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集團束管監測系統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3131
2025-03-04
5頁
17KB
1、伊泰集團煤礦束管監測系統管理制度(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伊泰集團煤礦束管監測系統的管理,確保發揮系統監測預防功能,保障煤礦安全生產,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等行業標準及地區煤炭管理部門有關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伊泰集團所有煤礦。 第三條伊泰各煤礦都必須裝備束管監測系統,同時必須加強束管監測系統管理,明確分管領導和科室,充分保證系統運行所需的資金和人員,制定系統的安裝、使用、維護制度和相應的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確保系統安全、可靠、正常運行。 第二章安裝、使用與維護 第五條煤礦裝備的束管監測系統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應用和功能: (一)2、自燃火災預防功能,通過連續監測煤自燃過程中標志氣體組成、濃度變化規律,早期預測預報煤層自然發火程度,防止自然發火和瓦斯爆炸; (二)通過判斷密閉火區的發展情況和火區熄滅程度,為啟封火區提供科學數據; (三)在采用惰氣防滅火作業中,跟蹤了解作業區惰化情況,為滅火措施提供保障; (四)系統應具有自動控制24小時連續循環監測功能; (五)束管未敷設到地點,可人工采樣檢測功能; (六)報警功能:檢測點氣體含量超限時工作站自動報警,同時以醒目顏色顯示報警信息; (七)報表功能:檢測譜圖報表,氣體含量變化趨勢報表等; (八)聯網功能:達到檢測數據共享。 第六條束管監測系統的安裝必須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3、)管路敷設時應盡量使路徑短、拐彎少,以減少阻力,防止曲折破壞。 (二)所選路徑應在行人少,支護完好的巷道內,防止管路被破壞。管路穿過風門墻體時必須打孔穿管。 (三)所選路徑溫差變化幅度要小,在溫度急劇變化的地點要在溫度低的一側設置濾水器或其他設施,標高差較大的斜巷,應在底部設置濾水器。 (四)接管箱、濾水器、采樣器的接頭要嚴密不漏氣,且安設位置方便維護,高度適宜。 (五)管路敷設時,要吊掛整齊有序,2條以上的分散管路應設置標記或設置管路夾板,以便于檢查維護。 (六)束管的敷設標準,可以參考管路和電纜的有關規定執行。 (七)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封閉在一年以下的采空區和有自燃發火征兆的采空區或其它有4、可能發生自燃發火地點應設置監測點。(八)束管監測探頭應水平懸掛在頂板完好、無滴水、便于保護的監測地回風流中,且應靠近巷道頂部,吸氣口應正對風流方向,能正確反映該點測值的地點。采煤工作面監測探頭一般布置在采面上隅角 端頭支架或切頂單體柱后側,距離底板1.5米;采面采空區有自燃發火征兆時,可采用上、下隅角埋管方式,同時加設測溫度熱電偶進行溫度測定。 (九)管路敷設完畢后,從地面化驗室到井下各測點,要對整個系統管路進行統一編號,每一條管路必須在測點釋放標準氣體,詳細記錄管路的氣壓值,氣體傳輸時間,并和地面分析的數值進行比較,管路的傳輸損失應在允許的范圍內,否則應進一步檢查管路的氣密性。 (十)監測密5、閉內氣體變化時,應預留監測管,束管監測探頭應埋設在監測管內,且用木塞封孔,黃泥封口,保證不漏氣。 (十一)地面化驗室必須配備滅火器具,室內禁止明火。 (十二)編制采區設計、采掘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束管的走向,監測地點等做出明確規定,并附詳細布置圖。 第七條束管監測系統的使用必須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數據測定前檢查設備完好及各氣路的氣密情況,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系統要求的操作規程操作。 (二)監測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分析儀及抽氣泵運行情況,發現問題立即按操作規程停機處理。 (三)每次開機前對分析儀用標準氣樣進行標校,誤差必須在允許的范圍內,系統設備按照規定每年由市技術監督局檢驗一次。(6、四)根據記錄表的數據,由系統自動生成或手工每天在坐標紙上描出各指標氣體含量的變化趨勢曲線圖連同檢測到的數據報表報煤礦礦長、總工程師審閱簽字。 (五)對井下各測點的氣體變化情況進行分析,每月至少要總結一次,發現問題及時向通風隊長、總工程師匯報,確定有發火征兆時,必須立即向礦領導匯報,以便采取措施處理。 (六)如特定氣體濃度變化較大有發火跡象 ,立即向煤礦通風及總工程師等領導匯報并做好記錄。 第八條束管監測系統的維護必須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專業維護隊每天必須安排專人巡回檢查管路的漏氣、堵塞、破壞情況,進行必要的維護工作,并有記錄可查。主要內容包括: 1、檢查主干、分支管路的連接、懸掛情況,對7、不符合要求的管路進行維護,重新懸掛; 2、檢查濾水器、濾塵器是否完好,對濾水器定期放水維護,對濾塵器定時清理,防止堵塞,并按要求懸掛; 3、檢查各連接接頭是否完好,有無漏氣、堵塞等情況; 4、檢查各測點束管探頭是否完好,有無堵塞,懸掛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探頭位置,更換不合格探頭。 (二)管路發生故障后,要及時進行處理,管路斷開或接頭漏氣時,要接好或密封。發生水堵時要用空氣壓縮機加壓空氣吹有故障的管路,除水后要復查管路的氣密性。 (三)維護人員應及時根據束管監測系統采樣分析結果判斷束管系統運行狀況,管路、探頭出現問題后,要及時進行處理。 (四)綜采工作面測點及其它移動測點,每班必8、須檢查維護1次;其它相對固定測點,每天必須進行巡檢維護1次。出現故障后及時進 行巡檢處理。 (五)煤礦應配備一定數量的束管監測備用設備、零配件材料和維修校正用儀表,以保證束管監測設備的正常工作。 第九條束管監測系統設備更新的基本原則是,用技術性能先進的設備更換技術性能落后又無法修復改造的老舊設備。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申請報廢更新。 1、設備嚴重老化或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的老舊設備; 2、通過修理,雖能恢復精度和性能,但一次修理費用超過設備原價的80%以上,經濟不合理的; 3、國家或有關部門規定應淘汰的設備。 第三章運行管理 第十條煤礦應配備滿足束管監測系統使用工作需要的系統操作、維修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備“一通三防”、煤礦采掘、束管監測系統操作運行等基本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應用技能; (二)具備中專以上學歷和1年以上煤礦現場實踐經驗; (三)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第十一條設備管理中心和安全監察部負責各煤礦束管監測系統的運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煤礦必須將束管監測系統運行情況納入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檢查驗收范圍,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必須編制束管監測系統發現問題應急處置預案,每年按應急處置預案進行一次預演。第十二條束管監測系統運行管理程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