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廣電子有限公司新產品開發管理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4892
2025-03-04
8頁
14.11KB
1、南廣電子有限公司新產品開發管理制度1.目的為加強新產品開發管理工作,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以新產品促發展,特制定本制度。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新產品開發、舊產品改良、產品更新換代等。3.職責范圍為保證新產品開發工作的有效進行,本企業特成立新產品開發委員會,全面負責新產品開發工作。新產品開發委員會的構成及職責如下表所示。新產品開發委員會各崗位職責序號委員會成員崗位職責1主任委員(副總經理擔任)1負責新產品開發工作相關事宜2負責新產品開發會議召開及主持開發會議3負責對其它委員的指派4新產品全部投資及利潤分析方案的擬定及呈報2執行秘書1擬訂開發時間規劃和產品開發計劃2協助主任委員從事開發會議聯絡及2、記錄3協助主任委員對新產品開發工作進度追蹤4提供開發所需的材料及物品3銷售管理委員1從事有關市場調查2提出相關產品現有生產廠家及市場方面的信息3提出新產品未來市場需求潛力報告4根據市場調查資料及成本分析資料,擬定銷售價格、銷售渠道及銷售預測5編制企劃、廣告費用預算4生產技術委員1負責新產品有關設備,原物料策劃工作2負責新產品試制及生產包裝設計技術問題3負責新產品樣品試驗及品質檢查4提供新產品有關成本分析及生產能量、設備投資資料5稅務委員提供新產品在稅務上的有關資料等。主要包括:是否屬于獎勵投資項目,營利事業所得稅最低百分率多少;配合稅務辦理各項手續,處理其它有關稅務問題4.市場調研4.1調查研3、究內容。新產品開發前首先應進行可行性分析,新產品開發委員會必須從產品的市場需求、技術現狀、發展趨勢及資源效益四個重要方面分析論證及科學預測。4.2調研對象。調查國內市場以及國際重點市場的技術現狀和改進要求。以國內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前三名的產品以及國際名牌產品為對象,調查同類產品的質量、價格及使用情況。廣泛收集國內外有關情報和專利,然后進行新產品開發可行性分析研究。4.3可行性分析。論證該產品的技術開發方向和動向。論證市場動態及發展該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論證該產品開發所具備的資源條件和可行性(含物資、設備、能源外購、外協配套設備等因素)。初步論證新產品經濟效益。編制該產品批量投產的“可行性分析4、報告”。5.新產品試制與鑒定5.1新產品開發經過市場調研后,確定新產品試制計劃及實施方案,產品試制方案由產品研發部門具體實施。操作步驟如下表所示。新產品試制步驟事項具體操作執行部門(人員)樣品試制根據設計圖紙、工藝文件和少數必要的工裝,由試制車間試制出一件或多件樣品,然后按要求進行實驗,借以檢驗產品結構、性能和設計圖的工藝性,考核圖樣和設計文件的質量等產品研發部小批試制在樣品試制的基礎上進行,其主要目的是考核產品的工藝性,檢驗全部工藝文件和工藝設備,并進一步校正和審驗設計圖紙以研發部門為主,由工藝科負責工藝文件和工裝設計,部分試制工作擴展到生產車間試制總結對試制考核情況進行總結,并按有關標準要5、求編制下列文件:試制總結、試驗報告、試運行報告產品研發部5.2新產品鑒定。鑒定要求。在完成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的全部工作后,產品研發部按項目管理級別申請鑒定。鑒定分為樣品試制后的樣品鑒定和小批試制后的小批試制鑒定,不準超越階段進行,經過批準,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鑒定可以合并進行,但必須具備兩種鑒定所應有的技術文件、資料和條件。鑒定作業。按鑒定大綱完成樣品或小批試制產品的各項測試。按鑒定大綱備齊完整成套的圖樣和設計文件要求。具體包括:鑒定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正常生產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新產品定型后,正常投產時,制造、驗收和管理用成套資料)、隨產品出廠應具備的圖樣及設計文件。組織技術鑒定,履行6、技術鑒定書簽字手續,其技術鑒定的內容如下。樣品鑒定結論內容:審查樣品試制結果、設計結構和圖樣的合理性、工藝性,以及特種材料解決的可能性等,確定能否投入小批試制;明確樣品應改進的事項,搞好試制評價。小批試制鑒定結論內容:審查產品的可靠性,審查生產工藝、工裝與產品測試設備,審查各種技術資料的完備及可靠性,以及資源供應外購、外協定點、定型情況等,確定產品能否投入批量生產;明確產品制造應改進的事項,搞好產品生產工程評價。各階段應具備的技術文件及審批程序按照產品圖樣、設計文件、工藝文件的完整性原則和有關的審批程序辦理。6.新產品移交投產的管理6.1新產品的開發都必須具備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或建議書),由設7、計部門進行技術設計,工作圖設計經批準、審核、會簽后進行樣試。樣試圖標記為“S”,批試圖標記為“A”,批生產圖標記為“B”。A和B的標記必須由主任委員組織召開會議確定。6.2每一項新產品要力求結構可靠,技術先進,具有良好的工藝性。6.3產品的主要參數、型式、尺寸、基本結構應采用國家標準或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標準,在充分滿足使用需要的基礎上,做到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6.4每一項新產品都必須經過樣品試制和小批試制后方可成批生產,樣試和小批試制的產品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測,具有完整的試制和檢測報告。部分新產品還必須具有運行報告。樣式、批試均由總工程師主持召集有關單位進行鑒定,并確定是否投產。個別工藝上變8、化很小的新品,經工藝部門同意,可以不進行批試,在樣品試制后,直接辦理成批投產的手續。6.5新產品移交生產線由新產品開發委員會組織,主任委員主持召開有設計、試制、計劃、生產,技術、工藝、全質辦、檢查、標準化、技術檔案、生產車間等各有關部門參加的鑒定會,多方面聽取意見,對新產品從技術、經濟上作出評價,確認設計合理性,工藝規程、工藝裝備沒有問題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產線及移交時間的意見。6.6批準移交生產線的新產品,必須有產品技術標準、工藝規程、產品裝配圖、零件圖、工裝圖以及其它有關的技術資料。6.7移交生產線的新產品必須填寫“新產品移交生產線鑒定驗收表”,并經各方簽字。7.新產品開發周期規定79、.1對于簡單產品,包括工廠已具有成熟制造和應用技術的產品以及由舊有型號發展出來的變型產品,允許直接從技術設計或工作圖設計開始,開發周期定為12個月。7.2從大專院校或有關科研設計機構移植過來的,經過試驗考驗的產品,必須索取全部論證、設計和工藝(含工裝)的技術資料,并應重新調查分析論證,對于這類產品,開發周期定為24個月。7.3屬于對老產品在性能和結構原理上有大的改變的研究以及新的類別產品的開發,開發周期一般規定為67個月,最長為一年(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一年半時間),具體程序周期規定如下。調研論證和決策周期:一般產品1個月;復雜產品1.5個月。產品設計周期(含技術任務書、技術設計和工作圖設計):110、2個月。工藝(含工裝制造)周期。樣品試制:l2個月(含樣品鑒定)。批量試制:23.5個月。產品鑒定和移交生產周期:1個月。8.技術資料管理8.1圖紙幅面和制圖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企業標準要求。8.2成套圖冊編號要有序,藍圖與實物相符;工裝圖、產品圖等編號應與已有的編號有連貫性。8.3產品圖應按會簽審批程序簽字。總裝圖必須經總工程師審查批準。工藝工裝圖紙資料由工藝科編制和設計,全部底圖應移交技術檔案室簽收歸檔。8.4驗收前一個月應將圖紙、資料送驗收部門審閱。8.5技術資料的驗收匯總由研發部門負責。9.新產品證書辦理9.1新產品證書由總經辦負責辦理。9.2研發部門負責提供辦理證書的有關技術資料和文件。9.3在新產品鑒定后一個月內,總經辦負責辦理完新產品證書的報批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