025-03-04
23頁
408.51KB
1、重慶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初步設計方案窗體底部窗體底部 一、總論 初步設計思想1.1 初步設計的出發點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是隆鑫集團公司摩托車事業部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核心和信息平臺。該系統開發的目的是:(1) 實現要貨計劃、生產計劃、采購計劃、財務計劃的一體化運行;(2) 實現多品種、多批次、小批量的混批作業方式,支持混線生產;(3) 實現準時制供貨邏輯的物流管理;(4) 實現產品配置、技術變更等產品工程管理;(5) 實現整車質量從生產過程到配套廠商的追溯性;(6) 實現財務與業務的一體化;(7) 支持CKD作業;(8) 支持COP管理;(9) 支持集團公司集中式財務管2、理;(10) 支持企業未來發展電子商務;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通過實現摩托車總裝廠級計劃、生產、采購、物流、財務、質量和產品工程的信息化來提升管理,通過推行準時制的生產模式,實現混批生產,進而實現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一體化運作,達到提高產品市場響應速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目的,從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率。 同時,為滿足將來公司實施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需要,系統應可以實現對電子商務的支持,具有可持續發展性,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將是一個能適應電子商務時代需求的工廠級信息管理系統。系統將具有兼容性、軟件技術先進性、功能適應性和靈活性、系統開放性。3、1.2 整體的管理解決方案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的成功實施,關鍵在于是否可以獲得全過程優質的咨詢服務、先進可靠的軟硬件產品和實際可行的實施方案。因此,整體解決方案不僅僅是一套滿足摩托車生產與物流管理需求并且功能先進的企業管理應用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更重要的是融合了為用戶提供管理咨詢服務、培訓和項目管理的、適用的、針對性強的整體管理解決方案。1.3 系統技術平臺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性和對將來電子商務的需求決定了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平臺來開發其中的軟件系統,而不是普通的或個人級軟件語言和工具。可持續發展性需求包括軟件系統必須能保證支持對未來新技術的吸納,4、必須對隆鑫集團未來可能發生的系統規模的變化能持續支持,以最大限度地保護隆鑫集團在應用系統上的投資。對電子商務應用的支持需求確定了技術平臺不再是局部的網絡范圍,而必須考慮更廣泛的資源。 初步設計依據重慶隆鑫項目調研原始文檔 初步設計任務隆鑫集團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初步設計的主要任務是:(1) 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體系結構總體設計和模塊設計;(2) 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網絡系統及系統硬軟件平臺設計;(3) 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軟件系統各子系統功能設計;(4) 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實施計劃、投資規模和開發策略。二、系統體系結構及主要功能 系統體系結構模塊設計系統采用高速以太網總線的混合三層體系結構,采用以C/5、S結構體系為主的結構體系,但是又要考慮到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系統必須能夠支持Browse/Server結構體系,因此它應當是一個混合體系結構,系統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該體系結構采用具有高度技術成熟度與安全性的client/sever的三層體系結構,并充分考慮未來的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有利于實現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軟硬件資源的充分利用,使系統具有更高的兼容性與開放性?,F場設備,工業數據庫現場工業設備 應 用 服 務 器管理控制工作站以太網以太網WEB 服 務 器圖1 系統體系結構控制工作站、Web服務器(未來對電子商務需求的增加模塊)、應用服務器的用戶之間通過通信協議實現信息的傳輸與共享。現場6、設備數據通過應用服務器進行分析處理后存儲到數據庫。數據庫中的數據只有通過服務器才能夠與用戶,現場設備之間進行信息的交流。用戶不直接控制現場設備與數據庫,既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與底層設備的健壯性,也保證了用戶與系統之間的交互界面的透明性與友好性。三、網絡系統及系統硬軟件平臺設計 網絡系統體系結構設計網絡系統對整個生產與物流管理系統提供網絡支持。根據IT行業的發展情況與系統的實際的信息的實時性以及傳輸信息量的需求,決定選用能通性,可靠性,經濟性好的100M以太網。通過這個系統,我們既能夠通過計算機實現計劃、采購、財務、質量和產品工程等廠級管理,又能實現生產、物流等車間級管理;既支持部門級單位作業,也7、支持各部門協同作業。 網絡布線系統設計整個網絡將采用星型拓撲結構,信息插座分別連到工作站與有關現場工業設備。每個工作區的信息插座都要和管理系統相連,其信息插座的位置與數量根據生產系統、物流設施和辦公區布置的具體設計而定,辦公區水平布線線纜選用AMP 阻燃100ohms非屏蔽雙絞線(UTP)電纜。信息插座安裝由其位置而定,辦公區域按工作區基本型設計,即每9平方米一至兩個信息點。信息插座是PC與水平子系統連接的接口,每個4對線電纜必須都終接在工作區的一個8腳(針)的模塊化插座(插頭)上。通信接線盒按照T568B標準布線的8針模塊化I/O,引針與線對的分配按照T568B標準端接。其拓撲結構見圖2所示8、:交換機服務器.采購計劃生產電子看板系統質量技術財務庫存管理條碼掃描條碼打印合格證打印車架刻字圖2系統網絡拓撲結構布線點的構成:投料:設立車架、發動機、雜件等電子看板(帶錄入功能)布線點若干,具體數量根據現場設備確定后再確定。庫房:零件庫房,設立零件庫房管理工作站、質檢管理工作站信息插座接口,具體數目根據零件入庫點交點的數目留適當冗余;成品庫房,設立成品出入庫管理工作站,具體數量根據生產線的具體實際情況配置并留有一定冗余。生產線:在車架號打印工位,下線檢驗,包裝工位設置管理控制工作站,具體數量根據生產線的設施規劃,生產節拍以及生產線數量與工位的設立情況具體確定。管理用計算機:計劃、財務、采購、9、技術管理、總經理查詢等管理計算機的數量及其位置工作需要和工作區位置確定,并留有一定冗余。 系統平臺設計考慮的現實需求與市場情況,本系統選用部門級的SUN 250小型機或者是國產同檔次服務器作為系統服務器。小型機采用UNIX系統,原則上選用ORACLE數據庫系統作為數據庫系統,具體數據庫系統的確定要考慮數據庫的經濟性、安全性與速度等,更重要的是要與隆鑫集團公司的數據庫系統一致,使系統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安全性和良好的性能。并配置相應的前端開發工具。各個管理控制工作站建議采用Windows2000或是采用Windows NT操作系統,使用戶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與穩定的性能與高度的安全性。四、生產與物流10、管理信息系統的軟件功能模塊分析1成車生產線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分析1.1 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業務流程圖隆鑫摩托車事業部總裝廠各部門之間信息流程圖如圖3所示:算結款付 配 套 部 物 資 部 生 產 部 財 務 部品技部開發部庫存信息成品庫存信息銷售公司 價格中心生產工藝、作業指導書、質量計劃技術狀態文件成品入庫單價格信息產品質量技術信息要貨計劃供應商領料單采購計劃定貨合同物資送檢單付款比例產品BOM生產作業計劃圖3 信息流程圖隆鑫摩托車事業部計劃業務流程如圖4所示(從銷售計劃到物料采購計劃)注:銷售公司計劃按周、按日滾動調整,且計劃周期不確定預測訂單庫存其它生成要貨計劃配套部月計劃周11、計劃日計劃(次日)配套計劃檢查批缺件檢查周缺件檢查日缺件分解供貨比例配套供應商銷售公司產能平衡根據市場隨時調整要貨計劃歸納整理,生成次日生產計劃圖4 計劃流程圖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作業流程如圖5所示:次日生產計劃作業計劃()計劃下達/分解生產領料單2領料檢驗換件單組批/準時制置場準時制投料裝配/檢驗合格生產日報表產量周報表次日生產計劃班組生產計劃生成補料單入庫成車入庫單圖5 作業流程隆鑫集團事業部總裝廠總裝線物流管理流程如圖6所示。庫存報表發動機條碼產生產品工程盤存管理生產日報合格證和外包裝條碼標簽產生車架刻字車架條碼產生銷售要貨生產作業計劃庫存管理在線入庫出庫管理盤存管理零部件庫存管理非正常12、入庫庫存定額管理庫齡分析庫存定額管理圖6 物流管理流程1.3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主要活動的IDEF0圖(1)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摩托車總總裝生產線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模型如圖7所示:圖7 系統功能模型(2)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線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計劃功能模型IDEF0如圖8所示圖8 計劃功能模型(3)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線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物流功能模型如圖9所示。圖9 物流功能模型(4)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線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資金流功能模型如圖10所示。圖10 資金流功能模型2成車生產線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軟件模塊根據通過隆鑫集團摩托車事業部生產與物流管理13、信息的設計目標與需求分析,以及通過以上對關鍵業務流程圖的分析與功能模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系統功能模塊如圖11所示:隆鑫集團成車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系統管理總經理查詢質量管理財務管理供應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準時制生產計劃條碼跟蹤產品工程圖11 系統功能模塊五、成車生產線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條碼跟蹤子系統1.1 系統設計目標() 實現成車庫房、銷售部門、生產部門和技術部門的數據信息共享。() 實現從上線裝配到下線入庫及銷售出庫的條碼跟蹤管理。() 條碼掃描完成對庫房的入庫、出庫和盤存的條碼管理,實現查詢庫房的入庫、出庫和結存等信息的實時查詢。() 支持質量管理系統的質量追溯功能。() 支持準14、時制投料管理。() 支持生產動態和成品庫庫存動態管理。() 支持采用“倒沖法”進行應付帳款管理。 1.2 系統功能設計1.2.1車架條碼產生和打印管理() 根據作業計劃在車架刻號處生成VIN代碼和條碼,刻車架號并打印VIN碼條碼,條碼標簽可隨摩托車流轉卡移動。() 同一種車型在30年內車架號不能有重碼出現。當產生重碼時系統給予提示,并顯示重碼信息。() 按車型或時間查詢已產生和使用過的車架號。1.2.2發動機條碼產生和打印管理(可選作)由于發動機沒有條碼,可在本地產生和打印發動機條碼,貼在發動機側蓋上,或隨摩托車流轉卡走。1.2.3合格證和外包裝條碼標簽打印管理() 掃描流轉卡上的發動機號和車15、架號、確認產品名稱、狀態、顏色、生產日期等信息后,產生合格品摩托車完整文件,打印出合格證和外包裝箱用條碼標簽,對出口車可選擇打印中英文標簽。此項信息作為成車入庫的依據,系統可自動產生入庫單。() 對出口車可打印出英文摩托車清單。() 按生產日期或班次查詢已裝配合格的摩托車信息。() 按車型和狀態查詢已裝配合格的摩托車信息。產品工程子系統 2.1 系統設計目標本系統的設計目標是實現對物料資源計劃與準時制生產基礎數據的支持即產品基礎數據的生成與維護,生成制造BOM,實現對產品配置的變更,修改,產品技術狀態的修改與變更等功能,還要實現對產品工程的管理。2.2 系統功能設計2.2.1 產品數據管理模塊16、() 產品標準數據錄入。按國家規定VIN碼編制摩托車標準代碼,建立VIN碼與摩托車名稱、車型、類別和狀態等信息的對應關系,并且隨時把更改的信息錄入計算機,作為系統共用數據。() 產品裝配BOM的錄入與維護。() 實現產品配置與裝配修改與變更和產品版本號的管理控制。2.2.2 產品工程模塊() 可選件的定義:定義整個產品可選件可能的特征和價格(可選作)。() 工程限制:從技術的角度定義可選件的組合約束與可能性。() 市場限制:從市場的角度定義可選件的組合約束與可能性。() 產品結構:在考慮到可選件與約束情況下的得出原始產品結構。() 產品結構的確認:從工程、財務、采購考慮等不同的方面確認產品結構17、。() 完整性校驗:校驗產品結構的完整性,特別是對于不同的部件。() 定制工程:可行性檢查和對于特殊的用戶要求的認可過程(可選作)。計劃子系統3.1 系統設計目標根據銷售部門的要貨計劃、裝配BOM、零部件庫存信息,供應狀況,采用物料資源計劃與準時制生產邏輯原則,生成主生產計劃和作業計劃,總裝線隊列以及缺件采購計劃,指導供應部門在適當的時間采購適當數量的零部件。與準時制管理子系統構成MRP/JIT混合運行的生產計劃管理。逐步降低最小批量數,最終實現混線生產。 3.2 系統功能設計(1) 銷售部門的要貨計劃的輸入,修改與維護。(2) 輸入集團下達的年度排產計劃。(3) 根據銷售部門的要貨計劃與年排18、產計劃進行生產預測(可選作)。 (4) 根據銷售部門的要貨計劃、年排產計劃、生產預測、物料清單、庫存信息與裝配生產能力,進行粗能力計劃平衡和產品工程生成主生產計劃(可簡化)。(5) 根據主生產計劃生成作業計劃與缺件采購計劃。(6) 根據作業計劃以及零部件庫存信息進行零件組批,在組批過程中要能夠根據摩托車的技術狀態要求以及配套廠家等的不同狀態進行調整,支持單車為一批的最小批次管理,最終支持混線生產,并根據組批結果生成生產序列;(7) 可以提供周采購計劃與日作業計劃的不同時間段層次的計劃能力。(8) 與庫存、采購與準時制生產系統緊密集成。4準時制生產子系統4.1 系統目標實現對總裝線的準時制投料,19、跟蹤條碼的產生,生產工藝流程,質量文件等的生成,完成總裝線生產、檢驗、包裝的信息管理功能,實現混批生產與條碼質量追蹤,支持混線生產。4.2 系統功能(1) 根據生產作業計劃,生成加工裝配工藝流程文件與質量文件(可選作)。(2) 根據生產計劃制訂生產通知單,根據產品結構,生產工藝等制訂作業指示書(領料單、技術要求等);(3) 記錄生產過程中的領料單、入庫單等原始生產數據;(4) 編制最終作業計劃。考慮混線產品下線的均衡率、連續性和短的時間周期,生成混線生產批次隊列。(5) 提供準時制置場計劃出庫量和生產線各工位送料計劃量,并對生產線各工位實際領料量確認。用倒沖法維護在制品數據,提供生產線在制品數20、據盤點,自動生成庫存流水帳。(6) 提供支持由工廢、料廢和下線檢測與路試殘次品引起的實時缺件補充計劃看板管理(可選作)。(7) 實時動態刷新裝配入庫完成情況。(8) 提供成車生產線工廠日歷的生成與維護功能。5庫存管理子系統5.1 系統目標為了實現生產線的MRP與JIT的聯合運行,整個庫存管理必須實現高度的自動化和準確度,并根據生產實際情況不斷地動態刷新零部件的庫存狀況與成車的入庫信息,自動地產生零部件庫存的補貨和缺貨報警,并與生產計劃系統與財務系統緊密地集成,從而支持混線生產的業務與財務管理的一體化運行。5.2 系統功能() 實現倉儲位管理,將出/入庫業務與儲位緊密聯系起來,通過計算機系統實現21、對倉庫的“透明”管理;() 實現零部件的配套廠商管理,可以實時跟蹤各零部件的各配套廠商的庫存狀況;() 出入庫業務的自動化管理,實現出入庫管理業務的自動化,根據生產系統生成的生產計劃與領料單自動地打印庫存管理業務單據與庫存情況報表;() 根據輔助項目,形成庫存輔助帳,從而實現各種零星復雜要求物料編號的倉庫管理;() 批次供料管理,能夠根據生產作業計劃以及生產系列的車間排序,提供物料批次管理與按批次追蹤出入庫物料信息,支持電子看板系統的準時制投料;() 與生產計劃、準時制生產、采購管理、財務管理子系統高度集成,實現與生產作業計劃的限額領料緊密銜接,與準時制生產的電子看板投料系統,采購管理的入庫單22、緊密連接,與財務管理的原始單據與底層業務高度有機的實現起來,實現數據共享與信息集成。() 實現各種倉庫的盤存,呆廢料的管理功能以及實現各種倉庫預警功能;() 實現各種庫存分析功能,包括庫存余額分析,庫存收發匯種表,物料庫齡分析以及各配套廠商領部件領用匯總,并可以實現對各種原始單據的定義與打印功能;() 不僅提供現有庫存量同時還提供已分配量、可用量、以及指定時段的月初庫存量,月累計入庫量,月累計出庫量、下線合格成品對沖月累計使用量、工損和料損月累計量。6采購管理子系統6.1 系統目標根據銷售部門的要貨計劃與市場預測、生產系統生產作業計劃以及庫存信息,生成采購作業計劃,實現準時制采購與供貨,支持混23、線生產。6.2 系統功能(1) 采購計劃管理功能,根據生產計劃生成建議的采購計劃,并能合并其他需求(如供應比例、指定供應商等),形成采購計劃。(2) 采購業務控制管理,實現采購定單,采購入庫單,采購發票的三單合一化管理,并與庫存管理系統的入庫管理系統緊密集成,可以實現采購計劃實行狀況以及采購進度進行的實時動態管理控制。(3) 采購業務員控制功能,實現對采購員采購物料清單進行管理和優先級分配采購的管理。(4) 采購付款限制,根據各配套廠家的付款比例限制策略,實現對配套廠家的付款提供限制以及對不合格品的以及質量責任罰款等管理。(5) 提供庫存ABC 分類管理制度,便于用戶采取對不同物資采用不同重點24、的管理方式,實現該管理方式下物料的短缺超儲報警。(6) 提供中長期物料需求核算,指導制定季度(如KD件)的采購計劃。(7) 采購允許生產多個交貨期,允許分批交貨。提供采購、進貨、退貨等異動作業處理功能。各種作業都采用在線實時更新方式,以備隨時查詢之需。(8) 實現供應廠商的管理,對供應商進行按種類劃分管理,供應商資信管理,記錄供應商檔案息及來往函件信息,并提供各種方式的查詢和清單打印,以便掌握最新的供方信息,及時處理供應商反饋信息。(9) 提供支持基礎電子商務的電子供應功能,建立通過與供應商的電子郵件形成的電子報表進行信息交換的功能,信息交換內容:配件的定貨計劃與發貨單(三聯單)、供貨確認、所25、供庫存查詢、用貨確認、供應核算等。(9) 提供根據質量狀況、交付狀況實現對供應比例、財務條件的調整功能。7供應管理子系統 7.1 系統目標采用先進的供應鏈的管理思想,建立有效合理的配套供應體系,并對供應商實施有效的管理,降低采購成本與庫存,推行準時制采購與供貨策略。7.2 系統功能(1) 進行配套體系的建立與維護管理,包括配套廠家的基本情況。(2) 建立配套廠家目錄與廠家的配套產品目錄,進行市場分析與新零件采購能力的預測。(3) 建立配套廠家的配套能力,供貨速度與供貨質量,供貨價格檔案。(4) 實現新的零部件與配套廠商的引入管理,以及零部件市場價格的跟蹤管理功能。(5) 實施對供貨比例的限制,26、付款比例限制,供貨量價限制功能,便于形成有效的配套供應體系。(6) 預測交貨進度表:根據供應商的交貨歷史記錄的預測交貨進度表。 財務管理子系統8.1 系統目標實現業務與財務管理的一體化與自動化管理,支持準時制生產機制的順利運行與財務管理功能的實現。8.2 系統功能() 實現與采購系統,生產系統和庫存系統的高度集成,實現資金流,物料流的高度統一。() 實現帳務管理功能,即實現一般企業所需要的帳務管理,財務報表打印與合并等功能。() 實現對隆鑫集團和摩托車事業部內部其他單位之間的內部結算功能。() 根據用料情況自動的生成各配套廠商的用料情況,并以采購管理系統配套件的價格實現對供應廠家的外部結算功能27、,同時根據不同付款控制策略以及付款比例、付款進度實現手動/自動的付款結算功能,也可以對付款比例進行人為干預。() 實現存貨核算功能。() 成本核算功能,根據成車生產入庫以及用料情況,自動的核算零部件成本與單車成本。() 預算平衡,實現對應收應付帳款的管理,制定資金收支平衡計劃,實現對企業現金流的有效管理控制與協調。9質量管理子系統9.1 系統設計目標對摩托車生產裝配過程的質量信息進行全面的管理,并對所采集的質量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實現對從采購供應到顧客反饋質量信息的全過程控制。9.2 系統功能設計(1)質量原因,檢測內容,檢測標準,檢測單類型等基礎數據進行定義,以便適應大多數變化的質量管理方式(28、可選作)。(2)支持計量檢測管理,可以跟蹤每批產品質量檢測的實際檢測值,以便進行對比分析(可選作)。 (3)支持計數檢測管理,通過抽檢,可以計算出每批產品的質量檢測合格情況(可選作)。(4)按不同的統計分析條件,分析質量問題的原因,并以圖形顯示(可選作)。 (5)可列出不同查詢條件的質量檢測匯總數據及質量問題的原因匯總數據,可列出質量廢品的匯總情況及原因(可選作)。(6)可跟蹤摩托車生產裝配過程整車質量反饋信息和售后質量反饋的信息,并做統計分析。 (7)建立摩托車質量追溯數據庫,支持單機質量檔案的建立,同時跟蹤到有關的零部件的配套廠商情況記錄。實現對摩托車質量問題的追溯,并支持公司對配套廠商的29、質量索賠。(8)建立供應商往來函件,往來人員的檔案,以便了解關于質量問題,雙方相互交涉的過程及處理結果(可選作)。10.總經理查詢子系統10.1系統設計目標我們設計系統的目標不僅僅是要解決企業底層自動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管理信息化問題,在實現充分信息共享的基礎上,為管理者實現數字化管理提供有利的支持,使管理者能夠動態的掌握工廠的生產實際情況,為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10.2系統功能設計(1)工廠的實時生產情況,計劃執行完成情況查詢。(2)各要貨計劃的計劃以及執行狀況查詢。(3)零部件成本查詢,整車成本查詢。(4)配套廠商質量,付款、罰款查詢,配套價格,配套比例查詢。(5)零30、部件庫存查詢。(6)產品標準數據查詢。(7)產品質量查詢。(8)按生產日期、班次、車型、VIN碼查詢已裝配合格的摩托車整車信息。(9)查詢入庫、出庫、現有庫存和資金占用情況等信息。(10)應收應付帳查詢。11系統管理11.1系統設計目標可定義成車生產線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用戶,執行功能的權限,用戶使用功能授權。并對各子系統共用的基礎數據進行維護,完成數據的備份作業。11.2系統功能設計(1)進行用戶定義,用戶組定義和組用戶定義。(2)進行功能定義,用戶功能定義和組功能定義。(3)對用戶使用功能進行授權,完成對用戶作業日志的記錄與管理。(4)對系統進行標準化設計,維護共用的基礎數據。(5)完成31、數據的備份作業。(6)支持與公司其它業務系統的集成。特別是與集團公司將來的銷售,財務等系統的集成。六、實施計劃及開發策略1、實施計劃根據公司的成車生產線的設計與組織設計的進度與公司的進度要求,隆鑫集團生產及物流管理系統實施進度如下:(1)2001年9月20日以前完成初步方案設計。(2)2001年10月12月完成,完成軟件系統各模塊詳細設計評審,提出整改意見,開始應用軟件的編制與定制;完成網絡與硬件平臺的詳細設計評審和網絡布線系統詳細設計評審,提出整改意見,部分模塊投入試運行。 (3)2002年1月1日4月31日,進行應用軟件的設計與系統選點調試,完成網絡布線與硬件設備的安裝,并對系統進行試運行32、,并對投入運行的軟件系統進行技術測試和評審,提出整改意見。() 2001年5月1日進行系統的正式上線運行,并進行系統整體評審驗收;() 培訓自2001年11月開始,分三個層次,領導層、管理層、操作層,間周1次,預計安排810次,詳細培訓內容和培訓計劃待定2、投資預算鑒于所需設備的具體數量需根據生產線的實際組織機構,生產設施規劃、生產線的數量等而定,其中集線器的數量、型號與端口數目需根據建筑的實際分布狀況以及建筑內的信息插座的數量而定。目前難于給出科學合理的預算,只能根據以往實施的經驗進行估算。分項價格為:(1)信息標準化編碼 10萬元(2)業務流程再造和系統設計 8-10萬元(3)系統硬件和結33、構化布線與集成 40-60萬元(4)系統平臺軟件與數據庫 15-20萬元(5)應用軟件系統 80-100萬元(6)系統實施管理與培訓 10萬元合計: 163-210萬元 3、實施策略3.1 實施的指導思想為了保證系統的集成性與有效性,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緊密,各部分之間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因此實施的指導思想將采用總體規劃、模塊化開發,分步實施的指導方針,保證生產與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按時有效運行。3.2 成功的關鍵在于科學的實施由于生產線生產模式將由現在采用的單品種輪番轉變為混批生產,將導致從采購供應、生產作業計劃與過程控制、測試下線、倉儲等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導致部分流程發生34、改變,因此對員工的培訓和組織的重構亦需要在實施中完成。因此,必須重視實施工作,強化實施工程項目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特別應該注意的是實施成功關鍵在于企業領導的支持和參與和對員工進行有關的技術培訓。 3.3 項目管理是科學實施的基礎為了確保系統開發的成功,并同時考慮到質量、成本、時間、人力等因素,必須采用嚴格的項目管理方法進行系統開發的管理,因此在實施過程中應堅持以下原則:(1)用分階段的生命周期計劃嚴格管理;(2)堅持進行階段評審;(3)實行嚴格的產品控制;(4)采用現代程序設計技術;(5)承認不斷改進軟件工程實踐地必要性。在應用軟件開發涉及的概念和計劃階段、開發階段、測試階段、準備交付階段和支持階段等全過程中,有效地確定各項工作的里程碑,及時調整和協調項目的各方面問題,確保了開發的順利進行。3.4 應用系統平臺選擇原則本系統采用的應用軟件可以進行整體開發保證系統運行的整體集成性,當然在保證系統功能與系統集成的前提條件下,如果已經有適應于本系統需要的成熟商業化軟件,應考慮購買現成的商業軟件進行定制。如此以達到降低開發成本,加快開發進度,提高系統的可靠性。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