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學研究性學習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4083
2025-03-04
21頁
265.50KB
1、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學研究性學習手冊 課題名稱 課題組長 課題組員 指導教師 校 區 北苑 學 段 高中 初中填寫要求1. 封面填寫要求: “編號: 屆 號”不用填寫由檔案室統一編號;“課題名稱”等通過電腦填寫,注意:字號和字體等格式不要改動。2. 目錄修改要求: 頁碼的填寫按照實際的頁碼數目填寫即可。3.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按照具體要求填寫就可以,字體和字號不要修改。4. 課題研究活動記錄填寫要求: 在表格數量上可根據實際活動的次數增加或減少;字體和字號建議不要修改。5. 課題結題報告表填寫要求: 按照具體要求填寫就可以,字體和字號不要修改。6. 結題報告填寫要求: 結題報告的頁數可以根據實2、際情況增加;指導教師簽字不要輸入,需要打印后指導教師手簽。 按照結題報告后的內容提示:包括課題研究背景、目的意義、研究內容、研究經過、論據和結論、效果分析、資料索引目錄等。字體和字號不要修改,7. 課題研究自我總結填寫要求: 注:課題組成員就自己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參與情況,做了哪些工作,以及受到了什么啟發,有什么體會和感受做簡單總結。8. 研究性學習課題評價表填寫要求: 該表直接打印空表,打印后用簽字筆填寫。9. 研究性學習成績評價與學分認定表填寫要求: 該表直接打印空表,打印后用簽字筆填寫。目 錄1. 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 (2)2. 課題研究活動記錄 (4)3. 課題結題報告表 ( )43、. 結題報告( )5. 課題研究自我總結( )6. 研究性學習課題評價表 ( )7. 研究性學習成績評價與學分認定表 ( )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課題名稱主導課程課題組長指導教師開題時間課題組成員及分工姓名班級分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意義:(為什么研究).研究內容:(研究什么)研究方法:課題研究計劃:(如何研究) 課題研究活動記錄(1)時間地點成員活動內容:(目的、方式、過程)活動體會或收獲:指導教師意見:課題研究活動記錄(2)時間地點成員活動內容:(目的、方式、過程)活動體會或收獲:指導教師意見:課題研究活動記錄(3)時間地點成員活動內容:(目的、方式、過程)活動體會或收獲:指導教師意見:課4、題研究活動記錄(4)時間地點成員活動內容:(目的、方式、過程)活動體會或收獲:指導教師意見:課題研究活動記錄(5)時間地點成員活動內容:(目的、方式、過程)活動體會或收獲:指導教師意見:課題研究活動記錄(6)時間地點成員活動內容:(目的、方式、過程)活動體會或收獲:指導教師意見:課題結題報告表課題名稱結題時間小組成員組長組員指導教師課題研究過程概述:課題的主要成果及形式:課題成果的主要內容概述: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簽名) 結題報告結題報告【注】結題報告內容包括:課題研究背景、目的意義、研究內容、研究經過、論據和結論、效果分析、資料索引目錄等課題研究自我總結注:課題組成員就自己在課題研究過5、程中的參與情況,做了哪些工作,以及受到了什么啟發,有什么體會和感受做簡單總結。研究性學習課題評價表 時間: 年 月 日課題評價開題評價要素分項權重評價分值分項成績課題開題(20分)1. 選題科學性與可行性 102. 開題報告(內容、任務分工、進度安排、表述等)10實施過程(50分)3. 小組成員出勤率104. 活動記錄的完整、及時性105. 小組活動的真實性106. 小組活動的團隊合作精神57. 活動預期目標的達成度58. 材料的規范與完整性59. 規定要求的達成度5課題結題(30分)10. 研究成果(成果的可信度、成果的科學性、成果表達形式與內容、成果展示)1011. 現場答辯(全員參與情況6、語言表達、儀態儀表、應答能力)1012. 其他收獲與體會513. 成果的創新水平和社會效益5滿分值(100分)課題組成績研究性學習成績評價與學分認定表課題名稱主導課程 班級指導教師課題組課程成績課程實施時間課題組成員個人課題成績姓名評價等級學分等級說明(分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等)優:積極參加活動,很好完成了分擔的任務,起到了骨干作用。良:積極參加活動并完成自己分工的任務。及格:能夠參加并基本完成自己分工的任務。不及格:參加活動不積極,沒有完成課題組交給的任務。課題組組長:(簽名)指導教師:(簽名)班主任:(簽名)教學處意見:(蓋章)注:課題組課程成績90分以上,獲優等的同學一般不超過30%7、。課題組課程成績80分以上,獲優等的同學一般不超過15%。課題組課程成績80分以下,原則上沒有同學獲優等。 及格以上成績可獲得5學分,特別優秀者可獎勵1或2學分,不及格者不與認定學分,并要重修。【附表二】和平街一中研究性學習開題論證會活動預案一、 活動目的:開題論證旨在通過論證小組對各課題組所選定課題及針對課題所撰寫的開題報告進行全面、系統的研討與評議,使課題組成員對自己所要研究的課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并對開題報告進行完善與修改,從而使得在研究思路更加清晰,研究計劃更具有可行性。通過開題論證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研究的規范性和嚴謹性,同時也能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二、 活動準備: 1、成8、立開題論證小組,由專家、指導教師、學生代表組成。2、各小組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于4月6日前完成開題報告。3、由論證小組初選出參加開題論證的課題。4、被選定小組做好開題論證準備。三、活動程序: 1、主持人介紹論證小組成員以及各小組陳述及答辯順序。2、各課題組依次做開題論證,主要過程為: 介紹課題成員及指導教師陳述開題報告(制作PPT)(以上過程限時5-8分鐘)答辯(3-5分鐘)3、論證小組對各課題組的開題報告進行評議,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議4、專家或領導發言5、課題論證結束四、活動時間及后勤準備1、開題論證會定于4月13日進行。2、多媒體及照相、攝像由王爭、王陽洋負責。3、橫幅“和平街一中研究性學習9、開題論證會”,由王建玲負責 和平街一中高中部教務處 2010-3-29 課題論證記錄與評價表課題名稱: 指導教師: 課題組長: 主陳述人:等級項目主要參考標準A(好)B(較好)C(一般)D(較差)課題選題情況選題貼近生活實際,適合中學生研究。課題研究價值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成果具有一定應用性和創新性課題研究計劃分工合理、責任到位目標明確、方法可行課題研究可行性研究過程切實可行,能實現預期成果。課題陳述情況簡練規范、表達流暢陳述清晰、論證充分課題論證評價等級(A、B、C、D)課題論證評價及建議:課題論證組長簽名: 論證日期: 年 月 日和平街一中研究性學習開題論證會活動簡案活動流程:1、10、介紹到會領導及嘉賓2、介紹課題論證的目的和意義3、介紹開題論證小組成員: 論證小組組長:郭玉林論證小組成員:凌環梅、孫麗英、潘勇、肖靜怡、伊利夏提4、介紹開題論證的程序(1)主陳述人介紹課題名稱,小組成員及指導教師。 (2)主陳述人簡要陳述課題背景、目的意義、研究方法、研究型計劃、預期成果以及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及解決辦法。 (3)課題組成員與論證小組進行答辯。5、介紹四個課題進行論證的順序:(1)當代中學生人際交往探究(2)水果電池的研究(3)亞硝酸鹽的檢測及研究6、請論證組組長對三個課題進行點評7、領導或專家講話8、活動結束【附表三】研究性學習課題開題報告課題名稱當代中學生人際交往探究主導11、課程心理課題組長王嘉琦指導教師榮旭開題時間2010年4月6日課題組成員及分工姓名班級分工李金柱高一11班過程性材料的收集、參與調查活動實施、統計數據唐子騰高一10班過程性材料的收集、電子版材料整理、活動策劃馬秀娟高一10班研學組內小組長、查閱資料及整理、參與調查活動的實施王 莉高一10班研學組內小組長、活動策劃、查閱資料整理、統計數據、會議記錄王恩浩高一10班參與調查活動實施、活動策劃、過程性材料收集許曉帆高一10班研學組內小組長、活動策劃、查閱資料整理、統計數據、會議記錄王圣元高一10班電子版材料整理、參與調查活動的實施王嘉琦高一10班研學組內小組長、活動策劃、整理材料、統籌安排組內研學活動12、研究背景:人在社會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種關系發生作用的結果,人正是通過和別人發生作用而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因此,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個人來說十分重要。當今,當代中學生與父母師長之間的代溝及矛盾;同性異性同學之間的不適當交往及紛爭等問題日趨突出。當代中學生怎樣建立、改良、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這對個人的幸福,組織的和諧,社會的安定而言都有十分深遠的意義,于是我組決定開展對當代中學生人際交往的探究。研究目的與意義:(為什么研究)了解影響當代中學人際交往的原因,探尋解決當代中學生與父母、師長之間的代溝,與同學之間的不和諧。幫助我們建立、改善、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自13、身做起,推己及人,擴充于團體之中,使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與人交往。研究內容:(研究什么)在當今社會中,人際關系包括:親屬關系,朋友關系,學生關系,師生關系,雇傭關系,戰友關系,同事關系等。學生中的人際關系包括:師生關系,學生關系,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等。通過我們前期的調查發現學生之間的關系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班集體的發展,所以我們確定本課題研究學生之間的關系,并最終找到影響學生人際關系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研究方法:1.文獻綜述:文字、書籍 2.訪談:案例分析 網上(網友跟帖) 交流心得 家長和老師的看法3.問卷調查課題研究計劃:(如何研究) 1通過查閱資料,了解當前中學生人際關系狀況,同時了解當今社會對中學生人際關系的研究狀況。2.研學組成員學習有關人際關系的知識,為課題研究奠定基礎。3.將資料匯總、整理確定下階段研究方向。4.開展研究活動(1)問卷調查:SCL-90、中學生人際關系量表(2)訪談: A、典型案例的感想 B、個別學生的人際關系的心得與困擾5問卷數據整理分析6、根據問卷數據開展探討并得出結論預期研究成果:1、找到產生人際關系障礙的原因2、人際關系障礙解決方法3、創建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的方法指導教師意見: 同意該小組開展此課題研究。 由于中學生人際關系比較復雜,涉及范圍較多,建議將課題研究題目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