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小學校本培訓各種制度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6098
2025-03-04
12頁
27.50KB
1、太平小學校本培訓管理制度為了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培養和造就一批政治和業務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省、市、縣關于教師校本培訓的有關精神,加強對校本培訓工作的管理,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培訓目標:努力建設一支“愛崗敬業、務實勤業、博深精業、開拓創新”的符合我校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家長學生滿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二、職責分工:1、領導小組職責1)制訂本校教師培訓計劃、建立評估考核措施、建立參培教師業務檔案。2)定期檢查指導培訓教師的學習與教學、幫助教師解決學習與教學中的疑惑困難。3)期末總結師訓情況、評估考核。4)經費和時間保證2、。積極投入資金,為順利開展校本培訓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開展培訓時,領導要大力支持各個負責人的項目,確保教師的培訓時間,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礙教師參加各式培訓。2、骨干教師職責 根據骨干教師的具體情況,骨干教師要協助學校,承擔教師培訓任務。并能上好示范課、專題講座,做好分工,承擔教師的傳幫帶工作。3、教師職責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活動。不得無故缺席和遲到、早退,活動考勤納入教師每次目標管理考核之中。2)認真學習新課程的有關理念,提高自己理論水平,做到讀書有筆記,學習有體會,教研有案例,研究有論文,課題有成果。3)新理念要與教學實踐研究反思相結合,學習實踐,反思提高,探索新課程理念,并把新課程3、理念從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4)整理自己的業務檔案。三、培訓內容:1、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探索、研究新課改下的課堂有效教學途徑。2、有關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的培訓。3、師德培訓。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教師的師德培訓,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師隊伍。4、對教師心理健康、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的培訓,要求教師普遍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四、培訓形式:1、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點面相結合。每學期開學初的教師會上,由教科處布置本學期培訓的重點內容要求、方法。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學習;通過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專題講座等方式組織教師集中學習。把握好“點”與“面”的關系,將培訓的主要4、內容合理科學地化解為若干部分,組織教師分塊學習。2、專家指導 在校本培訓過程中,應切實避免閉門造車現象,主動邀請知名專家、優秀教師來校指導。3、充分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開展校本培訓。教師可以通過專家講座,上網查閱教改信息等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方式參加校本培訓。4、開展師徒結對子活動。通過以老帶新,師徒結隊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師的師德素質、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六、檢查評估具體要求以鐵嶺縣中小學校本培訓管理細則為準。校本培訓學習制度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決定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的精神,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師資隊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培5、養創新人才。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訓制度。一、校本培訓的目標1、不斷更新全校教師的教育觀念,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2、進一步發展教師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并創造出自已的教育教學風格特色。3、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4、提高教師對新課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水平。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訓機制,使校本培訓工作科學化、規劃化、系列化。二、校本培訓的主要內容1、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探索、研究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途徑。2、加強對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的培訓,要求教師普遍掌握現代教育信息技術。3、教科研知識的培訓。逐步培養教師教科研工作的意識、水平和能力。4、教師6、基本功的培訓。通過培訓使教師在三筆字、普通話、計算機、教育組織管理等方面有較大的提高。5、師德培訓。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教師的師德培訓,培養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師隊伍。三、培訓方式我校校本培訓采取以下方式進行:1、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點面相結合。每學期開學初的教師會上,由教導處布置本學期培訓的重點內容要求、方法。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學習;通過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專題講座等方式組織教師集中學習。把握好“點”與“面”的關系,將培訓的主要內容合理科學地化解為若干部分,組織教師分塊學習。2、專家指導在校本培訓過程中,應切實避免閉門造車現象,主動邀請教科員、優秀教師來校指導。3、充分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7、,開展校本培訓。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課堂實錄,專家講座,上網查閱教改信息等各種現代信息技術方式參加校本培訓。4、開展“一幫一,一對紅”師徒結對子活動。通過以老帶新,師徒結隊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師的師德素質、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四、校本培訓的原則1、輔導性原則:校本培訓的內容必須符合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必須對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指導性,起到導向作用。2、靈活性原則:校本培訓的方式具有靈活性,學校要制定出切實、可操作的校本培訓計劃。3、實效性原則:校本培訓的目標內容、方式具有實效性,使教師有實實在在的提高,真正為建設教師隊伍起到重要作用。4、針對性原則:校本培訓的內容應結合具體教育形勢進行,尤其是應針對8、當前重要的教育教學改革信息進行。校本培訓考核制度為了使校本培訓工作做的扎實有效,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校本考核制度具體如下:1、每位教師均應參加學校進行的培訓活動及考核,不能無故缺課,有事必須向培訓領導請假。否則視為曠課一次。2、每次活動老師們要按時參加,并且要有活動記錄或學習筆記。3、凡曠課三次或無活動記錄和學習筆記者,均視為培訓不合格。4、人人參與專題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一月一題)5、人人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疑惑,并在教研活動時間參與討論交流。(一周一問題)。6、課任教師每人每學期發表一篇論文或隨筆、反思等。7、校本培訓的評估考核,原則上為一年一次,一般為年末,每位教師要認真地、9、按要求答題,如果成績較差或不及格,視為培訓不合格。8、凡培訓不合格者,取消本年度的評優評先資格,并且不能參加第二年的職稱評定。 校本培訓獎罰制度為了深入開展教師綜合素質的訓練工作。塑造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特制定學校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獎懲制度。一、獎勵制度:1、按時參加教師綜合素質培訓,認真完成作業、在研討活動中發言積極的將記入優秀學員考核檔案。2、能把所學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成績突出者將記入優秀學員考核檔案。3、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積極撰寫論文,并發表的教師記入優秀學員考核檔案。4、結合所學內容在市、校級做公開教學的教師將記入優秀學員考核檔案10、。5、在市、校組織的綜合素質培訓有關競賽中獲獎的教師記入優秀學員考核檔案。6、繼教考試成績將作為個人年終考核的參照分,按10%計入。7、在培訓中積極進取,成績優秀,學校積極推薦為縣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壇新秀等先進名師。二、懲罰制度1、如一學期中在培訓時請假超過三次,那么將扣掉一定的學時分。2、如無故善自不參加學習者,按曠工處理。在繼續教育考核檔案中不記學分。3、不按時完成作業的教師將不繼續教育考核檔案中記入成績。以上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獎懲制度望執行。校本培訓檔案管理制度校本培訓檔案管理工作是學校校本培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做好學校校本培訓檔案管理工作,使校本培訓各種相關資料能系統有序11、的得到分類、整理、歸檔,為學校整體教育教學工作積累寶貴素材,特制定本制度及主要歸檔內容如下:一、檔案建檔保管制度1、檔案實行專人管理,負責資料收集、整理、分類、歸檔等具體工作。2、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私自摘錄、擅自為他人查閱檔案,不得向外傳播和介紹檔案、資料內容及存放位置等情況。3、科學管理檔案,檔案查閱完畢,隨時歸還原處;檔案按保管期結合年代排列存放,資料按類別排列存放。4、維護檔案安全,每個箱櫥必須保持整潔,并放置防霉去蟲劑5、檔案人員調動工作時,應在離職前辦理交接手續。二、主要歸檔內容第一類:校本培訓綜合檔案1、國家、省、市、區教師繼續教育文件。2、學校校本培訓規劃、年度計劃。3、學校校本培12、訓的文件、師資庫、外聘專家等資料。4、學校校本培訓的各項管理制度。5、校本培訓實施情況記載(包括集中培訓、學術交流、課改論壇、課題研究、聽課評課、教師問卷、外出培訓、考核評價等)。6、校本培訓資源(文本、音像、網絡)。7、校本培訓的科研成果(承擔各級課題資料、教師獲獎資料等)。8、校本培訓評估材料(包括過程評估材料、年度評估材料、經驗材料和總結等)。第二類:校本培訓教師個人檔案1、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計劃2、參訓的過程記錄(包括教師參加培訓的內容、聽評課記錄、教研活動記錄、讀書筆記、優秀課教案等)3、參訓成效(包括發表論文、承擔課題、教學課件、典型案例、各種獲獎情況以及參加年度校本培訓考試、考核13、評價情況等)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為進一步規范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素質,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制定以下教育教學工作目標。為了切實做好這項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導思想 以規范教學管理,優化教學方式為抓手,以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規范課程管理、教學管理、研修活動等行為,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二、主要目標:(一) 做到課程管理、教學管理和研修活動規范,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課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二) 95%的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評價、研修活動等方面達到評估標準,學會撰寫案例和反思,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三14、) 建立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對教師的過程評價和教學質量的監控,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四) 培養一批骨干教師。 (五) 加強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創設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三、實施范圍學校全體任課教師,其中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專職教師的教學規范要求另行規定。所有教師(包括行政領導)都必須參加教科研活動;兼任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教師可以自選其中一門學科參加研修、評比等活動。年滿55周歲以上的男教師和年滿50周歲以上的女教師可自愿參加。四、主要內容依托市、縣、區、校聯動,開展“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評價”“研修活動”等教學規范達標活動,主要采取15、以下措施,努力實現預期目標:(一) 由校長室和教務處負責,根據學校實際研究制定“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評價”“研修活動”基本規范標準,供教師學習、貫徹、執行。(二) 利用上級部門組織的活動,讓各學科教師開展“備課”、“上課”和“命題”專題培訓,邀請專家提供專業引領。(三)加強教學規范的管理,建立相應的檢查和評比制度。采取集中與分散的方式,開展教學規范檢查,及時對教師進行反饋和指導;建立規范的文檔管理制度,及時收集、認真整理、妥善保管相關資料,建立檔案。(四) 為教師參加“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課堂教學”、“命題”四項專項評比創造條件,為教師發展搭建平臺。(五)開展先16、進教研組、備課組評選活動,表彰“教學規范達標”先進教研組和個人。(六)結合”教學規范達標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開展有關學科教學、校本研修、學校管理、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方面的專題研究。五、組織實施 (一)建立相應機構,加強領導。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趙治銓為組長,劉兆林為副組長,周彬生 趙有志 侯靜 陳鏡為組員。 (二)采取分級管理,協同運作學校教務處在校長室的領導下負責學校的教科研活動,各教研組要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做好相應各學科的校本培訓工作。 (三)積極參加各學科培訓、評比活動積極參加縣組織的各學科“備課”“上課”“命題”專題培訓,積極參加縣組織的各學科“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課堂教學”、“命題”四項評比。在活動中促發展,求規范。(四)設立專項經費,保障實施學校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工作的實際需要,按各教研組教師的人數劃撥專項經費,用于教師外出交流學習,活動評比、成果表彰等工作。 (五)加強調研評估,及時反饋。學校教務處、各教研組在校長室的領導下加強對校本教研活動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評估,及時了解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修正不足,保證工作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