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擴能工程站前工程0路基填筑試驗段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8676
2025-03-04
26頁
416.64KB
1、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擴能工程站前工程EMZQ-12標段 DK444+750DK444+950路基試驗段方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試驗段試驗目的、范圍和內容23.1試驗段試驗的目的23.2試驗段范圍23.3試驗內容2四、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24.1施工人員組織機構及職責34.2機械設備44.3測量、檢測儀器4五、路基試驗段的施工準備45.1測量放樣45.2對基底進行動力觸探檢測55.3試驗組合設定5六、路基填筑規范要求66.1填料要求66.2填料來源76.3壓實標準86.4路堤邊坡86.5路基填筑檢測方法9七、填筑施工工藝及方法97.1、填筑按三階段、2、四區段、八流程水平分層填筑97.2填筑施工工藝方法9八、試驗成果16九、雨季施工措施16十、試驗段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710.1質量管理小組1710.2管理保證措施1710.3施工工藝的主要技術措施18十一、試驗段工期安排及保證措施2111.1計劃工期2111.2工期管理保證領導小組2111.3試驗段工期保障措施22十二、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措施2212.1環保領導小組2212.2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措施23一、編制依據1、改建鐵路成都至昆明線峨眉至米易段擴能工程施工圖區間路基設計圖,圖號成昆(峨米)施路-8;2、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2005);3、成昆(峨米)施路專-01、成昆(峨米3、)施路專-02、成昆(峨米)施路專-05、貳路(2015)3001-I、貳路(2015)3006、貳路(2014)2028;4、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5、鐵路路基地基處理技術規程(TB10106-2010);6、客貨共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2-2008);二、工程概況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項目經理部二分部承建成昆鐵路EMZQ-12標DK440+500DK458+425.76段內橋涵及路基工程,線路全長21.384km,其中包括23段區間路基,共長13.267km,含1段站場路基,長1.6km,區間路基及站場路基占線路的比例為64、2%。本次試驗選取里程范圍為DK444+750DK444+950,長200m,位于DK442+100DK445+151段區間路基,該試驗段范圍內路基最大填方高度6.6m,最小填方高度5.75m,地基處理方式采用挖除軟土、松軟土后換填不易風化的硬質巖填料。路基面寬13.4m,路基邊坡1:1.5,邊坡防護采用人字形截水骨架護坡防護,路堤邊坡每間隔0.6m鋪設一層幅寬4m雙向土工格柵,間隔2.4m全斷面滿鋪一層土工格柵。設計填筑工程措施為基床表層填筑0.6m厚A組填料;基床底層填筑1.9mA、B組填料;基床以下填筑C組以上填料。附斷面圖:(尺寸單位均以m計)三、試驗段試驗目的、范圍和內容3.1試驗段5、試驗的目的(1)通過施工試驗段,分析總結出一套科學合理的路基換填施工組織及機械配置方式,從而指導DK440+500DK458+425.76段的路基填筑施工。(2)通過路基試驗段,確定工藝參數,總結填筑的攤鋪系數、松鋪厚度、確定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遍數。3.2試驗段范圍本次試驗段選取里程范圍為DK444+750DK444+950,長200m,換填深度2.02.8m,換填寬度3741.4m。3.3試驗內容(1)挖除軟土、松軟土后換填不易風化硬質巖料;(2)基床以下路基填筑工藝;(3)基床底層填筑施工工藝;四、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及測量、檢測儀器、設備投入情況4.1施工人員組織機構及職責進行路基6、試驗段施工前,成立了質量管理小組,主要參與人員見下表。質量管理小組成員表序號崗位人 數備 注1總指揮(谷文軍)1全權負責現場的指揮協調工作2技術負責(陳慶)1負責技術問題的協調解決工作3測量人員4負責測量控制工作4試驗人員3負責土料含水量、碾壓試驗檢測等工作5操作工人10操作各種機械設備6機械手2負責機械設備保養、維護7領工員1指揮車輛、輔佐推土機局部人工平整4.2機械設備試驗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挖掘機開挖土方,自卸車裝運土方,推土機初步平整,振動式壓路機碾壓,平地機修整填筑路面。機械設備詳見“主要機械設備表”。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狀態1裝載機ZL-50臺2良好2挖掘機現7、代、神鋼-22O臺2良好3推土機SD-220臺1良好4平地機PY-190A臺1良好5振動壓路機23t臺1良好6振動壓路機20t臺1良好7自卸汽車輛8良好8灑水車8m3輛1良好4.3測量、檢測儀器測量、檢測儀器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檢定狀態1全站儀徠卡TS02 plus2套2合格2Gps徠卡GS14臺2合格3水準儀蘇州一光DSZ3臺2合格4水準尺5m鋁合金尺把2合格5K30平板載荷儀YB-150,300mm套2合格6灌砂筒150mm個2合格7案秤AGT-10套2合格8動力觸探儀器套1合格五、路基試驗段的施工準備在施工人員和設備均已到位的情況下,進行如下施工準備:5.1測量放樣由測量隊8、在試驗段全面恢復中線,放出路基施工邊線樁和征地紅線樁。5.2對基底進行動力觸探檢測按設計開挖線及高程控制基底高程,挖至設計高程以后,檢測基底承載力,承載力不小于180Kpa,合格后進入下一道工序。5.3試驗組合設定換填填筑組合松鋪厚度(cm)碾壓遍數(遍)檢測內容壓路機型號63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2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55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2強振+1靜9、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50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2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基床以下組合松鋪厚度(cm)碾壓遍數(遍)檢測內容壓路機型號25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2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10、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30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2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35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2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n、K30、松鋪系數20t23t基11、床底層組合松鋪厚度(cm)碾壓遍數(遍)檢測內容壓路機型號25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2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30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2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351靜壓+1弱振+1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2、1弱振+2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3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1靜壓+1弱振+4強振+1靜壓K30、松鋪系數20t23t六、路基填筑規范要求6.1填料要求根據設計及實際情況,以就近的原則選取取土場,并對選定的取土場的土源進行土質取樣、篩分檢測,以確定該土質量是否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軟基換填采用的硬質巖基本要求為粒徑大于20cm顆粒的質量超過總質量的50%(不易風化,尖棱狀為主),粒徑不超過30cm,且不超過層厚的2/3,單軸飽和抗壓強度大于30MPa,基床以下填料顆粒粒徑不大于30cm,基床底層填料粒徑不大于20cm。附:硬質巖填料的選場報告及進場13、檢驗報告。填筑前應對取土場填料進行取樣檢驗;填筑時應對運至現場的填料進行抽樣檢驗。當填料土質發生變化或更換取土場時應重新進行檢驗,檢驗的方法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TB10102)規定進行試驗。基床以下部分路堤填料復查項目及頻次詳見基床以下部分路堤填料復查項目及頻次表:基床以下部分路堤填料復查項目及頻次表填料種類顆粒級配相對密度液塑限擊實試驗大于5mm顆粒的單位體積重大于20mm顆粒的單位體積重大于40mm顆粒的單位體積重細粒土及粉砂、黏砂-每500010000 m每500010000 m每5000m-每5000m粗粒土、每10000m每10000m-每10000m-每10000m碎石類土每114、0000m每10000m-每500010000 m-每10000m-塊石類土每10000m-基床底層填料復查項目及頻次表填料類別試驗項目、頻次顆粒級配液塑限擊實試驗顆粒密度粗粒土、碎石土10000 m3(或土性明顯變化)一一10000 m3(或土性明顯變化)6.1.1使用不同種類填料時,上下兩層填料的顆粒粒徑級配應滿足D154d85,且每一壓實層全寬宜采用同一種類且條件相同的填料。6.1.2填筑時橫斷面全寬、水平分層填筑壓實,不產生縱向接縫。當原地面高低不平時,從最低處分層填筑,并由兩邊向中心填筑。6.2填料來源經過詳細調查,本段內的填料主要采用取土場取料,共有3個取土場,DK441+500取15、土場屬C組填料,DK444+500取土場屬A、B組填料,換填硬質巖材料采用采購,滿足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及其他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基床底層填料選擇A、B 組填料;路堤本體填筑選擇A、B組填料、C 組填料;軟基換填采用不易風化硬塊石)。對填方土進行取樣后,分別進行顆粒篩分、土壤液、塑限、自由膨脹率、標準擊實等試驗以鑒定土壤類別并確定指導現場施工的相關指標。6.3壓實標準6.3.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壓實標準見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壓實標準表?;惨韵侣返烫盍霞皦簩崢藴时韷簩崢藴始毩M辽邦愅恋[石類土碎石類土塊石類地基系數K30(Mpa/m)808011012013016、壓實系數K0.90-相對密度Dr-0.7-孔隙率n-32%32%-6.3.2基床底層A、B組填實壓實標準見下表?;驳讓犹盍霞皦簩崢藴时韺游豢刂浦笜思毩M梁宛ど?、粉砂細砂、中砂、粗砂、礫砂礫石類碎石類塊石類混合料I級II級I級II級I級II級I級II級I級II級基床底層壓實系數K0.910.89-地基系數K30(MPa/m)908010080120100120100150120相對密度Dr-0.750.7-孔隙率n(%)-33353335-6.4路堤邊坡6.4.1路堤邊坡采用加寬,超填寬度為50cm。6.3.2路基刷坡采用人工配合反鏟,掛方格網控制邊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網樁距不大于10m。6.17、4.3路堤邊坡應平順、密實、穩固;邊坡的坡率為1:1.5。6.5路基填筑檢測方法按驗標要求對填料質量、填筑厚度、填層面縱橫方向平整均勻度、路面坡、壓實質量、邊坡質量等進行檢查驗收。達不到標準的按要求進行整修合格后予簽認。七、填筑施工工藝及方法7.1、填筑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水平分層填筑三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檢查簽證階段;四區段:填筑區攤鋪區碾壓區檢驗區;八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整平灑水(晾曬)碾壓夯實檢驗簽證路面整形(邊坡整修)。7.2填筑施工工藝方法本次試驗段施工內容包括路基原地面換填處理(換填不易風化硬塊石)、路堤底層以下填筑和基床底層填筑。其工藝流程圖如下:7.2.1基18、底處理(1)人工配合挖掘機將原地面雜草、樹根及表層軟土等按照設計要求清理干凈,并將棄土用自卸車運送至棄土場;再用推土機進行整平、壓路機靜壓;根據設計及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4-2003),應按要求進行基底觸探試驗,以確定基底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2)換填時,應完全清除軟土,回填前基坑內不應有積水。 (3)路堤應沿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當原地面高低不平時,應先從最低處開始分層填筑,有兩邊向中部填筑。 (4)回填路基填料按填石路堤的施工方法施工,回填應分層鋪設,分層夯實或壓實,換填采用塊石類填筑,分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應大于60cm,采用石屑填縫。7.2.2基床以下路堤填19、筑(1)路堤應沿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當原地面高低不平時,應先從最低處開始分層填筑,由兩邊向中部填筑。路基邊坡兩側超填寬度宜為3050 cm,竣工時應刷坡整平。(2)分層填筑厚度應根據壓實機械壓實能力、填料種類和要求的壓實質量,通過現場工藝試驗確定。采用砂類土和改良細粒土填筑時,分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應大于30 cm。分層填筑的最小分層厚度不宜小于10 cm。(3)填料攤鋪應使用推土機進行初平,再用平地機進行平整,填層面目視平順,并應做成向兩側不小于2%的橫向排水坡。 用改良細粒土或含細粒成分較多的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堤時,必須嚴格控制其含水率在工藝試驗確定的施工允許含水率范圍內。填料含水率較低20、時,應及時采用灑水措施,灑水可采用取土場內提前灑水悶濕和路堤內攪拌的方法。填料含水率過大時,宜采用取土場內開挖溝槽降低水位和用機械翻松晾曬相結合的方法,或將填料運至路堤攤鋪晾曬。(4)壓實順序應按“先兩側、后中間”進行碾壓。各種壓路機的最大碾壓行駛速度不宜超過4 km/h。各區段交接處,應互相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 m,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不應小于40 c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 3.0 m。7.2.3基床底層填筑(1)采用碎石類和礫石類填筑時,分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應大于35 cm。(2) 采用砂類土和改良細粒土填筑時,分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應大于30 cm。(3)分層21、填筑的最小壓實厚度不宜小于10 cm。7.2.4基床表層填筑(1)基床表層的填筑宜按驗收基床底層、攤鋪碾壓、檢測修整“四區段”和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試驗、修整養護“六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攤鋪碾壓區段的長度應根據使用機械的能力、數量確定。區段的長度一般宜在 100m以上。各區段或流程只能進行該區段和流程的作業,嚴禁幾種作業交叉進行。(2) 基床表層A組料分層填筑,每層的最大填筑壓實厚度不得大于30 cm,最小填筑壓實厚度不得小于15 cm。(3)A組料的攤鋪采用平地機進行。用平地機攤鋪時,必須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網控制填料量,方格網縱向間距不宜大于10 m,橫向應分別在路基兩側及路基中22、心設方格網樁。(4)整形后,當表面尚處濕潤狀態時應立即進行碾壓。如表面水分蒸發較多,明顯干燥失水,應在其表面噴灑適量水分,再進行碾壓。用平地機攤鋪的地段,應用輪胎壓路機快速碾壓一遍,暴露的潛在不平整再用平地機整平。(5)碾壓時,應采用“先靜壓、后弱振、再強振”的方式,最后靜壓收光。直線地段,應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曲線地段,應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重疊壓實不應小于40 cm,各區段交接處,縱向搭接壓實長度不應小于2 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應錯開不小于3 m。(6)橫向接縫處填料應翻挖并與新鋪的填料混合均勻后再進行碾壓,注意調整其含水率,縱向應避免工作縫。(7)碾23、壓后的基床表層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處應補平并碾壓。(8)已完成的基床表層應采取措施控制車輛通行,并做好基床表面的保護工作。嚴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或急剎車。7.2.5攤鋪整平為保證每填層的平整度及層厚的均勻,路基邊、中、邊每隔20米釘攤鋪層厚樁縱橫掛線,進行厚度檢查核實。填料在攤鋪過程中,容易出現大顆粒骨料集中現象,在推土機和平地機(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層)攤鋪工程中,輔以以人工配合,對大顆粒骨料集中地方進行清理,以確保所攤鋪的填料均勻攤鋪平整,人工對換填填料超粒徑的利用大錘解小至30cm以內。先用推土機進行初平,再用平地機(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層)進行精平,路基頂面做成兩24、側4%的橫向排水坡。7.2.6土工格柵鋪設填料攤鋪整平前,路堤邊坡每間隔0.6m鋪設一層幅寬4m雙向土工格柵,間隔2.4m全斷面滿鋪一層土工格柵,土工格柵在平整的下承層上按設計要求的寬度水平鋪設,土工格柵沿著線路方向拼接,采用搭接法,搭接寬度不小于30cm,不得沿橫斷面方向搭接,鋪設土工格柵時,將強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線路方向,鋪設土工格柵時,必須拉直拉平,幅與幅之間對齊,鋪設土工格柵時拉緊展平平插釘固定,不褶皺扭曲,并與路基面密貼。土工格柵鋪設后及時填筑填料,避免長時間陽光暴曬,嚴禁施工機械直接在土工格柵表面上進行碾壓,填料攤鋪從中間向兩側進行,邊坡最上一層土工格柵距基床表層底面的距離為6025、cm。7.2.7碾壓攤鋪整平后,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開始碾壓。本試驗段采用振動壓路機兩臺,以中線為界,各壓半幅路基寬度,分別記錄各自的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碾壓時采取從兩側向中心的順序,縱向進退式碾壓,行與行輪跡重疊0.4m,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0m,以保證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的均勻性。碾壓方法為:靜壓、弱振、強振、靜壓。遍數按試驗組合設定進行。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用滿速(宜為2-3km/h),最大速度不超過4km/h。7.2.8壓實檢測換填在每一填層碾壓每遍后即進行設定待檢參數的檢測。使用地基系數K30進行檢測,以核準地基系數K30的測試26、數據。K30檢測頻率每層每100m檢測2個斷面6個點,直至滿足設計要求。試驗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筑施工的總結報告。基床以下每一填層碾壓每遍后使用孔隙率n進行檢測,每填高90cm適用地基系數K30進行檢測,孔隙率n每100m檢測2個斷面6個點,每填高90cm每100m地基系數K30檢測2個斷面4個點,直至滿足設計要求。試驗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筑施工的總結報告?;驳讓用恳惶顚幽雺好勘楹笫褂每紫堵蕁進行檢測,每填27、高90cm適用地基系數K30進行檢測,孔隙率n每100m檢測2個斷面6個點,每填高90cm每100m地基系數K30檢測2個斷面4個點,直至滿足設計要求。試驗過程中安排技術人員、檢測人員記錄壓路機的碾壓速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及壓實度檢測等情況,以便整理出指導大面積路基填筑施工的總結報告。7.2.9路堤外形尺寸檢驗標準、頻次。路堤外形尺寸檢驗標準、頻次詳見下表。基床以下路堤頂面高程、中線至邊緣距離、寬度、橫坡、平整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范圍頻 次1高程50 mm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左、中、右各1點2中線至邊緣距離50 mm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左、右各1點3寬28、度不小于設計值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4橫坡0.5%每100m等間距檢查3個斷面5平整度土質路堤頂面30mm,填石路堤頂面100mm每100m等間距檢查6點基床底層、基床表層中線高程、路肩高程、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寬度、橫坡允許偏差及檢驗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范圍頻 次1中線高程20 mm每100m等間距檢驗3點2路肩高程20 mm每100mm等間距檢驗6點(左、右各3點)3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路塹:0,100mm路堤:不小于設計值每100m等間距檢驗3個斷面4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100m等間距檢驗3個斷面5橫坡0.5%每100m等間距檢驗5個斷面7.2.10試驗段數據的分析根據試驗段所獲得的數29、據,確定對不同填料壓實機械、分層厚度、壓實遍數、碾壓搭接寬度等基本數據。八、試驗成果8.1 對不同填層厚度,不同碾壓遍數的檢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確定出不同填層厚度和最優碾壓遍數。8.2 對不同填層厚度的合理碾壓遍數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比較,確定最優的填層厚度和碾壓遍數。8.3將以上各種施工記錄和檢測數據加以歸納總結,寫出試驗報告,報監理站審查批準。九、雨季施工措施9.1 沿征地界線挖出排水溝,排除原地面積水,在雨季前做好防水、防洪、排水工作。必要時采取覆蓋措施。9.2 嚴禁雨天進行非滲水土的填筑施工。雨天路堤填筑的每一壓實層面均做成4%的橫向排水橫坡,路堤邊坡隨時保持平整,每次作業收工前將鋪填的松30、土層壓實完畢。9.3 雨季施工根據機械設備的性能和數量,合理安排工作面輪流作業,快速施工,不宜全面鋪開。9.4 雨后的路基面進行晾曬、刮除表面浮土和復壓處理,并經抽檢合格后才能繼續施工。十、試驗段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0.1質量管理小組為確保質量目標的的實現,根據本分項工程的實際,項目部成立質量管理小組。組 長:項春副組長:張萬虎、王曉勇組 員:王萬貴、谷文軍、陳慶、楊之光、劉洋10.2管理保證措施10.2.1強化質量教育,增強全員創優意識,定期進行質量教育,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采取各種措施調動每個職工創優的積極性和自覺性。10.2.2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本著“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自上而31、下的形成管理網絡。10.2.3落實各項制度,確保工程質量。結合本工程實際,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學習相關設計圖紙、施工規范及監理規程,使全員明確標準,全方位有章可循,全過程措施到位,確保工程質量。10.2.4尊重監理工程師,積極配合監理監督、檢查。嚴格執行監理程序,自覺接受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的監督檢查,建立良好的質量控制及監督機制,隨時配合監理工程師對工序及隱蔽工程等施工項目進行檢查確認,未達標項目不得進入下道工序。10.2.5及時整理資料,完善檔案管理。根據工程的進展,及時搜集、整理原始施工技術資料,分類歸檔,并作為分項工程驗評的主要內容,按規定要求做好竣工資料的編制和建檔工作。10.2.6做到專32、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具有資格證和上崗證。10.3施工工藝的主要技術措施10.3.1施工圖現場核查和施工技術交底制度施工圖現場核查制度人員進場后,由項目總工程師組織各專業工程師對圖紙進行分級會審,根據施工設計圖進一步現場核查,尤其對線路的地質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和補勘,確保不因地質資料不準而造成對質量的影響。堅持技術交底制度根據建設單位審批通過的施工方案編制各工序技術交底,同時對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進行設計意圖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施工工藝交底、質量標準交底、安全標準交底、創優措施交底。10.3.2質量自檢制度對各種機械、設備按照采購合同文件的要求,嚴格進行驗證,確保其技術狀態良好,運轉正常。加強質33、量的過程控制力度。嚴格執行工程質量“三檢”制度(自檢、互檢、交接檢)。真實填寫檢查記錄,及時報檢。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必須為下道工序服務,即提供可靠的質量保證;凡屬隱蔽工程項目,首先由班、隊、項目經理部逐級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會同監理工程師一起復檢,檢查結果填入驗收表格,由雙方簽字,最終簽發隱蔽工程檢查證。10.3.3加強工藝、質量控制方案審查和試驗制度加強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方案審查。積極推廣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以一流的工藝水平保證一流的工序質量。嚴格按照創優規劃和措施要求,加強現場技術指導和工序質量預控。架子隊施工班組均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技術操作規程、34、審定的技術方案、工藝要求組織施工,按照質量驗收標準進行評定驗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交付下道工序施工。過程檢驗和專項檢驗相結合。按規定項目和頻次進行土樣的檢測試驗。10.3.4質量責任追究、質量事故報告制度質量責任追究制,從項目經理部到工程施工隊實行領導責任終身制。質量目標層層分解,終身責任,一級包一級,一級保一級,從嚴格技術把關入手,抓好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質量事故申報制度,質量事故處理嚴格按鐵道部及建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10.3.5質量保證控制措施建立三全控制措施,即全過程質量控制、全面質量控制、全員參與控制。質量保證控制措施見表10-1:表10-1質量保證控制措施表序號控制措施具體內容1勞35、動主體控制包括所有參與工程各類人員的生產技能、文化素養、生理體能、心理行為等方面個體素質以及經過合理組織充分發揮其潛在能力的群體素質。通過擇優錄用、加強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教育培訓,合理組織、嚴格考核,輔以必要的激勵機制,使職工在施工過程中其潛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組合和充分的發揮,保證勞動主體在質量控制系統中發揮主體自控作用。2勞動對象控制勞動對象有原材料、半成品、工程用品、設備等,工程質量是工程項目實體質量的組成部分,其控制內容為:控制材料設備性能、標準與設計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設備各項技術性能指標、檢驗測試指標與標準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設備進場驗收程序及質量文件資料的齊全等。貫徹單位內部質量36、程序文件中明確材料設備在封樣、采購、進場檢驗、抽樣檢測及質保資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確規定的控制標準。3施工工藝控制制訂和采用先進合理可靠的施工工藝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單位工程開工前,全面正確地分析工程特征、技術關鍵及環境條件等資料,明確質量目標、驗收標準、控制重點和難點。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技術方案和組織方案,合理選用施工機械設備,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圖,經監理工程師審批后,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編制施工方案,科學組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落實情況,以確保施工生產正常進行。4工程材料控制工程材料和輔助材料(包括構件、成品、半成37、品),都將構成建筑工程的實體。保證工程材料按質、按量、按時的供應是提高和保證質量的前提。因此,對采購的原材料、構(配)件、半成品等材料,一定要建立健全進場前檢查驗收和取樣送檢制度,杜絕不合格的材料進入現場。水泥、鋼材等其它甲供材料必須三證(出廠證、合格證、檢驗證)齊全,進場后按規定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地方材料先調查料源,取樣試驗,試驗合格經監理認可后方可進料?,F場設專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過程中若發現不合格材料及時清理出現場。5施工操作控制施工操作者具有相應操作技能,重點部位工程及專業性很強的工種工程,操作者必須具有相應工種崗位的實踐技能,做到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施工操作中,堅持“三檢38、”制度,即自檢、互檢、交接檢;所有工序堅持樣板制;牢固樹立“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服務”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戶”的思想,堅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按已明確的質量責任制檢查操作者的落實情況,各工序實行操作者掛牌制度,促進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質量的意識。施工過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標準化、規范化,貫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檢查、工后有驗收的“一條龍”管理方法,確保施工質量。6施工設備控制對施工所用設備根據工程需要從設備選型、主要性能參數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對施工方案選用的模板、腳手架等進行專項設計,工程所用的現場安裝起重機械設備,不僅要對其設計安裝方案進行審批,在安裝使用前須經專業管理部門驗39、收。7施工環境控制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質水文狀況,氣象變化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現場的照明、安全衛生防護設施等勞動作業環境等內容,要消除其對工程的影響主要采取預測預防的方法,對地質水文方面影響根據設計要求采取降水排水加固等技術方案,對天氣氣象等方面在施工方案中制訂專項施工方案。8進度和質量關系的控制在實施工程項目施工與管理過程中,正確處理質與量的關系。生產指標(任務)、進度(任務)完成后,必須檢驗質量是否合格。堅持好中求快,好中求省,嚴格按標準、規范和設計要求組織、指導施工。十一、試驗段工期安排及保證措施11.1計劃工期2016年9月5日2016年9月20日。11.2工期管理保證領導小組為40、順利實現本分項工程的工期目標,項目部成立工期管理保證領導小組。組 長:項春副組長:張萬虎、夏立超組 員:王曉勇、谷文軍、陳慶、楊之光11.3試驗段工期保障措施11.3.1科學組織、統籌安排,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計劃安排施工。首先按照工程要求,選派長期從事鐵路路基施工的工程隊擔負該工程的施工任務。施工中控制好每個項目、每道工序的作業時間,將流水作業運用到各項作業中,做到不間歇,不等待,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的交叉,確保各項工程按期完成。11.3.2根據本工程的要求和特點,我項目部投入足夠的管理力量,技術力量和機械、勞動力,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進行技術培訓,全面熟悉施工方法及技術標準,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41、。11.3.3配備精良的施工設備,廣泛應用成套的機具,充分發揮機械作用。根據本工程的特點,配備性能良好的施工機械,在施工中加強保養,保證機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實行機械化作業。重要設備及易損設備設配件庫進行儲備,作為設備損壞及維修時的替代,保證施工連續。在施工中制定各種有效的管理標準,提高效率,加快工程進度。11.3.4開展技術革新和勞動競賽活動。十二、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措施環保、水保體系見圖12-1環保、水保體系框圖。12.1環保領導小組本工程開始前做好環保工作全面規劃,對環保進行綜合治理并與地方環保部門取得聯系,按環保規定,做好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工作。項目部成立環保領導小組,設立專職環保巡查42、員,建立環保措施,項目部分級管理,負責檢查、監督各項環保工作的落實。組 長:項春副組長:張萬虎、李國忱組 員:谷文軍、陳慶、楊之光12.2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措施12.2.1粉塵控制措施(1)現場定期撒水,減少灰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2)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有毒、有害、有惡臭氣味的物質。(3)裝卸或清理有粉塵的材料時,提前在現場撒水。(4)嚴禁向現場周圍拋擲垃圾。12.2.2噪聲控制在施工中及車輛行駛時要控制噪音,防止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1)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確保機械運轉正常,降低噪聲。(2)夜間施工時,監督職工不得敲打鋼管等,盡量減小噪音,施工時嚴禁大聲喧嘩。12.2.3污染控制清理施工機械設備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水塘和其他水域中,也不得傾斜于引用水源附近的地面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12.2.4環保、水保體系圖23 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