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底小學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6796
2025-03-04
6頁
19KB
1、安底鎮中心完小校本教研工作制 度新課程的實施,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是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現實要求與緊迫任務,也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根據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教學研究工作的指導意見的精神與金沙縣教育局關于建立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指導意見的精神,結合校本培訓管理辦法及我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2、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二、校本教研總體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努力推進新課程實驗。 切實加強對新課程實驗教學研究工作的領導,校長要負總責,教導處及各教研組負責具體抓,建立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與活動機制,確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3、“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協作解決、教學咨詢、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干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論壇等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行為的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自定專業提高學習、個人教研學習計劃,并根據學校4、校本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組或課題組為互助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已見。以教師或教學生成的問題為研究內容,將問題入組,以組為單位制定計劃開展研究。3、專業引領。一方面聘請校外教育教學研究專業人員或專家來本校進行專業指導,另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的著名刊物或互聯網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將教研專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進學校,促進我校教師素質提高。 四、校本教研具體制度 (一)校級領導管理 1、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是身體力行者。5、校長負責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導學校教務處與教研組制定校本教研計劃,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校本教研,督促和評價學校校本教研。 2、學校行政領導帶頭學習教研理論并參與教學研究,向教師介紹教學研究方法,指導各部門開展校本教研,成為教師的真誠同伴和專業引領的力量之一。 3、學校行政領導要充分挖掘校內教育資源,整合學校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學、科研、培訓為一體的校本教研機制。 4、學校按計劃確保校本教研經費到位,供購買資料、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請專家講課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動,保證校本教研的順利進行。 (二)教研職能部門管理 1、學校教務處具體負責校本教研工作,確定學校核心課題,以核心課題統領學校6、課程改革。 2、學校教務處負責校本教研具體策劃,組織教研組組長開展理論學習及實踐指導。 3、教務處負責人的主要任務為: (1)自覺參與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科研素質。 (2)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切實開展幫扶工作。 (3)根據教研組或課題組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指導與幫助。 (三)教研組管理 1、教研組是學校組織教師開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學規律,進行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的業務組織單位。 2、教研組的設置由教務處一年一定,原則上設組長1人。 3、教研組長由教務處聘請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組織能力的教師擔任。4、教研組組長的主要任務為: (1)按照學校要求,結合學科教學7、實際,開學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強的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 (2)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評定及課外文化、科技活動等基本教學環節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3)組織教師進行校本教研的常規系列活動:理論學習、觀看錄像、鉆研教材、集體備課、評價研討。正確把握課程改革與課程標準的基本內涵,以理論學習與實踐觀摩相結合,使全體成員領會教材的編排體系,明確單元教學的重難點及內在聯系,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使學生的素質提高與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4)全組每月組織兩次教師開展相關主題的研討會,制定本學科教改實施計劃,不斷總結經驗,探索規律,學習和推廣8、本校和外地經驗,結合日常教學開展連續性研討,以此改進教學。 (5)帶領本組教師申報教育研究課題,每學年每個教研組都要有課題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內容。 (四)課題組管理 1、課題組是教師根據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組織的業務組織單位。課題立項后,學校承認課題組成立,一般設課題組長1人,成員3人以上。 2、課題組成立后,按照課題計劃組織開展科研工作,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進行。 3、課題組組長的主要任務為: (1)組織學習教育科研理論,端正教育思想,明確工作方向。 (2)組織集體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明確課題組成員的研究任務。 (3)切實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包括理論研討、課堂實踐、測試統計、分析總結等,做到每次活動9、有計劃、有總結,及時推薦組內教師的科研論文、經驗總結。 (4)每學期至少組織成員召開3次相關主題的研討會。 (5) 有階段性總結并認真做好課題結題的各項準備工作。 (6)科學、規范地建立課題研究管理檔案。(五)教師隊伍管理 1、認真積極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教研培訓學習、講座等活動,形成進行教學反思的習慣,外出學習的教師應做好學習筆記,回校后在相應范圍內及時傳達。 2、每次校本教研活動,相關教師要按時參加并積極發言,與同伴互助,共同進步。 3、教師參加校本教研必須完成以下常規工作: (1) 按時參加教研組或課題組的校本教研活動,并把研究貫徹落實到課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動中。 (2) 在開學初制定本學期10、個人教研的研究重點。 (3) 每兩周至少參加一次全校性或教研組、課題組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并認真完成相關任務 (4) 每周至少寫1個教學反思。(5) 每學期至少上12節研究課.(6) 每學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論文、教學案例或經驗總結。(7) 每學期語文數學教師聽課8節以上。五、校本教研活動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動設計要求1、營造嚴謹、求實、民主、寬松的校本教研氛圍,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狀態,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2、加強自我研究意識,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能力,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狀態。3、力爭得11、到專業人員的有力支持與指導。4、加強學科溝通整合,改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的傾向。定期組織不同教研組或課題組分別交流。(二)校本教研活動過程要求1、每次校本教研活動,負責人要制訂好詳細的活動計劃、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計劃組織活動,做到準備充分、效率高。2、每次校本教研活動,負責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動過程記錄并作好活動總結。3、由教研組或課題組組織的校本教研活動由負責人及時向教務處匯總活動情況,教務處由負責人及時向校長室匯報或匯總活動情況。4、每次校本教研活動,負責人要整理好過程記錄與活動總結,建立并保管好各級管理主體的校本教研檔案。5、校本教研活動的參與者要積極參加相應的校本教研活動,努力配合管理主體順利進行教學研究,以主人翁的態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質。六、校本教研獎懲辦法1、每學期根據優秀、達標教研組,優秀、達標課題組評比實施細則開展評比活動,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2、對校本教研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個人,優先派出參加各級專業培訓。3、每學期進行教師教研教改個人考核,對校本教研工作漠不關心、無故不參加、態度差的教師不得參與年度考核,更不得參與各類評優評先。安底小學2008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