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說明書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3815
2025-03-04
24頁
968.04KB
1、XXxx供電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XX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二一二年九月目 錄一、總體思路2二、總體目標2三、現狀分析3四、建設方案5五、實施步驟12六、預期效果14七、保障措施15附件1 典型流程圖 .19附件2、節點計劃20XX供電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 為加強縣公司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及省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精神,結合xx各縣(區)公司實際情況,制定xx供電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一、總體思路適應公司“兩個轉變”的工作要求,落實國家電網公司及省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精神,按照效率優先、安全穩定、因地制宜的原則,創新生產管理方式,優化調整業務流2、程,統籌配置生產資源,做強做精核心運檢業務,完善制度標準,實施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防范安全風險,提高供電可靠率,提升專業化管理水平。二、總體目標統籌縣公司人力、技術、裝備等生產資源,將農電10千伏及以上配網運維檢修(搶修)業務從供電所原有職責中剝離出來集中統一管理,實施檢修專業化和運維一體化,在縣公司成立相應機構(已實施“三集五大”的進賢、文昌公司成立安全運檢部,組建檢修工區;未實施“三集五大”其它11家縣公司按照現有組織構架成立配網檢修分公司、變電運檢分公司),由其承擔電網設備運維檢修(搶修)任務的生產體系,實現資源集約化、組織扁平化、業務專業化、管理精益化。三、現狀分析(一)基本情況xx3、公司下轄13家縣(區)公司、96個供電所,負責全市2.1萬平方公里、476萬用電客戶的供電任務。xx農網區域現有35千伏公用變電站74座、變電容量53.88萬千伏安、線路長度1463公里;有10千伏開閉所11座,配變容量242.48萬千伏安、10千伏線路長度16441公里。截至2012年7月,全市農電系統共有員工5288人,其中長期合同工3435人,勞務派遣228人,農電工1625人。供電所現有員工2891人,其中配網搶修人員785人。各單位線路工區人員213人(不含配電線路班人員94人),變電工區人員407人。(二)組織機構及管理模式現狀按照國家電網公司規定,供電所主要工作職責為受理業擴報裝4、申請、裝表接電、計量管理、電費抄核收、10千伏及以下配電線路的運維檢修工作。目前xx公司已開展“三集五大” 的2家縣公司按照省公司“大檢修”實施方案,成立了安全運檢部,組建了檢修(建設)工區,實施35千伏及縣城10千伏配網工程建設、設備專業化檢修和運維一體化管理,但農村10千伏配網運維(搶修)和低壓配網運檢(搶修)仍基本由農村供電所承擔;未開展“三集五大”的11家縣(區)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標準化供電所要求設置了營抄班、服務班和配網班等,負責農村10千伏配網運維(搶修)、低壓配網運檢(搶修)和低壓客戶的抄核收工作;35千伏線路主要由線路工區、35千伏變電站主要由變電工區負責運維檢修。2011年5、以來,崇仁縣、黎川縣公司陸續就農電配網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其中崇仁縣公司目前已成立配網檢修分公司(線路工區),并分片區開展了集中運維檢修工作且運行情況良好,業務范圍從變電站10千伏出線至用戶低壓表計。黎川縣公司開展集中運維檢修的配電業務范圍為10KV線路及以上線路、公變臺區。(三)存在的問題在原管理模式下,一些縣公司存在“營配不分”、“業務大雜燴”等問題,人員調配不及時,工作流程不夠規范,專業化管理水平較低,導致工作效率偏低、搶修質量不高、安全作業風險大等。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實施,對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電所原有傳統的“糅合式、綜合式”6、業務管理模式,多頭管理、“以搶代維”的現象突出,已越來越不能適應“一強三優”現代電網企業發展形勢,其弊端日益凸顯。各縣公司變電站無人值班率低,從事變電檢修試驗、二次的人員僅占變電工區總人數的10%左右(40人左右)。四、建設方案(一)成立xx供電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建設領導小組組 長:xx副組長:xx成 員:辦公室、黨群工作部(工會辦公室)、安全監察質量部,發展策劃部、人力資源部、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工作部、客戶服務中心)、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信通中心、相關負責人、各縣(區)公司主要行政負責人工作職責:統籌負責縣公司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模式,指導集中管理方案的制定;審核機構設置和人員調配重大7、事項;研究建設中涉及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職責是按照領導小組要求,組織開展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方案研究,編寫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操作方案;監督各縣公司實施落地;負責跟蹤和協調方案制訂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并向領導小組提出建議;負責籌備領導小組會議和組織落實領導小組決定事項;負責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過程中的上下溝通、協調等工作。主 任:xx副主任:xx成 員:xx 各縣公司生技部(安全運檢部)主任、供電所所長(二)變革后的組織構架、管理模式為盡快開展各縣公司運維檢修專業管理,結合各縣公司實際情況,變革后的管理模式如下:1. 已開展“三集五大”的2家縣公司:按照省公司“大檢修”8、實施方案,整合相關資源,成立安全運檢部,組建檢修(建設)工區,形成“一部一工區”的生產組織架構,由檢修(建設)工區下設的配電運檢(搶修)班負責轄區35千伏和10千伏電壓等級輸配電設備的運維檢修、故障搶修等工作。有條件的縣公司可將配網運檢(搶修)業務集約到0.4千伏。成立變電運檢班,負責35千伏變電站、10千伏開閉所的運行、檢修。有條件的成立電氣試驗班、二次檢修班負責變電、配電設備的電氣試驗、二次檢修工作(方案要寫,時間節點拉長)2.未開展“三集五大”的11家縣(區)公司:健全完善組織構架體系,在現有配網檢修分公司(線路工區)成立片區線路運維檢修(搶修)班,由其負責轄區35千伏和10千伏電壓等級9、輸配電設備的運維檢修、故障搶修等工作。有條件的縣公司可將配網運檢(搶修)業務集約到0.4千伏。成立變電檢修分公司并有計劃將變電站值班人員一體化工作,負責35千伏變電站、10千伏開閉所的運行、檢修。有條件的成立電氣試驗班、二次檢修班負責變電、配電設備的電氣試驗、二次檢修工作,無條件的可委托市公司負責運維一體化以外的檢修工作。(三)機構設置、職責范圍劃分及人員配置1.機構設置縣(區)公司結合各縣地域面積、電網結構、工作任務等實際情況,在安全運檢部(檢修(建設)工區)或配網檢修分公司(線路工區)下設若干片區線路運維檢修(搶修)班,分片區開展工作。原則上每個班組負責3-4個鄉鎮區域的工作任務,每個變電10、運檢班負責15個以內無人值班站的運維檢修(對于過渡期內的變電站采取“集中監控、少人值守”運行模式,未完成綜自改造的變電站按有人值守的運行模式)。2.職責范圍劃分各片區線路運維檢修(搶修)班按照劃分的轄區,負責35千伏、10千伏配電設備的運維檢修、故障搶修等職責。10千伏線路運維檢修(搶修)范圍:電纜出線以變電站出線開關柜內電纜出線電纜頭的搭接點為分界點,樁頭螺栓及電纜頭屬于配電運檢管理。10KV架空線路以門型架耐張線夾外側1米為分界點;末端至配電變壓器低壓樁頭(含JP柜低壓空開出線側)。0.4千伏配電運檢(搶修)范圍:配電變壓器低壓樁頭(安裝JP柜的,為JP柜低壓空開出線側樁頭)至客戶計量表計11、前。變電運檢班實施運維一體化,即運行人員應具備變電一次設備檢修的技能,并開展C、D類檢修(不含電氣試驗)。3.人員配置線路運維檢修(搶修)班人員,原則上由原從事配網運維和生產檢修的人員中,通過培訓、考試、考核等方式擇優選聘,確保配置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線路運維檢修(搶修)班人員數量應按其工作量大小配置,每個班組不得少于10人,且必須滿足24小時搶修值班要求。一般要求設置3個小組,其中白天設置2個小組,1個小組負責巡視,消缺等,另1個組負責搶修值班。變電運檢班人員數量應按變電站數量、變電站值班率、開關站數量配置,每個班不少于10人。未實施“三集五大”的縣公司組織構架備注:有條件的縣公司可將0.412、KV配網管理職責納入線路運維班已實施三集五大縣公司組織構架備注:有條件的縣公司可將0.4KV配網管理職責納入線路運維班(四)主要業務流程1、配電運維檢修應函蓋設備巡視、缺陷管理、隱患排查、故障搶修、帶電作業、狀態檢修、檢修計劃、資料管理、配電網信息系統應用等工作。其主要業務流程、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如下表(詳見附件):序號名稱適用專業制度類別1配電設備巡視與檢測管理流程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流程2配電設備缺陷管理流程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流程3配電設備檢修管理流程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流程4配電設備故障搶修管理流程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流程5配網工程驗收管理流程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流程6配電設備運行分析管理流程線路運維檢修13、管理流程7生產信息化項目管理流程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流程8配電設備運行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標準9配電設備缺陷管理規定(試行)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標準10配電設備檢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標準11配網工程驗收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標準12配電網運維與檢修管理標準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標準13配電網運維與檢修工作標準線路運維檢修管理標準14配電網現場運行規程(線路、電纜、臺區)線路運維檢修技術標準15配網設備異動管理規定(試行)線路運維檢修技術標準2、變電以運維操作站(變電站)為單位開展變電運維一體化業務,設備巡檢、倒閘操作和維護性檢修由同一組人員負責實施的電網生產組14、織模式。運維站除了負責常規倒閘操作、設備巡檢等變電運行業務,還負責站內變電設備的維護類檢修業務。按工作性質內容和涉及范圍,電氣設備檢修工作分為A、B、C、D四類,其中A、B、C類是停電檢修,D類是不停電檢修。變電運維主要工作為部分C類檢修和全部D類檢修,暨常規性檢查、試驗及維修消缺,不停電狀態下進行的帶電測試、外觀檢查和維修;圖像監控、安防、消防及環境動力等輔助生產系統檢查維護。其主要業務流程、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如下表(詳見附件):序號名稱適用專業制度類別1變電設備故障搶修管理流程變電運維檢修管理流程2變電設備檢修作業管理流程變電運維檢修管理流程3變電設備缺陷管理流程變電運維檢修管理流程4生產15、檢修運維項目竣工驗收管理流程變電運維檢修管理流程5巡視檢查管理流程變電運維檢修管理流程6倒閘操作管理流程變電運維檢修管理流程7圖紙資料管理流程變電運維檢修管理流程8變電檢修管理實施細則變電運維檢修技術標準9變電運維管理實施細則變電運維檢修技術標準10輸變電設備缺陷管理實施細則變電運維檢修技術標準五、實施步驟(本節詳見附件)(一)方案制定階段研究國家電網公司“大檢修”體系建設工作要求,調研崇仁縣、黎川縣公司配網檢修運維集中管理開展情況,結合xx農電實際,編制xx供電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報公司審批。具體時間要求:2012年9月11日發布草案,并經會議審議,9月13日發布正式方案,各縣16、公司9月15日將本單位的方案上報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建設小組”辦公室審核。(二)建設準備階段根據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要求,修編現有規章制度、制定集中管理模式下的農電管理標準和業務流程,建立工作標準制度體系。適時進行組織機構人員調整,整合辦公設施、生產工器具、備品備件、車輛、儀器儀表等,推進ERP系統和生產信息PMS系統調整,各縣公司按計劃完成業務調整交接操作方案及交接流程,滿足方案實施的需要。已開展“三集五大”建設(進賢、文昌)完成時間2012年9月30日,其他公司10月20日。(三)新模式導入階段各縣(區)公司根據農電配網檢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在新的組織構架下,按照新的管理模式,試點開17、展為期一個月的配網運維檢修試運行工作。完成時間2012年10月26日。(四)磨合改進階段各縣(區)公司按新的管理模式正式開展各項運維、檢修和搶修工作,并對試運行效果進行評估,并針對存在問題進行重點整改、優化、提高,全面總結運行成效。公司本部組織人員驗收。完成時間2012年11月30日。(五)“回頭看”及完善提升階段公司組織審核各縣公司“回頭看”總結報告及整改措施,進行糾正偏差建設。形成全面覆蓋,界面清晰、流程順暢、權責統一的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模式。實現35千伏綜自站無人值班,變電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完成時間2013年12月31日。六、預期效果實施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將改變傳統生產管理組織架構和18、工作流程,減少縱向管理層級,克服橫向業務分工過細、管理機構復雜、資源配置重復等弊端,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1.資源的集約化使運檢力量更加充足。通過將原供電所配電線路搶修運維工作納入安全運檢部(檢修(建設)工區)或配網檢修分公司(線路工區)統一管理,有效整合原生產一線骨干力量,可構建方便、高效的運檢工作體系,同時配電運檢(搶修)班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確保搶修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到達故障現場。2.機構的扁平化使業務流轉更加快捷。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精簡了機構,優化了流程,可避免生產檢修等工作在生技、安監、項目部、供電所等多環節流轉的現象,實現由安全運檢部(檢修(建設)工區)或配網檢修分公司19、(線路工區)內部流轉,減少中間環節,業務流轉時間大大縮短。3.管理的專業化使生產效率更加提高。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改變了原來管理鏈條長、營配不分等問題,實現“責任分工明確、崗位職責清晰、流程導向專業、管理線條簡潔、專業歸口到位”的效果,使計劃檢修、隱患處理等工作統籌安排,做到停一次電開展多項作業,解決多個問題,同時強化了現場安全風險管控,實現“可控、能控、在控”,為電網、設備及人身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七、保障措施為確保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順利實施,各縣公司要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落實保障措施。1按照“現有資源充分利用,逐步調整和新增場地”原則,將各配電運檢(搶修)班的工作場地配20、置到位,為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提供支撐。加強搶修車輛、安全工器具、檢測設備的配置,建立滿足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需要的裝備體系,提高設備運維檢修工作效率。從調研情況來看,搶修車輛尤為緊缺,各單位必須優先滿足集中管理后各片區線路搶修班的車輛需求。2各縣公司從現有配網運維人員中,按梯度原則由業務骨干和具有培養潛力的人員組成。加強配電運檢(搶修)班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工作素質和運維能力。3梳理完善縣公司層面配套的流程、制度和標準,實現技術標準全業務覆蓋、管理標準全流程覆蓋、工作標準全崗位覆蓋。4按照公司建設“三集五大”工作要求,以PMS、ERP和SPMIS等信息系統為基礎,以設備(21、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為主線,拓展系統功能,推進深化應用,提高輔助決策能力,加強設備狀態檢修管理,強化生產全過程管控,為生產管理集約化、精益化、標準化建設提供堅強支撐。5在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過程中,將進行生產體系組織架構變革以及部分設備管理職責的重新劃分,交接期間可能出現安全穩定風險。須加強安全保障措施和隊伍穩控措施,確保企業安全穩定,確保新模式平穩有序運行。供電所與配電運維檢修班交接期間的施工作業均需生產經理或安全總監到場監控。6. 按照省供電服務中心下達的供電服務中心95598工作交接方案的要求,配電指揮中心(配電遠程工作站)在9月15日23時完成至9月16日5時完成交接,配電指揮中心22、(配電遠程工作站)負責停電信息的錄入、變更工作;負責故障搶修工作及工單的填寫、關聯錄音;負責統一受理省供電服務中心派發的有償服務工單;負責停電信息及時告知省供電服務中心。目前各縣公司配電遠程工作站與95598遠程工作站仍為合署辦公,各縣公司必須安排指揮中心人員參加值班。7. 在人員調配工作初期,可能存在大部分職工都愿意從事營銷專業、不愿意從事生產專業的工作,各縣公司要健全激勵機制,加大考核力度,做到即穩定人心,又能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崇仁縣公司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提高線路運檢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的做法,可供各縣公司參考。8. 配電運維檢修班分扎在各片區后,一旦一個片區同時接到3起及以上的故障報修,將23、難以滿足“城區45分鐘,農村2小時趕到故障現場”的要求(注:下半年同業對標配網運維搶修投訴率為20分)。預控措施:各縣公司建立日常搶修隊伍,將配網故障搶修作為常規任務,將配網應急作為非常態任務,實現平戰結合。10KV搶修梯隊應包括3個及以上:(1)第一梯隊搶修隊伍:各縣公司片區線路運維檢修班組,負責本班轄區內處置中小型故障。負責大型故障初步處置,包括故障查找、故障隔離、查明設備損壞程度、初步擬定現場搶修方案。(2)第二梯隊搶修隊伍:各公司其它片區線路運維檢修班組,負責在搶修指揮中心的協調下,在某轄區內出現多個故障報修時,到該轄區進行設備故障的現場搶修工作。(3)第三梯隊搶修隊伍:外委電力施工搶24、修隊伍,負責在各縣公司線路運維檢修班組的指揮下,進行大型故障的現場搶修工作。各公司應合理配備電力施工搶修隊伍,確保及時開展搶修工作。由供電所負責的低壓搶修,出現多個故障不能及時趕到現場時,由供電所匯報配網搶修指揮中心,再由指揮中心調配電運維檢修班參加搶修。(細化流程)以上觀點列入操作方案,明確三種人! 附件1 典型流程圖 配電設備故障搶修管理流程圖 附件2、節點計劃xx供電公司農電檢修運維集中管理體系建設節點計劃序號工作任務責任單位督辦單位開始時間完成時間方案制定階段1成立“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體系建設專業工作小組運維檢修部2012年9月6日2012年9月11日2完成基層單位調研,并研究制定25、“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上報市公司審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9月7日2012年9月11日3經市公司會議審核同意后,正式行文批復運維檢修部2012年9月11日2012年9月15日4各縣公司制定本單位的“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實施方案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9月11日2012年9月15日建設準備階段5梳理、優化“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主要業務流程、制度、崗位標準運維檢修部2012年9月6日2012年9月11日6各縣公司清理、修訂、增補本單位的業務流程、制度、崗位標準。建立生產管理標準、技術標準、工作標準體系各縣公司發展策劃26、部、運維檢修部2012年9月11日2012年9月20日7各縣公司組織學習省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xx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建設實施方案及宣傳工作。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9月12日2012年9月13日8各縣公司制定業務調整交接操作方案及交接流程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9月13日2012年9月13日9各單位開展運維檢修人員選聘工作各縣公司人力資源2012年9月14日2012年9月20日10各縣公司整合辦公設施、生產工器具、備品備件、車輛、儀器儀表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9月11日201227、年9月25日11ERP系統和生產信息PMS系統調整各縣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2012年9月11日2012年9月25日12對各縣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業務相關人員開展崗位適應性培訓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9月20日2012年9月25日13完成縣公司集中運維檢修場所調整整修各縣公司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9月12日2012年9月25日14按計劃推進各縣公司35千伏變電站無人值班站建設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2012年4月1日2013年12月30日新模式導入階段15完成各縣區變電及線路檢修分公司、片區運檢檢修班掛牌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8、2012年9月25日2012年9月25日16完成“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體系機構配置和人員調配各縣公司人力資源部2012年9月26日2012年9月26日17實行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模式,有序進行業務、設備、安全責任等的移交,圖紙資料移交。編寫現場運行規程。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安全質量監察部2012年9月26日2012年10月26日18組織開展“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體系轉崗員工培訓各縣公司人力資源部2012年9月26日2012年10月26日19“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體系試運行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9月26日2012年10月26日磨合改進階段20組織開展電網安全檢29、查工作運維檢修部/安全質量監察部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21發現解決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并向市公司及時溝通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22開展中期總結,查找不足,發現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23進一步調整優化業務流程,理順層級和業務邊界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24進一步完善制度和標準體系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230、5發現和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組織經驗交流和學習推廣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30日總結驗收階段26按市公司“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體系評估驗收辦法,各縣公司開展“農電運維檢修集中管理”體系自評估、自驗收和工作總結,形成自驗收報告,向市公司提出驗收申請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0日27市公司組織對縣公司進行驗收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2月11日2012年12月25日回頭看”階段28組織審核各縣公司“回頭看”總結報告及整改措施,進行糾正偏差建設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2月25日2014年12月31日29形成全面覆蓋,界面清晰、流程順暢、權責統一的運維檢修集中管理模式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2年12月25日2014年12月31日完善提升階段30各縣公司運維檢修等各項資源管理進一步集中,管理水平水平大幅度提升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31實現所有35千伏綜自站無人值班,變電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各縣公司運維檢修部/營銷部(農電部、客服中心)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