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唐電鐵赤城牽引站配套220kv輸電工程專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338690
2025-03-04
25頁
76KB
1、 張唐電鐵赤城牽引站配套220kV輸電工程監理項目部專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張家口華緯電力建設咨詢有限公司張唐電鐵赤城牽引站配套220kV輸電工程項目監理部2014年6月批準: 年 月 日審核: 年 月 日編寫: 年 月 日目 錄1編制依據42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43危急事件的預防54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啟動105應急救援措施106演練計劃121編制依據(1)安全生產法、勞動法、建筑法、消防法、環境保護法、道路安全交通法等國家有關法律。(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建設工程監理規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3)本工程的監理合同2、。(4)本工程項目法人與施工項目部的工程建設合同。(5)本工程的監理規劃。(6)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線路部分),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規定,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電力建設安全健康環境評價標準,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施工危險點辨識及預控措施等國家電網公司有關的安全生產工作規定。(7)項目法人及建設管理單位有關工程建設安全工作規定。(8)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國家電網工2003168號(9)輸變電工程施工危險點辯識及預控措施國家電網基建安200550號(10)輸變電工3、程建設監理工作管理辦法 (11)輸變電工程施工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12)監理規劃(13)張家口華緯電力建設咨詢有限質量體系文件2 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2.1 應急指揮機構2.1.1 應急救援小組組 長:總監:劉國宏成 員:田剛、劉振濤、陳振平2.1.2 應急聯絡電話本工程位于張家口市區與赤城之間,發生緊急事件后本著就近強救的原則,受傷人員及時送往最近的醫院?;鹁娫挘?19急救中心:120匪警電話:110交通事故報警:122張家口市251醫院: 地址:張家口市建國路13號 電話:2040999赤城縣醫院: 地址:河北省赤城縣西城鎮東大街 電話:6493422監理部應急電話:8694901 地址4、:張家口勝利南路 總監電話:13932338866(24小時開機)2.2 應急救援組長職責:(1)事故發生后,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按事故的性質程度,負責向公司領導、地方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情況。(2)負責組織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2.3 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職責:(1)負責在緊急情況發生時,組織協調各相關部門作出應急響應,并將有關情況向公司匯報。(2)負責對監理部環境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進行控制,負責本部門的應急與響應以及事故的處理工作。(3)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現場事故評估。(4)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5、5)做好與消防、醫療、交通管制、搶險救災等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6)引導現場作業人員從安全通道疏散;(7)對受傷人員進行營救至安全地帶。(8)搶救可以轉移的場區內物資;(9)轉移可能引起新危險源的物資到安全地帶。(10)應用器材進行初期的消防滅火自救工作;(11)協助消防部門進行消防滅火的輔助工作。(12)對場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13)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3危急事件的預防3.1 觸電事件的預防3.1.1 產生的原因分析1)組立桿塔未及時做好接地。2)跨越架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或安全距離不夠等。3)不按規定正確搭接臨時電源。4)電動工器具未使用漏電6、保護器,使用絕緣不合格的電動和絕緣工器具。5)電焊作業現場(絕緣老化或接地不規范等)。6)生活用電不按規定正確使用。3.1.2 預防此類危急事件的措施1)加強員工“安規”的學習,從思想上認識到觸電事故帶來的危害,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2)加強員工的緊急救護意識培訓,進行預防觸電培訓和觸電緊急救護法培訓。3.2 火災事故的預防建立健全消防、保衛網絡,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在駐地、作業點、物資站等防火部位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安全管理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明確,分工負責。項目部應將消防法規、消防知識7、列為職工教育的一項內容,做好新進職工上崗前的消防知識培訓工作。易燃易爆倉庫要設置在距離宿舍、明火、重要設備等25米以外處,其結構必須是阻燃材料建造,門窗向外開,此處不設照明電路。施工中乙炔鋼瓶和氧氣瓶,必須有大于5米的間距,并有防止回火裝置。項目部對電源線路、電器設備和電源控制箱,實行統一管理,電工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嚴禁違章作業。加強用電監視工作,防止用電線路、電器設備超負荷運行。林區防火期內,凡進入林區人員,必須到當地林業部門辦理通行證,自覺接受林區防火檢查站和巡護人員的檢查教育,嚴格遵守地方林區防火規定,嚴禁攜帶火種或易燃易爆品,嚴禁在林區吸煙、野炊、烤火取暖等野外用火。進入林8、區的機動車輛必須配備防火裝置3.3 食物中毒事故的預防(1)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工作,落實食物安全責任人制度。(2)因工作需要在現場就餐的工作人員,應在飯菜送至現場后及時就餐,避免野外衛生環境污染食物。3.4 施工現場人員傷亡事故的預防3.4.1 起重機擠壓事故的預防起重機機體與固定物、建筑物之間要有適當的距離,至少要有0.5m間距,作業時禁止有人通過。應合理布置場地、堆放重物。貨物的堆放應有適當間隙,巨大構件和容易滾動及翻倒的貨物要碼放合理,便于搬運。應選擇適合所吊貨物的吊具和索具,合理地捆綁與吊掛,避免在空中旋轉或脫落。禁止直接用手拖拉旋轉的重物,信號指揮人員要按原定的吊裝方案指揮。設備上的各9、種安全防護裝置應完好齊全,不得使用安全防護裝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設備。3.4.2 起重作業高處墜落事故預防人員在離地大于2m的高度進行起重機的安裝、拆卸、檢查、維修或操作等作業時,起重機上的安全防護設施齊全、可靠,防止人員墜落。 提升高度限位器要保證有效,避免過卷揚事故,司機在作業前要檢查提升高度限位器是否有效,失效時應不準啟動;要注意檢查吊鉤,是否有磨損或有無裂紋變形,該報廢的不準使用;要檢查鋼絲繩的狀況,每班操作前都必須將鋼絲繩從頭到尾的細致檢查一 遍,是否有磨損、斷絲、斷脫,有無顯著變形、扭結、彎折等,不符合的要及時更換。3.4.3 起重機傾翻、折斷、倒塌事故預防應正確操作起重設備,嚴禁超10、載作業或任意擴大使用范圍。流動式起重機工作前按要求平整場地,打好支腿,并掛上停車制動器。每次使用都要對各主要部件和安全裝置進行檢查,防止由于機械部件的損壞而發生折斷傾翻事故。鋼絲繩、吊鉤、滑輪、安全裝置及起重機械工器具等定期按有關標準進行檢驗、檢查和保養,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兩人以上從事起重作業,必須有一人任起重指揮,現場其他起重作業人員或輔助人員必須聽從起重指揮的統一指揮,但在發生緊急危險情況時,任何人都可以發出符合要求的停止信號和避讓信號。起重作業嚴格執行“十不吊”。起重鋼絲繩在棱角處采取墊方木和包裹麻片的保護措施,千斤繩不得打扭、絞使用。3.4.4起重機械觸電事故預防起重機工作時11、防止碰觸架空電力線路或其它運行的電力設備造成觸電事故,臂架、吊具、輔具、鋼絲繩及重物應與架空電力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同時要注意檢查起重機的接地電阻和絕緣電阻,保證接地和絕緣良好。3.4.5機械傷害防范措施操作各種機械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警示牌并設專人監護或隔離等措施。轉動機械和傳動裝置的外露部分應裝設可靠的防護罩、蓋或欄桿方可使用。嚴禁帶手套或手上纏抹布,在裸露的球輪、齒輪、鏈條、鋼繩、皮帶、軸頭等轉動部分進行清掃或其他的工作。工作人員應特別小心,不使衣服及擦拭材料被機器掛住,扣緊袖口。機械12、設備工作時,禁止進行潤滑、清潔(清掃)、拆卸、修理等工作。轉動和傳動機械等設備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并采取防止轉動、移動的可靠措施。檢修后進行開停試運行前,應將防護設施裝設好,方可進行試運行。機械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及監測、指示、報警、保險、信號裝置應完好齊全,有缺損時應及時修復。安全防護裝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機械不得使用。嚴禁在運行中將轉動的設備防護罩或遮欄打開,或將手伸進遮欄內。電動機的引出線和電纜頭以及外露的轉動部分均應裝設牢固的遮欄或護罩。3.4.6高處墜落防范措施高處作業人員要按規定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同時加強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參加高處作業人員應按規定要求戴好安全13、帽,系好安全帶,衣著靈便,穿軟底鞋;安全帶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不得低掛高用。基坑周邊、料臺周邊等臨邊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欄桿。高處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不得失去安全防護,在鐵塔或其它高處作業轉移時應用水平安全繩、速差保護器、安全帶(繩)等隨時進行保護。用于高處作業的防護設施,不得擅自拆除,確因作業需要臨時拆除必須經負責人同意,并在原處采取相應的可靠的防護措施,完成作業后必須立即恢復。3.4.7物體打擊防范措施高處作業和起重作業現場,現場設置安全標志、圍欄,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并專人監護。高處作業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或用繩索綁牢;上下傳遞物件應用繩索吊送,嚴禁拋擲。放線、緊線工作14、時,人員不得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牽引繩、導線的內角側和展放的導、地線圈內以及牽引繩或架空線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線時抽傷。在起吊、牽引過程中,受力鋼絲繩的周圍、上下方、內角側和起吊物的下面,嚴禁有人逗留和通過。吊運重物不得從人頭頂通過,吊臂下嚴禁站人。不準用手拉或跨越鋼絲繩。在高處上下層同時作業時,中間應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離設施,以防落物傷人。工作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鉆床、金屬切削機床等加工件的固定夾具應完好,防夾具脫落裝置應可靠。加工時,夾具應將工件夾緊,防止工件飛脫傷人。排除設備故障或清理卡物件料前,必須停機。機械運行過程中,為避免工具、工件、聯結件、緊固件等甩出傷人,應有防松脫措施和15、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措施。3.4.8觸電防范措施施工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均由取得合格證的電工完成。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的規定。 獨立的配電系統必須采用TN-S(三相五線制)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接零或接地保護方式。各種電氣設備和電力施工機械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電焊機應可靠接地,高、低壓側接線柱必須設護罩,以防工作中誤觸碰。不停電更換焊條,必須戴焊工手套進行。在高壓線附近進行施工作業時,使用的施工機具、設備應與高壓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達不到規16、定的安全距離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被跨越電力線路兩側的放線滑車接地,耐張塔掛線前,用導體將耐張絕緣子串短接。在感應電特別嚴重的地區緊、掛線時,在操作點附近的導地線上裝接地線,適當增加塔上放線滑車的接地點。每一個附件安裝工作點,在正式作業開始前首先設置好工作接地。工作接地使用截面積不小于25mm2的編織銅線作接地引線。工作完成后,拆除工作接地。附件全部安裝完畢后,保留部分臨時接地做半永久性接地,拆除其余臨時接地。半永久性接地作好記錄、定期檢查,保留至竣工驗收后、啟動運行前拆除。裝、拆接地線順序要正確,并均應使用絕緣棒。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或未接地的導線,以防止感應電觸電。鐵塔塔腿一經開始17、組立即接好接地引下線并連接可靠。雷雨天氣嚴禁野外作業。雷電發生時,嚴禁攜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嚴禁靠近電器設備;嚴禁人員停留空曠地帶、電線桿和高壓電線下。3.4.9中毒、窒息和毒蟲防范措施人工挖孔樁、掏挖式基礎土石方開挖,每日開工前,用氣體檢測儀對孔內空氣進行抽樣檢測并做好記錄,發現有害氣體含量超過允許值,用鼓風機向孔底通風,然后方能下井作業。本工程地處江寧區青龍山境內,高山樹林深處有毒蟲存在的可能性,施工作業人員在進行施工前,首先要了解施工地形及周圍情況,并配備常規的防治毒蟲藥品,一旦受到毒蛇、蝎子等有毒昆蟲的傷害,現場應急簡單處理后,應立即送往附近醫院救治。3.4.10坍塌事故防范措施基坑18、開挖前必須做好降(排)水工作,并采取保護措施。各類施工機械距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的距離,應根據設備重量、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的支護、土質情況確定,并不得小于1.5m?;邮┕で埃紫葢凑找幏兜囊螅罁又苓叚h境、開挖深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施工作業設備和施工季節的條件等因素選擇坑壁的形式?;油练介_挖前,應根據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對機械操作人員進行交底。開挖時,應有質檢人員在場,對開挖深度、坑壁坡度進行監控,防止超挖。在基坑施工產前,應摸清基坑周邊的管網情況,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對管網造成損害,出現爆或滲漏。同時為減少地表水滲入坑壁土體,施工現場內應設地表排水系統,對雨水、19、施工用水、從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進行有組織排放,對坑邊的積水坑、降水沉砂池應做防水處理,防止出現滲漏。對采用支護結構的坑壁應設置泄水孔,保證護壁內側土體內水壓力能及時消除,減少土體含水率,也便于觀察基坑周邊土體內地表水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挖掘機在基坑開挖前和作業中要經常檢查邊坡有無異常情況,如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將挖掘機開往安全的地方停放,確保人、機安全?;拥谋O測是防止基坑發生坍塌的重要手段?,F場監測重點:支護結構水平位移,周圍建筑物、地下管線變形,地下水位的觀測,基坑外地面沉降或隆起變形,基坑底部及周邊地體變形。當觀測數據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及時查明原因,做好支護加固調20、整措施,確保基坑安全。3.4.11腳手架(跨越架)倒塌事故的防范措施腳手架(跨越架)搭設必須選用具有專業資質等級條件和施工能力的分包商。架子工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工作時佩帶好個人防護用品,支搭腳手架嚴格按方案施工,做好腳手架拉接點拉牢工作,防止架體倒塌。所有架體平臺,架設好后,必須經各方專業技術人員驗收簽字后,方可投入使用。腳手架必須定期檢查,大風、大雨、雪后應進行全面檢查,如有松動、折裂或傾斜等情況,應及時堅固或更換;在作業過程中,若發現腳手架立桿沉陷或懸空、聯接松動、架子歪斜變形等現象,應立即停止作業并報告,待問題處理并經重新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對腳手架施工和施工現場安全情況21、要進行檢查和監督,安全技術交底要有針對性。腳手架塔設之前,必須對所用鋼管、扣件、底座、鋼(木)腳手板等材料進行場外檢查、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運 至施工現場使用。腳手架安全檢查要把住腳手架“十道關”:材質關、尺寸關、鋪板關、護欄關、連結關、承重關、上下關、雷電關、挑梁關、檢驗關。3.4.12 火災事故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消防、保衛網絡,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在駐地、作業點、物資站等防火部位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消防安全管理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明確,分工負責。項目部應將消防法規、消防知識列為職工教育的一22、項內容,做好新進職工上崗前的消防知識培訓工作。易燃易爆倉庫要設置在距離宿舍、明火、重要設備等25米以外處,其結構必須是阻燃材料建造,門窗向外開,此處不設照明電路。施工中乙炔鋼瓶和氧氣瓶,必須有大于5米的間距,并有防止回火裝置。項目部對電源線路、電器設備和電源控制箱,實行統一管理,電工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嚴禁違章作業。加強用電監視工作,防止用電線路、電器設備超負荷運行。林區防火期內,凡進入林區人員,必須到當地林業部門辦理通行證,自覺接受林區防火檢查站和巡護人員的檢查教育,嚴格遵守地方林區防火規定,嚴禁攜帶火種或易燃易爆品,嚴禁在林區吸煙、野炊、烤火取暖等野外用火。進入林區的機動車輛必須23、配備防火裝置。3.4.13 電網、設備事故防范措施鄰近或交叉電力線路作業、線路停電作業等,在施工前應編寫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清楚各項技術參數及施工要求??缭诫娏€路、變電所改擴建施工嚴格執行現場勘察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制度、工作結束和恢復送電制度(或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缭郊埽ňW)搭拆及強度滿足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DL5106-1999要求??缭郊艽钤O前,征得被跨越物所屬單位同意??缭讲煌k婋娏€架線施工前,應向運行部門書面申請“退出重合閘”,落實后方可進行不停電跨越施工;施工過程中,必須邀請被跨越電力線的運行部門進行24、現場監護??缭郊芙浭褂庙椖坎框炇蘸细窈蠓娇墒褂谩?缭郊茼斆娴拇钤O和拆除,應在被跨越電力線停電后進行。跨越架搭設要考慮導線發生風偏后滿足安全要求,強風、暴雨過后應對跨越設施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架線施工前做好牽張循環過程中選用的錨固工具、牽張設備、導引繩、牽引繩和連接等施工工器具檢查試驗工作。鄰近帶電體作業,施工機具、設備、材料、人員等要滿足規定要求。3.5 交通事故的預防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機構,按照 “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本項目部所有車輛駕駛人員進行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加強對各種車輛維修管理。各種車輛的技術狀況必須符合國家規定,安全裝置完善可靠。對車輛必須定期進行檢修維護,在行25、駛前、行駛中、行駛后對安全裝置進行檢查,發現危及交通安全問題,必須及時處理,嚴禁帶病行駛。加強對駕駛員的管理,提高駕駛員隊伍素質。定期組織駕駛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提高駕駛員的安全行車意識和駕駛技術水平。對考試、考核不合格或經常違章肇事的應不準從事駕駛員工作。嚴禁酒后駕車,私自駕車,無證駕車,疲勞駕駛,超速行駛,超載行駛。4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的啟動(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監理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應急救援小組的正、副組長,事故現場的其他作業人員也可直接報告應急救援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報告相關部門;(2)應急救援小組的正、副組長接到報告后,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5應急救援26、措施5.1 觸電事件應急救援措施(1)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凡在現場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小組成員(包括組長、副組長、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做好現場保衛工作,保護好現場并負責調查事故。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2)發生人員觸電時,應立即斷開有關電源,使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在沒有搬移、不急于處理外傷的情況下,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急救,根據傷情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發現觸電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用心肺復蘇法支持呼吸循環,對腦、心重要臟器供氧。(3)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手觸及傷員。脫離電27、源要把觸電者接觸的部分帶電設備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斷開;或設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在脫離電源中,救護人員也要注意保護自己。(4)如果觸電者處于高處,為防止解脫電源后自高處墜落應采取預防措施。(5)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不導電的材料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進行救護。(6)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28、,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7)高處觸電緊急救護:救護人員應在確認觸電者已與電源隔離,且救護人員本身所涉及環境安全距離危險電源時,方能接觸傷員進行搶救,并應注意防止發生高空墜落的可能性。如傷員停止呼吸,立即口對口(鼻)吹氣2次,再測試頸動脈,如有搏動,則每5秒繼續吹一次,如頸動脈無搏動時,可用空心拳頭叩擊心前區域數次,促使心臟復跳。高處發生觸電,為使搶救更為有效,應及時設法將傷員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臺上。觸電29、傷員送至地面后,應立即繼續按心肺復蘇法堅持搶救。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壓。(8)觸電傷員停止呼吸,重要的是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個手指或兩手指交叉從口角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9)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深呼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至1.5秒。如兩次吹氣后測試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趯冢ū牵┖粑?0、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嘴緊閉,防止漏氣。5.2 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措施任何員工一旦發現火情,視火情的嚴重情況進行以下操作:局部輕微著火,不危及人員安全、可以馬上撲滅的立即進行撲滅。局部著火,可以撲滅但有可能蔓延擴大的,在不危及人員安全的情況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圍人員參與滅火,防止火勢蔓延擴大,一方面向現場管理者匯報?;饎蓍_始蔓延擴大,不可能馬上撲滅的,按照以下情況處理:a 現場最高領導者立即進行人員的緊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31、地點,并組織清點疏散人數,發現有缺少人員的情況時,立即通知項目經理或消防隊員。b 現場最高領導者馬上向公司領導匯報。c 現場最高領導者立即撥打消防報警電話119,通報以下信息:名稱:黃金島望山輸電線路工程施工項目部地址:事故發生地點火災情況:著火物資及火勢大小聯系電話:在回答了119的詢問后派人在路口接應消防車,并組織人員到火場切斷電源、維持秩序。d 若有人員受傷,立即送往醫院或并撥打救護電話120與醫院聯系。6.4.8.3 火災撲救指揮程序查明情況起火部位、燃燒物的性質、火災范圍、火勢蔓延路線及發展方向。是否有人被困、查清被困人員數量和所處位置及最佳疏散通道。有無爆炸及毒性物質、查清數量、存32、放地點、存放形式及危險程度。查明貴重財物的數量及存放點、存放形式及受火勢威脅的程度,判斷是否需要疏散和保護。起火建筑的結構、耐火等級,與毗鄰建筑的距離,火場建筑有無倒塌危險,需要破拆的部位。搶救被困人員、疏散群眾、物資在查明火情后,火場總指揮應遵循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搶救被困人員,疏散群眾和物資。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的遇險人員可以安全地疏散或自救,脫離險境。因此,必須堅定自救的意識,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觀察,采取可行的措施進行疏散自救。尋找被困者:大聲呼喚、深入搜尋(注意出入口的通道、走廊、門窗邊、床上床下、墻角、柜櫥、桌下、衛生間等隱蔽處)。救援被困者:對神智清醒人員,指路自行脫離火場;對神33、智不清人員,帶路脫離火場;對傷、病、殘人員及兒童要背、抱、抬出火場;當正常通道被隔斷時,要利用繩、梯等將人救出。因地制宜組織有可能被火勢殃及的建筑物內的群眾疏散。 搶救貴重物資。選擇好被救物資堆放點和消防車入場路線。疏散時,如果人員較多或能見度很差時,應在熟悉疏散通道布置的人員帶領下,魚貫地撤離事故現場。帶領人可用繩子牽領,用“跟著我”的喊話或前后扯衣襟的方法將人員撤至室外或安全地點。在撤離事故現場的途中被濃煙所圍困時,由于濃煙一般是向上流動,地面上的煙霧相對比較稀薄,因此可采用低姿勢行走或匍匐穿過濃煙;如果有條件,可用濕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迅速撤出煙霧區。樓房樓下著34、火時,樓上的人不要驚慌失措,應根據現場的不同情況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馂臅r身穿衣帽一旦著火,應盡快地把衣帽脫掉,如果來不及,可把衣服撕碎仍掉。切記不能奔跑,那樣會使身上的火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它場所,引起新的火點;身上著火,可就地倒下打滾,把身上的火壓滅。在場的人員可幫助滅火。5.3 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救援措施(1)任何員工發現有食物中毒的癥狀如嘔吐、腹痛、昏迷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2)未中毒或癥狀較輕的人員應到主要路口接應救護車。(3)保存好就餐時所有成品及未成品,以備檢驗。6演練計劃6.1演練時間應急反應預案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應做到項目部開工后演練一次,不定期舉行演練,施工作業人員變動較大時增加演練次數。6.2 演練目的測試預案和措施的充分程度。測試應急培訓的有效性和應急人員的熟練性。測試現有應急反應裝置、設備和其他資源的充分性。通過演練來判別和改進應急預案中的缺陷和不足24